课堂提问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xx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集中反映,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话是很有道理的。“须教有疑”,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窦,引起积极的思考;而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启迪知识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
  把握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每个教师都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巧妙的课堂提问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
  把握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难点。语文教学中的提问,一般是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设计的。教师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设问,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分析思考,可以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把握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堂提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表意见的机会,学生能面对教师和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通过答问,既可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本领,又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提问艺术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提问获得成功呢?
  
  一、所提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有一定的深度。
  
  所提的问题要注意分寸,不能低于或过分高于学生的水平。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如果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那就等于白说;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友邦惊诧”论》一文,讲第一段时,为启发学生掌握遣词造句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功能,可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文章开头为摆学生请愿的事实即可,为何说“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略有知觉”寓含什么深意?起什么作用?“略有知识”行不行?2.在揭露反动政府刽子手面目和卖国事实的同时,为什么要加上关于读书的议论?是不是偏离中心?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
  
  二、所提的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问题设计得好,还要注意提出的时机,若提问的时机掌握得不好,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例如《小橘灯》结尾写道:“12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前后都用了“一定”这个词,可是为什么用的标点不一样呢?教师讲到这里,提出这一问题启发学生领会:一处是句号,表示“我”的希望和信念;另一处是问号,表示“我”内心的忧虑,因为小姑娘妈妈的病毕竟是严重的。从而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这篇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
  
  三、课堂教学提问方式的多样性。
  
  1.直问式。直问,就是为引起学生的思考而进行的直接提问,如就某一个问题而作的明确发问:“这篇课文属于什么体裁,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孔乙已为什么用手爬出大门?”这种方式应用十分普遍。这种提问直来直去,缺少趣味
  性,在一堂课中若运用太多而无变化,往往较枯燥,不容易活跃课堂气氛。
  
  2.逆问式。逆问,就是不直接问为什么,而是以相反的角度提出假设。一般总
  是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而逆问则这样问:“不这样写行不行?”这种问法揭示矛盾突出、刺激性强,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是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有效方法。如有老师讲《左忠毅公逸事》时这样问:“文章一开头先交代风雪严寒的天气有什么必要?这几个字去掉好不好?”这种逆问能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3.比较式。“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为了巩固旧知,开拓新知,教师往往运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方法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教《社戏》一课时,根据迅哥儿两次吃豆的不同感受,可提问:迅哥儿两次吃的都是六一公公家的罗汉豆,为什么感到今天吃的“没有昨夜那么好”?这样写收到什么效果?这种提问能让学生发现矛盾、激发思维,在比较中提高认识和鉴别事物的能力,养成分析的习惯。
  
  4.层进式。层进式提问,就是各个问题上下相连,环环相扣,前一个问题是解决后一个问题的基础,两个或几个问题在知识上是层进的。如讲《故乡》时,针对开头的写景部分提出以下问题: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是什么样的景象?作者用了哪些富有特征性的词语传神地勾勒出这种景象?用这些词语描写故乡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讲到少年闰土的肖像描写后,为回答“通过肖像描写,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的问题,有位教师设计了三个台阶式的问题:①“紫色的圆脸”说明了什么?(日晒雨淋,健康)②“头戴一顶小毡帽”说明了什么?(浙江农村孩子)③为什么“颈套银项圈”?(父母疼爱他)到此,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教师要解答的问题水到渠成。这种提问方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便于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触及文章的内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5.创造式。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大千世界的一切。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拓宽原有的教学内容,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产生再造想象,或插叙情节,或改写人物,或增删词句等等,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欧阳修的《卖油翁》,可提问:卖油翁走后,陈尧咨会想些什么?这种提问是根据课文的内在因素设计的,因此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这种提问方式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6.绕道式。走路常常遇到江河高山阻隔,这时如果没有渡越的条件,人们便绕道而行。在教学中往往遇到类似情况:问题一搁浅,再“启”也不“发”,讲又很费劲,我们便可以采用这种绕道式的提问方法。比如讲《祝福》一课时,在老师分析祥林嫂死后,鲁四老爷骂的那句话时,问道:“‘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怎样的一个人?”经过思考,学生仍然答不上来,老师可采取绕道法,暂且存疑,从侧面问道:“同学们想一想,鲁四老爷在‘偏偏要在这个时候’的后面理应说什么?”学生中有的说“死了”,有的说“老了”,老师问:“鲁四老爷为什么不说死了?”学生答道:“因为他忌讳极多,在祝福时是不允许提死亡一类的事情。”老师问:“那鲁四老爷为什么又不说‘老了’?”学生说:“因为老了含有尊重死者的意思。”问到这里,鲁四老爷这个既不能犯忌讳,又不能丢了传统的老朽形象也就活脱脱地站了出来,至于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怎样一个人”这个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此外,还有揭疑式提问、选择式提问、诱导式提问、特问式提问……例证是不能穷尽的,也无需穷证。但是,这些无不说明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性、技术性很强的学问。教师要使自己的课上得富有生气,一方面要注意灵活运用提问方式,一方面又要不断地改革创新,使提问艺术日趋完美。
  把握课堂提问艺术,有利于迅速获取反馈信息。教师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某一个问题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可以了解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因此,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最快捷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问及时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进度。
其他文献
【正】 所谓教学的教育性就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也就在进行情感、意志、性格和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并作为一条教学的
高三第一轮语文复习主要采取专题训练的形式.尽管不少专家围绕每个专题提出了许许多多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策。但对于文言文阅读、科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的训练必须建立在学
畜产品贸易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稳定国内畜产品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详细介绍了今年上半年我国畜产品贸易状况,并对近期的贸易特点进行了分析。
散文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即具有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意境。还有深蕴的人生哲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就是一篇融诗情、画意和哲理为一炉的绝妙文章。读完此文,犹品
【正】 全篇仅81个字的文章,却一千多年来一直盛传不衰、脍炙人口,即使说不上是奇迹,也算是杰出的妙文了。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
中国语文教育中的写作训练素有“写话—习作作文”的层次之分。而“说话—写话”作为写作训练的起步层次,长期以来似乎并无异议。其实,除此而外,我们完全可以把诗教这一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文学教育和写作训练的最佳起点。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早在2500多年以前,中国就有了第一部文字记录的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其后200多年,由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
【正】 社会为文学艺术家提供创作素材,文学艺术家为社会塑造典范。文学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给生活以积极影响。 文学艺术是客观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文学艺术
【正】 文学的灵魂,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游荡几千年了,至今仍叫人困惑不解。它时而钻进某种文学样式的躯壳内,使这种文学样式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而朝气蓬勃地向前发展。可
【正】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除西晋的短期统一外,中国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南北裂土而治。而在北方,有统一,也有分裂,各方势力争战不已,朝代递嬗无常。在这种特殊条件下,各地
以杏果实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壳聚糖与单果包装处理对杏果实长途运输后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4种不同处理,观察长途运输后杏果实商品率及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影响杏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