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摹声艺术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deaihai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品中的拟声摹音艺术,就是运用拟声词或其他手段,来表现人的音容、物的声貌。
  古代文人创作,不仅重视诗文的音韵美,而且功于摹声的艺术。刘勰的《文心雕龙》就有专篇论述“声律”,说“凡声有飞沈,响有双叠”。“飞沈”就是字调的抑扬,“双叠”就是双声叠韵,并指出飞扬的字调和沉抑的字调,要像“辘轳交往”似地交互错杂地使用,以便寻求一种音韵美。刘勰还说到:“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这里,刘勰指出,当诗人受到外物的感染时,会引起无穷的类似联想。刘勰论述了绘色摹声在创作中的运用,他特别把“喈喈”“喓喓”这类拟声词同“灼灼”“依依”“杲杲”“漉漉”这类状物的形容词相提并论,足见拟声词在语言表达上的重要作用。桐城派古文家姚鼐甚至讲:“文章之精妙不出字句声色之间,舍此便无可窥寻。”正因为摹声有如此巨大的作用,所有的佳篇杰作,都十分注重摹声艺术。下面,就来谈谈拟声摹音的一些常见手法。
  一、直摹声响,传意状物
  直摹声响,就是运用拟声词去直接描摹音容笑貌。这既要求“拟”得像,又要求所拟的声音能配合当时的情景,虽不直言其意,但能使人产生联想。赋予象声词以特定的思想含义,以加强人们对摹拟事物的感性认识,使“声”成为文章的有机部分。这种摹声作用,如同空谷传响,弦外有音,使语言既含蓄不露,又生动活泼。
  翻开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第一页,开头的第一句“关关雎鸠”,就使用了“关关”这个象声词来摹写水鸟“雎鸠”悦耳的鸣声,借以引起人们对诗中所描写的那位“窈窕淑女”的美好联想。运用摹声,是诗三百篇一个显著的艺术特色。
  在传统诗歌题材中有类特殊的体式叫“禽言诗”,就是借助摹拟禽声的词语,适当结合意义而写成的。常见的这种摹拟禽声的象声词,如,“布谷,布谷”,“不如归去”,“行不得也哥哥”,等等,这也说明摹声状物在艺术表现上的特殊作用。
  在现代文学名著中,同样也可以看到不少运用摹声以声传意状物使作品大为增色的妙笔。例如,叶圣陶先生在《多收了三五斗》中,摹声状物,不单以形见,且伴以声闻,形神兼备。
  二、声形互现,烘托助情
  古典小说描写艺术中,有“先声夺人”一说,即“未写其形,先使闻声”。借助这“声”, 或是烘托事物的情状,或是传出人物的体貌神态,或是反应出人物的特定动作姿态,或是突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的开头,写游西山发现小石潭: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作者由小丘起笔,指出小潭的方位,隔着大片竹林,听到水的冲激声。自远一“闻”,先声夺人,“如鸣佩环”的摹声,比喻贴切,产生的音响效果,透露出作者忧中得乐的欣喜之情。
  上面的例子说的是“以声写形,形随声现”,声形并现艺术的另一侧面,则是“以形写声,声随形出”。声音诉诸人的听觉经验,它抓不住,看不见,摸不着。正因为声音过耳不留,难以捕捉,所以,许多古典作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篇。
  请看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描写: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作者把难以捉摸的嘈嘈切切的弦声,描摹为私语、急雨、珠儿在玉盘中滚落,就使人形象地感受到了独具特色的弦声之妙。
  以实写虚的手法,让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也是常见的“以形写声”的手法。此外,对有些乐声的描摹,常常运用例举他物他事以明音的手法,使不具形象的音乐变为可以感知的。如,用“穿云裂石”之声来形容吹动凤箫的乐音,用“玉佩齐鸣”“黄莺对啭”来形容乐器阮的乐声,等等。
  三、调声衬字,声情相蓄
  所谓调声,是指用音节衬字,以使声调和谐,音韵铿锵,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在诗词曲和韵体文学作品里,往往使用象声词作为音节衬字,来以情状声。声可缘情,情中蓄声,声情相蓄,乃是摹声艺术的又一常见手法。
  声音是人们精神活动的反映,在声音中注入了人的情感,这声音便具有了感情色彩,从而产生“化无情为有情”的独特效果。
  当然,在文学作品中要出色地描写声音,只掌握几种写作方法显然是不够的。只有深入生活,培养自己对声音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才能使自己作品的声音描写更富有特色。
其他文献
枯燥无味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课。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尤其重要。那么如何来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呢?我认为应倡导趣味语文教学, 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实效、高效的课堂。具体操作时可以采取以下的办法。   第一,直观形象,趣味导入   开始上语文课时,教师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启发,如电化教学、电脑、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工具。也可以用模型、标本、图片等直观形象的形式,化抽象为具体,
期刊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得好:“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爱因斯坦也有一句名言:“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实践证明,当教师把学生的兴趣唤起之后,学生便有了阅读的兴趣,更被“兴趣”导向突破课本约束的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可见,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以教师自身的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的情感是学生情感的源头,当教师以饱满的热情给学生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中学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趣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所以,选择阅读教学这一板块落实美育,将收到立竿见影的良好效果。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审美教育呢?  一、巧设课文导语,激发审美动机  阅读教学的导语,犹如小提琴演奏,弓一上弦,第一个音符就定下了乐曲的基调。自然、恰当、精彩
期刊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这么多年,在课堂上总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胆小害羞,不敢发言;消极懒惰,不愿发言;失落,赌气不发言;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学生因生理、心理等原因也不愿意发言。学习语文,不积极发言锻炼语言的组织能力,是不利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大胆地在课堂上发言,这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有的老师甚至认为初中学生年龄、心理都趋于成熟,他们可能或者不在意老师的随堂鼓励。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要写好一篇作文,修改是很重要的。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在平时习作修改中,除了老师修改外,学生自己修改应成为作文修改的主要形式。那么,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呢?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修改方法。  一、朗读琢磨法  朗读是发出声音的读,心理学家认为,朗读因为有自身多种分析器(视、听
期刊
在我小的时候,母亲在小园里栽了几株果树,矮的是樱桃,高的是秋果树。北方的春天特别荒凉,可在每年五月初至之时,小园里却弥漫着浓郁的香气,小园变成了一片花海。淡粉和粉红色的花簇拥得枝头饱满莹润,偶有风过,些许花瓣簌簌地飘飞着。枝头有蜂蝶在蹁跹,有一种诗意的美。我和小妹在树下流连,久久不愿离开。  我醉心于这花开,因为花开了,土路便不再难走了——冬天过去了,盲舅就要来了。  平时,村路上响着一串串清脆的
期刊
簌簌衣襟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是苏轼组词《浣溪沙》五首中的第五首。这组词记叙了词人在久旱逢雨后,于“谢雨”道上与民同乐的情景,曾入选初中课本的这一首是这一系列乡游活动的一组镜头(另有名篇《喜雨亭记》)。  苏轼为官是深为民众爱戴的。  在这久旱逢雨的喜庆日子里,他喜情难抑,踏出徐州衙门,往东郊二十里的石潭参加谢雨祭神。大雨
期刊
一、“五步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  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十多个年头了,广大一线教师及其学校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验之实践,富有成效。然而,笔者听了大量的教研课、随堂课之后发现,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走了两个极端。一是“设问”式讲课,“点将”法提问。这是保守派的做法,教师按照教案讲课,独唱独舞,完成任务;学生被牵着鼻子走,启而不发,昏昏欲睡。二是百花
期刊
一度春风一岁至,渐行渐近的中考似乎又近在咫尺。在语文考试中没有哪一位考生不关注几乎占据“半壁江山”的作文。然而中考毕竟是一次人生选择的竞争,大家都想得高分,甚至满分。“我拿什么奉献给你,阅卷老师?我又拿什么去感动你,阅卷老师?”广大考生的个中滋味,可感可叹,可见一斑。笔者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对此更是深有感触,确实考场作文不是平常练笔,必须有独到之处、可圈可点之处。笔者以为这也并非难事,广大考生更不必
期刊
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语文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而教育教学工作应该具有一贯性,所以,做好中小学语文的衔接工作尤为重要。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会对学生学习语文产生很大的影响。语文教师要提高衔接意识,积极做好衔接教学。这直接关系到小升初的学生能否顺利过渡,也直接关系到初中语文教学能否顺利完成,更直接关系到中学语文教学效率是否真正得到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