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在G音上》音乐形态解析

来源 :音乐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fo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四川音乐学院留日青年教师郭元的《在G音上》是“2004年鲁托斯拉夫斯基奖 ”国际作曲比赛获奖作品之一。作品娴熟地运用了单音技法,通过建立在民族五声调式基础上的连续性五声序列转换,将原始而朴素的创作动机通过音列、音块、五度和声等音高组织形式表现出来,结合音色旋律等多种创作形态,将中国的传统音乐元素和西方现代作曲技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作品既有鲜明的西方现代气息,又具浓厚的民族韵味。
  关键词:《在G音上》;音高组织;音乐形态;作曲技法;弦乐四重奏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7)02-0017-03
  
  《在G音上》由四个乐章组成,其统一性是每个乐章的音材料都以G音为核心音发展,贯穿着作者对成长历程的人生感悟;其差异性是对每个乐章音乐形态及不同技法构思的探索。作为现代主义音乐的尝试,作品中没有采用传统的有序方法,而是使音色旋律、和声、节奏对位、织体形态、配器、力度等各要素整体有序,使音乐形式与所表现的内容紧密结合,丰富了音乐的表现手段,将人为设定的多重有序形态与形式结构原则自然地统一起来。
  作者的创作灵感源于两点:一是童年的记忆,金属加工时单调噪音中高低、强弱的变化,在头脑中被组合成新的形象;二是对生命的感悟,第一乐章具有心电图般视觉效果的织体形态代表生命的律动,第二乐章中简-繁-简轴对称的织体形态代表青春期成长的“桥梁”,第三乐章逐步形成的三全音音块与最后的静寂代表对人生百态的思考;第四乐章梦幻般的空五度背景和声则将思绪带入飘渺、空灵的音乐想象中。
  
  一、音高组织
  
  本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音高组织的多层有序性,这种有序性以G音为中心,产生了音列、音块和纯五度和声的音高关系,使音乐形态更加富有理性化的变化。
  第一乐章含有三层形态:相似于心电图的视觉形态,具有心跳律动感的听觉形态,由有节拍和无节拍两个因素构成音高形态。有节拍和无节拍两个因素的结合,从视觉上直观地显示出具有生命力的心电图图形特征;而在聆听作品时,ppp-ƒƒƒ的鲜明力度对比,产生了脉搏“突”的跳动感与静止感;而实现这些效果的音高组织,则是其别具特色的音高形态。
  音高材料的原形是连续性五声转换音列,由民族五声调式为基本音列循环发展:
  


  无节拍的因素全部是由G音组成,而有节拍的因素又包含了原形的变形Ⅰ和变形Ⅱ两种形态。以37个音的中心音#c为核心,分别在右侧和左侧各取一个音形成左右轮转的双音组,依次类推,得变形Ⅰ:
  


  为规避核心的G音,变形Ⅰ从第2个音开始,最后才回归到G音。变形Ⅱ则是将原形向上纯四度移位(或向下纯五度移位),原形与变形Ⅱ之间的关系正是传统意义上的主属关系。
  如果把“心跳”的位置叫做“切入点”,则切入点并不严格受两个因素交替的影响。在切入点上,演奏全部是突然进入的“ƒƒƒ”力度,短促而有力,此时采用变形Ⅰ的音材料。发展的手法是在每次心跳的切入点上按照音列顺序,以变形Ⅰ中的单个双音组为单位逐渐增加,从而使音响逐步丰满。开始时,心跳的切入点干脆简洁,随着音乐的发展,在第8个切入点之后,每次心跳短促的脉动之后,萦绕一个余震感觉,这个“余震”的感觉采用变形Ⅱ材料,按顺序逐渐发展。
  为使纯五度和声关系得到明确,作者在第4个切入点之后,有目的地“节外生枝”,在c音上奏出大三和弦的音响,其音高关系游离于音列之外,隐含大调意义;而在第8个切入点之后,在c音上奏出小三和弦音响,隐含小调意义,形成大小调对置的特点。
  音高组织对音乐结构起到重要作用。本乐章两个因素的交替出现,赋予其成长、发展的活力,使作品的结构在自由松散的形态中意境相连,再现、变奏、回旋等曲式结构原则相互渗透,一气呵成。与传统回旋曲式的结构特征相比,基本稳定的A因素好像回旋曲式中的叠部,而不断增长发展的B因素则好像是回旋曲式的插部;与传统双主题变奏曲式结构特征相比,A、B两个因素成为变奏的两个主题,从简单的初始陈述开始,有规律地逐步复杂化。
  第二乐章是一个“桥”的段落,四重奏的四个声部分别充分展示音列的原形(大提琴)、倒影(第一小提琴)、逆行(第二小提琴)和倒影逆行(中提琴),以“架桥”的方式向三个八度的G音上过渡。开始时避免了G音的出现。原形从第2个音开始。本乐章的音高组织包含一定的数控因素,开始时节奏、力度、演奏技法等都是完全同步的,随后形成对节奏,由此带来力度、声部、演奏技法等的逐步错位陈述,最终依次到达G音。大提琴是最后达到G音的,到达时通过两根弦演奏:一根是c弦上的G音,演奏得比普通的G音略高一些;一根是空弦上的G音,两个音形成有一定震动感和微分音差关系的双G音。这里的微分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1/4音高关系,而是略高一些、能形成震动效果的音高关系。各声部分别停止,期待着小提琴在自由延长的G音上持续演奏到达轴对称的中心点,然后在依次进入,三个八度的G音逐渐向上作八度移动,直到抵达四度人工泛音上更高音区的三个八度关系,然后以极弱的滑奏消失在乐器的最高音上。
  第三乐章音高组织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G音持续,直到以G音为中心的增四度音块出现;二是增四度音块,以半音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形成,并以增四度音块背景呼应:
  


  第四乐章是纯五度和声,由第一小提琴独奏骨架音,音高材料体现出以G音为中心各声部呼应的因素,中间没有间断地一气呵成。音高组织的纵横关系如下所示:
  


  从总体结构分析,前三个乐章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形成第一部分,描述了从生命律动到人生理性化思考的过程;而第四乐章则好像是与前三个乐章对比的第二部分,以幻想曲的形式把听众带到万籁寂静的遐想之中。
  
  二、音色旋律与音响的有序性
  
  作者在作品中大量地借鉴了波兰当代作曲家鲁托斯拉夫斯基对音响和曲式的技法。“声音是音乐作品中最基本的因素,声音质量所占的较高地位被结合为带有成比例的、不寻常的尖锐感觉,以及外形的表现能力。” 作者大量利用不同的演奏技法,产生同源音色的分离变化,得到音色旋律所特有的音响效果。这些变化,符合了结构有序与样式丰富的美学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音高变化:针对G音的音高变化主要通过大量使用的微分音差实现。乐谱在演奏说明中标记了“ ”稍高于音准演奏和“ ”稍低于音准演奏,与标准G音音高相组合,形成在G音震动频率周围颤动的音响效果。
  2.演奏技法导致的音色分离:演奏技法导致发音方法的差异化,音色分离变化主要是尝试弦乐的各种演奏技法。以第一乐章为例,第六次切入点B因素:
  


  这里的声音色彩由几件弦乐器的音响变化和织体形态组成,创造出多样化的音色效果。如织体中采用了“ ”表示的巴托克拨奏,“S.P”表示的靠近琴码演奏,“P.O”表示的常规把位演奏,“S.T”表示的靠近指板处运弓拉奏,“Vib.”表示的揉弦,“N.V.”表示的没有揉弦的演奏,“º”表示的自然泛音,“N”表示的正常音演奏等等,极大地丰富了同一音源、同一音高的音材料的听觉感受内涵,在特点的某件弦乐器上形成一条变化起伏的旋律化线条,相互接续、对比,并在结构组织中起到特殊的作用。作品中所保持的个别乐器不同音色和个性,与音高组织密切配合,使作品的有序更加理性化。
  3.不同声部的错位呈示:引起不同音色之间的互相渗透、转换、取代。如因素B,不论是第一次陈述,还是不断地变化、发展,各个声部的关系始终以音色的变化形成音响的流动,使作品产生某种音色旋律的特点。
  4.鲜明的力度对比:在力度的设计上,作品充分利用弦乐特点,大量地使用了对比强烈的力度标记,从ppp渐强到ƒƒƒ或从ƒƒƒ渐弱到ppp,以及ƒƒ、pp、mp等,在特定的持续音上作出丰富的力度变化,强化了切入点与持续发展部分的音响对比。
  5.节奏与速度的精确设计:在第一乐章中,因素A的自由节奏随意念流动,用“秒”提示音乐发展进程;因素B为有节拍的节奏,两者交替叠置出现,节奏以及速度的安排非常精确且具有表现力。这种精确的安排,既使节奏复杂化,体现了现代音乐节奏发展的特征,使音乐张力自然产生了松弛-紧张的不断变化,又在深层结构中体现了规则性,与音高组织的有序性相呼应,成为作品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音乐作品结构组织中最重要的形式要素。作品虽然没有运用特别复杂的节奏处理手法,也没有出现高度复杂的节奏型,但是在节奏效果上却给人一种耐人寻味的控制感。即便是每个因素内部,各声部之间的节奏也存在着长-短时值的对比关系,与对比鲜明的力度关系一起,动静结合,互相衬托着此起彼伏的导入声部。
  “从审美心理来讲,任何频繁的重复都会导致厌倦,不管是美的事物或是丑的事物,也正因为如此,才有‘新音乐’各异特色的作曲技法接踵出现。 ”青年作曲家郭元通过《在G音上》,不断发掘新的音乐语言、新的音乐组织形式,将传统意义上相对不确定的技法形态,有序地发展成了音乐主题,将组织有序与样式多样化变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现代音乐技法与传统意义上的美学原则合理地结合在一起。聆听弦乐四重奏《在G音上》,也许由始至终找寻不到传统意义上的悦耳旋律,但作品中非调性化的主题发展,使“主题因素——主题乐思贯穿”在音乐组织中的作用得到强化,使一个生活化的简单命题被赋予了美学意义所涵盖的深刻哲理性,将我们带入到一种传统音乐无法描述的意境。
  理性审美的有序化是西方20世纪音乐作曲技法的核心与潮流,由此创作的各种音乐形态层出不穷。而本文的意义,主要是通过对作品中独具匠心的形态设计、听觉上直观音响的追求、现代西方音乐技法与民族音乐元素融合等个性创作特征深入细致的解析,使作曲家新颖的创意思想和理念为更多的音乐工作者理解和接受。
  责任编辑:马林
  
  注释:
  ①以当代波兰伟大作曲家维托得·鲁托斯拉夫斯基命名的“鲁托斯拉夫斯基奖”国际作曲比赛,参赛作品要求是弦乐四重奏、小提琴与钢琴、单簧管与钢琴、人声与钢琴等形式的室内乐作品。该比赛在欧洲影响较大,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选手众多,没有国籍、年龄的限制,每年一次,由来自不同国家的五位作曲家组成国际评委团。
  ②姚恒璐.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教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211.
  ③叶松荣.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J].人民音乐.2006.(10):18.
  
  Analyzing the Musical Configuration of Upper the G Sound of Guo Yuan
  Li Mang
  Abstract:Guo Yuan,as a teacher of SiChu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 is studying in Japan .His work , Upper the G Sound , gained the international composing Award —Lutoslawski Award in 2004 . In this work , single-tone technique is utilized .In addition, by means of establishing consecutive pentatonic sequence-convers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Chinese Pentatonic Modes ,Guo Yuan usessound-arrangement , sound-agglomeration , fifth harmony and so on to represent original creative motivation .Trough several creative configuration ,such as , timbre and melody , he Combined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elements with western modern composing techniques ,making this work have not only modern western flavor but also rich national appeal.
  Key words:Upper the G sound ; pitch organization ; music form ; composing techniques ; string quartet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以2006年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蒲剧、雁剧为例,着重阐明地方戏曲唱腔旋律与方言的关系。蒲剧、雁剧虽同属山西省,却分属两个不同的方言区,都是由发源地声腔、流布地方言及当地民间音乐交融而逐渐形成。其中,地域方言对地方戏曲唱腔旋律的形成、转变和规范影响巨大。笔者通过对蒲剧和雁剧不同方言字调图式与旋律的比较研究表明:1、方言字调决定着唱腔旋律的变化发展,唱腔旋律依据方言的变化
期刊
摘要:实践是音乐学学科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前的音乐学学科研究中,有不少人存在忽视实践的种种误区,本文试通过对杨荫浏音乐学实践方面所走过的道路进行分析总结,从中探讨他的音乐学实践之路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杨荫浏;音乐学;实践之路 ;启示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1-0105-04    前 言    在刚刚过去的20
期刊
编者按:我国著名的音乐学专家、音乐教育家,本刊原编委朱泽民教授于4月17日晨盍然仙逝,享年81岁。朱先生多年来,对本刊关爱有加,他的去世,是音乐史学界和本刊的一大损失。本刊发表本文,以表达对朱先生的悼念和纪念。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8)02-0022-02    1979年经朋友引见,得以拜望仰慕已久的朱泽民老师,承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尔来
期刊
摘要:恩耐斯特.布劳克的《希伯莱狂想曲》是一部在教学中有独特意义的作品。文章就其创作与结构作一简单论述。  关键词:恩耐斯特.布劳克;大提琴与乐队;《希伯莱狂想曲》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8)02-0065-02     大提琴曲目的匮乏是教学过程中长期困扰专业教师和学生乃至演奏家们的问题,虽然当今信息渠道快捷,然而也仅仅局限在交换和获取上的方
期刊
摘要:花儿山歌是我国传统音乐的富矿,广泛流传于西北及西南地区的8个民族。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花儿曲令全集》是一部集花儿之大成者,展现出“花儿文化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全书历史资料翔实,曲目选材精当,分类排列方法合理,展现了光彩熠熠的花儿风采,不仅为原生态花儿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重要资源,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从地域文化学角度了解和探讨花儿的机会。  关键词:花儿;曲令全集;花儿文化区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音乐教育学的理论研究逐步发展、成熟。文章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音乐教育学理论文献的解读与研究,对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及元理论、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心理学、比较音乐教育学、音乐教育史、音乐教育社会学六大领域内的代表性文献的述评,大致表现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30年间,音乐教育学学科理论建设的学术进程及发展脉络。  关键词:改革开放; 音乐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J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巴赫第三号无伴奏奏鸣曲,并对这首奏鸣曲的四个乐章的较困难片段的演奏逐一进行了分析,以便能更好的演奏好这首作品。  关键词:   巴赫;小提琴;奏鸣曲;作品;主题;乐章;赋格  中图分类号:J62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7)02-0076-03    巴赫的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与组曲写于1720年。1962年德国出版了巴赫的手稿复印本,这对研
期刊
摘要:音乐课程资源是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音乐课程或服务于学校音乐课程的艺术资源。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资源包括各地域民间歌曲演唱资源和各少数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资源。对该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音乐课程建设的新课题,是对民间歌曲演唱资源的进一步挖掘和补充,是弘扬、传承民族音乐和保护民族民间演唱资源的一个有效措施。我们应从吸收民族民间演唱特点及演唱技法入手,将之纳入学校音乐教育体系,建立民族民间演唱社会实
期刊
摘 要:《新翻羽调绿腰》是一首模仿唐代大曲风格而又富有独创新意的琵琶独奏曲。文章从曲源、乐曲结构、演奏方法等几个方面着手,对该作品进行了分析。全曲颇具古风。时而轻盈柔美,时而气势浑腾,仿佛再现了唐代舞者的风姿神韵,不失为当代琵琶曲的佳作。  关键词:曲源探究;调式结构;演奏技法  中图分类号:J632.3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7)03-0098-03    序言 
期刊
摘 要:在今天的西藏,还传承着一种世界级的国民族文化瑰宝——“一音歌曲”伯谐,值得我们矛以特别关注。它堪称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瑰十分难得、异常珍贵、货真价实的“活化石”  关键词:藏族;一方歌曲;伯谐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7)02-0005-05     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一样,均为从没有到简单,再到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