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英俊和他的协力造屋

来源 :中华民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race_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英俊
  1977毕业于淡江大学建筑专业,
  1977陆军建筑工程官
  1984主持谢英俊建筑师事务所事务
  1987/1989/1995 游历大陆,从事民居和民居考察
  1999-2006 参与台湾921地震灾区重建,
  2005 与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合作成立中国人民大学乡建中心乡村建筑工作室,简称乡村建筑工作室(Rural ArchitectureStudio)。
   与其费力挣两万块付建房工人的工资,不如手里有两万块,大家帮你来建房,然后别人要建房的时候大家再帮他建。这就有效利用了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本来就多,哪儿有那么多工好打,尤其在中国发展建设的高峰过去之后。要把富余劳动力调动起来,建房的技术门槛就必须降低,否则他们没法做。
   木材是目前吸附二氧化碳最有效的材料,且作为建材保存上百年没有问题,所以国际上推行木结构建筑。当然,如果在木材资源没有的地方用木材(造房)就不对了……光靠政府掏钱,树是种不起来的,木材要是不能卖、不能用,农民种它干嘛?所以,一方面大力推广植树造林,另一方面木材要有价值农民才会种。以使用木材带动农民种树,这是可持续建筑的理念。
   ————谢英俊语录
  
  


  有人说,建筑师首先是思想者,他们通过建筑表达思考和价值观。一位放弃城市中心主义的建筑师在农村带领村民建造大量经济环保的绿色住宅,然后从台湾跑到大陆推广他的“协力造屋”,他的理想就是为亿万农民盖房子。
  截至目前,四川全省累计临时安置灾民已逾五百万人。面对如此数目庞大的灾民,灾后重建中最尖锐的问题是五百多万人的住房和有劳动能力者的就业问题。笔者不禁想到一位台湾建筑师在农村搞的“协力造物”。
  1999年台湾九·二一地震后,谢英俊仅用极少的资金带领无建筑经验的失业村民进行灾后重建,简化的建筑结构,环保的就地取材,不仅使灾民安居乐业,还保护并复兴了当地的社区文化。
  
  从台湾9·21地震说起
  
  在日月潭的青山绿水掩映下矗立着几排斜顶的二层竹楼,和传统草木搭建的民居有些相像,但走近却发现有很大的不同。这是1999年台湾“九·二一”地震后谢英俊的第三建筑工作室和当地人重建的邵族社区。
  九·二一地震后,应台湾中央研究院之邀,谢英俊考察了邵族社区并应下重建的工作。考察中,他发现震后台湾原住民族邵族人口仅剩280多人,大部分房屋倒塌,政府提供的资金很少,加上政府未将邵族土地划编入“原住民保留地”,致使大部分土地被征收,邵族人无地可耕,最后沦为观光业底层的杂工。谢英俊面临的难题不仅要给住民提供安全牢靠的住房,还要面对贫困、环保、文化保护、族群延续与发展等难题。“作为一个建筑师,只不过要从专业角度解决问题罢了,你很难逃避。” 他说。
  邵族人有独特的信仰,他们崇拜自然神,祭祖灵,家家供奉“公妈篮”(将先祖遗物放在篮子里)。如果在重建期间邵族人四处谋生,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这个少数民族势必会土崩瓦解。为了挽救这个族群,谢英俊想到了“协力造屋”。他组织动员族人一起建造部落,从心理建设着手,强化族群意识,并渗入环保观念。从1999年起,6年间他们共建房300余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留住了村中的年轻人,还为一支由残疾、智障等剩余劳动力组成的施工队提供了就业机会。一个古老的村庄在席卷全球的市场经济浪潮中顽强地生存下来,族群的文化传统也因此得以继承。
  关于扎根农村的想法,谢英俊认为他的选择毫不奇怪,是个人价值观的问题。已经有太多人以城市为中心,中国有9亿农民,占人口总数的70%,“9亿农民要盖房,这是天大地大的事情”,“很多农民穷一辈子,就盖了一个不抗震、不环保、不堪使用的建筑,而且从黑龙江到海南岛的农民都盖一样的房子,太不值了。”
  


  2005年,谢英俊的事业有了一个重大转变。他在河北翟城村遇到了身为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院长的温铁军,当时温铁军正在尝试低成本造屋,两人一拍即合。很快,谢英俊成立了乡村建筑工作室,致力于发展一种能结合农村实际条件的环保建筑,用以改善村庄的人居环境,并通过培训当地农民,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建设。很快,他在这里实验建成“粪尿分集生态厕所”,又从网上招募40多名高校建筑专业的学生参加“暑期建筑工作队”,仅两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地球屋001号、002号和印尼亚齐省麻达屋002号三座示范住宅,准备向贫困乡村推广。
  
  谢英俊和他的协力造屋
  
  组织毫无建筑经验的乡民搞建筑,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简化房屋构造,让每个人易懂易上手。在台湾,谢英俊组织过一支由地方待业青年组成的施工队,其中包括残疾人、智障者、酗酒者,经过简单的培训,使之成为一支施工队伍。他放弃了原先需要较高木工技术的木结构房屋,推出“轻钢结构”的示范屋。在邵族社区重建中,为了使一村男女老少都能参与建设,他设计出由轻型钢结构为支撑体,采用梁柱体系,加抗水平力的斜撑和减力墙,定制的轻钢板按序号用螺丝连接,立起房屋骨架后,再用土、石、竹、木、砖、稻草、麦秆、布等多种材料填充,形成开放性的体系。用他的话说:“只要会紧螺栓,就能干!”
  在构造上,他使用了多种简化法:减少对高级工具的依赖性;多暴露节点,使得连接操作简易;降低工艺精度要求,减少出于精确的审美要求带来的多余工艺;利用天然能源;设计简单装置等等。
  


  在施工中,结合当地技术改良传统做法,例如设计竹墙时保留了当地的传统做法,改良了将竹子劈成片,然后墙内外双面密排连接成面,而采用内外两面竹与竹之间加入铝箔绝缘层,可以防蚊虫,又可以隔热,克服了传统做法的缺陷。在选材上,他不仅考虑经济、美观、安全、环保,还要考虑让妇女老人都能参与劳动。简化工程不仅仅使非专业工人容易施工,而且能降低建造成本。由于设计者、施工者和使用者三位一体,设计方案可以在现场操作中加以讨论,多次修改,最终把制造商按最初图纸报价的二万元降到五千元。
  谢英俊的房子是开放建筑,在一个建筑原型下,根据当地资源,灵活使用材料;所以,他在台湾建造的三百多栋住宅没有重样的。所谓开放建筑是指为了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使空间配置可以做弹性调整,部分构件可以替换。开放建筑和普通建筑在设计时有很多不同,比如:把机能与寿命不同的构造元素做分割处理,如房子外墙剥落可以再糊上去,因为墙和里面的龙骨分属填充体和支撑体两个部分;以平行组装取代顺序组装,尽量做到可以抽换部件,比如某根梁坏了,可以打开螺栓换掉坏梁;保持构件独立,避免相互穿越;寿命较短的构件在当地易于提供;采用螺栓、钉子、榫头等机械性接头,而不采用像钢筋混凝土式的浇铸。
  
  合作社与换工制度
  
  当代建筑业是一个遍及城乡的庞大而专业的工业体系,从设计、施工到监理,许多专业技术是建立在这个体系之上。然而,面对邵族的灾民,这些社会的弱势群体没钱没工作,无法得到银行的贷款,市场经济的法则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社会救济又很有限。协力造屋的优点就是利用主流市场排斥的“过剩”劳动力,以工代赈,自己动手建房。这些说起来容易,但要建立一套与现行建筑业专业体系相对的系统,不依赖现行的市场体系,能够自给自足地完成整个建筑流程,需要相当的组织和机制来完成。这和第三世界国家为保护农村市场而形成相对封闭的市场体系的道理相似。
  2005年4月,谢英俊应慈善机构之邀,赴印度洋海啸的重灾区印度尼西亚亚齐省考察,他看到大量蹲在椰树下无所事事的青壮年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灾后重建不能应给承包商,50万人移民,15万人没有技术劳动力,协力造屋可以帮助他们。
  协力造屋除了技术上的亲和,更主要的是建立“合作社”,想盖房的人可以加入合作社,互相支援盖房,把农村传统的换工制度组织化。其实,合作社由来已久,在世界各地的农村都有很长的历史和经验。新体系中的合作社:对内,实现换工制度,提供合作社成员参与盖房的可能性,也保证了交换劳动几率的有效性;对外,合作社是经济实体,盖房的劳动力价值通过房子实现,而房子可以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这样就形成一个良性的经济循环。合作社有独立能力给成员提供建房的贷款,进而实现更多没贷款能力的人的住房权利。
  在河北省定州市翟城村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里,只要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农民都可以申请地球屋基金盖房。他们提供的示范屋地球屋001号,材料费2万元人民币,农民可分5年连本带息偿,工人可以通过换工制度解决。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合作社里成员的工资是平均发放的,用以强调群体的共同意识。协力互助的集体劳动,有助于在建造过程中对社区、社群的共同意识的培养。邵族在协力造屋过程中不仅族群得以聚居,而且通过协同一致的劳作加强了文化联系,使传统祭祀仪式得以保留,本族文化得以保存。
  
  可持续性建筑的推广难题
  
  晏阳初乡的示范屋地球屋一号和地球屋二号,与传统农居不同:小楼改五开间为三开间,楼上卧室、楼下客厅和厨卫。小楼的地基做了防潮处理,墙内填充的稻草可以保温隔热,管道直接通向沼气池,采暖用太阳能。小楼不仅环保而且造价低廉。农民就地取材,用换工的形式获取劳动力,盖一栋木结构的两层楼花费竟不到5万元,如果农民家里有木料,还可以省下近2万元。这是谢英俊想在贫困农民中推广示范房的原因。
   然而,谢英俊在推广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难题。在欧洲,泥土房子是最贵的,它有益人体健康,符合时代潮流,有眼光的开发商可以卖到很高的价格。在京郊,谢英俊建造了一座造价为40万人民币的木结构 “豪宅”,也采用了德国传统别墅的木结构形式,使用的木材中有从旧房子回收的木头,墙体则采用了草土墙。即使这样,农民们却担心住这种草土房子娶不到老婆。推广“生态房”的阻力首先来自价值观。“我们对现代化的理解是有落差的……当我给房屋砌上泥土墙时,有人恨不能拆掉它贴上瓷砖;即使是灾后一贫如洗,他都要盖那种欧洲城堡。”谢英俊说。现在普遍盛行的是“向城市靠拢的审美方式”,“过度”的现代化与市场化,有识之士“应该调转眼光,重新回到被现代化抛弃、破坏了的某些传统”。“如果只有一种模式,就缺少对社会文化的思考。”他将事务所命名为“第三建筑工作室”也是取其 “不现代也不传统”之意。
  


  其次是协力造物需要取得政策的支持,能够有相当的经费投入类似的研究中。谢英俊认为,协力造屋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开发,对农村住宅质量的提高和对人居环境的改善,都是很有价值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入《京都议定书》的进程会越来越快。《京都议定书》对成员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有严格的限制,超标的二氧化碳排放需要付费,欧盟预估2008年后,每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价格将高达100欧元(约1100元人民币)。所以,一些国家对绿色建筑有补贴,在美国,低耗能房屋能获得政府的低利息贷款。而谢英俊估算他的地球屋因使用木头和草料可以吸纳约15吨二氧化碳,如果能获得16500元的补偿金,那么几乎可以补足建房的材料费。
  地球屋这种可持续性建筑比绿色建筑包涵更多重的意义。绿色建筑有时要靠雨水回收、自动控制、太阳能等高科技来保证“绿色”,需要结合很多的社会条件、经济条件,而可持续性建筑虽然也强调节能环保,但是更重要的是它结合了当地自然条件、经济、文化等的诸多因素,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不简单是个技术问题。
  (本刊编辑部王雅宁编写)
  
  知识链接
  国外的乡村合作社
  1907年,德国的基督教传教士创立“家园协会”,与贫困中的雪茄工人、农民一起,在橡树、山毛榉、杉木林间建设家园。1991年,德国志愿者帮助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中受难的灾民在安全的土地上,就地取材建造起33座“粘土木架屋”。10年间有千余人参与,志愿者们每年夏天捐出三周的假期。
  可持续性建筑
  1998年,国际建筑与营建开发联盟(CIB: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在21世纪议程原则下,拟定了可持续性建筑框架。新的提法不仅涉及节能技术,而且还涵盖了经济、环境和社会等综合的问题。该框架由三个圈层组成,最核心的是建筑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第二个圈层是“绿色建筑”的问题,建筑要估计能源、生物多样性和废弃物的问题并受其制约;第三个圈层是经济、环境和社会的综合问题。永继建筑要建立在这三个圈层协调发展上,必须从价值观、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进行全面调整,才有可能使三个圈层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其他文献
汶川大地震后,关于建筑及住宅质量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一大焦点。地震不仅检验了我们的建筑质量,也考量着房地产开发商的良知,房地产企业也因此被推到风口浪尖,对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珠江地产集团成都公司总经理徐道斌。    《中华民居》:作为珠江地产成都分公司的总经理,汶川大地震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徐道斌:汶川大地震让我深刻感受到生命在巨大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感受到失去生命的悲恸。如此多的房屋倒塌,诚然是
期刊
丽江位于滇西北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连接地带,地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区域,地形地貌复杂,山川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纳西族的故乡。  在1996年2月3日发生7级大地震以前,丽江一直默默无闻。可谁能料到,就在地震给丽江带来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的时候,地震也为丽江带来了机遇——丽江因为地震一夜成名,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地震发生前,丽江古城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震后,联合国教
期刊
上世纪三十年代几乎被地震夷为平地的新西兰小镇纳皮尔一度陷于绝望,幸而富于装饰主义风格的新城在心怀抱负的年轻建筑师手中站立起来。六十年后,旧时代风格回潮,镇政府的“色彩计划”让老房子容颜焕发,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古’建筑保护战”后,这里成为世界各地有怀旧情结游客的必游之地。    阴云下的人们     纳皮尔完了!人们都在重复这样的话。  如果说,1930年全球经济大萧条,银行倒闭、高失业率、加上
期刊
我们不能用带有“一个民族、一种文化” 的刻板民族学观点,来进行羌族村寨文化的保存与复建。羌族文化之可贵之处,在于沟谷地形及历史过程所造成的多元差异性。在妇女服饰、婚丧仪式、宗教信仰、居住形式等方面,都是各沟各寨自有其传统,若我们规划一种 “传统羌村” 来进行复建,不但失了羌族之地方特性,也不切合各地羌族之实际需求。此外,在岷江上游广大山区宜规划为国家级的自然与人文生态保留区,保持低度开发,低度人口
期刊
在欧盟成员国群星璀璨的都市中,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似乎并不耀眼,但它有独特的气质和韵味。作为曾经的海上帝国中心,它并不缺雍容华贵的底色,它以淡定从容的生活韵律为流行的奢华降调,又把质朴古雅的经典风范融入现代都市,不致使金钱物欲过分嚣张。它是一座乐天知命、处变不惊的城市。当你倾听它的时候,里斯本就像葡萄牙的民歌“法多”一样,在明媚中藏着忧伤,在散淡中流露温情;当你回味它的时候,里斯本恰似一枚橄榄,自有一
期刊
1985年9月19日里氏8.1级的地震撼动了墨西哥城,造成死亡人数近4万,市中心30%的建筑化为废墟;1994年1月17日洛杉矶发生里氏6.6级地震,持续30秒的地震致使11000多间房屋倒塌,58人死亡,财产损失300多亿美元;1995年1月17日7.3级的阪神地震造成6500多人死亡,财产损失近10万亿日元。据统计,2007年一年全球6级以上的地震达42次。频发的地震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财
期刊
如果说《中华民居》前四年一直做的是纪录“一个民族和他的居住”的事,那么本期开始推出的《重庆》特辑,就是选择一个城市做为个体样本,本地化地纪录“一个城市和他的居住”。  在“纪录”和“推动”两个汉语之间,我们此前做过反复的推敲。“推动”是任何一个有传媒精神的媒体人都想为之奋斗的目标;但“纪录”,才是我们借以醒世的最专业工具。正如这段时间在中央电视台热映并在全国引起热议的《舌尖上的中国》。唯有真实而又
期刊
《桥》,新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电影。重庆,却有一部永远都在上演的桥的“大片”。如果说,生活就是片场。每一天,跨越两江、跨越重庆城的大桥“大片”,都在这座城全方位、多角度、零距离地更替上演。这才应该是“最重庆”的城市名片,没有之一。  这是一座被称为“桥都”的城市,并不只是因为跨江大桥多得艳羡他城;这也不再只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跨越大江两岸拉拢的不仅仅是地理的距离。不时审读桥与这座城市丰富而
期刊
这座城是立体的,有山的蔓延,水的奔腾;有CBD的繁华,十八梯的家长里短;有疾速而行的车辆,沿江而下缓慢自得的船只。你可以对她各种吐槽,但却不得不承认,这座城她真的很性感。  山城桥都,不多不少,恰有这两江水的柔情与愈发雄壮的桥梁,这个城在悠长的历史中溢出一份浓浓的韵味。  桥都故事  从一段横跨于河边的断木开始,桥便出现在人类生存史中。也许远古的先祖无法想到数个世代后,曾经一筹莫展的天堑之上已是一
期刊
重庆,以山为依,以水为托,以桥而兴。因江河而兴起的桥,环抱山城重庆的长江、嘉陵江,是那些架于两条大江之上的桥梁给重庆的商贸、交通、文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我们从专家处了解到,仅在重庆,长江上的桥梁就有31座,嘉陵江上的桥梁有23座,乌江上的桥梁有21座。这些桥名,或许是你再熟悉不过的,或许是你不曾熟悉的。  巫山长江大桥 奉节长江大桥 云阳长江大桥 万州长江大桥 万县长江大桥 忠县长江大桥 忠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