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前提,作为一名语文学科的执教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不可忽视的是,文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需具备的素养之一,而作为一名中国公民,这份文学素养蕴含着千年的厚度与深度。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开始关注语文的根源——中国传统文化,并尝试着采取各种措施将传统文化渗透至语文教学的环节与活动之中。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了四大模块可以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接下来我将按照课堂教学顺序对此进行介绍。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043
一、在识字中完成传统文化渗透
苏轼曾言“人生识字忧患始”,但是我认为“人生识字明事始”,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需要从基础的识字教学开始,识字教学也最能够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
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从学习生字词开始。进行识字教学时,我常常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文字的起源开始,将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的概念灌输给学生,例如火、日、月,在甲骨文中是一些带有写真性的画,火字形似火焰燃烧时的样子,日字一开始是个圆圆的太阳,月字则是一轮弯月。然后进行展开,以火为偏旁部首的字大多与火相关,像是炸药,是不是要用火点燃呢?而以日为偏旁部首的字则大多表示日期,昨天、明天就是很好的例子。用月做偏旁的大多跟肉相关,所以又叫做肉月,像是胳膊、脸、胖这些。通过这个文字的演化过程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一堂课的时间可以从几个简单的字衍生到十几个字的记忆,而且重要的是掌握了汉字的演变规律,渗透了传统文化中文字演进的认知。
二、在诵读中完成传统文化渗透
我同许多教师一样都十分认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一道理,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二步,我常常会为学生对所需要学习的课文和作为补充材料的文章进行反复诵读。
举例来说,在学习朱熹的《春日》这篇古诗的时候,我没有针对这首诗为学生进行拆解式的讲授,而是同时提供了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与杜甫的《春日忆李白》,让学生反复的将每首诗诵读三遍,然后询问:“大家能够感觉到这些诗里面的春日吗?”这时学生往往很迷茫,此时我会自己为学生诵读一遍三首古诗,然后再次提问,学生通过我的阅读能够明白何处断句,同时思考起诗里面对春日的描述。在一遍遍的诵读后,有学生开始对春日有所感悟,举手向我示意,此时我会在学生的回答中逐渐对三首诗中春日如何描写,作者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描写方法等做以介绍,学生在此时往往因为自己与诗人的相同共鸣而感到骄傲,同时将传统古诗词作为辅助教学资料引入古诗教学之中,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学生的感悟,也促使学生去尝试掌握古诗的押韵、节奏,甚至有的学生还在课下的作业中写了一首小诗。
三、在阅读中完成传统文化渗透
课堂教学的第三步为阅读教学,即对所学文章的阅读理解训练。阅读是语文知识快速积累,理念能力提升的有效方式,因此我对于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十分关注,将其作为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小学语文课堂的一大重要渠道。在开始阅读教学之前,我会让学生准备好本次的阅读文本,用笔将其中的四字成语、俗语、谚语进行勾画,以接龙的方式在课堂上念出来,然后询问大家是否有人理解或知道这个成语、谚语、俗语的意思,可以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学生对这些成语、俗语、谚语大多数都不能理解,然后我会讓学生开始进行第一遍阅读,注意勾画出的这些内容的上下句,试着给出这些用语的意思。在结合上下句之后学生往往已经开始对这些用语有了初步的概念,在于学生进行用语含义讨论后,我再给出这些用语的历史典故,学生一下子就能够了解为什么这些用语会放在文章的这个部分,他所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含义。这种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方式不仅使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理解中能够更快的明白文章的中心含义,而且对于这种找未知用语的学习方法乐此不疲,甚至有的学生会主动的将下一次的阅读材料中的成语进行整理,并自己查找这些成语背后的历史典故,以在课堂上给同学讲解。
四、在写作中完成传统文化渗透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呈现,我常常将写作训练作为一堂课程的结尾部分,也是能够渗透传统文化的第四步。为了完成在写作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任务,我尝试了几种教学方法,并对教学的效果进行了评估,接下来依然以教学案例的方式来展现。
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我依然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战略,从一句话练习开始,但是给出一定的限制,如“请你用一句话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秋天,里面要用到‘一叶知秋’这个成语”,一句话对于学生来说较为简单,但是如何将‘一叶知秋’融入搭建的语境中就显得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准确的完成一句话练习之后,我再次加大写作练习难度,将一句话拓展为一段话,“请你将‘我看到了树枝上的黄叶,突然意识到秋天来了,真是一叶知秋。’这句话拓展为一句话,里面需要用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句古诗”,此时学生会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开始编写一段较为完整的小故事,里面加上要求的语句,编写完毕后就是一篇微型的小作文,里面还十分富有诗意。最后,为了让学生形成写作的思路,我会给出一个成语典故,如”邯郸学步“作为作文题目,让学生凭借想象力来编写一篇小故事,并讲给同学来听,这个小故事不是完全还原”邯郸学步“这一典故,而是学生随意创作,但是不脱离主题。在完成这样的写作练习后,学生的作文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与创新性思维。写作中渗透了传统文化,让学生的写作产品更有文化底蕴与内涵。
课后反思
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探索将传统文化有效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就是探索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培养,需要教师关注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采取相应措施完成传统文化的渗透。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043
一、在识字中完成传统文化渗透
苏轼曾言“人生识字忧患始”,但是我认为“人生识字明事始”,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需要从基础的识字教学开始,识字教学也最能够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
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从学习生字词开始。进行识字教学时,我常常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文字的起源开始,将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的概念灌输给学生,例如火、日、月,在甲骨文中是一些带有写真性的画,火字形似火焰燃烧时的样子,日字一开始是个圆圆的太阳,月字则是一轮弯月。然后进行展开,以火为偏旁部首的字大多与火相关,像是炸药,是不是要用火点燃呢?而以日为偏旁部首的字则大多表示日期,昨天、明天就是很好的例子。用月做偏旁的大多跟肉相关,所以又叫做肉月,像是胳膊、脸、胖这些。通过这个文字的演化过程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一堂课的时间可以从几个简单的字衍生到十几个字的记忆,而且重要的是掌握了汉字的演变规律,渗透了传统文化中文字演进的认知。
二、在诵读中完成传统文化渗透
我同许多教师一样都十分认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一道理,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二步,我常常会为学生对所需要学习的课文和作为补充材料的文章进行反复诵读。
举例来说,在学习朱熹的《春日》这篇古诗的时候,我没有针对这首诗为学生进行拆解式的讲授,而是同时提供了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与杜甫的《春日忆李白》,让学生反复的将每首诗诵读三遍,然后询问:“大家能够感觉到这些诗里面的春日吗?”这时学生往往很迷茫,此时我会自己为学生诵读一遍三首古诗,然后再次提问,学生通过我的阅读能够明白何处断句,同时思考起诗里面对春日的描述。在一遍遍的诵读后,有学生开始对春日有所感悟,举手向我示意,此时我会在学生的回答中逐渐对三首诗中春日如何描写,作者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描写方法等做以介绍,学生在此时往往因为自己与诗人的相同共鸣而感到骄傲,同时将传统古诗词作为辅助教学资料引入古诗教学之中,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学生的感悟,也促使学生去尝试掌握古诗的押韵、节奏,甚至有的学生还在课下的作业中写了一首小诗。
三、在阅读中完成传统文化渗透
课堂教学的第三步为阅读教学,即对所学文章的阅读理解训练。阅读是语文知识快速积累,理念能力提升的有效方式,因此我对于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十分关注,将其作为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小学语文课堂的一大重要渠道。在开始阅读教学之前,我会让学生准备好本次的阅读文本,用笔将其中的四字成语、俗语、谚语进行勾画,以接龙的方式在课堂上念出来,然后询问大家是否有人理解或知道这个成语、谚语、俗语的意思,可以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学生对这些成语、俗语、谚语大多数都不能理解,然后我会讓学生开始进行第一遍阅读,注意勾画出的这些内容的上下句,试着给出这些用语的意思。在结合上下句之后学生往往已经开始对这些用语有了初步的概念,在于学生进行用语含义讨论后,我再给出这些用语的历史典故,学生一下子就能够了解为什么这些用语会放在文章的这个部分,他所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含义。这种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方式不仅使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理解中能够更快的明白文章的中心含义,而且对于这种找未知用语的学习方法乐此不疲,甚至有的学生会主动的将下一次的阅读材料中的成语进行整理,并自己查找这些成语背后的历史典故,以在课堂上给同学讲解。
四、在写作中完成传统文化渗透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呈现,我常常将写作训练作为一堂课程的结尾部分,也是能够渗透传统文化的第四步。为了完成在写作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任务,我尝试了几种教学方法,并对教学的效果进行了评估,接下来依然以教学案例的方式来展现。
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我依然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战略,从一句话练习开始,但是给出一定的限制,如“请你用一句话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秋天,里面要用到‘一叶知秋’这个成语”,一句话对于学生来说较为简单,但是如何将‘一叶知秋’融入搭建的语境中就显得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准确的完成一句话练习之后,我再次加大写作练习难度,将一句话拓展为一段话,“请你将‘我看到了树枝上的黄叶,突然意识到秋天来了,真是一叶知秋。’这句话拓展为一句话,里面需要用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句古诗”,此时学生会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开始编写一段较为完整的小故事,里面加上要求的语句,编写完毕后就是一篇微型的小作文,里面还十分富有诗意。最后,为了让学生形成写作的思路,我会给出一个成语典故,如”邯郸学步“作为作文题目,让学生凭借想象力来编写一篇小故事,并讲给同学来听,这个小故事不是完全还原”邯郸学步“这一典故,而是学生随意创作,但是不脱离主题。在完成这样的写作练习后,学生的作文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与创新性思维。写作中渗透了传统文化,让学生的写作产品更有文化底蕴与内涵。
课后反思
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探索将传统文化有效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就是探索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培养,需要教师关注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采取相应措施完成传统文化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