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育与德育、智育并不矛盾,德育不是说教,智育不是灌输,它们同样也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和其它艺术一样需要情感的交流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美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没有美育,人生就会失去一半的美好意义,那么如何把美育的原则贯彻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去,把死板的记忆化为主动的想象,把频频的说教变成吸引人,鼓舞人和令人心悦诚服的形象,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呢?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能力;教学气氛和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066-02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因而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全的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把美育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发展,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
然而,在目前的形势下,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多年,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毕竟太大了。直至目前,在许多方面,素质教育也只是摆设而已。在教学中,应试教育把语文当作工具,这种功利性的目的,遏制了审美冲动;教法上重理性分析,“单向灌输”的教学形式置文学作品和语文教学的固有特性、规律于不顾,用抽象的概念代替培养审美的感情,用推理代替想象,用纯逻辑的枯燥乏味的分析或繁复零碎的训练代替对作品的美的感悟,形成了僵化的教学模式。更多的还以题海战术代替了语文教学的审美。缺乏审美教育,就打动不了学生的心,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然,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至关审美教育成败的重要环节。做任何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干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时,总是乐意而不知疲倦,总是全身心的投入,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材中的美育内容是通过文字来描述的,教师要善于运用直观、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或意境,把学生领人作品的意境之中,让他们感知美、热爱美、向往美、追求美。
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即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中学语文教材中绝大部分中篇目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這些作品文质兼美,具有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语文教师应敏锐地从教材中发现美育因素,尤其是要善于挖掘那些蕴含的美育内容,获得美育信息。对于作品中诸多的美育内容,教师应该重点抓住其中最突出的因素作为美育资源,进行美育活动,不宜面面俱到。
美需要情感为中介,教学需要情感为纽带,这种纽带应首先由教师抛向学生。即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手段创造出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在这种生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教学课题不再是抽象的条文,而成为一种被学生热爱的对象。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文不是无情之物,课文愈好,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想有效的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必须借助朗读体味。揣摩其内在意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先声夺人,以情感人的效果。朗读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毛泽东认为,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鉴赏就是要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索和分析,进一步领会作品所蕴含的意义。这就需要授课者能够引导学生对所讲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当我们明白了建国初期,农村经济一穷二白,创业艰难的特定环境,我们对柳青笔下的粱生宝“五分钱买一碗汤面”、“车站过夜”、“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用”就不会感到可笑,对梁生宝近似悭吝的举动就会肃然起敬,并能从中得到教育。反之像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这样一个醉心于过上层社会生活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作品讽刺了她的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如忽略了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青年学生就容易对玛蒂尔德所向往的奢华生活产生共鸣,对她在舞会上的成功表示羡慕,对她丢项链、赔项链表示惋惜,这就达不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提高学生识别事物美丑的能力,就应引导学生对这些生活现象展开联想、思索、分析、判断。祥林嫂为何在祝福中死去?她的悲剧遭遇从何产生,如果我们引导学生从鲁四老爷的所作所为,贺家堂伯的驱赶,柳妈的解脱之计等展开联想、思索,分析这与造成祥林嫂悲剧有哪些因果关系,便会使学生认识到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便是扼杀祥林嫂的罪魁祸首,这个阶段由感性认识进入理性认识,是审美教育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
一个人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与他审美能力的深化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决不能光用教师的范读和讲析去代替学生的朗读和理解,用教师的鉴赏代替学生的鉴赏。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 学习 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
仅仅培养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才是审美教育的关键。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表现生活的能力。插上想象的翅膀是开启审美创造力的金钥匙,归根结底是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它是审美主体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一种能力。
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发展受教育者全面思维,训练形象思维、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就像一把“金钥匙”,可以开启智慧之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美感经验,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联想力、想象力,对课文的形象给予补充和丰富,使课文在脑中有声有色活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借偶然事件看到普遍性、必然性,借有限的情景看到无限的情。
总之,语文审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它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因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应选准切入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欣赏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个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能力;教学气氛和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066-02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因而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全的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把美育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发展,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
然而,在目前的形势下,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多年,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毕竟太大了。直至目前,在许多方面,素质教育也只是摆设而已。在教学中,应试教育把语文当作工具,这种功利性的目的,遏制了审美冲动;教法上重理性分析,“单向灌输”的教学形式置文学作品和语文教学的固有特性、规律于不顾,用抽象的概念代替培养审美的感情,用推理代替想象,用纯逻辑的枯燥乏味的分析或繁复零碎的训练代替对作品的美的感悟,形成了僵化的教学模式。更多的还以题海战术代替了语文教学的审美。缺乏审美教育,就打动不了学生的心,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然,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至关审美教育成败的重要环节。做任何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干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时,总是乐意而不知疲倦,总是全身心的投入,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材中的美育内容是通过文字来描述的,教师要善于运用直观、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或意境,把学生领人作品的意境之中,让他们感知美、热爱美、向往美、追求美。
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即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中学语文教材中绝大部分中篇目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這些作品文质兼美,具有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语文教师应敏锐地从教材中发现美育因素,尤其是要善于挖掘那些蕴含的美育内容,获得美育信息。对于作品中诸多的美育内容,教师应该重点抓住其中最突出的因素作为美育资源,进行美育活动,不宜面面俱到。
美需要情感为中介,教学需要情感为纽带,这种纽带应首先由教师抛向学生。即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手段创造出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在这种生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教学课题不再是抽象的条文,而成为一种被学生热爱的对象。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文不是无情之物,课文愈好,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想有效的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必须借助朗读体味。揣摩其内在意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先声夺人,以情感人的效果。朗读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毛泽东认为,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鉴赏就是要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索和分析,进一步领会作品所蕴含的意义。这就需要授课者能够引导学生对所讲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当我们明白了建国初期,农村经济一穷二白,创业艰难的特定环境,我们对柳青笔下的粱生宝“五分钱买一碗汤面”、“车站过夜”、“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用”就不会感到可笑,对梁生宝近似悭吝的举动就会肃然起敬,并能从中得到教育。反之像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这样一个醉心于过上层社会生活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作品讽刺了她的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如忽略了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青年学生就容易对玛蒂尔德所向往的奢华生活产生共鸣,对她在舞会上的成功表示羡慕,对她丢项链、赔项链表示惋惜,这就达不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提高学生识别事物美丑的能力,就应引导学生对这些生活现象展开联想、思索、分析、判断。祥林嫂为何在祝福中死去?她的悲剧遭遇从何产生,如果我们引导学生从鲁四老爷的所作所为,贺家堂伯的驱赶,柳妈的解脱之计等展开联想、思索,分析这与造成祥林嫂悲剧有哪些因果关系,便会使学生认识到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便是扼杀祥林嫂的罪魁祸首,这个阶段由感性认识进入理性认识,是审美教育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
一个人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与他审美能力的深化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决不能光用教师的范读和讲析去代替学生的朗读和理解,用教师的鉴赏代替学生的鉴赏。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 学习 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
仅仅培养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才是审美教育的关键。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表现生活的能力。插上想象的翅膀是开启审美创造力的金钥匙,归根结底是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它是审美主体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一种能力。
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发展受教育者全面思维,训练形象思维、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就像一把“金钥匙”,可以开启智慧之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美感经验,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联想力、想象力,对课文的形象给予补充和丰富,使课文在脑中有声有色活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借偶然事件看到普遍性、必然性,借有限的情景看到无限的情。
总之,语文审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它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因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应选准切入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欣赏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个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