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胡子“小生”在等接班人

来源 :旅游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锣鼓喧天
  老人一一登场
  舞、跳、腾、跃
  一气呵成
  高亢激越地
  把汉戏从初一唱到十五
  
  “隆里汉戏”这四个字
  
  在黔东南锦屏县隆里古镇,一听说“隆里汉戏”四个字,正在祖屋里打瞌睡的王世金老人顿时来了精神。
  在20世纪50年代隆里汉戏鼎盛时期,王世金和他的老伙计杨枝坤、王德茂、姚文升一起加入汉戏班。他们自制服装、道具,每年春节都要搭戏台从初一唱到十五。那时古镇还没有电灯,每当晚上演出前,他们自己上山砍“油柴”点亮,看戏的人头攒动,除了演出传统剧目,他们还自编自演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戏。
  


  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汉戏班子改成了俱乐部,“文革”期间,俱乐部又改成了文化站。旧戏当然不能演了,老班子也散了。到了20世纪80年代,老人们想重新搭起戏班,但拉京胡的黄来友突然病故让老人没了主意。据说黄来友当年本事可了得,吹拉弹唱都是戏班子里的头把交椅,尤其是他那手反弹琵琶的绝活,没人能比。
  王世金至今仍保留着一本1956年隆里剧团的花名册,依生旦净末丑行头道具器乐各行当写满了演职员的名字。老人一往情深地回忆,“当年我可是班里有名的角儿,英俊小生,演过风流倜傥的周瑜呢。”讲到动情处,禁不住双眼放光,神情振奋,眯缝着眼睛,即兴唱了段《宋江起解》。
  唱得确实有味道,我听得连连竖起大拇指,惹得老人一脸兴奋,自告奋勇要带我去找他的老伙计们。
  
  一群白胡子“小生”
  
  找来老伙计一看,当年演汉戏的人或已古稀或近耄耋之年,60岁的王金生算是当中最年轻的一个。他称自己是戏班子里的“万金油”,但一旁的杨枝坤揭发说,当年他就是帮我们敲敲锣打打鼓。
  王金生说,他是看着汉戏长大的,小时候眼巴巴最盼的就是过大年玩龙灯,到南门口看汉戏。母亲去世时,王金生专门找来戏班子的服装道具,在送葬队伍中演了一出《太君出朝》,因为“母亲生前最爱看那一出”。
  姚文升是出了名的老戏迷,说到兴头他半眯着双眼,摇晃着脑袋,来了段《薛刚反唐》。姚这一唱,几个人顿时兴起。掌管服装道具的王世新冒了句:“戏班的道具都还在呢。”我们趁势提出:来台正式演出吧。几个老人都推说没有京胡,不愿起身。最后还是杨枝坤说了句:“去拿去,唱一出《三气周瑜》给他们听。”
  戏开锣前,几个老人兴奋得像小孩。唱旦角的王德茂已满头华发,硬被按着刮了胡子。伴随着喧天的锣鼓、京鼓伴奏,几个老人一一登台,让人惊喜的是,几个白胡子“小生”武艺了得,舞、跳、腾、跃几乎一气呵成,唱腔浑厚有力、高亢激越。
  打到最后,小生们旗帜歪斜,汗水弄得油彩满脸,假发缠了一头……但我们依然报以最热烈的掌声。台上的老者们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心里却泛起淡淡的酸楚:老人们对汉戏发自肺腑的热爱让人感动,只可惜汉戏没有年轻传人。
  
  牛皮纸做的龙袍
  
  隆里汉戏的起源得上溯到明洪武年间,湖广上里司坪(今贵州黔东南黎平)的吴勉领导侗、苗农民起义,聚众20万,威震朝野,明太祖朱元璋派第六子楚王朱桢率30万大军征剿,洪武十九年平叛之后便建立隆里镇。被派遣到此镇守的湘楚等九省汉族官兵将家乡的地方戏曲也带到了隆里。
  虽然都是黔地明代军屯的民间文化,但隆里汉戏与安顺屯堡古朴、粗犷的地戏不同,大概是因为隆里地近湘楚,继承了更正宗的戏曲文化——汉剧,它显得更为精致入流。
  “在清代,我们隆里物阜民丰,是有名的礼仪之乡,清朝贵州出了34进士,隆里就占了两个,”王世金说起隆里的威水史颇有些自得,“隆里的大户人家从湖南常德请师来教戏,当时学戏的多是书院的学生,学生崽聪明,一点就通,有几个虽没读多少书,可在学戏上下足了力气,先是在戏班子里干杂活,后来混上个跑龙套的,渐渐都唱出了名,成立了自己的戏班子。”
  隆里汉戏在清朝成了镇上百姓娱乐消遣的主要活动,因为隆里在明清时期是军事重镇,所以当地演出的传统汉剧多为《罗成战山》、《薛仁贵征东》、《夜战马超》等表现征战和英雄的剧目,既是一种娱乐活动,又让军户不忘习武。
  然而隆里地区战事不断。王世金说,“在镇南门原来曾有一个戏楼,但在咸丰年间,苗民起义,隆里陷入战乱,戏楼毁于一旦。”而随着民国时期隆里军事功能消弭,当地汉戏的民间娱乐功能增强,又多了众多像《梁祝》、《铡美案》、《白蛇传》等百姓期盼和平、幸福、美好生活的剧目,而隆里有名的玩花脸龙也可以看作是汉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我们演员演戏不图报酬,当年设备简陋时,我们甚至自己动手用竹篾编制头盔,外糊以纸涂以色彩就成了登台的戏服,我曾用牛皮纸做过台上皇帝穿的龙袍呢!”王世金说起往事伤感又向往。
  真希望这些老人能自在祥和地唱下去,也希望有一天一位英俊小生登上戏台,重展隆里汉戏风采。
其他文献
“危难之际” 拉动内需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戴斌分析,2008年前九个月我国入境旅游下降了1.29%,主要是欧美游客市场下降了20%以上。未来这个势头还会进一步扩大。预计整个旅游市场会有较大幅度下降,特别是2009年上半年,欧美游客市场下行空间可能会更大。但从中国旅游整体运营情况来看,国内旅游占了92%,收入占到了74%,所以说,国内旅游应该是中国旅游运行最坚实的基础。
期刊
【早餐桌上的攀谈】  一个美国游客在巴黎的一家餐厅吃早餐,他要了咖啡、面包、奶油和果酱。这时,一个嘴里嚼着口香糖的法国人走过去和他攀谈。法国人问:“你们美国人吃整个面包?”  美国人答:“当然。”  法国人把口香糖吹了一个泡:“我们不。在法国,我们只吃面包瓤,然后把面包皮收集起来,再制成面包,卖到美国。”  法国人不怀好意地笑着,又问:“你们吃面包时要蘸果酱吗?”  美国人:“是的。”  “我们不
期刊
爱喝汤会煲汤的广东人都知道,汤料是根本,决定了汤的味道是否优良。  在2008年11月28日举行的“广东开放论坛——现代旅游业合作与发展”上,广东省副省长万庆良提出,广东省现在开始进入“国民旅游计划”启动阶段,按照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分期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分三步实施“国民旅游计划”:首先,在珠三角地区重点城市试点;然后,推广到珠三角地区所有城市;最后,在全省铺开。也就是:从点到面推进,分地段、
期刊
“国民旅游计划”刚出炉就迎来各方“拷问”,这恰恰说明国民对此关注度很高。政府出台此“计划”的愿景是好的,这项惠民政策为何会遭到质疑,关键是国民对此计划的落实心存疑虑。如果计划不落到实处,终究只是一锅看起来很美味却喝不到的汤而已。  一项计划从出台到落实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国民旅游计划”刚刚启动,政府不仅要有清晰的思路、强而有力的落实能力,还要能给国民带来“计划能够落实”的信心。最关键,还是要看推进
期刊
很少会有人将帆船和金融联系在一起,就像很少有人会想到,职业生涯几乎都是在东亚银行度过的林志民,大学本科主修的是地理。25岁进入香港东亚银行作管培生,28岁时已是东亚内地分行的年轻行长,43岁时担任东亚中国常务副行长,52岁成为东亚中国执行董事兼行长。林志民在银行业的“航行”可谓一帆风顺。  “1990年,由于香港金融行业急缺人才,我机缘巧合地进入了东亚银行,没想到一干就是28年。当年,内地和香港之
期刊
今年是金融危机10周年,还有一个更大的话题,就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现在在看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候,其实跟看20年、30年的时候,视角应该有所不同。  30周年的时候,很多人对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经济是有非常清晰的记忆的,但是40周年是接近一代半到两代人的时间跨度,很多人对于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经济是没有记忆的,如果有记忆,也是差不多50岁了。  改革开放的目标是什么?用什么衡量中国改革开放
期刊
叫停“零团费”旅游  (2008年1月初,广东出台了《广东省物价局旅游价格管理办法》。从2008年3月1日起,正式叫停“零团费”项目。)  点评:“零团费”、“1元游”这些以超低价推出的旅游项目既不能给游客提供保质保量的服务,又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损害了旅游行业的声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叫停深得人心。    省旅游局倡导广东人游广东  (2008年10月18日,“粤游粤精彩——广东人游广东”活动
期刊
有人说,2008年是旅游业最艰难的一年。天灾(雪灾、地震)、人祸(西藏拉萨“3.14”事件)不断,末了还搭上了全球金融海啸这趟车。其实,走过2008,展望2009,我们完全不必太过悲观失望,毕竟这一年里,我们还有红红火火的“奥运旅游”,政府为提振旅游更是推出了“国民休闲计划”,并敦促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在水与火的淬炼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旅游业的前景将更加光明,广东旅游业的发展道路将更加宽
期刊
“国民旅游计划”的推行,其意义不应仅仅限于“拉动内需”的狭隘经济层面上,实际上,旅游早已超出了“经济产业”范畴,成为一种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社会产业,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一种方式,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了。“国民旅游计划”的推行,将有助于全面正确认识旅游的多方面作用,促使民众和政府更多地从精神和社会心理的层面深刻认识旅游的价值,从而正确树立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此,业界专家有话说—
期刊
一树梨花开满园,  旌旗不动搅旗翻,  若知太平无厮骂,  太平人贺太平年。    忤逆不孝的老四成了黄鬼    固义村位于距邯郸西南55公里的武安市冶陶镇,原名“固亦”,本是取安定稳固之意。因为是官道驿站,商贾往来,当地人注重信义二字,到了明朝就改名为“固义”。由于村子临着通往山西的大道,村里的人经常到关东、江浙、山西、内蒙一带经商做买卖,“跑外”在固义成了由来已久的传统。  可是无论走出去多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