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学中医 亲历抗癌康复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fv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5年我退休了,报名上了老年大学,“主攻”中医。我学过的课程有《中医基础》《针灸学》《按摩》《足反射疗法》《中草药》《老年保健》《心理保健》等,于是,我的“健商”有了零的突破,从茫然无知到略知一二。
  2005年3月,我通过胃镜检查确诊断得了胃癌,很快接受手术冶疗,胃被切除了4/5。后来,断断续续做了六次化疗,2006年1月出院时,头发眉毛掉光了、瘦得皮包骨头、脸色苍白、四肢无力,连上二楼也要拐杖助力。
  怎么办?后续的康复治疗如何进行?我学过的知识派上了用场。根据中医“整体调理,辨证施治”的理论,我开始进行固本培元的康复治疗。具体做法是:
  一、 心疗
  心理健康与否,是能否康复的关键。一般而言,此时癌症病人容易产生恐惧,悲观甚至是绝望的心理和烦躁的情绪。这种负面情绪对康复是很不利的。因此,必须管好自己的情绪,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
  医药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今非昔比,我国癌症的治疗已居世界先进水平,我相信医生会拿出最佳方案治好我的病。即来之,则安之,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冶疗,争取实现第一个目标——康复;退而求其次,力争第二个目标——延长生存期;避免第三个目标——死亡。好心情胜过良药,有了信心就有了免疫力,这是康复的精神支柱。
  二、食疗
  药食同源,偶医于食,合理膳食管住嘴。我根据癌症五年康复期的不同阶段、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温热寒凉食物的不同性味,有针对性地辨证施食,定时定量,严格把关。
  手术后头两年,我的饮食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常用党参、黄芪、山药等熬汤、煮粥喝。后来脾胃功能基本恢复,就调整成早餐药粥、午餐杂豆饭、晚餐随意粥。我的药粥基本方里固定包括大米、糯米、意以仁、枸杞、山药、大枣、生姜和陈皮,冬春季酌加桂圆肉,秋季加百合,夏季加白(黑)木耳、莲藕。
  三、理疗
  我根据十二时辰养生法《气血流注歌》选择最佳时机,自己运用针灸、按摩、足疗等方法,并注意运动锻炼。这些综合措施能调动人体自愈潜能,从而使机体恢复新的平衡。
  我经常按摩带脉(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可能因为它是约束调控其他经脉的,我觉得拽拉后很舒服。按完带脉后,我再按14经脉,选几个穴位进行认真按摩。每天坚持,自觉精神足、气血通。
  四、药疗
  中草药有简便效廉的优势,辨证施治发挥效力是康复的有力武器。我选用过的简方有:菝契根煎猪五花肉,六月雪和地锦草、佛掌榕、勾儿茶炖猪骨,白花蛇舌草或半边莲泡茶等。
  上述“四疗”中,心疗是康复的精神支柱,食疗是康复的物质基础,理疗是康复的科学手段,药疗是康复的有力武器,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调理”。四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经过几年的整体调理,我的头发、眉毛长起来了,体重增加了,脸色红润了,体力基本康复了。2009年3月体检复查:血常规,癌胚抗原CEA、B超等各项指标全部正常。如今,又是两年多过去了,我早已度过了癌症手术后的五年生存期——我康复了!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而中医知识就是改变我生命历程的巨大力量!
其他文献
过早停经,烦恼丛生  阿珍今年37岁,可绝经已经2年多了。阿珍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老公是报社编辑,婚后第二年便有了位可爱的小公主,一家三口可谓其乐融融。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30岁刚出头,阿珍就出现了月经不调、经量减少。虽经多方求医服药,都没有明显效果。两年前,月经干脆和她不辞而别,期间阿珍出现阵发性潮热和出汗,情绪也变坏了,常为一点无足轻重的小事向老公大发脾气。更麻烦的是,绝经后又
失眠患者与“三高”疾病共枕  据中国睡眠医学学会调查,2006年慢性失眠症发生率为11.5%,2009年增加至21.8%。可见,国人深受失眠之苦。失眠症状除了表现为入睡困难外,早醒的情况也较多见。  调查还显示,“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血)疾病患者常常与失眠相伴,每4个慢性失眠症患者中,就有1人有“三高”之一的疾病。中国台湾署立双和医院精神科研究发现,有“三高”的患者失眠发生率较高,分别是心
我们的日常饮食口味离不开酸、甜、苦、辣、咸,不同地区的人饮食口味各异,如广东人喜食甜品、浙江宁波一带的人尤为嗜咸、西域之人多食辛、川人则是无辣不欢,而孕妇偏好酸味等。可见,口味的偏嗜常常与生活区域或某些特殊的生理、病理阶段有关。  中医将食物的主要味道归纳为酸、苦、甘(甜)、辛(辣)、咸五种,称之为五味,并有五味配五行之说。酸、苦、甘(甜)、辛(辣)、咸除了配以木、火、土、金、水五行外,还与人体肝
生活实例:王女士,42岁,公司职员,平时工作压力大,又缺乏运动,睡眠不好,常感到疲劳。去年冬令进补时节,服用了人参、冬虫夏草、阿胶等多种补药,还吃了不少山珍海味。开春以来,感到困倦乏力,胃脘闷胀,食欲不振,常发口腔溃疡等,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低下。后在医师的指导下食养调理,症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春季天气日渐变暖,雨水增加,人们常会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这就是所谓的“春困”。随着季节交替,这些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变,临床表现为胃脘疼痛、胀满、嗳气、泛吐酸水、恶心呕吐等,可以通过胃镜检查明确诊断。由于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有独特疗效。因此,一些患者在发病时会自行到药店购买中成药,有时,服用后可能取得一定效果。然而,有些患者即使用药很长时间,症状却不见改善,甚至出现副作用。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药不对型证”。  在临床上,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很多,面对种类繁多的胃药,患
胆囊已切除,为何还要“利胆”?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林锦培 傅晓东(副教授)  胆囊疾病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如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癌等,病人为此受到百般折磨,极大地影响了病人的身心健康。胆囊疾病治疗药物繁多,消炎利胆片是一种最常用的治疗胆囊疾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功主清热、祛湿、利胆,主要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等急、慢性胆囊炎、胆管炎等疾病。  胆囊切了,“
如今,一说起脂肪,老百姓往往会联想到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将脂肪说得一无是处。其实,人体每天都要摄入适量的脂肪,尤其是益于人体健康的好脂肪,如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n -3脂肪酸就是佼佼者,在调节血脂、减少心血管事件、降低冠心病死亡率,以及维护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预防老年痴呆及帕金森病、抑郁、焦虑等疾病都有好处。  n -3脂肪酸,对人类的重要贡献  人们平时吃的食用油,无论是来自
生活实例  35岁的张女士,一个月前右脸颊出现一小块红斑、脱屑,瘙痒难忍,张女士自以为是“过敏发炎”,就天天用盐水洗,没有好转。这时,张女士猛然想起几个月前胳膊上也有块这样的红斑,用皮炎平擦了几天就好了。于是,她又买了一支皮炎平涂抹在脸上,擦了十多天,瘙痒有所减轻,可是,红斑反而向周围扩大,脱屑也加重,中央原有的红斑也变成褐色的斑片。无奈之下,张女士来到医院求治,医生让她做了真菌检查,原来是真菌感
本刊记者 王丽云  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的牛莉莉女士今年59岁,是个不折不扣的“女汉子”,爱好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传统武术,常年坚持练习。十多年来,牛女士几乎从不生病,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在她的带动下,周围很多市民都开始接触这些传统健身方法,并从中收获了身心健康。  练太极十余年 几乎从不生病  牛女士性格热情豪爽,年轻时就喜欢太极拳,在社区、公园练习时,寻觅了一两位“高手”跟着学。因爱人在
近日,中国首个药物性肝损伤(DILI)专业网络平台“HepaTox”(www.HepaTox.org)正式运行,这是继2012年美国“LiverTox”网站运行后,全球第二个专注于药物性肝损伤的网络平台。中国药物性肝损伤网站“HepaTox”,有哪些内容、该怎么用,专业医护人员和普通民众分别能从该平台获取哪些知识和服务?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该网站的创办者、中华医学会药物性肝病学组副组长、仁济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