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环周”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kaizhiz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黄帝四经》的“道”相比于老子的“道”描述更加完善,它突破了老子的“道”不可知论,相比于老子的“抱道守雌”,《黄帝四经》看到了老子的“道”不平衡的一面,它对“雄”进行功能性补充,强调了“雌雄”二者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打破老子盲目等待矛盾自我转化,依赖“天道”去治理“人道”,突出其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转化过程过产生的积极作用。并对“道”之规律的论述细分为天地人三稽,减少“道”的神秘性,将其化为自然之天的基础上,通过“理”“法”来进行连接,使其为“人事”进行服务。
  关键词:道;天稽;地稽;人稽
  中图分类号:B223;K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8-00-02
  一、“道”之本原
  老子创立的道家学派是以“道”作为最高也是最核心的价值范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1]而《黄帝四经》作为黄老道家的一个作品,它仍然保留原始道家的“道”作为其思想的核心。但是,关于“道”属性的问题上,《黄帝四经》与老子有了一定的分歧,“昔者皇天使冯(凤)下道一言而止。五帝用之,以朳天地,[以]楑(揆)四海,以坏(怀)下民,以正一世之士[2]。”认为“道”是由上天传下来的,确立了“道”至高无上的地位,并通过五帝的经验来验证“道”可以循名执理,端正品行,也就是赋予了“道”以“人格神之天”的意义。《道原》开篇“恒先之初,迥同大(太)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天弗能覆,地弗能载。……盈四海之内,又包其外。在阴不腐,在阳不焦[2]。”“道”覆天载地、无限广大,而且无所不包,所以“道”是本原,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比天地还要根本,它不会随着万物的生灭而增加减少,也不会因为来自外来的力量而失去根源地位。而且“阳”不焦,“阴”不腐,更是论述了在“道”下,鳥鱼野兽的生活状态。从程度上来看,《黄帝四经》在“道”的论述上比老子的论述更加细致。
  “道者,神明之原也。神明者,处于度之内而见于度之外者也。……见于度之外者,言而不可易也。处于度之内者,静而不可移也。见于度之外者,动而不可化也。……神明者,见知之稽也[2]。”此段论述了“道”的神妙,更是用动静的有对关系来形容二者之间的联系,并突出了“度内”“度外”两个概念。笔者对“度内”的理解为“道”之本原,本原守静,万物因此而生,所以万物在守静的同时也就是守“道”。“度外”笔者认为是对于规律的描述,规律属动,万物因循规律而能有序生长,也就是说“道”无论动静,或者是“度内”“度外”都是存在万物当中,也是万物所遵循的依据,更是在万物生长的不同阶段、不同形式都发挥着重要影响。“动静”的把握就是守好“雌节”。这点和老子所论“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1]”有点相似,但《黄帝四经》似乎看到了老子不平衡的一面,补充为“牝牡相求,会刚与柔[2]”,体现“道”刚柔并济的特质,“夫雄节者,涅之徒也。雌节者,兼之徒也。……夫雄节而数得,是胃(谓)积英(殃)。……雌节而数亡,是胃(谓)积德[2]。”《黄帝四经》这里对雌雄节进行了细致的界定,并且强调了在二者之间还存在“积殃”和“积德”这样一个积累和转化的过程,也就是“雄节”有所得,还不自知而沉浸其中,就会导致祸乱。虽然“雌雄节”论述“道”在《黄帝四经》中都有较为细致地定位和描述,但是,此书还是和老子道家一样更加倾向于“雌节”。但《黄帝四经》根据上面论述的积累转化提出“刚不足以,柔不足寺(恃)”[2],哪怕是谨慎守雌,也不足够,更多的是还要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争者凶,不争亦毋(无)成功[2]。”《黄帝四经》的“道”在感知上也打破了老子对于“道”的不可感知性,“广大,弗务及也;深微,弗索得也[2]。” “道”虽广大,不需刻意就可以企及,“道”精微,不需索求就可以把握,表面看上去似乎在论述“道”之玄妙,人们只需要顺“道”,“道”就自来,但是从现象感觉角度来看,“深微”意味着晦涩而微小,这样则不可感知,这里与老子的“道”相符合。但是“广大”意味着浅近而显明,就能够更好地感知和掌握,这也就是《黄帝四经》所论的“故唯圣人能察无刑(形),能听无[声][2]。”精明者才能体察“道”深微的一面,才能理解“清静无为”的本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让天下归服,因此“道”又表现出可知的一面,这赋予了“道”独有的时代气息,让混沌朦胧的“道”开始向人道倾斜。
  在老子篇章中对于“道”的的表述有“无”“朴”“常”“素”“一”,总体上来说更多的是通过这些无法把握的、没有具体规定的词语来描述“道”之本原。《黄帝四经》的“道”作为可感知的超验本体,它不同于老子用多种词来表述“道”,而是只用“一”来表示“道”,“一者,道其本也[2]”,以“一”论“道”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道”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它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高于一切又蕴含一切。而从《黄帝四经》整本书论政治的逻辑上来说,通过“一”来论“道”更多地是把“天道”拉向“人道”,通过“有”的角度去探索“无”,能够更好地帮助君主理解“道”。通过简单的“一”来概括“道”,利用其治理国家,减少了君主的负担,也就是以“一”到“多”的一个过程, 这样就能达到“抱道执度,天下可一[2]”。
  二、“道”之用
  《黄帝四经》在继承老子的自然之天的基础上将其论证分化得更加细致,提出“三稽”概念,并赋予其不同的运动规律:“天道”有着日月星辰运行、四时更迭、进退出入和适度的规律;“地道”则是地势高低、土地贫瘠的规律;“人道”还有君臣各居其位、用贤、秉公的规律。
  (一)天稽
  “天道”作为“三稽”之首,是为总规律,它运作于自然万物之内,存于四海,万物因此而生长。最重要的是人们对它要进行效法,若有所违背就会灭亡,但是“天稽”朦胧,如何才能效仿来顺应?《黄帝四经》认为,“天执一,明三,定二,建八正,行七法[2]。”“天执一”说“道”的特征是“一”,万物能够生生不息都是因为“一”能够环周往复。“三”指的是日、月、星辰,三者每日规律出入。然后能“定二”即阴阳。阴阳区分以后就有“八正”。从“天执一”到“行七法”的逻辑看出“七法”是“天道”的衍生,但是“七法”并不是具体的法则条文,而是所谓立法的根本原则。君主正是根据“七法”来审核国家制度安排是否合理,并通过“七法”作为“根本法”来建立整个国家的制度。君主通过“道生法”来进一步推动“六柄”“三名”,国家就能够按照“道”来进行治理,这样就能够顺应“天道”了。   (二)地稽
  对于“地稽”来说,《黄帝四经》认为“地之禁,不堕高,不曾(增)下;毋服川,毋逆;毋逆土功,毋壅民明[2]”,通过反论的方式论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在 “天稽”的基础下,“地稽”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应起徭役和破坏地理环境来获得宫室,“宫室过度,上帝所亚(恶),……发泽,禁也。草苁可;浅林,禁也。;堕高曾(增)下,禁也,大水至而可也[2]。”在《称》这部分已经将“地稽”禁止的部分上升到“上帝”层次,而且不同于老子的一味顺从,《黄帝四经》对于特殊的情况给予了特殊的处理办法,例如上文所说“草苁”“大水至”,但是给予办法并不代表过度,要是过度开发自然,那便会引发恶果“逆则失天”[2]。第二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农事和徭役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古代农业的发展关乎国家的强盛,所以违背了自然规律就会失去“天道”,人民饥饿就会造成社会流动,国家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黄帝四经》强调“日为明,月为晦;昏而休,明而起[2]。”这里突出了作息的规律性,君主在收获的时节则要减少徭役和战争,农事不忙的时候则可以适当安排,但是也要尊重“昏而休,明而起”的规律,其能够帮助农事的发展,无论战争、徭役还是农事的主体在于民,就要做到“优未爱民”[2],体现其爱民的指导理念。“苛事,节赋敛,毋夺民时,治之安[2]。”通过政策制定,充分考虑民众作息时间和赋税等问题,因此,当君主能够爱民节欲,自然而然地就会遵循“天稽”和“地稽”了。
  三、人稽
  对于“人稽”来说,“一立一废,一生一杀,四时代正,冬(终)而复始,人事之理也[2]”。“人事之理”虽然也是生长凋谢、四时更替,但是强调“人道”的运转规律是“天道”的再现,其核心就是“形名”。《黃帝四经》在开篇第二段里面就描述了人之四害,通过对四害的危害性,来反证“形名”的重要性,因此在这样的基础上,必须通过一定的规则框架来规范民众。“刑(形)名已定,逆顺有立(位),死生有分,存亡兴坏有处[2]。”这里《黄帝四经》就把“形名”当作国家治理的必需品,它从“道”中来,规范万物,统摄万物。从本体的高度来辨别是非,制定等级,判断生死祸福,还可以用它来推行政令,与国家存亡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执道者在事始就要审查“形名”。“天地有恒常,万民有恒事,贵贱有恒立(位),畜臣有恒道,使民有恒度[2]。”天地有四时轮转、日月交替,“人道”也有社会等级。按照“等级”制度进行逐级管理是治理国家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方法。逐级之间更有利于职责分工,这样社会就会稳定,国家也会昌盛。另外也可以看出《黄帝四经》在“道生法”的基础上提出“去私立公”,“去私”就是为了遵循“无为”的“道”,因此“恒”就是为了限制君权来达到“名刑(形)已定,物自为正[2]”的治理效果。在还存在自然崇拜的古代,君主之所以能够有所成就是因为功绩都是“天道”注定,如果妄为就会“是胃(谓)重逆以芒(荒),国危破亡[2]”,这就很有效地震慑君主不敢突破“天稽”而肆意妄为。
  总的来说,《黄帝四经》的道论与老子有着极大的渊源,对“道”本原的认识基本同老子的描述相似。但《黄帝四经》论述“道”体生化过程中将其分为“天稽”“地稽”“人稽”。虽然三分,但是笔者认为三者的关系还是如同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1]”,唯一区别之处在于《黄帝四经》不像老子一味效法“天道”而是更加注重“天道”和“人道”连接性。在二者的作用下“道”“万物”相互连接,这也是把“道”拉回人间层面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1][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8.
  [2]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6.
  (责任编辑:林丽华)
其他文献
继续教育效益的耗损是——种客观存在。根据美国哲学家库恩的发现,…种新生事物在它刚刚诞生的,比原有的事物所受到的支持要小得多,所以…·般来说,新事物损失率很高。人们把他发现的这种现象称为“库恩损失”。我们洱从著名的失效率曲线(又称“浴盆曲线”)来看,任何一个新事物包括产品或决策,在它的起始期,因为它与市场、与实际的吻合度会存在着很大的距离,所以总会出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这时,它的损耗率是很高的、,
期刊
1997年,岳阳市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区,岳阳师范学院承担着实验区“指导中心”、“实验中心”、“资料中心”、“研究中心”的职能。几年来,我们对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继续教育的理沦与实践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理论成果  (一)归纳出了21世纪中小学校长的素质结构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当前中小学校长在资历
期刊
摘 要:在中职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TBL教学法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效果。这一方式极为注重團队的作用,以此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更多知识,对此本文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课改工作,将重点对这一方法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TBL教学法;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职;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8-000-02
期刊
摘 要:为了进一步探索提升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状况,本文以甘肃7所民办高校思政教师为对象展开了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现阶段民办高校思政教师在多方面的素质依然有待提升。当前,高校应从提升教师招聘标准、做好思政教师职后教育培训工作以及重视思政科研工作三个方面入手解决问题。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师资队伍;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 要: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先进分子、中国共产党人、全体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包涵了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革命精神[1-2]。基于此,本文以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实践价值为切入点,从内容丰富度不足、实践范围狭窄等方面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丰富教育内容、拓展实践范围等解决路径。  关键词:红色
期刊
摘 要:研究生是国家科研工作的中堅力量,本研究通过总结研究生就业工作中发现的实际问题,结合相关资料,对当前研究生就业形势进行简要分析。列举实际中研究生毕业生面临的三方面压力——就业压力、毕业压力、年龄压力,并分析相关原因;最后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建学院研究室就业情况为例,提出了帮助研究生就业的几个方法,以期对受疫情影响下的研究生就业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就业形势;压力;对策  中图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手机媒体对学风建设的影响出发,探讨了其影响机制和具体原因。结合工作实际,从“强化正面宣传、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日常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媒体的具体措施,以期实现“三好三高三低”的学风建设目标,使手机媒体真正成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助推剂。  关键词:手机媒体;学风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
期刊
摘 要: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为重点,创新思政教育工作体系。为此学院创新“三进”工作管理机制, 构建“一主两辅”(思政课、专业课、素质教育课程)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扎实推进“三进”工作,使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三进”工作;“一主两辅”;课程协同育人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8
期刊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教师资格国考要求为出发点,对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整体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对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力度不够、部分理论课程内容重复、专项技能教学重技能轻理论、实践教学时间不足等问题。并从适应社会需求、主动对接教师资格统考内容、整合内容相近的理论课程、重视专项理论课教学、合理设置实践教学时间等方面
期刊
摘 要:本文记录了象山溪口粮站修缮工程的保护利用过程,梳理了文物建筑(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历史沿革、现状勘察情况,提出保护与利用的策略,结合建筑本体的文物特色,引入竹根雕艺术(象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业态,新的非遗功能融入传统文化建筑要素,使之再现传统生活体验,用粮仓这个遗产建筑,让竹根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生根发芽,让非遗在物遗中煜煜生辉。  关键词: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建筑;保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