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石油精神的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

来源 :河南教育·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gyj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研究生是高等教育培养的高层次青年人才,肩负着国家建设发展的历史使命。本文立足于研究生社会主研究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在分析研究生价值观现状的基础上,以石油精神教育为切入点,结合价值认同规律,对深化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石油精神;研究生;核心價值;培养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研究生作为高层次青年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国家建设发展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加强高校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研究生群体把个人的知识文化转化为对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价值追求,对研究生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宣传、引领、践行等方面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的价值观念和教育实践效果,笔者面向学校研究生做了“高校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研”的网络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43%的研究生已经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能够用其指导行动;100%的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持积极的认可态度;99.61%的研究生愿意参加支教、助老等志愿公益活动,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能够选择维护集体利益,对学术失范行为表示不参与、不支持。
  由此可见,学校绝大多数研究生都有正确的价值观念,热衷公益事业,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观念较强。但从问卷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目前研究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主要是新闻媒体、报告讲座和校园文化活动,导师教育的作用不足;面对国家“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等基层就业项目,只有29.13%的研究生愿意参加,65.75%的学生选择视自己就业情况而定:在对实现人生价值标准的判断上,56.3%的研究生选择以社会贡献大小为标准,33.46%的研究生选择以能否实现个人理想为标准:影响择业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个人发展前景、岗位薪资待遇和单位地理位置。
  从总体上分析,目前学校研究生的主流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但仍存在导师作用发挥不够、价值取向趋于多元、价值观念内化不够等典型问题,部分研究生在人生价值选择上更为关注自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缺乏当代青年应具备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
  二、用石油精神深化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2016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作出了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的重要批示。石油精神是几代石油人在为国分忧、为油而战的实践中凝聚和传承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石油行业的具体体现。因此作为石油特色鲜明的行业院校,把弘扬石油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用石油精神深化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石油石化专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要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将其与高校的自身特色和学生特点相结合,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石油精神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石油大会战的艰苦创业时期,在石油工业发展壮大和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其展现出的“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内涵是几代石油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高度契合,是石油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力量。
  (二)符合石油企业发展的人才需要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石油院校的研究生,未来大多还是会从事石油相关的职业。要在工作环境艰苦的石油行业有所作为,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良好的职业精神。因此,高校应充分挖掘石油精神的时代内涵,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职业角色认同,培养敬业精神,树立行业自信,从而更好地胜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为新时代国家能源战略和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符合新时代高校研究生的培养方向
  目前,学校研究生大多是“95后”的独生子女,绝大多数没有工作经历,生活条件相对优越,自主意识较强,对事物认知多数来源于网络媒体和社会舆论,对传统说教和以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有较强的排斥心理。因此,要用石油精神作载体,通过讲述石油故事,弘扬石油精神,使学生正确认识石油行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坚定他们投身石油、献身石油的理想信念和职业认同,从而更加积极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三、用石油精神深化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校87.4%的研究生入学前没有工作经历,且有近半数生源来自于非石油院校,他们对石油工业发展进程和行业文化并不了解,也不清楚石油精神的具体内涵和时代价值。因此,要用石油精神深化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学习石油文化为基础,通过广泛弘扬石油精神,引导学生践行石油精神。
  (一)学习石油文化,培育石油情结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国内最早建立的石油院校,近65年的不平凡的发展历史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因此,在研究生入学教育阶段,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陈列馆、观看石油教育纪录片、举办石油文化讲座等途径,让学生对石油文化有一个初步认识。在接下来的学习阶段,可以利用科研项目交流和专业硕士入企实习等校外平台,组织研究生走进石油企业,走近石油工人,了解石油工业的艰难发展历程和重要社会地位,提升研究生专业技术水平,锤炼素质品质,从身边人、身边事中感悟石油精神的时代价值。
  (二)弘扬石油精神,传播石油文化
  开展石油精神教育不仅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开展石油文化宣传周、“我的梦,石油梦,学子心”宣讲、中国石油文化论坛、石油文化作品征集等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宣传石油精神,传递石油文化。同时,推动石油企业暑期社会实践和石油装备展志愿服务工作建设,组织学生奔赴油田企业和技术前沿,领略石油精神的时代价值,把石油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和石油科技前沿技术带回校园,让身边的同学了解石油企业的优秀文化和石油行业的前沿技术,传播石油文化内涵。
  (三)践行石油精神,献身石油工业
  近年,受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学校研究生毕业时赴石油石化公司的比例有所降低。为正确引导石油学子们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石油石化工业发展,学校需要加强与石油企业的合作交流,通过邀请著名企业家、石油行业优秀榜样和优秀校友回校做报告,培养研究生们献身石油事业的理想与热情,同时,在毕业阶段开展“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行业教育,培养敬业精神,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践行石油精神,努力成为石油石化行业的中坚力量。
  (四)发挥两大群体育人作用
  首先,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研究生导师不仅要有石油行业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对石油精神有深入的认识和总结,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经常性地、潜移默化地融入石油精神教育,并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心理共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理论宣讲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推动科学理论走进群众的重要途径,通过同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主动讲好石油故事,思考石油精神,收获更深层次的影响力。
  责编:黎明
其他文献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秉持“社会需求是基础、专业教育是核心、合作育人是途径”的原则,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探索出“五合五融”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紧密合作,合作育人,实现产业需求链与学校供给链的融合  合作育人是校企合作的根本。学校创新校企合作理念,专业内涵强化适应眭
期刊
当前,许多高校都将学风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学困生”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重视和关爱这个群体的健康成长既是新时代教育公平、和谐的一种体现,也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  李某,男,21岁,教育专业2015级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平日沉默寡言,性格敏感偏执,遇事喜欢采取逃避态度,离群索居,独来独往。该生刚入学时与宿舍同学和班级同学都保持着距离,但能够进行正常的课程学习。但
期刊
摘要: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教育观”,其核心是顺应人的内在自然,遵从人的内在发展规律而进行教育。教育教学应将“顺应人的内在自然”作为第一原则。教育培育的应当是身体、品德与知识协调发展,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的人。卢梭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对当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卢梭;自然教育观;发展阶段理论;人的内在自然  卢梭的《爱弥儿》创作于1757年,共六卷,是法国
期刊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正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
期刊
案列概述  9月,随着迎新季的到来,我又迎来了一批新生。国庆假期结束后,按照学校资助科及学院资助工作的部署,我们班级的助学金评定工作拉开了帷幕。这时,我惊讶地发现全班59名学生中有52名都提交了完备的助学金申请资料,人数之多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仔细翻阅他们的家庭情况调查表,我发现有单亲家庭、经济困难的,有兄弟姐妹众多、老人生病入不敷出的,也有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皆在国企工作家庭经济情况优越的,更有在“
期刊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素质、服务学生成长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商科类职业院校,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积极建构商贸特色文化,营造豫商文化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学校注重夯实基础,打造文化品牌,培育商贸文化特色,使校园文化彰显出文化育人的蓬勃活力。  严管厚爱,养成教育,不断夯实行为养成教育基础念,始
期刊
传统文化进校园,更要进课堂。长期以来,南阳师范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深入挖掘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育人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精心实施“传承经典,立德树人”传统文化育人工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育人工作体系,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近年,学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讲清楚’指示精神,认真挖掘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期刊
摘要:“双元制”教育模式曾使德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發展。许昌学院作为河南省第一批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可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主要从加强校企合作、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等方面对该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其中,优化课程体系体现在由企业参与进行课程设置及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方法的改革则主要包括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引入虚拟样机实践教学、以科技竞赛为契机促进学习、利用实验
期刊
“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在新时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驶上了内涵式发展的快车道,也迎来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些高职院校抓住这个关键时期,深挖内涵,凝练特色,主动融入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了办学水平上的“弯道超车”,成为新时代高职院校的佼佼者。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就是这样一所高校。  2004年,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实现了由中专办学层次独
期刊
摘 要:随着河南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学分制改革和行政班级功能的弱化,大学生寝室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寝室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为、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影响着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郑州市龙子湖高校园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二阶PPS抽样方法,抽取其中5所大学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调查获得大学生寝室在行为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