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拉力赛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我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特别重要,青少年逆反心理比较强,传统的灌输式和说教式效果不大。利用班会课进行演讲拉力赛,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效果甚佳。它可以通过学生自说、自检、自我剖析,认识自己,调控自己,进而约束自己,同时树立目标和理想,并加以行动,逐步实现梦想。同时也可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对党的热爱。
   [关键词]自我教育;演讲拉力赛;自我认识;自我调控
  初中生处于叛逆期,很难听进去教师的批评与教诲。要使他们健康地过完初中生活,使他们成人、成才,成为合格的公民,对他们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许多班主任都认识到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但苦于找不到好的途径及有效的方法。笔者充分利用班会课时间,让学生进行演讲拉力赛,起到了很好的“自我教育”的效果。
  一、演讲拉力赛具体做法
  时间:每周一次班会课;地点:教室;准备:上一周的周五,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题目,题目或是自己关心的话题,或是自己疑惑的问题,或是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交给教师,教师从中选取共性的,有意义的若干题目,同时班主任教师自己也出一个适时的、有价值的命题,作为演讲题目;参赛选手:人人参赛,以班级每一列为一组,以组为单位,一组在同一节班会课进行演讲;参赛流程:每周周五,笔者先在纸条上写好题目,同时标好号码,号码也是孩子们出场顺序,然后参赛选手抽题,主持人和宣传委员记好序号与题目,主持人做好主持准备,宣传委员利用周末做好“小海报”,参赛选手利用周末进行准备;评委:每位学生都是评委,还有来听孩子演讲的家长和教师都是评委。周一班会课准时开赛。每组赛完后,决出小组冠军,所有小组的冠军都决出后,还有“不服输者”和“人气旺者”的踢馆赛,最后进入总决赛,决出冠亚季军和优胜选手。为鼓励学生的参与热情,每场都设置了优秀命题奖和幸运命题奖,优秀命题奖是被演讲比赛选用的题目,幸运命题奖是当场从所有命题中由评委或同学抽出的题目。
  二、演讲拉力赛的意义
  (一)演讲拉力赛对孩子进行了有效的“自我教育”
  传统的教育是“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对于处于懵懂期的初中生意义不大,也许你批评他时他会点头接受,但是却很难修补缺点,改正错误,完善自己。如果遇到不好管教、叛逆心特别强的学生还会和老师发生冲突,甚至顶撞教师,让教师丢面子,下不来台。而演讲拉力赛是孩子们自己说自己,自我进行认识和提高,因此,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如,“网络游戏对我们的危害”这一演讲通过学生自我剖析,现身说法,既帮自己提高认识,也教育了别人;如“如果我只有一天生命”的演讲除了告诉每个同学都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这个演讲让很多孩子深受感动,也备受教育,同时,也教育了来听演讲的家长。
  (二)演讲拉力赛帮助孩子们进行了自我认识
  初中生处于13~16岁阶段,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的成熟,自己的各种知识也在增多,自己对世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逐步形成。于是常常通过对照别人、品评别人的同时认识自己。马克思曾说:“人像镜子一样,是从别人那里发现了自己。”中学生更是如此。演讲拉力赛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品评别人的机会,人人都是评委,他们通过听别人讲,去评判别人,对照自己,产生共鸣,并会受到教育,从而引以为戒,来约束自己。如,李同学在她的“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中讲了自己成长中的烦恼,以自己不服输地充实自己为例,告诫自己,只要自己绽放生命的光彩,就会引来万千蝴蝶。学生通过自我对比,产生了同感,去完善自我。人只有充分调动自己内在的驱动力,才能进步。
  (三)演讲拉力赛教育孩子们乐观地看待生活
  还记得一个学生抽到“窗外依然有蓝天”这个主题,孩子讲了这样一件事:在小学三年级,他被清洁工误认为踩了草坪而送到德育处,德育主任没有听他的辩白,又把他拉到班级,让他为此事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做检讨,迫于无奈,他违心认错,被人冤屈,憋出一个冷漠的性格。從他的演讲中可以看出他心结沉重,无法自释,作为班主任,我要改变他,给他关爱,让他体会温暖,学会宽容与谅解。孩子在和我的相处中,渐渐体会到教师的用心良苦,渐渐地改变了冷漠,一切都积极起来,热情起来。
  (四)演讲拉力赛让孩子们自我约束力提高
  演讲拉力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自我控制力、自我监督力、自我改正力得以修正与提升。绝大部分初中生对校规校纪是了解的,可不管教师怎么提醒学生要注意,要严格要求自己,但是他们就是管不住自己,迟到、仪表不合格、不戴校卡、不交作业等总有人在。究其原因就是自我约束力很差。多开展一些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参加活动前后他们一系列的心理上的准备和回忆,也就是一个完整的自控过程。“演讲拉力赛”就是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活动,它不仅使孩子的自控力得以提高,同时还可以通过听演讲得到教育。
  (五)演讲拉力赛让学生们产生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疫情间的线上演讲拉力赛不仅起到为学生减压去燥的作用,还通过对中外在疫情方面的表现对比,看到祖国的优越,从而增强了爱国之情。如“相信春天”使孩子们坚信疫情一定会过去,“人人都是战士”使孩子们在疫情时期能够从我做起,讲卫生、戴口罩、不扎堆、自觉保持两点一线等;“从疫情,看中国力量”通过中外疫情对比,看到祖国的强大以及共产党一切以人民为重,增强对祖国热爱之情,对党的无比热爱,从而激发报国之志。
  (六)演讲拉力赛让学生们有了榜样,有了目标
  “无榜样者,一事无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演讲拉力赛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一个孩子在讲“理想的力量”时,从《西游记》为“西天取经”之理想,抱着“宁可西行而死,绝不东归而生”的决心,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的唐僧师徒四人,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伟大复兴之梦而奋斗一生的周总理,让同学们深受鼓舞,给自己的学习增添了动力。班级同学就是在演讲的自我教育中树立目标,从个人突破,到班级整体超越都是有力的证明。除此之外,孩子们还在身边寻找榜样,特别是班级品学兼优的同学都成为他们追赶的目标。   (七)演讲拉力赛改善了学生和家长的关系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心情比较烦躁,特别是听不进去家长的批评与教育,常常和父母顶嘴,既伤了孩子,也伤了父母。班级的晓晨同学因为经常边学习边看视频、听音乐,他不仅不接受母亲批评,还和母亲顶撞,并且和母亲冷战。那期演讲比赛他抽到的题目是“杨中华美德,孝身边父母”,他通过查资料、写演讲稿,看到从古至今很多孝敬父母的例子,并因此深感内疚,不断自责,这是简单的说教所不能达到的。
  (八)演讲拉力赛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每个人所必须有的自觉意识,它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品格。而勇于承担责任却是每个孩子所缺乏的,它需要从小进行培养,从现在开始培养。演讲拉力赛通过学生的演讲,向有责任心的人学习,如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治水,为人民服务的雷锋,人民的好县长焦裕禄,人民的公仆孔繁森,水稻之父袁隆平等。配合一些主题,让孩子们懂得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如“全球变暖,我们该怎么办”这一演讲增强环保意识,承担起保护地球的责任,“欲带皇冠,必承其重”要学生担负起学习的责任,建设祖国的重任。
  (九)演讲拉力赛提高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演讲拉力赛对孩子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不容置疑的。演讲拉力赛要写演讲稿,这无疑要学生写,并且是认真地写,因为是比赛,比赛就有竞争,就有竞争意识在其中。每次演讲前孩子们就写好演讲稿,发给我,让我帮看看,提出修改意见,孩子再改,再发给我,再征求我的意见,我提出意见,再度修改,然后定稿,这怎能不提高写作水平呢。再把演讲稿提升成演讲,还有现场的即兴表达,态势语言等,使孩子们得到锻炼,渐渐出口成章、甚至口若悬河。
  (十)演讲拉力赛克服了班会课只走形式,没有具体内容的现状
  很多时候,我们的班会课只是总结一下上一周班级情况,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一番说教,说一些学校通知等,然后或是自习,或是讲课,失去了德育的主场——班会课。教育是以德为先,没有良好的品德,学习再好也没有价值。甚至比学习不好者更加危险,比如一些高科技犯罪的罪犯。因此,我们不能把班会课这一宝贵的时间浪费,要充分利用起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使他们首先成人,然后成才。演讲拉力赛无疑是班会课的一个完美形式,他对学生的教育既有效又意义深远,它的自我教育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教育的真谛就是唤醒,唤醒學生的内驱力,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演讲拉力赛对学生起到了点灯、唤醒的作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崔天宇.浅谈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00(3):60-63.
  [2]许宏斌.论班集体中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D].苏州:苏州大学,2008.
  (责任编辑:刘莹)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自主发展也已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要想打造一所有特色的好学校,就必须有一个能够引领学校发展的高素质的好校长。在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的角色扮演十分重要,他不仅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学生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校长;角色;扮演  现实中,校长的角色定位是多样的,在不同的情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位校长不是作为单一角色出现的,而是一个“角色的合集”
[摘 要]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如何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本文介绍了学校把“五美”作为德育永恒的追求,用“美”润泽儿童的心灵,用“美”的方式教育“美”的儿童,塑造“美”的儿童,用“五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的身體、心理、行为和道德等方面都处于健康发展的状态。   [关键词]美育;教育价值观;德育品牌;童心  近年来,我校探索出一条“五美润童心”的德
[摘 要]教师人格矛盾在现行中小学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这种状况与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核心的德育发生强烈碰撞,成为中小学德育不如人意的重要原因。因此,深入剖析教师人格矛盾的原因及表现,准确把握教师人格矛盾与德育困境的关系,为找出解决方案提供依据,是教育从业者的责任所在。   [关键词]教师;人格矛盾;德育;困境  人格矛盾是指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身份及人格状态反复交替控制着个体思维,使一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民族传承、浸润于历史演变,是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文明的核心支撑。与白话文相比,古诗词当中的传统文化“养分”更加充足。因此,分析小学在古诗词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问题,探索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古诗词中的渗透策略,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对于立德树人的关键支撑作用。   [关键词]古诗词;传统文化;文化育人;当前问题;渗透策略  古代詩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
[摘 要]在学校文化理念的引领下,重构学校发展新形态,激活学校管理新思路,探索“家长大学”建设,引领学生家长成为教育的同盟者。一所小学里的“大学”,家、校、社会相互合作、一起进步、共同成长,才能形成“教育命运共同体”。“家长大学”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更能促使家长更好地认识到家庭自身的教育责任,提升自身的修养和教育能力,涵养学校教育生态,打造有温度的教育共同体。   [关键词]小学;“家长
[摘 要]山东省威海市古寨中学以“让每个生命绽放最美的自我”为办学理念,聚焦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和遵循生命成长规律,建构了“绿色教育”一直憧憬与描绘的——GREEN教育图景。学校通过打造“健康向上、和谐共荣”的生态圈、构建“修身、启智、尚美”三个维度的“‘绿色教育’生长课程”体系、立足发掘智慧生命深度的绿色课堂并实施“三度六星”绿色评价体系,以“守望”之姿,深层激发“绿色教育”内涵活力,唤醒学生的
[摘 要]乡村振兴背景下,教研员工作对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建设一支服务于区域基础教育实际的高素质教研员队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实际调研发现,乡村振兴背景下吕梁老区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在组织建设、协同共享、政策支持上还有提升空间。为了整体促进区域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还需要建立科学的教研员准入机制和全方位的教研员培养计划。   [关键词]乡村振兴;基础教育;教研员
[摘 要]家校联动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长效联动机制、策略教育孩子健康成长,保障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做法或策略。它主要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践行教育思想或观念,实施德育内容,通过切实可行的教育途径和成效显著的教育方法形成教育合力,达到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与和谐性。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留守儿童家校联动教育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家校联动教育对
[摘 要]文言文是宝贵的文化资料,丰富的文言文作品表现出了古人的气节和情感。文言文中不仅有许多知识,还包含众多的思政元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各个方面渗透课程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思政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应深挖课本中的文言文思政元素,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主要结合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挖掘其中的
[摘 要]“可视化”地理教学就是要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可理解化,就是要将学生内隐的地理思维显性化。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构筑“直观做”的平台,搭建“形象画”的支架,引领“游戏玩”的活动,催生“言语说”的表达。通过可视化的地理教学,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力,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地理;可视化学习;可视化教学  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来说,地图、模型等具有特殊的意义。初中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