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济行和鲁迅的《白莽遗诗序》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dak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济行,《鲁迅全集》的注释是:又作天行,笔名史岩、彳亍、齐涵之等,浙江宁波人。当时常在文艺界招摇撞骗。他广为人知的一案是骗取鲁迅的《白莽遗诗序》。
  《鲁迅日记》对史济行的最早记载,见于1928年10月19日:“得史济行信”,“午后复”。1929年2月20日又有:“得史济行信”,21日:“午后复”。10月8日:“晚得史济行信”,但未见回复的记载。
  史济行以“史岩”的名字出现在《鲁迅日记》中,已是1934年了。5月15日:“下午得史岩信。”1935年3月2日:“得史岩信。”4月21日:“午后得史岩信片。”《鲁迅藏同时代人书信》(张杰编,大象出版社出版)收有史济行致鲁迅三封信的原件影印。第一封1934年5月10日发自宁波。《鲁迅日记》中已有记录。第二封也是从宁波发出,时间是1935年2月28日。鲁迅3月2日收到的似不是这一封。第三封为明信片,1935年4月24日自上海发。三封信主要是向鲁迅索稿:“如无新作,旧存作品亦可。倘再没有,日记或书函亦甚欢迎。”“新译如无,旧译亦可,化名亦一听尊便。尊稿不论什么,均所欢迎。”而且,只要文稿命人送至书店,即可破例地立即取走半数稿酬。鲁迅用“卑词征求”四字概括史的做派。《鲁迅日记》一般是简略记事,很少品评,但对史却有点例外。3月2日有“此即史济行也,无耻之尤”句;4月21日又有一句“即史济行也,此人可谓无耻矣。”态度决绝,可谓厌恶之至。
  1936年4月,鲁迅在《关于〈白莽遗诗序〉的声明》(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时改题《续记》)中说:“史济行和我的通信,却早得很,还是八九年前,我在编辑《语丝》,创造社和太阳社联合起来向我围剿的时候,他就自称是一个艺术专门学校的学生,信件在我眼前出现了,投稿是几则当时所谓革命文豪的劣迹,信里还说这类文稿,可以源源的寄来。然而《语丝》里是没有‘劣迹栏’的,我也不想和这种‘作家’往来,于是当时即加以拒绝。后来他又或者化名‘彳亍’,在刊物上捏造我的谣言,或者忽又化为‘天行’(《语丝》也有同名的文字,但是别一人)或‘史岩’,卑词征求我的文稿,我总给他一个置之不理。”
  鲁迅经验过史的卑下,当时报刊上关于史的劣行的文字也会目见耳闻。
  1930年,文坛就有史济行偷郁达夫文稿的传闻。郁达夫1930年6月23日致周作人的信中说:“有一个文学青年名史济行者,对于中国杂志著作界的人,都是十分佩服,常在通信的。他见了普罗比普罗还要普罗,见了不普罗,比不普罗还要不普罗。最近居然大发慈悲,替我的未完稿件,全都偷了去发表卖钱,大作文章。此外还说因为是我在生病,穷到衣食不全,向我的凡稍稍认识或竟不认识的友人处,三元五元,以至二十三十的借拢了许多款项竟不知飞上那里去了……”(《郁达夫文集》)
  1931年8月31日《文艺新闻》第二十五号有《凡是偷稿事件 都与史济行有关——天才!天才!天才!》一封署名陆鲁的读者来信,揭破史作为的恶劣:陆在浙江宁属一小城认识史济行,史云应上海辛垦书店之邀,编辑辛垦月刊,向陆要稿。陆“遂以《密斯朱的头衔》暨《虚惊》二篇交其携去”。如泥牛入海,毫无消息。“今春复加润饰,遂分投上海当代文艺南京时事月报,现在已都发表。”陆接到友人来函,略谓:“去年金屋月刊(第九期第十一期),也有一篇《密斯朱的头衔》,内容几乎完全相同,但却署了史济行三字,这是什么缘故?”陆说:自己写了三十多万字作品,尚未被人以剽窃相指摘,不料现在竟窃盗自己认为并不满意的史君的(?)大作起来,这,真是岂有此理!
  1934年12月30日第四十八期《十日谈》有叶平《宁波两作家》,其二即写史济行:“听说现年二十九岁,是上海艺术大学毕业的。人瘦小,眼近视,常是养着长长的头发,带着一副玳瑁的眼镜。”史熟悉文坛掌故,因而有文坛包打听的雅号。
  1936年,鲁迅还是受骗了。他说:“这是三月十日的事。我得到一个不相识者由汉口寄来的信,自说和白莽是同济学校的同学,藏有他的遗稿《孩儿塔》,正在经营出版,但出版家有一个要求:要我做一篇序;至于原稿,因为纸张零碎,不寄来了,不过如果要看的话,却也可以补寄。其实,白莽的《孩儿塔》的稿子,却和几个同时受难者的零星遗稿,都在我这里,里面还有他亲笔的插画,但在他的朋友手里别有初稿,也是可能的;至于出版家要有一篇序,那更是平常事。”鲁迅说,他是很受了感动的,因为:
  一个人受了难,或者遭了冤,所谓先前的朋友,一声不响的固然有,连赶紧来投几块石子,借此标明自己是属于胜利者一方面的,也并不算怎么希罕;至于抱守遗文,历多年还要给它出版,以尽对于亡友的交谊者,以我之孤陋寡闻,可实在很少知道。(《关于〈白莽遗诗序〉的声明》)
  大病初愈的鲁迅在才能起坐的境况下,力疾写了一篇短文,第二天即付邮寄去。《鲁迅日记》留下了记录:“十日得齐涵之信。”“十一日 为白莽诗集《孩儿塔》作序。”“十三日 午后复齐涵之信并寄诗序稿。”这就是《白莽遗诗序》(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时改为《白莽作〈孩儿塔〉序》)。
  鲁迅料想不到的这竟是史济行的一场骗局。诗序寄出不久,鲁迅就看到上海4月4日《社会日报》上有文揭露史天行化名齐涵之,仍在玩着骗取文稿的老套,悟到自己受了骗。又看到“史天行主编”的《人间世》预告的要目中有《孩儿塔》的序文在,于是4月11日就写了《关于〈白莽遗诗序〉的声明》,在5月出版的《文学丛报》月刊第二期刊出,详说了事情的经过,以正视听。
  史济行屡次向鲁迅“恳乞”(史济行语)文稿而未获应允,另寻门路势在必然。1934年5月10日给鲁迅的信,最后有几行文字:“白莽有一本遗下诗集,叫做《孩儿塔》,我想把它出版,要求先生做一篇序,谅可办到吧?”两年之后,鲁迅可能已经忘记了这个情节,加之他对柔石、殷夫的深厚情感,“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白莽遗诗序》),“偶不疑虑,偶动友情”,而让史的骗局得逞。   史济行这时在汉口办的杂志叫《人间世》,署名“史天行”。《人间世》本是林语堂1934年主编的杂志的名称,史却照样袭用。仅在 “第一期”前加“汉出”二字,说明“本刊虽然袭用了旧的名称,但是与上海林语堂先生所编的,丝毫不发生关系。”(《编后琐记》)第二期更名为《西北风》。”
  鲁迅的文章《序〈孩儿塔〉》就登在这一期的《西北风》(1936年5月1日出版)上。发行人与第一期一样,仍是唐性天,但编辑者改为“西北风社”,实际还是史天行。《编前致语》装模作样说:“这期应该声明:鲁迅的一篇《序孩儿塔》是涵之兄转寄我的,他是白莽旧友,所印的《孩儿塔》,听说即将出版,又该文内附有铜图,乃鲁迅近影,锌版则为鲁迅氏之手札。”史天行即史济行,也即齐涵之,三人合一,一而变三,满口谎言,令人齿冷。
  十二年后,1947年,上海《创世》月刊连续刊登了六篇关于鲁迅的文章,作者又是史天行。所谈范围广泛,但充满无证之词,难验之事,读来云山雾罩。
  鲁迅夫人许广平(署名“景宋”)写了《关于鲁迅先生的作品、故里、逸事》,即著文揭露史的骗局。文章在1948年6月的《展望》第二卷第七期(12日出版)、第八期(19日出版)连载。景宋指出:“‘史天行’大谈其《鲁迅的早年作品》《鲁迅故里访问记》《鲁迅逸事》,像煞是鲁迅的一位朋友或知己似的。”其实不是。她提请读者参看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的《续记》,当会了解史某其人。
  景宋说,史的文章“谬误得离奇”,“似是而非,错误百出”,针对其中三篇列举了十二个问题,逐一批驳。如史说“而所谓解放区方面,早年延安设有鲁迅艺术学院,胡考曾任院长,近年张家口尝一度设立鲁迅大学,校长乃成仿吾,在苏北办有多所鲁迅小学,公园中更建有铜像,这是许多人都见到过的。”景宋说:早年延安设有鲁迅艺术学院,我们也曾听到过的。胡考没有做过院长。至于苏北,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过有多所鲁迅小学。“鲁迅是中国人,在中国各地方有任何纪念,我们都没法阻止或拒绝。相反的,也因为鲁迅是中国人,诚如他所作《孩儿塔序》里所说:‘中国原是“把人不当人”的地方,即使无端诬人投降或转变,国贼或汉奸,社会上也并不以为奇怪。’所以就是有人无中生有的说‘所谓解放区’有许多鲁迅大学,小学,艺术学院,铜像等等”。史说:“听说共党党魁朱德,其貌类似鲁迅”,更为不可思议。景宋说:史是疏于审察,还是另有见地?“朱德明明没有胡子,这却是许多中外刊物的照片上大家多记得的。史先生却说他‘嘴上也有薄薄的一层小胡子,两只眼睛炯炯有神,骤视之,简直分不清楚’。”史还说:“听说汪精卫在时最爱读鲁迅文字,曾致函鲁迅表钦佩之意。”景宋说:史先生善于“听说”,但在史实方面却不便以“听说”作征信。史实证明了史说的虚妄。鲁迅并未曾收到过汪氏来函,他的日记也没有写下收到过往来函的记录。鲁迅有对汪氏义正词严的直斥,早在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八一三”的前四年已很恰当地给予了汪氏定评。景宋以确凿史料或亲身经历,一一证明了史的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牵强附会,向壁虚构。
  四个月后,1948年10月出版的《再造》杂志第二卷第三期上有史天行《写给许景宋先生》。史在文中不得不承认:“我写鲁迅先生逸事,可说博采广征,或竟是道听途说。”但又再三辩白:“记载丝毫没有夹着恶意”,“错误或者有之,别有具心则真是受屈之至”。
  早在1931年,史天行以“史济行”之名写过《谈谈鲁迅》(刊《红叶》合订本第二册)。文中写道:“鲁迅现在已成为偶像了。在过去有因骂他而得名的,如陈西滢、高长虹辈,有因捧他而得名的,如许钦文、柔石等,有因忽骂忽捧他而得名的,如钱杏邨氏,且有因他著作版税而发财的,如李小峰,又因收集别人批评他的文章去出书本因而赚钱的,如台静农(编有《关于鲁迅及其著作》)、钟敬文(编有《鲁迅在广东》)、李何林(编有《鲁迅论》)三人,更有许多文艺杂志,似乎非谈鲁迅不足以广销路,甚矣!鲁迅在中国魔力之大也。”其实,真正又捧又骗又诬又编以图名利双收、首屈一指的人物,倒是这个史济行(史天行)了。
  责编:思 源
其他文献
妒忌本有理论将妒忌视为一种带有敌意的单维度变量,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并指出,存在善意和恶意两种类型的妒忌,且善意妒忌和恶意妒忌分别通过不同机制对结果产生不同影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此次《教育规划纲要》强调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无疑是为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如何在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中发
7月19日,我院与安信证券有限公司北京复兴门中心营业部举行了“3+1”人才培养校企业合作签约仪式。我院副院长张铁军,教务处、招生就业处、投资保险系及金融系领导出席了签约仪
妒忌是指与他人或群体比较,当比较对象拥有个体期望得到而又缺乏的东西时,个体所产生的混合着自卑、敌意和怨恨的情绪。由于妒忌的复杂性及目标倾向的差异,被妒忌者既可能产
本科教学评估走到2008年,呈现出了意想不到的热闹:2008年4月,广西师范大学六位校领导隆重迎接教育部教学评估专家组女秘书一事被媒体曝光。这场“一张照片引发的争议”旋即引爆
本文以药理学课程说课为例,分析说课对高职课程宏观建设和微观建设的促进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必然会与周围环境之间产生信息交换和传递。改革开放以来,媒介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传递突破时空的界限,呈现出价值多元化、主体社会化
车载激光扫描系统(VLMS)通过多传感器获取数据和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了精确的三维空间信息获取。车载激光扫描数据具有海量性这一特点,海量性给后继数据处理、存储、应用等都带
利用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中收集的第一手数据,对传统教学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金融学》教学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金融学》本科教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