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的切入点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senk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搞好课堂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一致目标。追求,应该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然而过分地依赖课内阅读,把培养阅读能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分析课本阅读上,如机械释词、分解句子、肢解文段、“标准化”答题等,使文章丧失整体美感,使语文丧失活力与魅力,这是阅读教学的误区之一。
  那么如何使阅读提高科技含量,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呢?本人以语文大阅读教学为理论依据,在阅读的“拓展”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拓展阅读教学的兴趣点
  
  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说过,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因此长期以来,小学的各科教学无不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列为首要任务。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不过教师虽有这种意识,但在课堂上一直以来只是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流于程式,很难培养学生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更难使学生真正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
  所以教师应该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现代的教学多媒体走进学生的阅读课堂,拓展学生阅读的兴趣点,使各种学习兴趣真正成为学生本身的一种自我学习需要,在情感上表现出高涨的求知欲望和愉悦的成功体验,将客体的教育学目标“内化”为自身素质,并不断引导学生向高智商、高情商的方向发展。
  例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创设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前往桂林,此时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由远而近,学生真像坐在飞机上一样。到达目的地后,映入眼帘的是风光旖旎的桂林山水风光片。
  学生边聆听课文录音,边欣赏美景(电脑播放CIA软件),顿时感到心旷神怡,不少学生还沉浸在那美丽的风光之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兴趣点的拓展,变“单一语言激趣”为“多个感官体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阅读学习渐入佳境。
  
  二、拓展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既有鲜明的独立性,又具有广阔的兼容性。作为学生既要掌握语言文字,又要涉及历史、哲学、科学、艺术、体育等学科知识,同时也牵涉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应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所以教师应该把握时机,“因文制宜”,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展知识容量,以多种渠道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读纸本书(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报刊、杂志等)。例如我在教《太阳》一文时,和学生一起探讨有关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问题后,提了一个小问题:大家还想对太阳说些什么?
  此时有一个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他说太阳在夏天会把人的皮肤晒黑,人们都得涂防晒油。他这一说,全班哄然大笑,这一笑倒了提醒了我,在课堂上我时时只想着课文中所描写的太阳的作用,且不知每一样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
  于是我把这一个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想不到这些孩子挺会说的,有的说太阳的光过于强烈会得皮肤癌,有的说太阳黑子爆发会扰乱信号等。
  临近下课,我布置了一题作业,到图书馆,或通过别的信息渠道去阅读一些有关介绍太阳的书籍,去发现更多的奥秘,到时我们开一个“太阳奥秘知多少”的新闻发布会,请同学间相互合作,作好准备,他们个个兴趣盎然。
  2.读电子书(电脑、网络、影视、音像等),组织学生收听或观看与课文相关的广播、电视。现行收录的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课文内容节选自古代名著。
  3.读无字书(自然万物和社会人情之事理)。叶圣陶诗云:“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积极利用阅读活动课,带领学生去领略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了解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识,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三、拓展阅读教学的角度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本来是最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提高阅读的质量。
  由此,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在狭窄的圈子里窒息自己,不能再重复那条与自己作对的为应试存活的歧路,而应回复鲜活的面目,还自己以本真、生动和精彩!
其他文献
幼儿期的孩子好奇、好问、好玩、好动且精力旺盛。他们不同于小学生,不喜欢单调枯燥的训练,只有趣味教学才能吸引他们,不断激发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兴趣。  在珠心算教学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是广大珠心算教师孜孜以求的新课题。我深刻认识到:抓住幼儿个性特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意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学习,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一、联系各门
期刊
思想政治课教材,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法律条文繁琐冗长,课堂上很容易出现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等厌学的局面。那么,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工夫,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从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出发,激发学生求知欲    许多学生课下聊天,提起世界军事的发展,畅谈伊拉克战争中出现的新趋向,他们就会津津乐道
期刊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强弱。当今世界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信息,而信息的获得又主要依靠阅读来实现。  小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能力。因此,识字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规律性的认识与做法。    一、学习基本笔画的写
期刊
一、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职工在学校管 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是: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是一个 由“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   对“人”的管理与对“物”的管理,显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管理。这不仅因为人是“活”的,物是“
期刊
一、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必须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  通过对学生进行部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等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     二、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防震减灾工作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科技含量高,工作面广量大,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基层如何最大限度减轻地震(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当前的一项主要任务,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做好基层防震减灾工作应突出抓好“四建”。    一、是建立健全地方地震工作机构,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制     最近的10年,我国发生了多次重大自然(地震)灾害、每年因灾
期刊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美国心理学家阿希做过这样的试验:把几个数列在一个表格中,让被试者记忆。结果表明,列在最前面的数字易于记忆。这个实验也告诉我们: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  列夫·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开头部分反复琢磨达14年之久,最后定稿的开头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名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开头之重要,可见一斑。  教学的导语也一样,好的导语能吸引
期刊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可见,我国的家思想家,已十分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思维。  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加强思维训练,无疑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语文要想真正出成效,不能仅局限于教法的改变,而要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把语文教学的触角深入
期刊
题记:资源不是资料,只要合理开发,完善可持续发展体系,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一、引子 让我们先来分析两个在物理教学中比较熟悉的问题     问题一:我们现行物理教材中,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内容都是1900年以前的,就是说在300年的物理中头200年的物理占了百分之九十五,而后100年只占百分之五,这个比例合适吗?这样的物理内容教育21世纪的中学生来适应未来的发展,他们的科学素能够“面向现代
期刊
“教学”一词,最简单的理解便是“教”与“学”。课堂是属于学生的。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许多孩子从“爱学”变成“厌学”,有的中途辍学,许多触目惊心的悲剧,正是在这狭窄、封闭、捆住手脚的教育空间里发生的。  “教”与“学”中本末倒置的种种片面性,导致学生的亦步亦趋,最后只能是拔苗助长。    一、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在他们身体迅速成长的时候,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