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化组织谷物与豆类领域标准化现状和展望

来源 :粮油食品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ttf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谷物和豆类是最重要的食品和食品原料,每年约有4.5亿t谷物和1900万t豆类(不包括大豆)进入国际市场.作为最权威的综合性国际标准机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谷物和豆类国际标准在协调和促进国际贸易、提高贸易效率、保障粮食质量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介绍ISO谷物与豆类分委员会的工作范围、组织结构和标准体系,以及我国参与粮食国际标准化活动取得的成效.下一步,ISO谷物与豆类标准化工作将重点关注营养健康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节粮减损等方面.
其他文献
国内某公司采用两级乙苯负压绝热脱氢制苯乙烯技术,新建1套1.2 Mt/a苯乙烯装置.该技术采用脱氢液分馏精制一次脱轻组分流程、苯乙烯两次加热的四塔流程、粗苯乙烯塔和精苯乙烯塔高真空低釜温的精馏工艺.产品具有乙苯、二甲苯等杂质含量低、催化剂选择性高、苯乙烯的聚合损失低等优点.装置以乙苯为原料,催化剂采用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GS-12催化剂,产品中苯乙烯纯度99.92%,二甲苯质量分数为0.049%.在装置满负荷标定期间,水蒸气/乙苯比值为1.34(质量比)的条件下,乙苯单程总转化率为66.06
分析了国内的能源环境新形势与石化行业的政策要求并介绍了国内炼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通过对最大量生产催化重整原料加氢裂化技术、多产优质化工原料加氢裂化技术、烃类分子结构导向转化多产化工原料加氢裂化技术的讨论分析,阐述了加氢裂化技术对于炼化一体化总流程的支撑作用,因其原料来源广泛、产品分布调整灵活以及产物性质优异,成为炼油企业炼化一体化总流程中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
如何让煎炸食品更美味、更健康是食品科学不断追求的目标.主要对影响煎炸食品风味、口感(质构)、吸油等品质和新风险因子等方面2019—2022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系统阐述其“宽钟罩”型的风味曲线的来源、演变及物质关系;介绍口感(质构)的物理表征和影响机制,以及煎炸食品的吸油机理和降低含油率的新技术;并进一步对煎炸过程的甘油核心醛和单环氧脂肪酸两个风险因子的形成机制、检测分布、潜在毒性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煎炸食品品质的改善和风险因子的控制提供参考.
为解决减压渣油在调合低硫船舶燃料油RMG 380时黏度高的问题,在延迟焦化中试装置上开展以减压渣油为原料的延迟减黏裂化中试研究,考察不同的延迟减黏裂化反应温度对减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料量为5000 g/h,反应时间为300 min,注汽量和反应压力均为0的减压渣油延迟减黏中试试验条件下,加热炉炉管出口温度与减黏率、减硫率成正比;当加热炉出口温度达380℃时,减压渣油的减黏率达85%以上,产物减黏油的收率达80%以上;当加热炉出口温度达400℃时,减压渣油的减黏率达95%以上,产物减黏油的收率达90
介绍了LS系列催化剂在中国石化湛江东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0 kt/a硫磺回收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2021年3月进行了工业标定,标定期间硫磺回收装置整体运行良好.标定结果表明:在100%运行负荷下,装置各项操作参数均处于技术指标范围内;吸收塔顶净化气中H2 S和COS质量浓度均小于20 mg/m3;LS系列催化剂活性高,级配合理,克劳斯单元单程总硫转化率均大于97%,总硫回收率达99.99%;所得液体硫磺产品各项指标均满足GB/T 2449.2—2015《工业硫磺第2部分:液体产品》中优等品的指标要求;碱
结合渣油加氢装置硫化氢汽提塔顶部塔壁腐蚀泄漏的案例,对渣油加氢装置汽提塔腐蚀情况和缺陷处理进行了介绍.以装置实际生产数据为依据,通过计算汽提塔塔顶露点温度,排除了单独水相的露点腐蚀.通过跟踪分析发现,2020年8月—2021年3月装置原料氯质量分数较高,平均值大于4μg/g;汽提塔塔顶酸性水的氯含量也较高.通过计算得出塔顶氯化铵结晶温度在160~190℃,而装置汽提塔塔顶第1~6层塔盘的实际操作温度在158~210℃,认为氯化铵腐蚀是造成设备腐蚀穿孔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强工艺防腐和汽提塔塔顶设备材质升级等
以“荷兰十五”品种的马铃薯和4种食用油为研究对象,考察煎炸过程中油种类对薯条质构、失水吸油动力学常数、水分空间分布、晶体结构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棕榈油和米糠油炸制薯条的表面硬度高于其它两种油.水分损失动力学结果表明使用棕榈油炸制薯条的表面水分损失速率最快(0.0536 s–1),其次是米糠油(0.0275 s–1),高油酸葵花油最慢(0.0216 s–1).核磁共振影像也证实了这一结果.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米糠油和棕榈油炸制薯条的淀粉-脂质复合物含量高于其它两种油.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棕榈油和米糠油
对比分析不同熟化方式(漂烫熟化、微波熟化)和不同冷冻方式(常规冷冻、超低温冷冻)的结合预处理对煎炸薯条油脂吸附的影响.发现与传统的漂烫熟化结合常规冷冻预处理相比,将漂烫熟化改为微波熟化,煎炸薯条的总油含量下降15.86%;将常规冷冻改为超低温冷冻,总油含量下降6.09%;而微波熟化结合超低温冷冻预处理使总油含量降低20.46%.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SEM)结果证实:微波结合超低温冷冻预处理使煎炸薯条外壳层产生了较多VII型淀粉脂质复合物,外壳表面结构致密光滑、
采用浸渍法制备Cu(x)/HZSM-5系列催化剂并应用于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性能研究.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上进行了O2存在条件下催化剂的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活性评价,并通过XRD(X射线衍射仪),SEM(扫描电子显微镜),NO-TPD(程序升温脱附),O2-TPD,TG-DSC-MS(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质谱联用)等对催化剂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脱硝活性随着Cu负载量增加而逐渐增强,Cu负载量影响催化剂表面活性物种分布、氧化还原性能和吸附脱附性能,Cu以CuO的形式存在于催化剂表
安全仪表功能(SIF)回路是为了降低特定场景的安全风险而设置的,定级报告中SIF回路的功能描述是工艺设计的完整逻辑要求,包含关键动作及附件动作.安全完整性等级(SIL)验证属于概率学领域研究范畴,影响失效率的因素多且复杂.如果SIL验证无法通过,将造成大量的设计变更,浪费工程投资,影响工期.设计人员应关注SIL定级报告中关键动作的识别、要求平均失效概率以及SIF回路架构的约束.按照文中方法优化测量元件、逻辑控制器、执行元件及辅助元件的设计,可增加通过验证的概率.在没有预验证及安全要求规格书时,可以参考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