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農場的創業賬本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史慶章作為台商大軍中的一員,登陸廣東;2001年,乘著西部大開發的東風,進軍廣西。在做了10年的五金、塑膠生意後,他開始投資農業。沒想到這一頭紮下去,就再也出不來了。史章慶開始以為「做農業可以慢慢來,壓力不會太大,但真正做起來,他才知道農業比任何行業壓力都大」。從2008年至今,史慶章的台灣農場已投入差不多9000萬元(人民幣,下同)。「至於總投資,那是個無底洞」,史慶章說。因為農業通常需要5年左右較長的培育期,台資農場目前比別的農場走的略快一點,3年開始有產出。
  幾年農場做下來,史慶章的最大感受是「累」:養的鴨子被人偷過;從台灣引進的九品香蓮被人在水中投毒,報案至今未破案;投資的產業屬農業,卻被要求按商業用電付費……
  無奈之中的史慶章,告訴自己要堅持,等待市場啟動,等待企業規模壯大後日子會好過些。但是真的規模大了就萬事大吉了嗎?其實沒有那麼簡單,例如,擁有上千畝有機蔬菜基地的上海浦東多利農莊雖然已經摸索出了一套相對成熟的運營模式,但是巨額的投資成本還是讓經營者倍感壓力。
  「有機王國」的億元賬本
  貌似與平常菜田並無二致的有機農場,其造價十分驚人。根據大陸「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佈的有機產品國家標準(GB/T19630.1-2011),有機農業是指在生產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添加劑,而採用有機肥滿足作物營養需求的種植業,或採用有機飼料滿足畜禽營養需求的養殖業。
  上述標準亦規定:「有機生產需要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進行。有機生產基地應遠離城區、工礦區、交通主幹線、工業污染源、生活垃圾等。」
  實際情況如何?從上海浦東新區的陸家嘴上車,約摸一個小時便可到達浦東大團鎮,多利農莊1620畝有機蔬菜種植基地就在這裡。多利農莊的創始人張同貴介紹說,機械化使得灌溉、除蟲已不需人工完成,但除草卻更需要人手,因為不能使用化學除草劑。而目前,多利農莊的生產部,即專門負責育苗、除草和採收的種植工人共100餘人。按照多利農莊浦東基地的800多個大棚計算,平均1個工人需要照料約8個大棚的蔬菜培育。空無人影外,在農莊內隨處可見支起的白色塑膠大棚以及人工河道。除了少數具備較強抗污染的蔬菜露天種植外,大部分蔬菜在大棚裏生長。一些大棚內的溫度,已高達50多攝氏度,高溫可用來殺死害蟲。
  張同貴說,多利農莊在浦東新區和崇明兩大基地分別已投資2.5億元和3億元。同樣是做有機農業的開太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何文輝則計畫在金山基地投資1億~2億元;而在種植有機蔬菜之前,他首先要讓千畝土地休耕進行有機轉化,這其中又要投入一筆不小的資金。
  在農田的灌溉水源上,為了改良河道儲蓄天然雨水,多利農莊已投入6600萬元,並修建人工濕地實現灌溉水過濾。而何文輝則計畫在有機大棚附近修建一個容積20萬立方米的水庫,這又是一筆不小的投資。
  據有機食品認證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在企業認為基地的土壤、水和空氣等各方面基本達到國家有機標準後,會向經過國家認可的有機認證機構提交認證申請報告。他表示,只有符合有機農產品的生產標準的企業才能獲得認證,而所有經過有機認證後的企業還必須根據農作物的生長時間再進行2~3年的轉換期以確保有機生產的穩定。
  而在被認證後的幾年過渡期內,基地的蔬菜生產要嚴格按照有機食品的生產標準進行,如絕對禁止使用農藥、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並且在過渡期內生產出的產品須標識「有機轉換食品」,而非「有機食品」。
  消費者對有機產品認知不足
  投入在一天天的增加,市場卻一直難有很大的突破,這也是有機農業普遍面臨的困境。兩年期間,何文輝已在金山基地投入1700萬元左右,目前談及盈利還為時尚早。雖然目前多利農莊基本供求平衡,但隨著快速擴張,2014年有機蔬菜的產能將比2013年放大3~4倍,所以擴大銷售非常急迫。但是目前最關鍵的問題是,由於消費者缺乏對有機產品認識,造成有機農產品市場擴大一直進展十分緩慢。
  消費者並不清楚無公害蔬菜、綠色蔬菜與有機蔬菜有什麼區別。其實無公害和綠色蔬菜是大陸特有的蔬菜標準,國際上並沒有這種蔬菜類別,這兩種蔬菜可以使用一定量的農藥和化肥,只要不超過國家控制的範圍即可。有機蔬菜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等化學物質,只允許使用有機肥料;同時還必須經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全過程的品質控制和審查;因此,有機蔬菜也是無公害蔬菜,而無公害蔬菜則不一定是有機蔬菜。很多消費者並不做仔細的區別,有機蔬菜比無公害蔬菜價格貴一到兩倍,甚至更高,這種情況下消費者自然用腳投票,結果可想而知。
  事實上,有機農業領域,最大的難題在於,「顧客的購買欲望與價格之間的反差,大家都想購買有機農產品,卻都覺得價格高。」為了應對這種尷尬,市場上較為成熟的行銷模式為「會員制」,即實現「從田間到廚房直接配送」的VIP會員制,所有產品和服務只對會員提供。去除了一切中間環節,讓消費者與生產者直接以訂單形式對接,看起來不錯,卻只能在小圈子內傳播推廣,很難真正的實現規模化行銷。
  管理混亂 真假難辨
  另一個讓消費者不買賬的原因是市場上有機蔬菜管理混亂,真假難辨。有的有機蔬果只貼有機產品標識,而缺乏認證標識;有的不僅這兩個標識混亂不全,甚至還缺乏公司名稱;還有的則缺乏標明產地等資訊的回溯標識,沒有注明生產時間。另據一些業內人士透露,一小部分有機蔬菜即使獲得認證,其中很多環節也能造假,以非有機產品冒充有機,普通消費者較難鑒別。
  而造成這一混亂現狀的主要原因就是目前有機產品認證體系,程序過於複雜,認證費用太高。據了解,辦有機認證,每個品種至少也得五、六萬元,品種多的一次就要花上百萬,而即使辦下來後,每年還要幾次抽檢送檢,費用同樣不低;每隔一年,又得重新認證一次。繁瑣又巨額的認證費自然嚇退了很多小規模的企業。
  另據調查,銷售之外,從有機農產品的投資到種植,再至產品研發和推廣,加之商業模式皆有可商榷之處,巨大潛在市場光環之下的這條有機之路並不好走。
  長遠來說,要把有機事業做好,從內來說,既要具備專業的農業管理經驗,還要深諳商業行銷之道;從外而言,需要淨化的市場環境和政府的支持。在有機產業剛剛興起的中國大陸,尚沒有形成促進有機產業健康成長的積極土壤。因此它雖有著不可估量的商業前景,但是這條有機之路並不平坦,至少目前看是這樣。
其他文献
10月9日,《全球財富報告2013》報告指出,未來5年,全球財富將增長39%,至334萬億美元;中國將於2016年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且慢高興,財富增值常常是貨幣推動的資產增值幻象。  解析:  自2000年以來,中國成年人人均財富從5700美元上升至2013年的22230美元。如果以美元計算,中國人的財富值上升得更快,這是因為自2009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大幅升值,受金融危機影響,中國
期刊
中國與其他國家不同,當前是一種市場不完善又缺乏市場主體情況下的非均衡狀態。一名農民工實現城鎮化的平均成本是13萬元人民幣,這對於貧窮的農民是不公平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起點應該是農民的產權改革,也就是土地確權,使農民擁有財產性收入。  解析:  厲以寧提到的「重新構造微觀經濟主體」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占據中國大陸80%戶籍人口的廣大農民,一類是國有企業。  德勤高級顧問杜志豪在阐述關於新型城鎮化釋放
期刊
最近在台灣無論走到哪裡,無論與藍綠人士接觸,幾乎都是「三句話」離不開「馬鍘王事件」。自9月初發生「馬鍘王事件」以來,「馬王鬥」就成為台灣各界關注的焦點。大家談論這個話題時,幾乎都認為:馬英九不懂得「搞政治」,一手好牌,卻沒有打好;今次「鍘王」馬英九是「傷敵八百,自傷一千」。  馬英九懂不懂「搞政治」,是「旁觀者」的角度問題,因為馬英九「搞的政治」的確與傳統的國民黨不一樣。如果馬英九與傳統的國民黨沒
期刊
喧騰一時的阿里巴巴集團在香港上市案,終因彼此無法「門當戶對」而「有緣無份」,阿里最後(10月10日)只能放棄在港上市計畫。用阿里巴巴集團CEO陸兆禧的話說:「今天的香港市場,對新興企業的治理結構創新,還需要時間研究和消化。我們決定不選擇在香港上市。」而實際情況,則是因為阿里集團「不願遵守香港現行上市規則」而被迫另行選擇。  有人認為,香港聯交所不願意屈就阿里的「上市條件」,等於失去一個IPO交易大
期刊
中國經濟目前現狀是內憂和外患、國進民退,已經到了承擔不起改革失敗的地步,要想收拾當前的經濟「殘局」,重啟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解析:  目前,大陸經濟的前路很明確,就是繼續深化、完成各項體制改革,這是從政府到民眾達成的一致共識。所以複雜之處不在於選擇道路,而是我們與那些明確阻礙中國發展的國家、那些對改革陽奉陰違的國內既得利益集團進行的纏鬥。  但在目前,大陸已經錯過了2008年時最好的改革窗口期,
期刊
近期在採訪中遇到一位做金屬包裝的企業老闆,在聊天中發現他對員工管理很有一套。  1995年,來大陸投資不久的他遇到創業以來的一次最大的危機,趕上大陸經濟的宏觀調控。當時還不知宏觀調控為何物的他,突然面臨客戶資金鏈斷裂,訂單取消;7個月的時間,生產幾乎陷入停滯。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企業可能會選擇減員降低成本。但是他沒有辭退一名員工,反而把員工組織起來上午搞廠區環境的美化和綠化,並開始粉刷車間和廠區
期刊
天下沒有免費的醫療,而你卻有權免費享受,那麼,是哪個倒楣蛋活該為你買單呢?他的人權哪去了?所以你這不是人權,而是如假包換的特權,是對他人權利的生生侵犯。  解析:  有特權的人可以看病不花錢,可以逃單,當然是很不公平的事,怎麼唾棄都不過分。他可以不花錢,別人就不得不多花錢,替他買單,他的特權收益是建立在掠奪他人的基礎上,是不正當的可恥收益。知道看病不花錢是一種特權,解決的辦法當然就是要減少這種特權
期刊
在上一期的專欄中,我們提到了大陸許多企業對自己的「國產設計」缺乏信心和不信任,往往導致企業本身「枉費錢財」;同時,令國產設計師產生了「懷才不遇」的挫折感,以至形成一種兩敗俱傷的尷尬處境。  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企業協助成就『中國設計』未來」的建議與構想,希望能協助大陸的企業和設計業兩方,來把握住中國大陸目前經濟發展的大好時機,打出「中國設計」的品牌,在國際設計界扮演出舉足輕重的角色!  俗話說「知
期刊
最近品牌集合店在零售行業中悄然興起,並創造了不俗的成績。i.t用「買手制+集合店」的模式創造十幾億人民幣的價值,連卡佛5家店創造全年7億美元的銷售額……業內觀點認為,在中國大陸,尤其是當下零售終端競爭日益加劇,百貨由於品牌重複率高、承租能力差、聚集人流能力下降正逐漸失去大眾的關注,品牌集合店這種業態在此時備受關注和青睞,無疑為零售業升級轉型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方向。  大陸品牌集合店尚不成熟  所謂品
期刊
一向以穩健著稱的可口可樂如今也開始「玩起了賣萌」,瓶裝可口可樂換了新包裝,瓶身標籤印上了諸如「高富帥」、「白富美」、「喵星人」等90後新新人類熟悉的網路流行語。可口可樂公司對外稱,這種新包裝被稱為「快樂昵稱瓶」,是可口可樂的新裝。  近年來,大陸的飲料市場競爭如火如荼,果汁飲料、茶飲料、乳酸飲料大戰此消彼漲,而碳酸飲料市場則相對沉默。可口可樂新裝「賣萌」,無疑是想在諸多功能飲料的圍剿下還以顏色。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