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壮丽中的苍凉波涛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9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异国城市的行走中,我从历史的缝隙撬出一段斑驳往事,这让我有种难言的疏离感。我悄然转身,让阳光晒干脸上的泪痕……
  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像两只巨大的手掌,一左一右捧护着马六甲海峡这块长条形翡翠。位于右手掌西侧的马六甲城,是其生命线的起点。这是一座令中国人特别青睐的城市——纯净的海滩、奇特的海岛、原始的热带丛林、历史悠久的文化遗迹,尤其是郑和下西洋和三保山华人的悲壮故事,磁铁般吸引了我和许多国内游客参观瞻仰。
  马六甲的春天交响曲
  孟春时节,漫步在马六甲城,无不感受到大自然之手在这里涂抹下特别绚烂的色彩。春阳将它的每一丝光波都融入彩云的脉络,也让大地亮堂生辉。街头,琳琅满目的椰子、榴莲、芒果、菠萝蜜等水果鲜艳欲滴,在海风中飘荡着诱人的果香。一排排椰子树、槟榔树组成的行道树,像列队的士兵挺拔端庄,连落下的影子也那么迷人。
  馬六甲河桥东岸,有个整洁的广场,广场上有座红色的钟塔和维多利亚时代建的喷水池。周围是荷兰式红色建筑物,建于17世纪,是东南亚地区现存最古老的荷兰式建筑物。三百多年来它是当地政府机关所在地,直至1980年改为马六甲博物馆。
  这座弥漫着怀旧气息的城市,街道古老而繁华,既有当年葡萄牙、荷兰、英国殖民期留下的欧式建筑,又有丰富的街头艺术和小清新楼阁。人力三轮车是当地的一大特色。街头,那些长得五大三粗的男人,为了招揽顾客,将爱车装饰了很多鲜花。他们黝黑的面庞和五彩鲜花形成强烈对比,招揽客人时笑得比鲜花还灿烂。
  穿过马六甲河,来到格勒邦海滩。这里水清沙洁,椰林树影,蓝天白云。许多女性,惊艳窈窕,海滩成了她们彰显魅力的金色舞台:有的穿着比基尼跑步,有的躺在沙滩上读书,有的坐着看手提电脑,有的带孩子冲浪,有的踩过柔曼的海沙轻巧地跃入海水中……
  郑和和汉丽宝公主
  六百多年前,郑和指挥着船队,碾过重重怒涛驶向东南亚。对一个强大的帝国来说,郑和下西洋,俨然是一个开拓海外贸易的时代春天,只不过这个春天对大明王朝有点昙花一现的意味。
  马六甲城南有座著名的三保山。三保山也被称为“中国山”,是马来西亚人为纪念中国航海家郑和修建的。
  导游冉隆安是个四十多岁的华裔。他告诉我们,马六甲是马来西亚华人居住最多的城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早在六百多年前,马六甲就成为中国郑和船队的一个前哨基地,今天,马六甲城的居民大多都知道这个中国古人。
  15世纪中叶,马六甲的统治者是年轻聪慧的国王苏丹。一天,郑和船队在呼啸海风的推送下一路南下,首次驶抵马六甲时,船内插满了金针。郑和给苏丹送去一封信,信上说:“每一根金针代表我的一个船员,要是你能数得清有多少根,你就会知道我的船队有多大。”苏丹很快送去回信,并在船上装了好几袋谷米。苏丹写道:“要是你能数得清这艘船上的谷米,就能猜出我有多少臣民,也就会知道我有多大的权力。”
  据说明成祖听郑和讲了这事后,很欣赏苏丹的聪颖,决定把女儿汉丽宝嫁给他为王后。汉丽宝公主一行漂洋过海来到马六甲。苏丹心情大悦,命人在一块65公顷的山地上为汉丽宝公主修建了宫殿,并把这座山命名为“中国山”。苏丹还在三保山挖了一口井,内有清冽淡水,算是送给这位中国皇家女子的见面礼。
  史书记载,汉丽宝公主婚后和苏丹过了一段琴瑟和鸣的幸福日子。几年后,苏丹宫廷祸起萧墙,汉丽宝公主不幸死于血腥政变中。
  当年郑和的一些随从留在了马六甲,他们与马来人通婚,成为最早在南洋定居的华人。
  一座墓地和一段抗争史
  太阳渐渐西沉,古老的马六甲被镀上一层金黄色光晕。三保山上,密密麻麻到处是坟墓,是中国境外世界上最大的华人公墓。据说,至少有15400名华人长眠在此。
  冉隆安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讲道,当年,他的祖父就是从中国广东偷渡到马六甲的,一路苦不堪言。
  驻足在三保山下,仰望着苍茫辽远的海域,我想象着数百年前,三四百万华裔先民是如何艰难下南洋的。仅以冉隆安祖父为例,上世纪20年代末,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他的祖父和同村几个小伙子离粤偷渡出海。茫茫大海上,简陋的帆船随时有倾覆的危险,几十人被锁在又闷又热的底舱,缺少食物和淡水,还饱受“猪仔头”的勒索毒打……在海上颠簸五十多天后,一个同乡因重感冒不停咳嗽,竟被船主活活推进了海里。勉强活下来的华工,两眼一抹黑踏上异国土地,他们在马来西亚最先落脚的地方,就是三保山。
  三保山西侧,矗立着一座建于1948年的“马六甲华人抗日殉难义士纪念碑”,碑柱上刻有蒋介石所题“忠贞足式”四字。连同三保山上那些坟茔,深葬着另一些华人的悲壮故事。
  1939年,在新加坡华人领袖陈嘉庚的号召下,马来西亚华人抽调大量机工前往滇缅公路,共运输45万多吨物资前往抗战后方。那几条随时被日军炮火炸得坑坑洼洼的公路上,约有上千名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华人机工,不是被炸死,就是开车时因路况险恶跌入万丈悬崖。到1945年9月日军投降时,共有30多万马来西亚华人在马国遇难,最惨的是那些落入日本人之手后,被成批捆绑手脚推入海中淹死或活埋的。三保山上的坟茔,大多是这些华人的亡灵栖息地。
  大海有声,大山无言。这个春天,在这个异国城市的行走中,我从历史的缝隙撬出一段斑驳往事,这让我有种难言的疏离感。我悄然转身,让阳光晒干脸上的泪痕……
  部分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
其他文献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尹利帅此生注定与纸结下不解之缘。  尹利帅出生于山东省菏泽的一个小镇上,他人生中第一个玩具,就是折纸。小学二年级,学校举行折纸比赛,尹利帅自创的纸飞机,获得一等奖。从五年级起,父母认为儿子玩纸会影响学习,限制他玩纸。整个初中、高中,尹利帅基本与纸艺绝缘。  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安排,2005年,尹利帅考入广州美术学院。其实,他对雕塑更感兴趣,但因成绩平平,选择了书籍装帧专业。没想
期刊
《更路簿》又称《水路簿》《南海更路经》。有元一代即出雏形,明初以来愈益成熟,是我国南海渔民普遍记录、使用、相传的航海手册。  《更路簿》既是南海渔民自己记录的航海日志,也是我国航海民俗文化的物质遗产,揭示了我国对南海U形九段线内西沙、南沙群岛岛礁及其海域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利用和连续管辖的历史事实,是我国南海主权的有力证据。  渔民生存的智慧结晶  “更”为距离单位,“路”为航向,“簿”为
期刊
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  一双眼睛会说话  梨园行有句话叫“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说的就是眼神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作用。与身段、唱腔、指法、台步相比,眼神更能表达角色的内心情感。欣赏梅兰芳大师表演,即便是坐在台下最远的观众,都能感受到他眼神的注目。  童年的梅兰芳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天资聪颖、天分过人,反而相貌平常,双眼不仅近视,而且眼皮下垂,正视他人时,显出无神的样子。因此姑母
期刊
每个周末,都市里都有一群“路亚玩家”,清晨或傍晚带上心爱的全套渔具出发,借助自身的体力与垂钓经验,与水中的鱼儿展开一次次较劲与挑战,再带着对大自然的虔诚 “钓获放流”。得到与失去,在这一刻有了另一种注解。  路亚,是英文单词lure(诱惑)的音译。钓鱼者通过操控竿线让拟饵在水中或水面游动,模仿受伤小鱼在水中挣扎、逃跑的姿态来引诱鱼儿发动进攻。这种运动提倡“放流”和“环保”,在欧美非常普及,已发展成
期刊
轿车撞飞看手机的人  2016年12月16日上午9时30分许,辽宁省大连市一名年轻男子从一条巷子里走出来,路口等绿灯时正看着手机,一辆沿巷子向南行驶的轿车急驶而来,年轻男子刚抬起头,便遭到一记剧烈的撞击。  肇事司机发现撞人后慌了,急忙给120、110打电话。伤者名叫张宏伟,时年28岁。经过七天抢救,张宏伟终因颅脑严重损伤、脑疝不幸去世。在此期间,肇事者蒋国临主动到医院送去1万元治疗费,请求医生全
期刊
他们健康、自信,将托起明天的太阳。  2017年8月20日,张同道执导的纪录片《零零后》开始在央视九套播出。摄制组在一所幼儿园跟踪记录了十多位2000年后出生的孩子,拍摄从2006年开始一直持续了十年。镜头下,孩子们从幼儿园升到小学、中学。这是中国唯一一部长时间记录孩子成长的纪录片,放映后引起社会关注。  寻找与孩子的相处之道  张同道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知名纪录片制作人
期刊
窗帘  相亲的时候,我问对方:“你是做什么的?”  他说:“我是做室内光线控制设备的。”  我以为是啥高科技,就问:“能说得通俗点吗?”  他答:“就是卖窗帘。”暗藏玄机  高中语文老师在第一堂课上说:“我先做个自我介绍。请大家翻开课本第一页,找到主编,那就是我的名字。”  大家都驚呆了,没想到我们学校竟然藏龙卧虎!  他神秘一笑:“想不到吧?我们俩重名!”买汤圆  赶集,有个卖汤圆的吆喝:“好吃
期刊
自我包装,粉墨登场  佘瑞金虽然仅有高中学历,却一心想利用互联网创业。2013年年底,他加入了一个投资理财QQ群,扮演咨询师的角色,专门给投资理财的客户提供行情分析和咨询服务,干了三个月,业绩平平。不过,他从中看出了门道,这个QQ群,其实就是诱骗客户与设局者“对赌”,通过让客户小赢大输的方式,诈骗钱财。目睹群主大把地赚钱,他计上心来,与其冒险给别人做嫁衣,不如自己单干。  2014年4月,佘瑞金倾
期刊
亲爱的儿子:  今天,你进门的时候情绪低落,眼角和嘴角有淤痕。我圆场说:“你这么大人了,还摔成这样。”其实,我知道你挨打了,而且吃了不小的亏,所以,我打开电脑写这封邮件——告诉你,男人这一生中有些架总是要打的。  如果是十年前,我会告诉你“挨打要告家长,必要时告诉老师、报警和逃跑”。但是,十年的光阴,你已长成比我还高大的男子汉。岁月的魔杖悄悄拉开了我们的距离,我不能再随心所欲地拥抱你,不能像从前一
期刊
2017年2月,正和男友筹备婚礼的李沁雪突然收到法院传票,原来是已经离婚近一年的前夫袁浩在两人离婚前借了债,由于没按约定时间还债,债权人把她和前夫一起告上法院。看到210万的巨额数字,李沁雪惊呆了……  拒绝前夫复婚要求  李沁雪是一家留学中介的工作人员,时年28岁,袁浩开了一家户外用品商店。2016年3月,怀孕六个月的李沁雪,发现袁浩有了外遇后深受打击,提出离婚。袁浩苦苦哀求,发誓和情人断绝联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