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社会主义价值诉求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rt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和人类奋斗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价值理想与目标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执着追求,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大,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发生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从社会主体、生态环境、社会和谐3个方面精辟而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准确定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坐标。这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上述价值目标的不懈追求,更是我党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与时俱进的坚持和发展。
  
  一、“以人为本”,凸显为谁服务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思想体系的本质与核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合目的性的主体价值追求。科学发展观的合目的性就是把人而不是其他作为发展的价值目标,强调人是发展的最终落脚点,肯定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承认人民群众才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实践层面上,“以人为本”要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的这种合目的性的主体价值追求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内在规定性。这种内在规定性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发展的目的而不是手段。因此,人的发展是考察社会发展程度的唯一尺度,只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是发展的最高命题。所以,发展如果失去了对人的尊重、关怀,就失去了发展的主体性价值。“以人为本”正是对人的主体性价值的体现。
  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革命和发展的学说,它将人的需要与发展放在了首位,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才有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始终是我党在实践中践行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这一追求具体体现在如何实现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协调这个时代课题中。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力指示要恢复和发展国民生产,制定了多个五年发展计划,国民经济得到快速恢复。在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同时,国民教育等文化事业也逐步开展,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的和文化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的相当长时期内,为了恢复受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邓小平同志一直高度强调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发展是硬道理”,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实践中探索制定出围绕人民收入逐步提高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要求各项改革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准则。由此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30年的高速增长期和我国百姓生活迈进小康的新时期。党的十七大以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步骤为基础,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的目标。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为奠定我国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的现实价值追求。进入新世纪,我党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出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我党对人的主体性价值的追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和明确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价值目标,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强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实现人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观的高度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以及发展成果由谁共享”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在当前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风云变幻的时期,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重大转型时期,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这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具有深刻意义。它表明,无论何时,都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时刻牢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判断标尺。它也深刻地传递出了在我国社会总体性变迁背景下,党的社会主义价值诉求,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夯实了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广泛的群众基础,找准了我党执政的社会主义价值坐标。
  
  二、可持续发展,彰显社会主义的生态价值追求
  
  生态良好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评判标准之一。从根本上来说,对生态文明的追求,是对以人为本价值目标追求的具体体现。可持续发展所表达的实现生态文明的要求,就是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最终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和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最鲜明的生态价值表达。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从两个维度体现了对生态文明价值的追求。第一个维度是在总结国内外生态环境的经验教训后恢复和承认生态环境的自身主体价值:第二个维度是满足人的主体价值需求。就第一个维度而言,体现在我党认真总结了西方早期工业化过程中有关生态环境的经验教训l。这个经验教训就是西方早期工业化过程中对人的主体价值的过度强调。“人即目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当时工业化的口号。这种思想导致自然环境的价值被置于人的主体价值和主体需求之下,没有对自然主体价值的基本尊重和关怀,最终导致了生态环境迅速恶化,能源枯竭、森林退化、温室效应、物种灭绝等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并发展为全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发展。这种人类主体价值的张扬,本意是要体现人类独一无二的主体地位,但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反而限制了人的发展,无法体现人的主体性价值。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现实状况(主要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和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不足,在很长一段时间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主体价值,人与自然争夺空间。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危机主要是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人们在思想观念上承认生态环境的主体价值,给予生态环境基本的尊重和关怀,约束人类主体价值欲望的扩张。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正是在深刻总结了这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必须承认生态环境有其独立于人类的自我价值,这种自我价值应当而且必须得到人类的尊重和关怀。这种尊重和关怀体现在人类对自然的取舍有度,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是可持续发展对生态价值追求的第一个价值维度。
  承认生态环境的主体价值并不否定人类的主体价值。本质而言,其终极目的仍然是使生态环境服务于人类,实现生态文明也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在时空上的展开。从根本上来说,可持续发展内在地蕴含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其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具体条件。因为只有生态良好,人的生存质量才会更好,社会经济发展才更具有主体价值意义。西方早期工业化的教训和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困境证实,无论人类如何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无论人类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如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是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生活质量才会提高,也才能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
  生态良好的价值目标要求我们必须高度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状况。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我们处理好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的关系,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实现生态文明是相辅相成、共生共存的关系,而不是相互背离、互为抵触,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三、全面、协调发展。确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
  
  实现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者追求的又一社会目标。社会和谐与否的判断标准之一,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和社会生态环境的良好程度。同时,社会和谐发展,也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奠定了基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发展,归根到底是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更是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探索、追求的社会理想。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我国社会总体性变迁的大背景下探索出的新的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看,全面、协调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指的是社会系统各要素全面的而不是单一的发展。概括而言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并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进。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思路,改变过去在各项工作中的GDP崇拜心理,改变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评价指标,从社会综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社会和谐,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强调协调发展,就是肯定矛盾的存在和不协调的客观存在。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时空之中,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因此,哪里有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哪里就有相应的矛盾。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推进,人们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不协调的音符也不断产生,这不利于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突出的不协调问题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局面亟需改变,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口与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长;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建设仍不完善,民主法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同时,社会自主性悖论——社会主体以牺牲其他主体的自主性为代价,诉诸自身的利益需求,导致诚信缺失、道德失范、腐败滋生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等等。这些不协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我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但从根源上说,这些问题是由于社会内在结构在变迁中缺少统一性、协调性而引发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协调发展,就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注重加强包括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等与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的解决,真正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打造良好社会环境。上述有关发展的全面性与协调性的思考,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以及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为今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勾画了美好蓝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实践层面上的有力探索。
  总之,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无产阶级和人类奋斗的价值理想和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具体指导和要求,更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丰富和发展。只有当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达到全面、协调发展,人们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会安定有序。这一新型发展观将我党的发展思想置于社会主义的价值层面之下,是新时期我党在不断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上迈出的新的一步,是我党在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迁的新的历史时期,在国际国内形势急剧变化的时代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新的诠释。
其他文献
一、画法和笔法的关系  在研究一个画家作品之前对其画法与笔法关系研究尤为重要。因为笔法是个人雅好,但也从附于画法选择。画法是指在绘画中的具体操作范式;就是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比如;山水画中的青绿画法和浅绛画法。花鸟画里有大写意和小写意之分,这都是画法。在古代画论中也鲜有对具体物体的操作步骤。例如:元代人李衍在其所著的《竹谱》中就有:“立竿既定,画节最为难。上一节要覆盖下一节,下一节要承接上一节。”上
社会实践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已经逐步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自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大规模、多样化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标出发,始终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随着国际形势及国内经济形势、就业形势、利益格局、价值取向等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突出表现在教育效果弱化和教育实效性不强等方面。如何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已成为高校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高校
心性在中国的佛教与道教中都有提及,其核心范畴“心”是建构其宗教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中国哲学是围绕天人之际展开的,天人之际的核心是人,人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心性问题。心性在艺术中的体现则是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注入艺术品中,使欣赏者产生共鸣。  明代的奇才徐渭可以说把“心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绘画、书法、诗文都是心性的流淌。徐渭可谓是一名表现主义者,他的书画皆为心形,诗文皆从心出,是一种地道的注重
语言带有浓重的文化色彩.词汇是语言的基础组成部分,承载着一定文化内涵.鉴于英汉两门语言含有丰富的“红色”词汇,透过这些词汇分析背后的文化特点具有深刻意义.本文旨在研
我班的孩子太普通了——学习上没有尖子生,音、体、美方面没有特长生;在历次的各种比赛活动中,我们班通常都是年级的最后一名。经过一次次失败的打击,孩子们不愿参加活动,即使勉强参加了,也不抱任何取胜的希望。都说心态决定一切,我就从改变孩子的心态开始吧。  于是,在新学期的第一天,我就开始了动员工作。我让孩子们就“什么是决定命运的关键因素”展开讨论,最后,他们一致认为,信念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因素,信念决定
伴随着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服装设计不再单纯局限于实用性与审美性,而是被赋予了更加深远的艺术追求与精神文化需要.本文从印象派绘画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印象派
"因势利导",即顺应事物发展的趋势而加以推动引导之意,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顺势思维的具体体现.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将顺势思维运用于医学领域,如指出:"临深决水,不用功力,
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遭遇种种失败。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人生旅程就会灰暗无光。因此,我们应培养学生从小学会承受失败之痛,练就承受挫折的钢筋铁骨。当然,这需要我们循序渐进,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培育。  感受失败,让失败不再那么神秘  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感受他人的失败,多感受他人的失败,才会觉得失败是很正常的,人人都是会遇上的。有了感受,当自己遭遇失败时,才会更清醒地对待。在体育课上,可以有意识地引导
北京大学在2007学年~2008学年的学生奖励奖学金评选工作中推行了《北京大学学生素质综合测评试行办法》,并要求各院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细则。为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首次引入了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此举不但圆满地完成了年度本、硕、博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工作,而且也为学院的奖励奖学金评选工作进行了有创新意义的改革和探索,为学生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测评工作实践过程    本次测评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