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星驰携新片《美人鱼》进军内地市场的时候,人们抱着“还星爷一张门票”的初衷,再一次拥抱了星爷热。而阅毕电影后,电影的评价却不尽如人意,人们又开始指责周星驰已经到了“贩卖情怀”的地步,笑点粗糙生硬,情节也生搬硬套。于是《美人鱼》便遗憾地沦为“叫座不叫好”的众多国产电影中的一员。
我个人倒很喜欢《美人鱼》,甚至觉得它比星爷早期的一些电影还要好上许多,虽然和大话西游无法相提并论,但比起上一部西游降魔篇,无论在剧情节奏还是人物关系处理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骂声一片的背后,还是观众对它的期望值太高了,毕竟观众对星爷电影的热爱多少寄托了人们早年对周氏电影脱不去的情结,星爷作为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人们当然会对他拥有不同一般的期许,而这种期许变成舆论浪潮就容易走向极端,所以电影放映前后观众大换脸的态度,可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其实,早在西游降魔篇公映那会儿,周星驰接受柴静采访时便提到,他自己“一直处于担心灵感枯竭的状态”。对于星爷的坦白,个人觉得从中反而更多体现着一位电影人的良知;他起码还有这方面的担心,还有想把电影做好的意愿和自我约束。
纵观目前国内电影市场,一些电影人似乎连“担心”也没有,他们已经不再着重于电影本身,不再关注电影能给观影者带来什么体验,他们的焦点在于能通过电影从观众那里得到什么。这种概念转换上的失衡慢慢形成了烂片如繁星的电影市场。当然,可能有人会谴责,烂片之所以猖獗无度,本质上与观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人买便有人卖,观众不停供养这些烂片,它自然会茁壮。也有人指责,国内观众整体观影水平低下,与其整理烂片市场,不如先把观众的“鉴赏度”拔高再议。其实观众品味这种事真的不好说,一百个人心里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即便是再烂的电影,每一个观者看完之后心里自然也有一杆秤,或排斥或认可。
说到底,电影是故事的载体,它需要的是尽力把观者带入这个故事,同时带给观众满足感,而非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站到“第三者”的中立角度去审视它。若为后者,那电影剧本本身可能就存在问题,抑或是拍摄手法有问题。好的电影应当尽量对观众负责,对它本身想要寄予的故事负责,在它被摆到观众面前之前,电影人能肯定这个是他们最后要的效果,同时在他们试图敲开观众的心扉之前,自己也确确实实地得到了电影感性的满足。哪怕最后到观众那里,还是会变成无数个哈姆雷特,但起码,观众还分得清它是有血有肉的哈姆雷特,而不是被随意脸谱化的哈姆雷特。
不过现状却是,观众能从电影中获得的满足感越来越稀薄,对电影的期许也同样如此。不止电影人,观众对电影的观念也潜移默化地发生着转移,即电影本身只是消磨时间的娱乐产品。忙了一天的观众并不想再承受一样质感“厚重”的电影,也不需要电影深刻到自己都看不懂,他们对电影的要求可能更多地转移到了视觉方面的刺激(如血腥或特效),或剧情花哨但不需要太多的内在合理性,或许颜值相当的明星便可。某种程度上,多数观影者也不再苛求那些能让他们意犹未尽的电影,他们对一部早已猜出十之八九是烂片的电影,唯一的指望可能只是:能让自己好好消磨时间,又或者,能让第一次和约会对象的氛围不要太尴尬便成。
其实“爱看烂片”的情况,国外也不在少数,比如一年一度的金酸梅奖,在其名单上的电影里有不少还刷出了令人颔首的票房佳绩。而评论和票房背道而驰的景况,往往也是好莱坞许多科幻大片在电影市场里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线。
被这样带动起来的电影生态和电影文化,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写了观众的电影消费观,观众愿意把电影当做和嘉年华或KTV一样的娱乐项目,无疑又反馈给电影人一个不知算不算好的信号——国内电影似乎也同好莱坞一样一步步走上了完完全全的“产业化”模式。
未来的未来,想必还是会有更多“烂片”出现,而观众选择电影的方式或许也会随之更为折中和清晰。这对一部分电影人来说是好消息,而对另一部分只想拍好片的电影人来说,无疑又是致命的冲击。
记得也是看柴静对李安的一个采访,类似的问题,她问李安会不会担心把电影拍坏,李安的回答是肯定的。拍了二十年电影,以他现在的成绩,再拍十年烂片也会有人找他拍,但那样的话拍电影的斗志就没了。说起来,是不是烂片,本身也没有太明确的定义,但由李安那些话所反映的电影人的心态,想必还是能借此对电影本身存在多少实质划分一个界限。
栏目主持人: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
“诡异的是,多数观众愿意为烂片买单;一部烂片的票房并不比一部精心制作的电影来得差,甚至经常还赶超后者。这一现象对整个电影市场之影响孰好孰坏自不必说。”
我个人倒很喜欢《美人鱼》,甚至觉得它比星爷早期的一些电影还要好上许多,虽然和大话西游无法相提并论,但比起上一部西游降魔篇,无论在剧情节奏还是人物关系处理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骂声一片的背后,还是观众对它的期望值太高了,毕竟观众对星爷电影的热爱多少寄托了人们早年对周氏电影脱不去的情结,星爷作为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人们当然会对他拥有不同一般的期许,而这种期许变成舆论浪潮就容易走向极端,所以电影放映前后观众大换脸的态度,可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其实,早在西游降魔篇公映那会儿,周星驰接受柴静采访时便提到,他自己“一直处于担心灵感枯竭的状态”。对于星爷的坦白,个人觉得从中反而更多体现着一位电影人的良知;他起码还有这方面的担心,还有想把电影做好的意愿和自我约束。
纵观目前国内电影市场,一些电影人似乎连“担心”也没有,他们已经不再着重于电影本身,不再关注电影能给观影者带来什么体验,他们的焦点在于能通过电影从观众那里得到什么。这种概念转换上的失衡慢慢形成了烂片如繁星的电影市场。当然,可能有人会谴责,烂片之所以猖獗无度,本质上与观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人买便有人卖,观众不停供养这些烂片,它自然会茁壮。也有人指责,国内观众整体观影水平低下,与其整理烂片市场,不如先把观众的“鉴赏度”拔高再议。其实观众品味这种事真的不好说,一百个人心里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即便是再烂的电影,每一个观者看完之后心里自然也有一杆秤,或排斥或认可。
说到底,电影是故事的载体,它需要的是尽力把观者带入这个故事,同时带给观众满足感,而非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站到“第三者”的中立角度去审视它。若为后者,那电影剧本本身可能就存在问题,抑或是拍摄手法有问题。好的电影应当尽量对观众负责,对它本身想要寄予的故事负责,在它被摆到观众面前之前,电影人能肯定这个是他们最后要的效果,同时在他们试图敲开观众的心扉之前,自己也确确实实地得到了电影感性的满足。哪怕最后到观众那里,还是会变成无数个哈姆雷特,但起码,观众还分得清它是有血有肉的哈姆雷特,而不是被随意脸谱化的哈姆雷特。
不过现状却是,观众能从电影中获得的满足感越来越稀薄,对电影的期许也同样如此。不止电影人,观众对电影的观念也潜移默化地发生着转移,即电影本身只是消磨时间的娱乐产品。忙了一天的观众并不想再承受一样质感“厚重”的电影,也不需要电影深刻到自己都看不懂,他们对电影的要求可能更多地转移到了视觉方面的刺激(如血腥或特效),或剧情花哨但不需要太多的内在合理性,或许颜值相当的明星便可。某种程度上,多数观影者也不再苛求那些能让他们意犹未尽的电影,他们对一部早已猜出十之八九是烂片的电影,唯一的指望可能只是:能让自己好好消磨时间,又或者,能让第一次和约会对象的氛围不要太尴尬便成。
其实“爱看烂片”的情况,国外也不在少数,比如一年一度的金酸梅奖,在其名单上的电影里有不少还刷出了令人颔首的票房佳绩。而评论和票房背道而驰的景况,往往也是好莱坞许多科幻大片在电影市场里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线。
被这样带动起来的电影生态和电影文化,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写了观众的电影消费观,观众愿意把电影当做和嘉年华或KTV一样的娱乐项目,无疑又反馈给电影人一个不知算不算好的信号——国内电影似乎也同好莱坞一样一步步走上了完完全全的“产业化”模式。
未来的未来,想必还是会有更多“烂片”出现,而观众选择电影的方式或许也会随之更为折中和清晰。这对一部分电影人来说是好消息,而对另一部分只想拍好片的电影人来说,无疑又是致命的冲击。
记得也是看柴静对李安的一个采访,类似的问题,她问李安会不会担心把电影拍坏,李安的回答是肯定的。拍了二十年电影,以他现在的成绩,再拍十年烂片也会有人找他拍,但那样的话拍电影的斗志就没了。说起来,是不是烂片,本身也没有太明确的定义,但由李安那些话所反映的电影人的心态,想必还是能借此对电影本身存在多少实质划分一个界限。
栏目主持人: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
“诡异的是,多数观众愿意为烂片买单;一部烂片的票房并不比一部精心制作的电影来得差,甚至经常还赶超后者。这一现象对整个电影市场之影响孰好孰坏自不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