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网络次生舆情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wang4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文献梳理和案例总结,基于网络舆情基本理论,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网络次生舆情的影响因素。本文得出的影响因素包括四个维度,原事件维度、政府维度、媒体维度和公众维度,其中原事件维度包括事件类型、规模大小、危害程度和事件模糊性这四个影响因素;政府维度包括强制手段、官方回应和渠道多样性;媒体维度包括深度报道和客观性;公众维度包括情感倾向、网民爆料和网民参与度。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次生舆情;影响因素;政府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2.06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发展,经济建设进入改革的“深水区”,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伴随着社会矛盾的聚集和爆发。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给社会带来损失的同时,也反映了很多问题。互联网的发展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表达意见、发泄情绪的便利平台,一些突发公共事件往往会在网络上掀起舆论风暴,网络舆情随之产生。很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在传播和演化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衍生话题,也就是次生舆情。次生舆情在近年来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中时常出现,使得网络舆情的发展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一些负面的次生舆情,更是会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给政府舆情监管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在这种复杂的网络形势下,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次生舆情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突发公共事件次生舆情
  突发公共事件,即突然发生的,会对社会稳定和秩序造成损害的危机事件,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四大类:自然灾害(水灾旱灾,地震,火灾等)、事故灾难(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食品安全等)和社会安全事件(群体性事件、恐怖袭击、刑事案件等)。
  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舆情的产生与影响因素、舆情的传播与演变规律、舆情的监测与预警机制、舆情的引导与协同治理。李晚莲、高光涵从主体驱动、载体展现、客体影响和引体牵引四个维度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热度生成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曾祥敏、周杉分析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在全媒体语境下的信息传播路径。齐佳音、方滨兴提出了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及治理在五个方面的创新。吕静提出了突发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关于科学预警和研判的基本理论要求。
  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次生舆情的研究还比较少。突发公共事件次生舆情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这是由突发公共事件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突发公共事件爆发时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政府是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必须做出应对。这是不同于其他事件类型舆情的,比如经济事件、娱乐事件等引发的网络舆情。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回应、处置都会受到大家的关注,若是出现失误,很容易激起次生舆情。
  2 影响因素分析
  2.1 事件维度相关指标
  原生突发公共事件作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客体,它的一些属性是引发次生舆情的因素,包括事件类型、规模大小、危害程度和事件模糊性。
  2.1.1 事件类型
  突发公共事件次生舆情的生成,首先,跟原生事件的性质、类型的有关。近年来发生的突发事件舆情事件,常常在原有舆情的基础上会有一个或多个新的次生舆情,出现一种“聚集效应”。一般来说,社会安全事件最容易产生次生舆情。其次,公共衛生事件、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
  2.1.2 规模大小
  突发公共事件的规模一般反映的是事件的爆发程度和影响范围,可分为:全国以及跨5省以上、地区性(地理大区)、省、市、区县、区县以下(小范围)这六个等级。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公共卫生事件就属于全国性的;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登陆事件影响范围跨5省以上;2020年浙江温岭槽罐车爆炸事故的影响范围则属于省市级的。突发公共事件的规模越大,往往造成的社会影响就越大,在舆情的传播过程中就可能会有更多的次生话题产生。
  2.1.3 危害程度
  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程度指的是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带来的损失,一般来说危害越大的事件更容易激起公众的情绪从而引发次生舆情。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了分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2.1.4 事件模糊性
  事件的模糊性指的是由于某些原因使得公众不能及时、准确了解到事件的真相而质疑。对于复杂的事情,若是能将事实细节向公众及时、完整地公布,不一定会产生次生舆情危机。反之,即使是简单的事件,如果一直遮遮掩掩,必然会引起公众的猜疑,从而主动去挖掘出更多的事实真相,次生舆情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2.2 政府维度相关指标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政府作为官方,在舆情应对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维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强制手段、官方回应、渠道多样性这三个。
  2.2.1 强制手段
  突发事件发生后,一些基层部门采取“鸵鸟政策”来应对,“封、堵、删”等消极的应对方式,很容易导致次生舆情的发生。以2017年四川省泸县太伏中学学生自杀事件为例,在事件发生初期就存在“删帖思维”,并将其作为纠正舆论偏差、处理谣言的主要方式。这一举动很快引起了舆论的反感,导致了舆论反应初期“越删越火”的恶性循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通过阻断公众的发声来进行舆论控制显然是会适得其反的,对于公众舆论,堵不如疏。
  2.2.2 官方回应
  每当社会上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无论事件是否与政府有直接关系,次生舆情最终都会指向政府。尤其是危机发生之初,事实信息不清,真相没有得到充分发掘,社会情绪需要找到“突破口”,此时政府不得不直面危机。一旦出现应对不力、处理不当的情况,可能很快引发“二次危机”,成为舆论的主流和焦点。   2.2.3 渠道多样性
  渠道多样性,即政府发布信息的渠道是否多样、易于让民众接收。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是否拥有通畅的新闻发布渠道和较为完备的信息沟通机制,对于舆情的调节和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形成了多元化的舆论场,政府应该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公众易于得到相关信息,避免出现次生危机。
  2.3 媒体维度相关指标
  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众获取事件的信息主要就是媒体报道,媒体维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深度报道和客观性。
  2.3.1 深度报道
  媒体对事件的深度报道容易“拔出萝卜带出泥”,带出事件背后的其他问题。如2018年8月,浙江温州女孩赵某搭乘滴滴顺风车遇害案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后,滴滴客服业务大量外包、武汉滴滴官方群污言秽语等问题相继被媒体揭露。舆论认为该事件上滴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指出,生命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任何时候都不容挑战。这起案件虽是极端个案,但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值得深思总结。
  2.3.2 客观性
  当前的网络传播环境之下,媒体为了博眼球的“标题党”行为经常出现,虽然这样的表现手法有时候很接地气确实会比较吸引眼球,但是一些媒体为了骗取流量,不顾新闻事实的真实性,给公众带来误导,有失作为新闻媒体的公正性,这样的方式又会引起大家的不满,从而引发次生舆情。
  2.4 公众维度相关指标
  公众是网络舆论的主要来源,突发公共事件往往与公众的利益相关,原生舆情的发展和演变与网民的心理诉求是分不开的。公众维度的影响因素有四个:情感倾向、网民爆料和网民参与度。
  2.4.1 情感倾向
  民众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情感倾向,反映着民众的心理诉求。在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中,我国的网民已经形成了比较普遍的负向性群体心理,比如逆反心理、从众心理等,对于次生舆情的产生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2.4.2 网民爆料
  网民的关联爆料,或借机寻求其他问题的解决,也易引发次生舆情。网民爆料或是对主体舆情事件的深挖与追问,也可能是一些虚假不实信息。如2015年5月,黑龙江庆安火车站暴力袭警事件发生后,当地涉事部门在舆情初期长时间失语,引发舆论不满。此后,网上出现十余起针对当地政府、公安、人社、教育、纪检等多个部门的举报事件。当地一副县长也被网民曝出涉嫌学历造假、妻子在政府吃空饷等问题。
  2.4.3 网民参与度
  网民参与度,也可以称之为舆情的热度,就是大家对事件的关注度,随着关注和议论的增加,原本一个议题就会衍生出多个议题,为网络次生舆情的兴起提供了必要的话题焦点基础。对于一个事件来说,公众的关注越多、讨论越多,这就为次生舆情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5 指标体系框架
  基于前面的分析,从原事件、政府、媒体和公众四个维度对突发公共事件次生舆情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因此,可以得出突发公共事件次生舆情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3 总结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的角色在次生舆情的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突发公共事件通常会造成一定的社会损失,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回应和处理,因此大家的目光就会放在政府部门的一举一动上。如果政府相关部门在舆论引导时出现失误,就会受到大家的监督和质疑,次生舆情也在这个过程中滋生。因此,政府一定要做好舆情的回应工作。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次生舆情的生成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媒体的深度报道,对事实的深挖和揭露,都有可能带来次生舆情。但是这样的次生舆情未必就是不好的,有时候反而能够促进事情的解决。媒体在舆情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忘记作为新闻人的理想和追求。公众也是突发公共事件次生舆情的一个重要方面,公众的情感倾向,网民对于舆情的参与度都是影响次生舆情生成的因素。虽然,互联网是开放的,言论是自由的,但是网络暴力是不可取的,良好的网络环境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晚莲,高光涵.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热度生成机理研究——基于48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J].情报杂志,2020,(07):94.
  [2]曾祥敏,周杉.全媒体语境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路径探析——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研究[J].当代电视,2020,(04):4-10.
  [3]齐佳音,方滨兴.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及治理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20,27(03):5-13.
  [4]呂静.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搜集研判应对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9,(06):59-61.
  作者简介:胡稳财(1996-),女,汉族,湖南娄底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近些年科技技术的飞跃发展,大数据技术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崭露头角,不同国家的企业甚至政府机关都十分看重此项技术,其信息渠道来源广,信息量巨大这一特点有助于企业的蓬勃发展。当企业拥有运行的必要与次要条件后,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内部管控以及外部信息上的加持,(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影响着企业运行的效率,若企业内部控制完善,企业能够创造更高更具有期待性的收益,而外部信息例如客户需求、高新技术研究方向发展
基层社区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温州社区具体实践,研究基层社区在疫情的防治中的现实困境.研究发现,提高基层社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要明确基层社区主体责任,制定科学预案机制;开展专项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成立专门思政工作队伍,加强思想舆论工作;完善基层社区基础设施,全面整合应急资源.
摘 要:在新经济金融环境下,各大商业银行在经历了资产质量快速恶化的阵痛,切身体会了不良资产处置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如何能高效地化解不良成为商业银行,为了在挑战中寻求发展,而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本文搜集、整理了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成因,通过分析不良贷款成因及目前已经采取的不良资产处置手段和措施,发现商业银行现阶段处置中主要遇到的问题。基于现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对商业银行寻找积极有效的不
摘 要:目前,在我国“放管服”改革背景之下,基层政府面临职权履行不到位、权责划分不清楚、服务体制建设滞后等问题,由此深入,探讨了背后基层政府服务观念不强、治理能力不足、行政权力有限等原因,于是作出了更新公共管理理念、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建设、构建和谐行政环境的建议。  关键词:“放管服”改革;基层治理;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
摘 要:本文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优选生赴菲学习交流期间跨文化适应状况为基础,从菲中文化差异视角找出其跨文化适应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解决优选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的方法,以期为未来国际交换生项目的有效开展以及国际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菲中文化差异;优选生;跨文化适应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1.081  近年来,高职
摘 要: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高举“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的旗帜,他认为契约精神应贯穿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本文从公民守法所包含的守法元素、利益元素、法律元素出发,分析我国公民守法在价值期望上的缺位,探讨社会契约精神下我国公民守法思想的完善,尝试着为公民守法注入新鲜“血液”。  关键词:《社会契约论》;公民守法;利益基础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
本文着眼于铜陵市生态修复和绿色可持续发展需求,利用SWO T分析工具对生态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和机遇挑战展开四个维度分析.选取同行业内最具有代表性的三家公司,对其2019年度财务状况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和杜邦分析.基于铜陵市生态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功能性斑块湿地这一独特新颖的应对措施.
摘 要:本文选取“陕西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作为案例,通过微博数据,分析事件发展过程中热度及群众情感变化趋势,发现网络群体极化的发展过程大概可以分为酝酿期、呈现期、爆发期、消散期4个阶段,而事件中群体的情感也随着事件发展而变化。基于分析提出网络群体极化具有演变迅速,群体情感情绪化的特征。最后提出良好应对、提前预防和政府干预、积极引导两条建议。  关键词:网络热点事件;发展趋势;情感变化  中图分类号
摘 要:社区作为我国公共危机治理体系的基层部分,在推动治理力量下沉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从社区治理现状入手,剖析了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实践逻辑与运作机制。突发公共危机中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既是时代环境的任务与要求,也是基层社会面临治理难题的现实选择。疫情期间的社区多元治理呈现出鲜明的“一核多元”式治理特征,同时围绕着“问题呈现、利益赋予、动员、协作”的过程运行。社区多元治理中存在着治理参与碎片化、治理
随着伦理学的不断发展,针对道德的评判问题,学者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统一论、效果论以及动机论.本文主要是对动机论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分析此方法应用于道德评判根据上是否可行,并提出其理论的不充分的问题以及对应的现实难题,表明作为具有内在性和私人性的动机,是难以解决作为道德评判根据的时候产生的善意伤人的道德悖论的难题.虽然动机论作为道德评论根据来说尚有难度,但是它对于人们具备善良的动机的教育仍是非常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