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s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音乐家莫塞尔所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我们的音乐课堂教育,就是为了让幼儿能成为音乐的“知音”,音乐的“消费者”、“享用者”。既然音乐欣赏在音乐教育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来加强音乐欣赏教学。
  一、引导幼儿自主成为音乐欣赏主体
  (一)“听”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关键。
  1、提问法——是在听前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幼儿提一些简单的带启发性的问题。
  2、对比法——对幼儿来说,唯有对比才能真正获得对音乐风格、特点、形式等要素的感性认识。
  (二) “唱”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基础。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唱主题是欣赏作品的基础。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引导幼儿听前哼唱旋律,有利于幼儿把握主题形象,使幼儿在聆听音乐过程中准确辩认主题的重复和变化,使幼儿的音乐思维真正调动起来,更好地获得音响体验。
  (三)“想”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目的。首先应该要让幼儿对作品的情绪进行体验,在对音乐的高低、强弱、节奏、调性等因素感知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情感,情绪做出判断,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创造性想象。第二要求幼儿在听的过程中对节奏的快慢作出想象。第三教师在欣赏过程中介绍作品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意图作为铺垫,然后让幼儿进行想象。
  (四)“说”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深入。“说”就是让幼儿说出聆听作品后的感受。因此,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幼儿说的参与,及时引导幼儿说出听后感是非常重要的。
  二、培养和提高幼儿的欣赏水平的策略
  (一)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幼儿倾听的态度、能力与习惯直接影响音乐欣赏活动的效果,从小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中各种声音有敏锐的感觉和细微的辨别能力,就能为幼儿欣赏音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对幼儿来讲,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帮助幼儿更好的感受与理解音乐,应当从培养幼儿倾听声音、了解声音的表现力,培养对声音的敏感开始。
  (二)有效掌握乐理知识。为了更好地欣赏音乐,除多听音乐进行感性体验外,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让幼儿学习乐理方面的知识,如懂得节拍、节奏、主题和旋律等简单的音乐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感受和欣赏音乐。
  (三)了解所欣赏音乐的背景知识。欣赏音乐的时候,了解所欣赏乐曲的背景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如作品德时代背景、民族特征、作曲家生平、风格流派、创作个性及创作意图等,使幼儿能更深刻地理解和领会音乐的内容。
  (四)加强文化修养,丰富情感体验。音乐欣赏能力与欣赏者自身的文化修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也就是说,音乐欣赏能力的高低是欣赏者文化艺术修养程度的表现,而文化艺术修养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音乐欣赏能力所能到达的水平。某些艺术作品无论从题材或表现内涵来说都有相关的文化情境,只有加强文化修养,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才能更好地体会音乐作品。
  三、根据作品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
  (一)针对音乐表达内容的欣赏。所谓针对音乐表达内容是指欣赏者的注意力和对音乐的审美兴趣偏重于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例如我们大家熟知的歌曲《我爱你,中国》,歌词以一连串的排比句对祖国的山川景色、气质品格作了细腻而生动地描绘和比喻,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深情的爱恋和由衷的赞美。歌曲的音调随歌词的意象递进、升华,使欣赏者在具体内容的引导下,在明确的情感积淀上展开想象与联想。
  (二)针对纯音乐形式的欣赏。所谓针对纯音乐形式的欣赏,是针对无标题器乐音响运动形式美的欣赏。如现代作曲家亨德米特所写的钢琴曲集《音乐游戏》,也主要是以音响对位法游戏性组合给人带来乐趣。巴赫的赋格曲、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帕加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都以精湛的纯音乐构成方式达到了形式美的极致,可谓流动的建筑。对这类作品的欣赏,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乐的音响形式方面,将音乐作为一种流动的,按美的规律建造起来的印象形式来欣赏。对这类作品的欣赏,要求主要把握音乐的组织形式,体验音响律动丰富的发展变化,感受音响运动与主体心灵运动的契合。
  (三)针对娱乐的欣赏。针对娱乐的欣赏与前面所述的集中欣赏不同,前面就是把音乐作为纯粹的艺术品,而这个方面是把音乐作为了消遣品,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欣赏,但是在今天这类欣赏还是具有普遍性的。随着现在的青少年越来越早接触社会,他们对流行音乐的喜爱是很明显的,所以在欣赏这类音乐时应该选择对人身心健康的作品。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中不可取代的组成部分,要组织好欣赏教学,就要先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幼儿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后,再加以具体知识的教学,并运用正确的方法把幼儿带入到音乐欣赏的具体意境中,体会音乐,了解音乐,感受音乐,真正让幼儿成为音乐的“主人”。
其他文献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有着内在的规律性和科学的方法;家庭教育也是一门艺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有掌握科学的方法,进行因材施教,才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们作家长的就应该与孩子一起来学习,营造浓郁的文化教育氛围,努力建立一种探索、自主、放飞的家庭教育方式。  一、创设探索的环境,点燃孩子智慧的火花  1、引导孩子多看、多想。  众所周知,孩子幼时就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而在这探索中,有着人类不可缺少的
21世纪的今天,人们已经意识到具有科学素养是社会生活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新《纲要》的颁布,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幼儿科学教育。它不再是一味地向幼儿灌输科学知识,而是强调创设环境,引导幼儿通过探究、实验和操作,亲身经历“研究过程”,进而发现和理解事物间的基本关系,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感性认识。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一部分,是幼儿园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幼儿来说,获得怎样的结
课堂教学评价对于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一,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的依据。它记录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和与他人合作等的情况,为教师进行终结性评价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其二,课堂教学评价是组织、调控教学的重要手段。利用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维持课堂纪律,促使教学顺利进行。如何实施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呢?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评价形式  (一)对课堂教学
课堂是一个灵活的空间,教学是一个灵活的过程,学生是一个灵活的个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切都应该因事而异,因人而异。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处置的能力,要求教师要具有这种教育机智的素质。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要得心应手驾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就必须要具备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我们以“小先生助教推学,打造卓越课堂”的探究式课堂教学中,
“教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量的实践证明,只有在孩子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有继续探究的动力。幼儿期的孩子年龄小,好奇好问又情绪化,思维具体形象,幼儿园教学中有情境的语言活动,最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更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如:单调的图片配上一段合情的音乐;故事和儿歌可以安排一段表演甚至一个游戏,能让幼儿身临其境,共同欢喜和悲伤。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
小学语文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四篇课文都是情真意切的记叙性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师恩难忘”。《理想的风筝》就是其中的一篇课文,通过三个典型事例表现了一位残疾老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对生活充满强烈的爱与执著的追求。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逐层深入,从而感受作者对刘老师深深的敬佩和思念之情。  一、激情导入,感知思念之情  教学的导入环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受千百年来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影响,自然而然地在课堂教学中从形式回归到不以学生为中心,凡事从自己出发,或者独霸课堂,自己说了算;或者质疑问难后,仍然回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答案上……一切都由老师唱主角,课堂成了老师表演的地方,而这样的课堂显然束缚了学生想飞的翅膀,给学生的能力发展带来许多的遗憾。所以把时间还给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以自由翱翔的
俗话说:“知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笔者认为不论是学习哪门知识,最终都要将其反馈于生活。但是在传统小学美术课堂中,我们却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学生不喜欢美术,觉得学习美术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没有太大的帮助,并认为美术课就是自娱自乐的课。在这种心理的带动下,试问他们又如何能学好美术呢?针对此,倘若我们将大自然融入到美术课堂中,让学生在课堂中与大自然亲密“相拥”,这样不但可以打破常规教学所存在的局限性,
班级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小学生接受知识、掌握技能、养成健全的人格、形成思想观念的主要阵地。特别是对启蒙教育的小学生来说,要把一个个顽童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少年,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因为小学班级文化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思想境界的拓展、文化修养的提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将以班级物质文化、班级行为文化为基础,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改进策略。  一、班级物质文
主题:  《品德与社会》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活动课程,针对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文本阅读理解转变为主题综合实践探究,是实现《品德与社会》教学优化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载体入手,依据课程的本质特征,建构品德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的实践体验活动,使品德教学在课后进一步达到优效。  教学片断: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是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苏教版)第三单元中的第三课。全文共可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