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细读戈麦《献给黄昏的星》

来源 :文艺争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戈麦的《献给黄昏的星》写于1990年4月11日。在我看来,这是新诗中最有力的作品之一,一首伟大的短诗,从艺术的创造和哲学的内涵两方面,都可以媲美于唐诗巅峰时期、以杜甫律诗为代表的一代杰作。能够与之匹敌的也许只有杜甫《登高》《登岳阳楼》这样的完美之作。这首一共十四行的短诗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内心冲突和精神状态,代表了那个时代最痛苦也最富尊严的声音。
其他文献
中国文学由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不独是文体形式的置换与嬗变,亦显示出文学思潮、观念的深刻变革,这既得益于19、20世纪世界文化新潮的有效汲取,也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
期刊
校企合作是一种将校园和企业的教育优势充分结合,同步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将学生培养为符合社会发展、企业发展实际需要的人才的办学形式。校企合作模式的本质是学校与企业建立一个双方认同的教育培养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经历长期革命实践,形成的契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党、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未来,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
期刊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多年,但理论体系发展仍然相对空洞.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是指导人们有效开展职业教育的概念系统,可以成为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理论指导和参考,为教师提供理论
期刊
当前,我国处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价值观受到互联网内信息的直接影响,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上网门槛,使互联网内信息的生产和交互变得越发频繁。一方面.这拓宽了大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视野。
一、当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rn讨论当代文学史下限,必然存在很多不同观点,因为对当代文学的总体性特征、发展变化,尤其是关于它在何时终结的认识,都会因历史观和价值观不同而存
期刊
笔者在搜集鲁迅在广东的相关资料时,偶然在一些档案资料中发现四封署名“中山大学教务处主任周树人”的公函,鉴于这四封公函(从笔迹来看,应当不是鲁迅亲笔书写的,不过这四封
期刊
“当代文学史”究竟应该写到哪里?是应该在某个适当的时间节点上停止,还是就像现在这样没完没了地延伸下去?如果说它应该有个终点的话,终点应该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要有这个终
期刊
一、“问题的提起”rn这些年,有所谓“政治鲁迅”一说,对鲁迅与“政治”的关系上穷碧落下黄泉地进行阐释.这样的一个鲁迅,是我所陌生的,也是我所不能接受的.对于我来说,鲁迅
期刊
一rn与文学史研究中常见的对于起讫点的讨论不同,对于当代文学史“下限”问题的关注可能还连带着一些别的考虑.首先毋庸讳言的是,当代文学史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多少是有一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