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孤救孤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198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出戏的故事原取材于历史(见《左传》)。春秋时期,晋灵公无道,荼害百姓,老臣赵盾劝谏不听,奸臣屠岸贾,残害赵盾全家,灭门九族,赵盾的儿媳是晋国公主,避入宫中产生一子。由赵盾门客草泽医生程婴将孤儿藏在药箱内,乔装救出,屠岸贾闻公主产子,进宫搜孤不得,下令十日之内若不献出婴儿,即将国内半岁以下、一月以上的婴儿全部杀死。程婴与退休大臣公孙杵臼商定,由程婴以自己的儿子冒充赵氏孤儿藏在公孙杵臼家中,再由程婴去出首。于是屠岸贾派兵捉拿公孙杵臼,杀死假孤儿。公孙杵臼大骂后撞阶自尽,廿年后孤儿长大成人,血海深仇,终于得报。
  这幅画的正是剧中韩厥盘查程婴的一场戏,摆在韩厥面前的两条路:一是献上婴儿报功荣升,二是放走程婴及婴儿,这必然会招来杀身之祸,这时他对忠臣的不幸及个人的是非观念和正义感战胜了一切。唱词是:“我若是献出去图荣进,却不道利自己损别人。可怜他三百口亲丁尽不存,着谁来雪这终天恨 那屠岸贾若见这孤儿呀,怕不就连皮带筋打成齑粉。我可也没来由,立这样没眼的功勋”。引吭高歌后放走程婴拔剑自刎。这是何等的胸襟,令人回肠荡气。全剧忠臣义士一个个为救忠臣的后代而舍身,充满着磅礴高昂的正义精神,形成悲愤而昂扬、惨烈而豪壮的基调。感人肺腑。
  以元曲《赵氏孤儿》为题材的戏剧,自元宋以来从未见断过。它的故事不仅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在公元一七三二年至一七三三年间就传到法国,一七三四年法国《水星杂志》刊登了它的法国节译本。从十八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初期又在美国几经翻译、出版,此外德、奥等国著名剧作家都曾改编上演过,戏曲史家王国维认为此剧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其他文献
根据史料记载“昭君合番”确有其事。在《后汉书·南匈奴传》中记有昭君经历。传说“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照汉宫,顾景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
期刊
中东欧政治变革、经济转轨已走过十年的历程,从政治体制上看,社会组织资源的重组已完成,多党议会制已成型,各派间虽有斗争但都能按游戏规则行事,已形成左右轮流坐庄的局面,有的甚至组成左右两派(匈牙利),左中右三派(斯洛伐克)的联合政府。  从一九八九年至今十年的整个形势看,政治演进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九八九至一九九二年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政治钟摆大幅度向右摆,出现反共大联合,街头政治唱主角,各国都出现
期刊
一九七九年伦敦经济事务研究院邀请我写一篇五百字左右的文章,谈谈“中国可能的变化”。为此,我于当年访问了广东省。访问之后我就开始思考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问题。但是要写一篇只有五百字的文章来预测中国将来会发生什么,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我对他们说不行,我不愿意给你们写这篇文章。但他们一直督促我,希望我能够给他们写一点东西。大约在一九八一年的四、五月间,我写完了文章的初稿,这个初稿大大超过了五百字,
期刊
我的老同学李浙生教授多年专攻数学哲学,在一九九二至一九九五年间连续出版了《数学科学与认识论》和《数学科学与辩证法》两本专著。这是两本非常有价值的书,可惜的是,前者系自费出版,印数极少;后者虽得到资助,但少得可怜,印数也极有限(作者出版这两本书,不但没有得到一分钱的稿酬,反而贴了不少钱),因而看到的人不多。不过,凡是看过这些书的人,不论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都认为其价值在于求实与创新,特别是提出了许多
期刊
“五四”时期,“自由”为什么中断了?  这个问题需要研究近现代史的专门家来回答。  我在这里置词,只能作为一个偶然的涉猎者谈谈某些想法。如果它能构成一种视角,与其说是潜心研究的结果,不如说是一个中国人,一个直接承受了它的后果的现代中国人应有的或可能有的反省。  一般都把“五四运动”看作是中国的启蒙运动,如果辛亥革命只是“革掉了一根辫子”的话。从洋务运动的“言技”,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言政”到五
期刊
《书屋》一九九九年第四期有关自由主义及其传统的三篇文章,尽管观点不同,甚至针锋相对,然而却能自圆其说,自持其理。最重要的是气氛对头,各展其长,各陈其论,有学术争鸣的态势及其宽宏大量,既容许自己讲话,也要让别人说理。朱学勤先生虽然针对的是一种文风,他不仅提出应当“有话好好说”,而且自身力求体现正常的学风,我以为这本身就是自由主义所要求的精神。  还有,就自由主义而论,对于近现代的中国来说,虽然是舶来
期刊
二十  孝武兄:  接三月二十六日信。  我介绍《昨日的世界》①,实际上只是抄撮原文,因为不加引号,就好像是我复述的,这是取巧的方法,您大加赞美,未免上当了。这本书实在是好书,我的本意,也只是鼓吹一下,希望多有几个人去找去读,据说,这倒有些效果,有好几个人去找三联书店要买书,可惜都没有买着,也许将来会加印的吧。  茨威格这样高度文化修养的人,只可能产生在欧洲,在奥地利那样的国家。不管他的和平主义是
期刊
1《我们一起走过——百名知青写知青》的责任编辑罗丹,在编后记里说:“如果知青朋友能从中感受到一点温亮,年轻的后一代能从中领悟到一点启迪,这本书就有它存在的价值。”在读过这本书之后,像我这样年已七十又五的老人,还要说,作为曾是知青家长的人们,也能从中将那些似已淡忘了的困惑、忧思和辛酸重新咀嚼;作为历史的乐观主义者的前一辈,也能从中把那些曾激励自己前行的欣慰、豁达和远虑再度勾起。  过去,自以为对知青
期刊
我出生在上海。日寇轰炸南市,我家房屋被毁,父亲携我回乡种田,当时我才十一岁。父亲青年时甚苦,为地主作长工。目不识丁,但善讲笑话、故事。有一故事说一私塾先生,对学生严厉,学生书背不上、或稍有顽皮,即执板打手心、屁股,学生畏如鼠儿见猫。这先生夜里欲便溺,就捞床前夜壶(尿壶,也称便壶),便尿。白天,专命一学生倒尿洗涤。学生天天闻其臭气而惧不敢违。一日,学生施一小计,用钉将壶底钻一小孔。次日,见先生出来晒
期刊
一九九九年三月,我住进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干病房,得知黎锦明先生与我同住一层楼,便立即前去看他。  走进他的病室,只见他半躺着,面容清瘦,颧骨高耸,双目微闭,一顶绒帽盖到了齐眉处。我轻声喊:“黎先生,我是您的读者,来看您了。”我说是他的读者,是我在中学时期读过他的作品,知道他是二三十年代的知名作家。这时,他的夫人符立志女士也在一旁叫他。他睁开眼睛,点了点头,但说不出话来。他因吞咽困难,不能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