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拳.试金石.快车道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hl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合拳
  近日,笔者在某旅外训场目睹到这样一幕练兵场景:寒风中,加油车和战术野战油库车一字儿排开,正准备对百余台外训车辆装备加注油料。这是年初新装备到位后,在完成了为期1个月的基地驻训和野外拉练后,他们进行的第3次带战术背景的野战保障训练。官兵们操作精准,分队间协同默契,保障行动更是井然有序、高效顺畅。这个镜头是该旅狠抓新装备保障形成战斗力的普通一幕,更是近年来他们在装备保障训练中善打“组合拳”,着力提升装备保障训练效益的缩影和写照。
  [采访感思] 装备训练是形成提高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陕西省军区充分利用基地驻训、野外拉练、战术演习和综合演练等时机组织保障训练,使保障能力发生了由平时向战时、由分散向集中、由静态向动态、由低效向高能的转变。
  试金石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陕西省军区接到向四川重灾区紧急救援的预先号令。装备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仅用4个小时就完成了25台车辆装备的启封任务,18个小时内落实了60多台大型工程机械装备的征用集结和装备技术性能恢复。同时,他们还根据上级的命令和指示,提前10个小时做好了两个整建制应急连队齐装满员向灾区进发的一切准备。在随后执行的赴川运送救灾物资任务中,他们百余台车辆行驶数千公里,平安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上级首长和机关领导的高度赞誉。
  [采访感思]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是检验装备保障准备水平的“试金石”。陕西省军区着眼部队应急救援保障任务需求,以实战实案准备为依据,以加强装备管理为手段,以提高维修能力为重点,练谋略、练指挥、强素质,做到了平时准备充分,战时应对自如。
  快车道
  2009年7月,正值天气最炎热的时候,报废弹药销毁工作剛一展开,官兵们就遇到一个问题:每天大量拆启弹药木箱和铁皮弹盒,不仅费时费力,同时也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为此,陕西省军区装备部门当即启动自我联手保障机制,把这一任务赋予民兵装备修理所。经过3天攻关,修理所与西安206研究所联手研制出枪弹快速拆启箱盒作业平台,使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年底,这项科研成果被兰州军区评为科技进步三等奖,也是近三年来,继取得“移动式轻武器销毁炉”、“57高炮炮闩快速分解结合工具”等一批科研成果后,第6次获得全军和兰州军区科技进步奖的殊荣。
  [采访感思]陕西省军区着眼使命任务,积极挖掘地方科研院所资源和本级保障能力,多年来形成“上下齐心解难题,多方联手攻难关”的格局。他们把这些做法归纳总结为“军民通装联保机制”、“应急动员保障机制”,正是这些有效的机制使他们的装备保障建设步入了“快车道”。
  
  责任编辑/乔 玉
其他文献
曾经在书店听见两个人在谈话:“买些什么书呢?”“这么多呢?挑挑……”“余秋雨的?” “嗯?那个……那个……有点……算了吧……”  有点什么呢?我站在旁边很想问一问。是受不了他文字的重量吗?如果没看過,又是听谁说的呢?余秋雨的文章是有锋芒的,而且锋芒毕露,他会去批评一种人,会去批评一种社会现象,难道是他说中了谁,谁受不了了?  如果说从前喜欢鲁迅是因为他激烈的言辞,那么我对于余秋雨的欣赏则是从内心深
期刊
空军驻疆部队与驻地基层党组织广泛开展互学互帮互促活动,共筑堡垒、共谋发展、共促和谐,使喀提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9月上旬,笔者随参加空军驻疆部队军地基层党组织“三互”活动座谈会的代表们,踏上新疆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近距离感受“三互”活动的实践魅力。    走出“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  道路宽阔,村容整洁,人均年收入3500多元,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这是笔者在和田市吐沙拉乡喀提其村看
期刊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以下简称“《党史》第二卷”)记载的是党在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9年的发展历程,这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段,其间既有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局面的成功经验,也有历经十年浩劫、遭遇重大挫折的沉痛教训,经验弥足珍贵。回顾历史,对照现实,展望未来,这段党史因为艰辛、曲折和挫折,因为丰富的沉淀和沉痛的记忆,更加
期刊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温习老子两千多年来颠扑不破的至理名言,对照向南林成长的足迹,其威力可见一斑。细读《青春迷彩》,无不为一名战士的成长喝彩,为一名战士的思想境界叫好。细节管理专家汪中求先生在他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句话:“把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细微之处见精神,有做小事的精神,才能产生做大事的气魄。从抹布不离身到没人愿意干的淘旱厕,向南林在微不足道的细节处逐渐显示出了他过人的毅力与
期刊
“穿军装的易中天”、“文官武状元”、“思想达人”、“军营偶像”……在官兵授予的各种头衔中,程璋最喜欢的仍然是“指导员”。他说,指导员是一个温暖而富有感情的称谓。也因此,战士们常说,指导员程璋外冷内热,就像个“暖水瓶”。  他,不算太高的身材,标准的板寸头,炯炯有神的双眼,洪亮干脆的声音。这是程璋给我的第一印象。  他,任指导员6年来,中队4次被上级评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党支部2次被表彰为“先进
期刊
开栏语:“走基层”从这里出发啦!这是一个全新的栏目,不仅仅是秉承“生活”“走进战士床头柜”的初衷,更是落实中宣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实际行动。请跟随本刊记者的脚步,走进基层部队,走到战士中间,参与火热的军营生活。我们将给您不一样的视角,呈现最精彩的原味生活。    火热的军营,火热的生活,这是我到南京军区某旅采访最真实的感受。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激情,红色的腰鼓打起来,帅气的滑轮转起来,
期刊
它是一曲我军历史进程的集体大合唱,真实唱出了官兵们献身国防、积极参与改革、与时俱进的心声;它是一幅全景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辉煌成就的壮丽画卷;它是一本充分体现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科书。它有着庞大的作者群——从军委领导到普通士兵,从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到基层部队官兵,从离退休的老领导老同志到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它有着网友“中国最牛”和媒体《星火燎原》姊妹篇的美誉——它就是《强军之路——
期刊
题记:在北海舰队航空兵某飞行团会议室,第一次面对吴志忠,很硬朗的男人,坐在我的正对面,腰挺得笔直,很随和很温情地直视着我等待发问。他说话虽然慢条斯理,但却思路明晰、逻辑性很强。我知道写人物离不开故事和细节,没想到要从吴志忠身上找“故事”并不是件容易和轻松的事。他不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感人事迹,因为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事,就是一名合格军人应尽的本分,称不上什么伟大。所以整整一上午从他身上“挖”到的
期刊
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复退工作即将开始,为了帮助你走出军营,回地方施展才华。从本期开始,本刊与北京军誉文化传播中心联合推出“优秀复转军人成功创业事例”展登,我们将在明年底组成专家评审团评选“中国优秀复转军人创业先进个人活动”,凡是有意参加活动的复转军人均可报名。联系电话:010-64636838,联系人:杨涛。  期待着您的参与!    王克明简介:   1951年出生于江苏高淳,1970年入伍至
期刊
地方政府机构有“名誉主席”,驻疆某红军团有个“名誉班长”,这事可神了。  谁是“名誉班长”?该团七连七班班长李满喜是也。为何得名?自打新兵下班宣布班长命令到现在,他在连里呆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两个星期。挂着班长“头衔”却在职不在位,大伙戏称“名誉班长”。哪里去了?身怀射击绝技的他被上级选中,参加尖子兵集训去了。  虽然人不在位,戰友们却时常听到关于他的“传说”。今年3月12日,刚到师射击尖子集训队的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