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环境监测,就是运用各种先进的监测仪器设备,动态观察某个范围内的空气质量、水体、土壤环境等。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雾霾等环境问题特别突出,深深地困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而环境问题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在这样全社会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背景下,就更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工作,这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是做好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状;对策
1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
1.1缺少环境监测意识
在我国,官方环保机构作为官方的环保监测部门,缺少对环境监测的前瞻性,对于环境监测的内容及监测的区域,仅限于常出现污染的几个地区,对于一些新兴的污染源或者污染地区监管较弱,往往是事情出来之后才去采取措施,因此监测的效率比较弱。除此之外,一些民间环保组织没有正确的领导,没有有效的环境监测,往往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1.2缺少国家经济资本的支持,监测设备老旧
因为环境监测在一定程度上要依据科学设备,不是单靠人力监测就能完成的。但在目前我国环保组织中,官方的环保部门也缺少环境监测的设备,并且大部分的环保设备针对的比较单一,比如监测水污染的设备,大气污染的设备,这些设备只能提供一些客观的数字,并不能实际分析影响环境的起因和处理措施。民间的环保组织就更不用提了,有些环保组织甚至连一个像样的监测设备都没有。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类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原来的老旧设备不足以完成监测工作。政府资金基本上都投入到发展中,对于治理的投入相对比较少,因此即使出现了新的环境监测设备,也因为没有资金的支持不能及时更新。
1.3环境监测人员专业素质不强
监测设备在环境监测中是硬件,即使是最先进的设备,也是需要人去操控的,因此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监测的效率。可惜的是,很多地区没有意识到环境监测对于社会稳定的影响力,因此对于监测人员的培养就不是很重视,在以往的高校专业就业率排名上,环境保护专业的排名一直比较靠后,一个是国家重视程度不够,另一个也说明,人们对于环境监测的意识比较薄弱。
2环境监测目前存在的问题
(1)任务繁重,力不从心。自党的十九大准备以来,全国各地刮起了“力查环保”的旋风,很多小型工厂及作坊被查封,一些不具有资质的小饭馆也统统被迫整改。经人民日报上发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十九大召开以来,环保局的工作量相对以往的工作量翻了将近三倍,不论是小街小巷的工厂、饭店等,甚至一些大型的加工厂也被“点名批评”。由于之前在查封过后,一般不会复查,很多地方都是死灰复燃,重新开始营业,此次的监测却是坚持多方位、多样性、多频次的监测,从之前的半年监测一次,到现在的一月监测两次。但是,任务量增加,并没有相对应的增加工作人员,因此很多环保部门的监测力度达不到监测的要求。
(2)缺少应急监测意识和能力。环境监测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是考验一个人忍耐力和意识的工作。在我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监测站的工作人员要么是中老年人,要么是新入社会的愣头青,缺少富有干劲和能力的专业人才,如果出现问题,不能第一时间作出有效处理,错过最佳的监测时机。再加上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很多老旧的设备不能完全适应目前的监测环境,导致问题出现很久以后才被发现,无法达到监测的效果。
(3)监测质量不过关,执行能力弱。监测部门有时候对采集的样品不能及时进行分析,甚至有时候草草了事,不能提供真实有效的环境监测数据。更有甚者,因为分析监测数据比较繁琐,就在之前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自行撰写数据,所有的信息都是虚假的,无法有效执行;另外,执行难的问题在我国行政上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部门之间相互推诿,都不想承担责任,导致拖延执行甚至无人执行。
(4)质量管理手段比较单一,无法适应目前的环境监测制度。由于经济发展较快,我国也在相应的增加监测范围,监测的手段也相对的比较多样性,但是质量管理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不能有效的适应新兴的监测系统,另外,我国质量管理不注重实质,在实践中不能适用。环境监测方法依据混乱,有些使用HJ,有些使用GB,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3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对策
3.1增加资金的投入
尽管最近中央加大了环保的力度,也增加了环保资金投入,但对于全国环保建设来讲,仍显得杯水车薪,各地的环境监测能力依旧落后,因此国家应当继续加强资金的投入,保障各地环境监测机构能够有序的运转,其次,资金也是购买环境监测设备和招揽环境监测人才的保障。
3.2增加环境监测的人才培养
环境监测中很多时候是需要人力去支持,但我国传统的教育中,对于环保人才的教育缺失较为严重,很多高校甚至还没有对口的专业,有时候需要从国外引进。因此,要从教育上抓紧环境监测人才的培养,增加环境监测人员的交流机会,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经验,达成梯队人才体制。强化专业人才的思想教育,将专业和思想有效结合,培养一批素质高、觉悟高、勇于创新的监测队伍。另外,还需要健全完善的人才竞争机制,只有合理的竞争才能促进人才的进步,促进环境监测的高效进步。
3.3加大审计的监督
由于国内国情决定,很多时候,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能专款专用,因此,需要加大资金的审计力度,不仅仅要关注资金的流向,更要关注投入与收益的比例,比如设备的购买使用率,回收率和修复率等,是否存在挪用专项款用作他用的情形。
3.4加强环境监测数据的管理
很多时候,能否正確应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依据的是环境监测作出的数据因此,应当加强对监测数据的管控,作出标准的数据对比库,且收集的数据必须具有代表性。因此要多方位对数据进行比对和选择,最终选出最合适的数据库。数据不仅仅是准确的,还应当是精密的,这就要求作出监测数据的工作人员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水平,要通过合理的、科学的技术分析和比对,提高数据的完整性。
4结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同时,应当注重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环境监测的强弱决定着环境保护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应当提高环境监测的业务水平和技能,完善环境监测的体制,为我国环境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秦陈琰.我国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07.
[2]胡小军.环境公共治理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2007.
(作者单位:抚顺市环境保护局)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状;对策
1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
1.1缺少环境监测意识
在我国,官方环保机构作为官方的环保监测部门,缺少对环境监测的前瞻性,对于环境监测的内容及监测的区域,仅限于常出现污染的几个地区,对于一些新兴的污染源或者污染地区监管较弱,往往是事情出来之后才去采取措施,因此监测的效率比较弱。除此之外,一些民间环保组织没有正确的领导,没有有效的环境监测,往往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1.2缺少国家经济资本的支持,监测设备老旧
因为环境监测在一定程度上要依据科学设备,不是单靠人力监测就能完成的。但在目前我国环保组织中,官方的环保部门也缺少环境监测的设备,并且大部分的环保设备针对的比较单一,比如监测水污染的设备,大气污染的设备,这些设备只能提供一些客观的数字,并不能实际分析影响环境的起因和处理措施。民间的环保组织就更不用提了,有些环保组织甚至连一个像样的监测设备都没有。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类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原来的老旧设备不足以完成监测工作。政府资金基本上都投入到发展中,对于治理的投入相对比较少,因此即使出现了新的环境监测设备,也因为没有资金的支持不能及时更新。
1.3环境监测人员专业素质不强
监测设备在环境监测中是硬件,即使是最先进的设备,也是需要人去操控的,因此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监测的效率。可惜的是,很多地区没有意识到环境监测对于社会稳定的影响力,因此对于监测人员的培养就不是很重视,在以往的高校专业就业率排名上,环境保护专业的排名一直比较靠后,一个是国家重视程度不够,另一个也说明,人们对于环境监测的意识比较薄弱。
2环境监测目前存在的问题
(1)任务繁重,力不从心。自党的十九大准备以来,全国各地刮起了“力查环保”的旋风,很多小型工厂及作坊被查封,一些不具有资质的小饭馆也统统被迫整改。经人民日报上发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十九大召开以来,环保局的工作量相对以往的工作量翻了将近三倍,不论是小街小巷的工厂、饭店等,甚至一些大型的加工厂也被“点名批评”。由于之前在查封过后,一般不会复查,很多地方都是死灰复燃,重新开始营业,此次的监测却是坚持多方位、多样性、多频次的监测,从之前的半年监测一次,到现在的一月监测两次。但是,任务量增加,并没有相对应的增加工作人员,因此很多环保部门的监测力度达不到监测的要求。
(2)缺少应急监测意识和能力。环境监测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是考验一个人忍耐力和意识的工作。在我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监测站的工作人员要么是中老年人,要么是新入社会的愣头青,缺少富有干劲和能力的专业人才,如果出现问题,不能第一时间作出有效处理,错过最佳的监测时机。再加上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很多老旧的设备不能完全适应目前的监测环境,导致问题出现很久以后才被发现,无法达到监测的效果。
(3)监测质量不过关,执行能力弱。监测部门有时候对采集的样品不能及时进行分析,甚至有时候草草了事,不能提供真实有效的环境监测数据。更有甚者,因为分析监测数据比较繁琐,就在之前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自行撰写数据,所有的信息都是虚假的,无法有效执行;另外,执行难的问题在我国行政上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部门之间相互推诿,都不想承担责任,导致拖延执行甚至无人执行。
(4)质量管理手段比较单一,无法适应目前的环境监测制度。由于经济发展较快,我国也在相应的增加监测范围,监测的手段也相对的比较多样性,但是质量管理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不能有效的适应新兴的监测系统,另外,我国质量管理不注重实质,在实践中不能适用。环境监测方法依据混乱,有些使用HJ,有些使用GB,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3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对策
3.1增加资金的投入
尽管最近中央加大了环保的力度,也增加了环保资金投入,但对于全国环保建设来讲,仍显得杯水车薪,各地的环境监测能力依旧落后,因此国家应当继续加强资金的投入,保障各地环境监测机构能够有序的运转,其次,资金也是购买环境监测设备和招揽环境监测人才的保障。
3.2增加环境监测的人才培养
环境监测中很多时候是需要人力去支持,但我国传统的教育中,对于环保人才的教育缺失较为严重,很多高校甚至还没有对口的专业,有时候需要从国外引进。因此,要从教育上抓紧环境监测人才的培养,增加环境监测人员的交流机会,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经验,达成梯队人才体制。强化专业人才的思想教育,将专业和思想有效结合,培养一批素质高、觉悟高、勇于创新的监测队伍。另外,还需要健全完善的人才竞争机制,只有合理的竞争才能促进人才的进步,促进环境监测的高效进步。
3.3加大审计的监督
由于国内国情决定,很多时候,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能专款专用,因此,需要加大资金的审计力度,不仅仅要关注资金的流向,更要关注投入与收益的比例,比如设备的购买使用率,回收率和修复率等,是否存在挪用专项款用作他用的情形。
3.4加强环境监测数据的管理
很多时候,能否正確应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依据的是环境监测作出的数据因此,应当加强对监测数据的管控,作出标准的数据对比库,且收集的数据必须具有代表性。因此要多方位对数据进行比对和选择,最终选出最合适的数据库。数据不仅仅是准确的,还应当是精密的,这就要求作出监测数据的工作人员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水平,要通过合理的、科学的技术分析和比对,提高数据的完整性。
4结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同时,应当注重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环境监测的强弱决定着环境保护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应当提高环境监测的业务水平和技能,完善环境监测的体制,为我国环境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秦陈琰.我国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07.
[2]胡小军.环境公共治理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2007.
(作者单位:抚顺市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