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0745c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情境教学 语文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 语文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以往初中语文教学中重点仅仅局限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对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意识和个体差异,将语文学习的过程变成了一种知识的灌输过程,没有重视学生已经形成的创造力和知识的积累,忽略了学生内心世界的需求,单纯地强调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其教学结果不可避免地培养了学生只看重分数、没有个性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语文教学的方式必然随着社会的需求作出调整,尤其是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语文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创设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情境教学改善了传统语文教学中呆板的状态,将传统的注入式变为启发、探讨、研究等,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得到信息,使知识融会贯通,并不断得到新的知识,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因此情境创设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1 情境创设易调动学生的感情、点燃学生的激情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更好的调动感情,激起内心的感情共鸣。语文教学,要想让学生对一篇文章(尤其是一些感情色彩较浓的文章)理解透彻,知文意、识文理、悟文情,就必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亲临的氛围中,走进作者心田,领悟其内心情感。
  1.2 情境创设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
  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能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模拟表演等手段来进行情景创设的。有些特别的文章,我们只能通过让学生去大胆的想象来创设情境。比如:我在教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一首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以及诗人与主人的深厚友谊,我让学生去大胆的想象诗人与朋友“把酒话桑麻”时的情景。他们除了“话桑麻”,还说了些什么?诗人为什么还要“还来就菊花”?学生思考后,有的说:“诗人还与主人说起了今年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有的说:“诗人与主人谈起了往事”;还有的说:“诗人不请自来赏菊,说明他爱菊花,同时也说明他以前也许与主人一起饮过菊花酒”等。这样,学生通过充分的发挥想象,既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又更好的理解了诗文。
  1.3 情境创设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熟悉课文,理解课文,老师有时让学生把文章中的某一部分或全文表演出来,这种表演本身就是一种情境的创设。这种身临其境会让学生对文章更加熟悉、理解。例如:教《皇帝的新装》一文,可让学生先预习课文,在对文章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由科代表组织学生分配角色、排练,然后用一节课表演。学生排练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文章熟悉的过程,理解的过程。而表演又是一个感染其他学生的过程。不管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无疑是一堂很生动的课,要比老师抽象的讲解效果好的多。学生在表演时,不仅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
  2 语文教学中要创设多种形式的情境教学
  2.1 结合文本,创设生活情境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变化,文本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教学点与兴趣点往往不一致,文本与学生脱节,这时就需要教师创设优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真切地感受,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学生进入文本,真切感受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意义,这样的学习才会主动,这样的课堂才会生动
  2.2 深入生活,创设想象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的模式应与生活紧密联系,利用想象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的经历、生活中的所见所感等,都可以做为学习的资源。初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们更喜欢和生活有关的文章。陶行知先生说过:“脱离生活的教育是鸟笼的教育。”要设计情境把教材和学生的生活沟通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宝库,深化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2.3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可利用多媒体展现课文情境,在多媒体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例如教学《黄河颂》,要求学生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对黄河的赞颂,这对于一个没有身临其境到过黄河边、对抗日战争历史还不甚了解的学生来说是困难的。这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黄河实景,介绍历史背景,创设情境学生有了真切感受,即使没有见到真的黄河,但是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黄河的魅力,提高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能容易地完成学习任务。
  2.4 利用表演,创设互动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學中,还可以利用表演,创设学生之间互动的情境教学,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将课文内容表演出来。学生为了演好角色,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充分了解,甚至有的学生可以将课文背下来,将教材中的角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家眼前时,学生们成了热情的演员或观众,一下子全部进入了教材描写的情境中。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既可以听到又可看到,富有戏剧情味。同时表演是在熟读课文之后,又加深了对课文的记忆。
  总之,语文教学中,教师巧妙多种情境策略,创设情境的氛围,愉快地教学,发挥语文教学的情境效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语文教学将会出现新的天地。
其他文献
【摘要】变革课堂教学,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变教为学,变听为讲,自己变式的课堂活动中,學生自己学、自己讲、自己质疑、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生命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关键词】课堂变革 学生积极性
期刊
【摘要】“乐学之下无负担”,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变革,它为把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创造了广阔空间。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小学语文面对活泼可爱的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要运用快乐学习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快乐教学 运用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清代教育家王筠曰;“人不是动物……人皆寻乐,谁肯寻苦?”由此可见,我们这些教育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目前,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而问题解决教学法就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经实践证明,這种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增强学生实际解决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里,我们就以
期刊
【摘要】“问题导学”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围绕问题的提出、讨论、解决三个阶段而进行的教学方法,教学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学生提出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此分析讨论,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问題导学 讨论 引导 能力
期刊
【摘要】本文从“知人论世,进入意境,诗画结合,传情达意”举例阐述了如何进行初中古诗词意境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意境教学  意境是诗人借助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理,“意”指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指客观的景物、生活;意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情感与理智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达成气从
期刊
【摘要】为更好地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本文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分析了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操作性强,效果好。  【关键词】高中历史 问题情境 思维能力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想方设法要学生学会”为“指导学生会学”。教学中应注重设置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结合所学知识,更好地生成知识体系,锻炼自己的思维品质,培
期刊
【摘要】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活动的一种倾向,是行为的动力。学生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才能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并进行自主探究。  【关键词】兴趣 初中物理 教学  教师必须考虑到可能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各种因素,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点燃兴趣之灯,培养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提高。那么,在教
期刊
【摘要】教学的发展有很多关键的元素值得人们去思考,教师的作用,学生的态度,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有什么样的二元关系,学生在教学中有什么养的学习态度,学校的教学条件等等。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地方值得改进,然而,在众多的问题中关键问题还是在于教学水平,即是如何提升学生的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主要承担了这一基本职责,作为综合性的教学学
期刊
【摘要】在初中语文的实践教学中,对古代诗词鉴赏的教学与如何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鉴赏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鉴赏古代诗词也是有技巧的,如果能在平时鉴赏古诗词的实践中思考、总结出一些比较实用的技巧,则不仅对学生本人或作为引导者的教师有很大参考价值,还可以启发初中生在对古代诗词鉴赏时作出一些相应的,独立的反思,可谓是一举两得。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代诗词 鉴赏技巧  对目前的初中生而言,古代诗词鉴赏依然
期刊
【摘要】实施“三力”教学,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学习活力的培养,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自主高效的学习活动中,从而实现打造学生的综合实力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三力”课堂  1 背景  为了避免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师生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动力不足、活力不够的现象,我校提出实施“三力”课堂教学构建模式。“三力”即动力、活力、实力。“三力”课堂教学模式包括导、习、评三个环节。导——教师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