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甲基黄嘌呤为近视防控新发现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um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度近视是导致不可逆性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常存在眼轴明显延长、后极部巩膜变薄等,可导致严重的、不可逆的致盲性改变。屈光矫正高度近视以及治疗其并发症花费高且疗效不理想,因此控制眼轴增长、改善巩膜状态是目前近视研究的重点。近期有研究发现7-甲基黄嘌呤可以增加后极部巩膜厚度,增加后极部巩膜胶原纤维的直径,调控巩膜再塑,有望使用7-甲基黄嘌呤控制近视进展、防止其严重并发症。文中介绍了7-甲基黄嘌呤的药理作用、可能的控制近视的机制及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

其他文献
自体血清滴眼液(autologous serum eye drops,ASD)具有与正常泪液相似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化学特征,临床研究报道显示ASD成功应用于多种眼表疾病的治疗。然而,不同研究中采用的ASD浓度差异很大,这导致滴眼液中营养成份、生长因子及维生素等物质的浓度也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可能会影响其治疗效果。该综述总结了近年来不同浓度ASD在眼表疾病中的应用,为进一步研究不同浓度ASD在眼表疾病
目的评价左室射血时间指导肝移植术中容量管理的效果。方法拟在全麻下行首次肝移植术患者60例,年龄32~64岁,体重54~93 kg,ASA分级Ⅱ或Ⅲ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或B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和食管超声监测组(TEE组)。补液原则:C组维持平均有创动脉压、HR和CVP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值的20%,尿量>1 ml·kg-1·h-1。TEE组维持左室射
期刊
目的对比研究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和单纯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术后黄斑区形态结构及视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对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潍坊医学院眼科就诊的83例(84只眼)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黄斑前膜剥除联合内界膜剥除;对照组:单纯行黄斑前膜剥除。随访2~12个月,观察前膜剥除,黄斑区水肿消退,视力变化情况,对视力变化及与
期刊
目的观察外眦水平牵拉术治疗重度退行性下睑外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临床病例系统研究。对46例(68只眼)退行性睑外翻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23例(34只眼)。治疗组行外眦水平牵拉术,对照组行下睑水平缩短术。术后观察下泪小点位置、下睑位置、泪溢、异物感和结膜充血情况。结果治疗组23例(34只眼)下睑外翻完全矫正,2例(2只眼)在术后7 d因泪小点外翻行内侧睑板结膜梭形切除术,术
期刊
期刊
目的应用改良外伤性泪囊炎手术的鼻黏膜瓣,观察其疗效。方法26例(27只眼)外伤性泪囊炎患者,均实施了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术中""形鼻黏膜的前、后瓣分别与泪囊黏膜的前、后瓣对应缝合。观察泪囊和鼻黏膜瓣的对合情况、冲洗是否通畅、流泪症状是否消失。术后随访6月。有内眦韧带断裂者,一期行内眦韧带修复。有明显眼球内陷的眼眶骨折患者,行二期眼眶骨折整复术,与第一次手术间隔3~4月。结果26例(27只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epiretinal membrane,IERM)手术治疗后黄斑结构和视功能的变化,评价黄斑结构与视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西南医院眼科就诊的38例(38只眼)行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资料,术后随访1年。测量患者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FT)、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分析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