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丰富,但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利用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加强倡导农村幼儿教师渗透性学习、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和重视教学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积极作用是促进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途径。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课程资源;教师专业化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11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和学前双语教育。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1]。同时要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2]。由此可见,国家对学前教育日益重视特别是贫苦地区农村幼儿教育。课程资源蕴含丰富的故事并具有内在生命力,只有在与人接触中,这种生命力才能转化成外在语言[3]。因此,教育应以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本研究在充分尊重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育特殊性的基础上,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为契机探索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途径。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深入甘肃十几个贫困县中随机抽取:张掖、平凉、靖远、定西,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每个县抽取3个乡,再从每个乡中抽取4个农村幼儿园,共计36所农村幼儿园。其中发放园长、教师问卷156份,收回有效问卷147份,回收率为94.2% 。问卷内容涉及农村幼儿教师的基本情况、知识结构、对课程资源的了解程度和幼儿园课程资源情况等方面的内容。本研究结果以 SPSS for windows 12.0对数据主要进行统计分析,对实地观察调研的资料进行整理,提出主题,作为数据的补充。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园内硬件匮乏,园外丰富但利用率很低。
在调查中发现,通常只有用来给幼儿上课的教室,没有盥洗室、休息室,人均占地不到1.2平方米;而室外活动场地较为充足,人均占地11.3平方米且多以土地为主,可供幼儿自由活动玩耍。只有27.3%教室内有图书角,其他的区角也形同虚设徒有虚名。实地观察发现只有幼儿园的手工展示角的内容相对丰富,有报纸做的冰糖葫芦、用麦穗、树叶做的拼图等。
(二)教师自身资源丰富,专业化的水平低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成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条件。另一个方面教师在课程资源的识别、分类、评估基础上,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和发挥其效益的过程中也是其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调查发现:一,学历达标率高,专業不对口且职称评定不规范;教师年轻化趋势明显,教学经验缺乏。这为教师专业化发展造成了先天的困难;同时也为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二,对课程资源的内涵、外延知之甚少。45.4%不知道课程资源概念和内涵; 57.8%的教师不认为幼儿和家长是课程资源,86.7%的教师认为自己不具备对课程资源甄别的能力。从中可看出,教师没有正确的课程资源,对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不自知,体现了利用课程资源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可行性;三,职业认同较好,教育观念落后。89%的教师希望获得在农村幼儿园现有基础上,适合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内容。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低,但她们有专业化发展的动力需求。
四、促进甘肃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策略
1、在挖掘课程资源过程中,支持和激励农村幼儿教师渗透性学习。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认识到教师专业化发展对于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作用,同时还要认识课程资源在其发展中价值,其是提高农村幼儿园办学质量的需要;在思想上、理论上、方法上的等方面对农村幼儿教师给予鼓励和支持,另一方面,教师也要进行自我塑造,通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断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提高,使自己处于螺旋上升的过程之中。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帮助农村幼儿教师认清幼儿园园内和园外的课程资源,形成开放接纳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会渗透性学习,不断拓展自身知识面,在这基础上激发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热情,就能够有针对性的发现、纠正在以往在教学中存在的对课程资源漠视的问题,也就有了个人专业成长的内在需求,就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加强课程资源意识的培训,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涉及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在现代幼儿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幼儿教师已由传统的占有、传播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幼儿的引导者、合作者、观察者,教师角色的转变需要教师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幼儿,了解幼儿的生活。他们能否积极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影响到教师对自己角色的这种变化的理解。因此,在培训过程中,要根据他们具体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她们能更好地适应农村幼儿园现有教学环境,提高自我效能感。首先,在培训中,要加强课程改革的学习,理解课程改革的意义。让教师理解在课程改革中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中获得经验的积累。其次,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树立科学的课程资源观,扮演好多种教师角色。课程资源观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过去,常把课程资源狭隘的理解为教材、参考书等。最后,在实践提高对课程资源开发专业技能。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农村幼儿教师对教育教育,对课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解,提高能力和素质。聘请专家深入实验基地调研,和幼儿教师一起根据不同幼儿年龄段确定课程目标,评估当地的课程资源;然后一起研讨,将课程资源甄别、整理、分类和筛选、开发和利用,最后通过检查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教师的认识水平、优化了知识结构、发展了专业能力和技能、最终形成了良性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梯队。
3、重视教学在专业化发展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差距,有的放矢地进行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这就要求他们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深入了解教学活动的复杂过程,慢慢地由外在的评判标准,转而反省自身的教学活动[4]。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自身特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当地的资源和幼儿的已有的经验,根据领域的总目标、每学年的目标甚至每次活动的目标,还有熟悉目标与资源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农村幼儿教师在运用何种资源进行选择、组合、改造与创造性加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实践中,要发掘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增加对当地资源的了解和甄别,对同一资源的不同用途或者不同资源的同一用途进行整理和反思。如要对语言进行教学,可从知识当地的儿歌、谚语、童谣和故事中进行内容选择,当然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还要对内容进行修改。《四季花》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里来乱点灯\黄风儿过来乱嚷嚷\二月里来龙抬头\各沟小岔消水流\二龙王戏水江边上站…… [5] “早纳粮,不怕官,孝顺父母不怕天。”、“栽树种桐,子孙不穷。山林松柏青,胜过捡黄金。家有千株柳,何须满山走。”等谚语由来的历史典故等。当地的幼儿对他们熟悉的儿歌、谚语非常感兴趣,从教学的角度看,可以对儿歌、谚语等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和评价。其中,教师可选择那些朗朗上口,节奏简单的作为音乐素养培养的内容;第二,儿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也可纳入语言教学活动。第三,《四季歌》、《十二月花》等则是知识性儿歌,其内容是动植物知识和节气知识,可以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有选择的纳入科学活动中。例如,教师可选择当地幼儿的生活中随处可以找到的有特色的农作物,以我们的家乡为主题,设计以特色农作物为切入口,设计一系列语言、科学、艺术的活动。同时教师还可以和幼儿一起亲自种植,一起观察农作物从种子、发芽到结果实完整的生长过程,把知识以全方位、各种形式呈现给幼儿。教师在主题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反思课程资源内涵和特点与自己对其的认识是否一致,反思通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这样幼儿教师就把培训学来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利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农村幼儿教师构建具有自己特点的专业知识结构,使其学前专业视野更加宽广,进而扩充专业理论的内涵,实现自身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zwgk/2010-11/24/content_1752377.htm,2010,11
[2]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zwgk/2010-11/24/content_1752377.htm,2010,11
[3][美]德布柯·蒂斯玛吉·卡特.和儿童一起学习[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77.
[4]俞国良林崇德. 论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师培养与发展[J]. 教育研究,1999,10.
[5]张光复孙志勇魏俊舱. 爱我平凉丛书庄浪卷·歌谣故事[M]. 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0,81.
作者简介:
李炙檬(1978-),安徽巢湖人,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硕士。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课程资源;教师专业化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11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和学前双语教育。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1]。同时要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2]。由此可见,国家对学前教育日益重视特别是贫苦地区农村幼儿教育。课程资源蕴含丰富的故事并具有内在生命力,只有在与人接触中,这种生命力才能转化成外在语言[3]。因此,教育应以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本研究在充分尊重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育特殊性的基础上,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为契机探索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途径。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深入甘肃十几个贫困县中随机抽取:张掖、平凉、靖远、定西,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每个县抽取3个乡,再从每个乡中抽取4个农村幼儿园,共计36所农村幼儿园。其中发放园长、教师问卷156份,收回有效问卷147份,回收率为94.2% 。问卷内容涉及农村幼儿教师的基本情况、知识结构、对课程资源的了解程度和幼儿园课程资源情况等方面的内容。本研究结果以 SPSS for windows 12.0对数据主要进行统计分析,对实地观察调研的资料进行整理,提出主题,作为数据的补充。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园内硬件匮乏,园外丰富但利用率很低。
在调查中发现,通常只有用来给幼儿上课的教室,没有盥洗室、休息室,人均占地不到1.2平方米;而室外活动场地较为充足,人均占地11.3平方米且多以土地为主,可供幼儿自由活动玩耍。只有27.3%教室内有图书角,其他的区角也形同虚设徒有虚名。实地观察发现只有幼儿园的手工展示角的内容相对丰富,有报纸做的冰糖葫芦、用麦穗、树叶做的拼图等。
(二)教师自身资源丰富,专业化的水平低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成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条件。另一个方面教师在课程资源的识别、分类、评估基础上,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和发挥其效益的过程中也是其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调查发现:一,学历达标率高,专業不对口且职称评定不规范;教师年轻化趋势明显,教学经验缺乏。这为教师专业化发展造成了先天的困难;同时也为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二,对课程资源的内涵、外延知之甚少。45.4%不知道课程资源概念和内涵; 57.8%的教师不认为幼儿和家长是课程资源,86.7%的教师认为自己不具备对课程资源甄别的能力。从中可看出,教师没有正确的课程资源,对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不自知,体现了利用课程资源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可行性;三,职业认同较好,教育观念落后。89%的教师希望获得在农村幼儿园现有基础上,适合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内容。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低,但她们有专业化发展的动力需求。
四、促进甘肃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策略
1、在挖掘课程资源过程中,支持和激励农村幼儿教师渗透性学习。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认识到教师专业化发展对于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作用,同时还要认识课程资源在其发展中价值,其是提高农村幼儿园办学质量的需要;在思想上、理论上、方法上的等方面对农村幼儿教师给予鼓励和支持,另一方面,教师也要进行自我塑造,通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断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提高,使自己处于螺旋上升的过程之中。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帮助农村幼儿教师认清幼儿园园内和园外的课程资源,形成开放接纳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会渗透性学习,不断拓展自身知识面,在这基础上激发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热情,就能够有针对性的发现、纠正在以往在教学中存在的对课程资源漠视的问题,也就有了个人专业成长的内在需求,就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加强课程资源意识的培训,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涉及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在现代幼儿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幼儿教师已由传统的占有、传播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幼儿的引导者、合作者、观察者,教师角色的转变需要教师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幼儿,了解幼儿的生活。他们能否积极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影响到教师对自己角色的这种变化的理解。因此,在培训过程中,要根据他们具体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她们能更好地适应农村幼儿园现有教学环境,提高自我效能感。首先,在培训中,要加强课程改革的学习,理解课程改革的意义。让教师理解在课程改革中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中获得经验的积累。其次,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树立科学的课程资源观,扮演好多种教师角色。课程资源观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过去,常把课程资源狭隘的理解为教材、参考书等。最后,在实践提高对课程资源开发专业技能。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农村幼儿教师对教育教育,对课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解,提高能力和素质。聘请专家深入实验基地调研,和幼儿教师一起根据不同幼儿年龄段确定课程目标,评估当地的课程资源;然后一起研讨,将课程资源甄别、整理、分类和筛选、开发和利用,最后通过检查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教师的认识水平、优化了知识结构、发展了专业能力和技能、最终形成了良性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梯队。
3、重视教学在专业化发展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差距,有的放矢地进行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这就要求他们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深入了解教学活动的复杂过程,慢慢地由外在的评判标准,转而反省自身的教学活动[4]。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自身特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当地的资源和幼儿的已有的经验,根据领域的总目标、每学年的目标甚至每次活动的目标,还有熟悉目标与资源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农村幼儿教师在运用何种资源进行选择、组合、改造与创造性加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实践中,要发掘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增加对当地资源的了解和甄别,对同一资源的不同用途或者不同资源的同一用途进行整理和反思。如要对语言进行教学,可从知识当地的儿歌、谚语、童谣和故事中进行内容选择,当然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还要对内容进行修改。《四季花》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里来乱点灯\黄风儿过来乱嚷嚷\二月里来龙抬头\各沟小岔消水流\二龙王戏水江边上站…… [5] “早纳粮,不怕官,孝顺父母不怕天。”、“栽树种桐,子孙不穷。山林松柏青,胜过捡黄金。家有千株柳,何须满山走。”等谚语由来的历史典故等。当地的幼儿对他们熟悉的儿歌、谚语非常感兴趣,从教学的角度看,可以对儿歌、谚语等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和评价。其中,教师可选择那些朗朗上口,节奏简单的作为音乐素养培养的内容;第二,儿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也可纳入语言教学活动。第三,《四季歌》、《十二月花》等则是知识性儿歌,其内容是动植物知识和节气知识,可以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有选择的纳入科学活动中。例如,教师可选择当地幼儿的生活中随处可以找到的有特色的农作物,以我们的家乡为主题,设计以特色农作物为切入口,设计一系列语言、科学、艺术的活动。同时教师还可以和幼儿一起亲自种植,一起观察农作物从种子、发芽到结果实完整的生长过程,把知识以全方位、各种形式呈现给幼儿。教师在主题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反思课程资源内涵和特点与自己对其的认识是否一致,反思通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这样幼儿教师就把培训学来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利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农村幼儿教师构建具有自己特点的专业知识结构,使其学前专业视野更加宽广,进而扩充专业理论的内涵,实现自身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zwgk/2010-11/24/content_1752377.htm,2010,11
[2]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zwgk/2010-11/24/content_1752377.htm,2010,11
[3][美]德布柯·蒂斯玛吉·卡特.和儿童一起学习[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77.
[4]俞国良林崇德. 论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师培养与发展[J]. 教育研究,1999,10.
[5]张光复孙志勇魏俊舱. 爱我平凉丛书庄浪卷·歌谣故事[M]. 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0,81.
作者简介:
李炙檬(1978-),安徽巢湖人,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