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格物致知”在物理课上的应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cppc825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提纲挚领的重要内容。它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知识与技能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是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是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是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如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当然,三维目标主要还是让学生学会做学问、做人、和做事。
  三维目标与先秦经典《礼记大学》提出的“格物致知”是相通的。 格物致知这个成语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思想命题,其基本意思是说:考察事物,获得知识。宋代儒家理学家朱熹认为:“要获得知识,必须考察事物,以求认识事物的理。任何事物都有理,任何人都有一定的知识。求学者应该把心中已知的理作为基础,进一步努力,以求达到认识的顶点。经过长期努力,会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好像突然之间明白了一切,这就是认识的顶点。”《礼记大学》所提出的儒者求学八阶段的初始两个阶段:“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是最初始的认识起点,“致知”则是过程和结果,以求达到思维的不断的创新进步。我们的教育最终目的就是要让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做到这些,做到“触景生情”,对身边的事物进行琢磨研究,获取事物中所涵盖的知识,达到“格物致知”,不仅“格”出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悟出思想、品格等人文科学知识,使个人得到思维的提高,使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完善。
  “格物致知”对古代不论是思想发展还是科学发展上都有极大的影响。《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最善的人,所处的位置最自然而不引人注目,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原来这句话是老子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老子的“上善若水”就是“格”水这个“物”“致”上善这个“知”的典型体现,是通过自然事物悟出人处世也应顺乎自然的道理。
  在科技方面还有,鲁班根据带齿的植物划破皮肤发明了锯条;扁鹊根据不同病情人体会有不同体现和反映提出了中医的诊断方法“望、闻、问、切”;张衡根据惯性原理发明地动仪等等这些都是格物致知的结果。
  近现代物理科学的飞速发展,也无不是一些科学家“格物”所致。瓦特“格”烧开的水产生的热气把壶盖顶起,“致”出来蒸汽机,世界工业进入第一次革命,使动力由人畜力向热力转移,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法拉第根据电生磁,想到磁能生电而发明了发电机;莱特兄弟等“格”飞鸟,“致”出世界第一架飞机,实现了人类飞天梦,仿生学从此也方兴未艾。等等。
  “格物致知”在物理课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多种状态。三维目标中的任何一条都可以“致出”三维目标的所有内容。如:通过“过程与方法”进行“格物”,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达到“致知”的目的;通过“格”“知识与技能”“致”出新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样通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总结得出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等。
  通过对电学知识的学习我们还能得出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安全用电常识、环境保护意识、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现代社会电已经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能源了,离不开电了等等。
  总之,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是对“格物致知”的一种新诠释、新尝试,物理学中各种知识都具备这个内涵,“格物致知”引导学生多提出几个问题,扩展知识探索,获取更多的科学和人文知识,必将引导学生学会做学问、做人和做事。
其他文献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电教媒体手段,并把电教媒体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可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界的共识。而实现这种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做好电教媒体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使电教媒体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
期刊
一、引言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它主要活动是小组的合作学习,它打破了教师的“一言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给了学生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机会,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和人交往的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的进程。  二、概述合作学习  (一)合作學习的定义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具有实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体系。合作学习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和全员互动。
期刊
人类文明自有语言文字以来,就是为了与人更好的沟通交流。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阅读理解文章的含义,领会别人表达的见解和主张,进而能运用语言文字,准确的表现出自己的见闻和感想。  从一年级学生就开始了遣词造句的练习,写出通顺生动的句子。二年级起练习写日记,用完整的语段来表达自己一天的见闻。每一次的看图说话练习,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完整通顺的语言来表达出图意,这些都是在为写段落打好基础。  但是进入小
期刊
审题是做题的关键,如果连题目要求都判断错了,那么肯定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如何才能审好题呢?经过反复思考、探索和实践,我总结出了“读、画、圈、说、恒”五步审题法。  一、读题:避虚就实,选取有用信息  读题,是审好题的第一步。低段需要指读,中高段可以默读。读题要注意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破句,把题目读顺,不能只读一半题目,以个人经验,就开始答题,要边读边理解题目要求,从中选取有用的信息进行思考。 
期刊
西山学校是和谐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全国一流的民办学校。课程体系有特色。西山学校在传统课程体系基础上,充分利用本校自身优势以及周边有利资源,积极探索开发设计符合学生要求和教学实际的特色课程体系,比如,先后开设了武术、艺术(音乐、美术)、体育(足球)、社会实践等各具特色的校内校外课堂,实现了课程结构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而我校小学部也在总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快乐课堂教学改革也初见成效。  斯宾塞说
期刊
历史人物往往是民族的灵魂、历史的脊梁和时代的骄子,他们的身上有着政治的理想和时代的气质。“吹去历史尘埃,彰显人性之光“,在细微处发现历史人物人性之美丽和人格之光辉。从这些命运跌宕的历史人物身上,可以挖掘德育资源,从而开阔胸襟,提升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整个民族和个人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兴亡而奔走呼号,又有多少文人墨客抒写爱国篇章,给我们留下
期刊
新世纪之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课堂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载体,是课堂教学中连接学生和教师的桥梁,是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语文作为一门承载语言艺术教育的学科,教师语言的优秀示范作用和熏陶作用尤显重要。那么,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在教师的职业生涯过程中,起着哪些作用呢?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又如何提高教师语言艺术呢?
期刊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语文早读的现状  自古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就非常重视读书,早读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形式存于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长期以来我国的小学在设计课程时,都会把早读课排在第一节。因为早晨是记忆的黄金时段,大声地诵读有利于学生从各个感官去去接触语文,从而更好的进入语文课堂学习。然而,早读课无论是形式还是质量上都还存在这诸多问题。这种状况,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表现尤为突出。  1.缺乏管理 
期刊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 “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教与学也离不开阅读。”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中关键的一环,而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恰恰在其中能起到一个垫脚石的作用。然而,要想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并不是一件一蹴即至的事。需要教育者在学生对数学的萌芽时期就帮助学生打开他们对阅读理解的天窗。老师要从结合实际,以及学生的兴趣点,总结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步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審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在阅读中积淀着语文的基础知识,广泛地阅读又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初中语文对学生阅读的质和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文本的难易、体裁等方面作了关键的引导,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提升思维能力,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也影响着学生对生活和周围事物的理解,不但是学习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才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