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印刷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对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内容与方向等方面做些探讨,以其揭示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一般规律。
[关键词] 高职 特色专业 建设
特色专业是高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富有个性风貌的专业,是指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办学思想、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和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了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高校如何科学地进行特色专业建设便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从目前情况来看,许多研究均将高校作为一个大类来探讨特色专业建设问题,或者说研究的就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特色专业建设问题。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办学类型,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有其自身规律。本文试图通过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印刷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对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内容与方向等方面做些探讨。
一、印刷技术专业的行业背景及办学现状
1、印刷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
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来看,我国印刷行业正面临最大的机遇。据了解,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印刷业产值占到GDP的3%-4%,而我国的印刷业产值大约只占到GDP的2%;在人均用纸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大约是30kg,我国则大约是5kg。因此国内印刷行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印刷行业人才资源呈现出非常紧缺的态势,适应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尤为缺乏。与技术的发展相比,相对滞后的人才培养以及人才紧缺的现状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和制约因素。
2、我院印刷技术专业建设历程与优势
我院是江西唯一的一所开办该专业的院校,全国同类院校也不过十余所。印刷技术专业是我院建校时的初始专业,经过25年的发展与积淀,已为全国印刷、包装行业培养了近5000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在省内外30多家印刷、包装企业建立了实训基地,和全国150余家大、中型印刷包装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用工关系。该专业不仅是我院的特色品牌专业,在全国新闻出版署系统同类院校中也享有较高的声誉。2005年度我院印刷技术专业被评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系统院校骨干示范专业。我院印刷技术专业无论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社会服务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我院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
二、印刷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
1、建设目标
以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为指南,根据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能力和素质要求,全面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基于印刷技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改革,突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完善专业实训条件,建设集教学、研究、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印刷教育教学多功能实训中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企“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优化师资配置。在上述建设基础上,使该专业成为本省乃至全国有明显优势的专业,大幅提升该专业在国内印刷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本省乃至全国印刷行业企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建设思路
学院围绕 “招得进、育得好、送得出、用得好”的人才培养理念,广泛深入专业调研论证,把握行业人才需求和专业岗位人才培养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以生源质量为基础、以师资队伍为保证、以课程体系为载体、以专业技能为重心、以职业素养为根本”的特色专业建设思路,锐意改革,大胆实践,并注意凝练、集成特色专业建设实践的有效经验,形成特色专业建设内容的相关规范、标准及制度,推动该专业创特色、树品牌。
三、印刷技术特色专业建设方向与内容
1、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提高教师学历层次的决定》、《教师外出考察调研及参加学术会议的暂行规定》以及《关于专业带头人、学术骨干遴选和培养的暂行办法》等规定。为更好地推动特色专业建设,印刷工程系制定了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专业教师整体素质,优化专业师资队伍结构。
(1)建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的选拔评聘制度。根据学院《关于专业带头人、学术骨干遴选和培养的暂行办法》,印刷工程系积极培养、选拔专业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组织专业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参与毕业实习指导,并利用每年寒暑假到行业企业进行实践锻炼,逐渐形成了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印刷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2)引进了部分专业课教师,重点引进高学历教师及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兼职教师。近3年,印刷技术专业引进了6名研究生学历教师,聘请了5名印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专业实训教师。
(3)组建了有知名专家教授、企业高管及技术骨干参与的印刷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了天津职业大学教授孙诚,雅昌印刷集团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戴虎,江西新闻出版局印刷质检站站长、高級工程师张红霞,江报集团印刷有限公司副总、高级工程师江俊祥作为本专业客座教授,指导本专业建设。
(4)创建了有利于专业教师成长的教学科研平台。通过学科带头人、优秀主讲教师、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评选,激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课题研究、教学改革等教学科研活动,以评优促建设,以建设促成长。
2、专业及课程改革
(1)形成紧跟行业发展变化的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校内专任教师到印刷行业企业生产一线调研学习、行业技术骨干、专家到学院讲学制度;完善本系网站,创设毕业生与系部的交流平台,畅通校友信息反馈渠道。根据调查、学习与反馈,准确把握行业发展现状,紧跟行业发展变化,形成有效的印刷技术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
(2)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高职印刷技术专业建设特点,遵照印刷技术专业国家行业资格标准,明晰专业定位,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素养为基础,以专业能力为本位,培养“能力强、后劲足”的印刷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积极与省内外印刷企业单位紧密合作,以具体的专业工作岗位为依托,按照职业能力递进规律,分析专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胜任工作任务必需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梳理出不同的学习领域,并针对学习领域解析出典型工作情境和工作任务,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4)深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按照工作过程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性,以项目导向为主设计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强调“边学边做,以做促学、学做一体”。教学设计注意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了职业能力的综合性,强调职业教育的开放性。校企共同开发设计评价标准,并按工作任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3、强化实践实训教学环节
(1)加强实训条件建设
印刷技术专业作为全国新闻出版系统职业技术学校骨干示范专业和学校重点建设专业,长期以来受到省职成教处、署人教司和新闻出版局的高度重视,在经费投入、师资配备和培养方面都给予了政策倾斜。总值400余万元、面积5100m2的印包实训大楼于08年7月竣工,内设印刷技术专业实训室7个,公用实训室9个,配有总值1000余万元的设备138台套,其中大型印刷专用实训设备12台。同时,该专业还在30余家省内外印刷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其中10余家为我院产学对接紧密合作单位。并与北京印刷学院、武汉大学、日本月冈株式会社、大韩民国国际能力开发交流协会建立了专业人才培养合作关系。
(2)加大实践实训教学力度
一是分散与集中实训相结合。根据学生专业认知规律,在实训教学中循序渐进,将分散与集中实训相结合。分散实训是以单门课程中的技能项目开展校内实训教学,以基础课为主,安排在第一、二学期,项目较为单纯,主要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集中实训是以多门课程中的综合技能项目开展校内实训教学,以专业核心课为主,安排在第三、四学期,项目综合性强,主要训练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技能。
二是完善企业顶岗实习教学。在第五、六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采取“实习+就业”的顶岗实习模式,开展生产性实习,让学生在实打实的企业环境中学习、工作,在锻炼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促进其由学生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三是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组织一年一度的印刷技术专业职业技能大赛,开展学生技能大比武;积极参与两年一次的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首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2008年)中,我院派出的5名学生在全国28所院校88名选手参加的决赛中全部进入前20名,其中一人获二等奖,二人获三等奖,二人获得优胜奖,受到组委会的一致好评。我院印刷技术专业以竞赛为抓手,突出实践技能教学,积极推进专业技能教学改革,展示了专业职教成果。
四是严格职业职业证书制度。把职业技能考证列入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实施“双证融通”教育。将职业技能鉴定项目融合进专业实践教学,学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理论和操作考核,才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4、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学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学生由于在进入企业前没有心理准备,以为走入社会比学校自由,不付出艱苦的劳动就可以得到较好的岗位,可以挣大钱了。可现实离他们想象的太大了,不少同学由于受不了企业严格纪律的约束、艰苦的劳动和简朴的生活,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甚至父母的溺爱,走进社会不到一个月就受不了。有的跳槽,有的改行,有的甚至辞工回家待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给自己和学校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基于这种现状,我院印刷技术专业在近几年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加强学生世界观、就业观的教育,另一方面在寒署假组织学生参加勤工检学,体念印刷企业生活,使他们尽早适应社会,同时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力度,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能够胜任繁重的劳动。这一措施的实施稳定了学生的就业,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注:
课题名称: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JXJG—09—70—2
[关键词] 高职 特色专业 建设
特色专业是高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富有个性风貌的专业,是指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办学思想、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和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了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高校如何科学地进行特色专业建设便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从目前情况来看,许多研究均将高校作为一个大类来探讨特色专业建设问题,或者说研究的就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特色专业建设问题。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办学类型,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有其自身规律。本文试图通过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印刷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对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内容与方向等方面做些探讨。
一、印刷技术专业的行业背景及办学现状
1、印刷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
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来看,我国印刷行业正面临最大的机遇。据了解,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印刷业产值占到GDP的3%-4%,而我国的印刷业产值大约只占到GDP的2%;在人均用纸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大约是30kg,我国则大约是5kg。因此国内印刷行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印刷行业人才资源呈现出非常紧缺的态势,适应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尤为缺乏。与技术的发展相比,相对滞后的人才培养以及人才紧缺的现状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和制约因素。
2、我院印刷技术专业建设历程与优势
我院是江西唯一的一所开办该专业的院校,全国同类院校也不过十余所。印刷技术专业是我院建校时的初始专业,经过25年的发展与积淀,已为全国印刷、包装行业培养了近5000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在省内外30多家印刷、包装企业建立了实训基地,和全国150余家大、中型印刷包装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用工关系。该专业不仅是我院的特色品牌专业,在全国新闻出版署系统同类院校中也享有较高的声誉。2005年度我院印刷技术专业被评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系统院校骨干示范专业。我院印刷技术专业无论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社会服务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我院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
二、印刷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
1、建设目标
以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为指南,根据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能力和素质要求,全面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基于印刷技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改革,突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完善专业实训条件,建设集教学、研究、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印刷教育教学多功能实训中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企“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优化师资配置。在上述建设基础上,使该专业成为本省乃至全国有明显优势的专业,大幅提升该专业在国内印刷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本省乃至全国印刷行业企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建设思路
学院围绕 “招得进、育得好、送得出、用得好”的人才培养理念,广泛深入专业调研论证,把握行业人才需求和专业岗位人才培养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以生源质量为基础、以师资队伍为保证、以课程体系为载体、以专业技能为重心、以职业素养为根本”的特色专业建设思路,锐意改革,大胆实践,并注意凝练、集成特色专业建设实践的有效经验,形成特色专业建设内容的相关规范、标准及制度,推动该专业创特色、树品牌。
三、印刷技术特色专业建设方向与内容
1、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提高教师学历层次的决定》、《教师外出考察调研及参加学术会议的暂行规定》以及《关于专业带头人、学术骨干遴选和培养的暂行办法》等规定。为更好地推动特色专业建设,印刷工程系制定了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专业教师整体素质,优化专业师资队伍结构。
(1)建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的选拔评聘制度。根据学院《关于专业带头人、学术骨干遴选和培养的暂行办法》,印刷工程系积极培养、选拔专业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组织专业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参与毕业实习指导,并利用每年寒暑假到行业企业进行实践锻炼,逐渐形成了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印刷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2)引进了部分专业课教师,重点引进高学历教师及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兼职教师。近3年,印刷技术专业引进了6名研究生学历教师,聘请了5名印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专业实训教师。
(3)组建了有知名专家教授、企业高管及技术骨干参与的印刷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了天津职业大学教授孙诚,雅昌印刷集团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戴虎,江西新闻出版局印刷质检站站长、高級工程师张红霞,江报集团印刷有限公司副总、高级工程师江俊祥作为本专业客座教授,指导本专业建设。
(4)创建了有利于专业教师成长的教学科研平台。通过学科带头人、优秀主讲教师、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评选,激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课题研究、教学改革等教学科研活动,以评优促建设,以建设促成长。
2、专业及课程改革
(1)形成紧跟行业发展变化的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校内专任教师到印刷行业企业生产一线调研学习、行业技术骨干、专家到学院讲学制度;完善本系网站,创设毕业生与系部的交流平台,畅通校友信息反馈渠道。根据调查、学习与反馈,准确把握行业发展现状,紧跟行业发展变化,形成有效的印刷技术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
(2)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高职印刷技术专业建设特点,遵照印刷技术专业国家行业资格标准,明晰专业定位,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素养为基础,以专业能力为本位,培养“能力强、后劲足”的印刷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积极与省内外印刷企业单位紧密合作,以具体的专业工作岗位为依托,按照职业能力递进规律,分析专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胜任工作任务必需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梳理出不同的学习领域,并针对学习领域解析出典型工作情境和工作任务,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4)深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按照工作过程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性,以项目导向为主设计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强调“边学边做,以做促学、学做一体”。教学设计注意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了职业能力的综合性,强调职业教育的开放性。校企共同开发设计评价标准,并按工作任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3、强化实践实训教学环节
(1)加强实训条件建设
印刷技术专业作为全国新闻出版系统职业技术学校骨干示范专业和学校重点建设专业,长期以来受到省职成教处、署人教司和新闻出版局的高度重视,在经费投入、师资配备和培养方面都给予了政策倾斜。总值400余万元、面积5100m2的印包实训大楼于08年7月竣工,内设印刷技术专业实训室7个,公用实训室9个,配有总值1000余万元的设备138台套,其中大型印刷专用实训设备12台。同时,该专业还在30余家省内外印刷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其中10余家为我院产学对接紧密合作单位。并与北京印刷学院、武汉大学、日本月冈株式会社、大韩民国国际能力开发交流协会建立了专业人才培养合作关系。
(2)加大实践实训教学力度
一是分散与集中实训相结合。根据学生专业认知规律,在实训教学中循序渐进,将分散与集中实训相结合。分散实训是以单门课程中的技能项目开展校内实训教学,以基础课为主,安排在第一、二学期,项目较为单纯,主要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集中实训是以多门课程中的综合技能项目开展校内实训教学,以专业核心课为主,安排在第三、四学期,项目综合性强,主要训练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技能。
二是完善企业顶岗实习教学。在第五、六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采取“实习+就业”的顶岗实习模式,开展生产性实习,让学生在实打实的企业环境中学习、工作,在锻炼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促进其由学生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三是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组织一年一度的印刷技术专业职业技能大赛,开展学生技能大比武;积极参与两年一次的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首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2008年)中,我院派出的5名学生在全国28所院校88名选手参加的决赛中全部进入前20名,其中一人获二等奖,二人获三等奖,二人获得优胜奖,受到组委会的一致好评。我院印刷技术专业以竞赛为抓手,突出实践技能教学,积极推进专业技能教学改革,展示了专业职教成果。
四是严格职业职业证书制度。把职业技能考证列入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实施“双证融通”教育。将职业技能鉴定项目融合进专业实践教学,学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理论和操作考核,才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4、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学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学生由于在进入企业前没有心理准备,以为走入社会比学校自由,不付出艱苦的劳动就可以得到较好的岗位,可以挣大钱了。可现实离他们想象的太大了,不少同学由于受不了企业严格纪律的约束、艰苦的劳动和简朴的生活,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甚至父母的溺爱,走进社会不到一个月就受不了。有的跳槽,有的改行,有的甚至辞工回家待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给自己和学校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基于这种现状,我院印刷技术专业在近几年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加强学生世界观、就业观的教育,另一方面在寒署假组织学生参加勤工检学,体念印刷企业生活,使他们尽早适应社会,同时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力度,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能够胜任繁重的劳动。这一措施的实施稳定了学生的就业,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注:
课题名称: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JXJG—0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