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现代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lee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仅影响其自身的社会化进程与成才,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目前,人们在大学生社会责任评判上存在较大分歧,不利于社会责任教育的有效开展。运用修正的社会责任感发展阶段量表,对广东省1040名大学生随机抽样调查后发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状况尚佳,但呈现出担当与疏远的矛盾状态,更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仍需加强;性别、专业、年级、社会服务经历、动机都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发展有显著影响;专业教学与社会服务分离、生存压力是导致大学生疏远社会责任的重要原因;丰富的社会服务经历和源自内在动机的社会服务更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高。为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水平,需要创新高校社会责任教育体系,从认知导向走向“认知-实践”导向;丰富社会实践类型,完善社会实践管理体系;在专业教学中融入责任教育,将“服务-学习”有机结合。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志愿服务;责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1-0080-07
  在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责任居于重要地位。如康德(I. kant)所言,“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1]作为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大学生的社会责任状况不仅影响着自身的社会化进程与成才,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价值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时代,作为独特敏感的社会群体,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如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表现出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但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社会环境的大变革,导致部分大学生为了自身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淡漠国家和集体利益,逃避或放弃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阿什比(E.Aahby)曾指出:“英国大学目标的实质仍然是造就有教养的人而不仅是有学问的人……教育的成果不是书而是人。”[2]美国波士顿大学顿安(Kevin Dunan)也强调,“今天,高等学校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心、品德、公民义务和社会责任感。”[3]大学生社会责任问题亦是当前我国社会和研究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产生上述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方法的选用上,目前国内对该问题的研究偏重于思辨,实证研究偏少且研究设计规范性不足,测量工具普遍缺乏合理的理论基础。
  鉴于个体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本研究选用社会责任感发展阶段量表(the Scal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Development,SSRD)作为测量工具,该量表以“社会责任感发展阶段理论”为基础,围绕大学生对社会服务活动的态度和实践情况开发。根据社会责任感发展阶段理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依次是:尝试阶段(exploration),个体饱含热情参与各类社会服务活动,认为自己所面对的人都是需要帮助的,并因能帮助别人或得到他人认可而备受鼓舞,对兴趣、社交和被他人认可的积极性较高,更多地关注自身表现;领会阶段(realization),个体更为自知,更加坚信自己的信念,更关注于某一特定的人群或者事件,并且开始真正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而不仅仅是为了有趣或是得到他人的赞扬,开始意识到服务过程是相互学习的过程;行动阶段(activation),个体具有更强的自我认知,更积极地参与服务活动,且觉得自己与服务对象密不可分,开始将社会服务融入到其生活或职业生涯中,更加关注社会公平问题。[8]43-53
  由于社会责任感的多元文化差异和中美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本研究对SSRD量表进行了修正,通过实证调查来把握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三)主要研究结论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第一,目前国内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情况尚佳,但呈现出担当与疏远的矛盾状态,更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仍需加强;第二,性别、专业和年级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影响,专业教学与社会服务分离、生存压力是导致大学生疏远社会责任的重要原因;第三,社会服务经历和动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显著影响,丰富的社会服务经历和源自内在动机的社会服务更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高,社会实践活动是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三、提升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水平的措施
  为提升我国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水平,结合上述调查结论,可以在以下方面做出尝试和改进。
  (一)创新高校社会责任教育体系,从认知导向走向“认知-实践”导向
  社会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情感,它需要个体在道德实践中不断感知和总结而获得。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是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心理基础,而对社会责任认知的实践则是提高社会责任感的现实基础。目前我国高校社会责任教育主要蕴含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为中心开展公民责任教育。在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和方法选择上相对单一,以知识性的责任概念和责任规范的讲授为主。这种脱离学生个体的经历、需要、感受和体验,凭靠一腔热情和想当然的责任说教,致使大学生对各类责任教育产生麻木和厌恶之感,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发展无益。
  要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创新高校社会责任教育体系,将责任认知与责任实践有机结合,实现知行统一。具体来讲,在有关大学生社会责任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将对社会责任认知的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践环节、反思环节,经由实践和反思来内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冲突和学生的内心的价值冲突在其成长发展中的作用才能进入教育者的视野,才能去发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形成和责任感的确立的现实基础只能是其生活世界,舍此,任何教育都只是外在化的装饰”,[27]“回归生活世界是德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价值取向,是高校德育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28]。此过程中,可充分发挥社区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以社区现实社会问题和公共服务问题为中心,为大学生创造责任机会,让他们参与其中,促使其不断产生对他人、社区和社会承担职责和履行义务的需要,从而推动个体社会责任感的产生和发展。   (二)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类型,完善社会实践管理体系
  社会实践对于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主动了解社会、了解国情的重要渠道,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对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有更直观的认知;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能够获得直接经验,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并在角色承担中体验社会责任感,继而为转化成责任行为提供条件。反观目前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无论在活动形式还是管理体系上都存在欠缺。在社会实践形式上,主要包括:暑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活动、扶贫帮困等。尽管这些服务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有部分沦为形式,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反而会增加大学生对社会的不信任情绪,弱化其社会责任感。加之大学生在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时,往往立足于慈善和爱心,把自己当作服务者、奉献者,而非学习者,普遍缺乏对社会服务之于个体生命价值塑造方面的认识和体悟,甚至被支教学生发出“叔叔阿姨,你们别来支教了”的呼声[29]。在社会实践活动管理上,高校与政府、社会诸单位间尚未形成完善的社会实践管理体系,常出现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管理不规范、沟通不畅的情况,如出现“学雷锋月”独居老人被献爱心学生5次剃头的尴尬。
  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探索社会实践的有效形式,完善社会实践管理体系。首先,丰富社会实践类型,推广“菜单式”社会实践活动方案。通过学生“下菜单”的方式制定实践活动方案既可以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又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同时还有助于活动组织者合理规划、组织活动。在活动类型选择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定制情况,实现各类社会实践类型的有机组合,如社会调研、社会公益活动、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等。这种“菜单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定制方式有助于将社会服务与个体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的体验中感受生活、感悟责任,形成强大的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其次,构建高校、政府和社会多方主体协调互动的社会实践管理体系。由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是一项由社会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共同作用的育人系统工程,因此,在社会实践管理方面,不能仅靠高校一个维度,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等其他相关主体的积极性,统筹规划,制定弹性化的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常规规划与例外管理相结合、服务者与被服务者需求相匹配,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在专业教学中融入责任教育,将“服务-学习”有机结合
  近代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曾提出过“教育性教学”的著名论题。他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30]同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提高也离不开专业教学。在专业教学中开展责任教育主要是以一种隐蔽式、间接性的方式将社会责任价值观渗透进专业知识教育之中。这种隐蔽性、间接性和渗透性的社会责任教育方式,有助于打破目前社会责任教育课程教学的专门化、知识化和灌输化,实现显性社会责任教育与隐性社会责任教育的有机结合。
  具体来讲,可以借鉴国外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的经验,将社会服务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开展服务性学习。服务性学习是一种方法,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将提供给社会的服务与课程联系起来,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在与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合作中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1]服务性学习不同于一般的志愿服务活动,它不仅是一种社会服务活动,而且还是学校课程和教学的一部分。在“服务-学习”中,社区服务和知识的学习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学生要对服务实践进行有计划地思考,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同时还要针对服务活动中的所见所闻,进行思考、讨论与撰写心得体会,实现服务提供者和学习者的有机结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责任教育,将服务性学习引入课程之中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与其情境联系起来,探索对于社会问题根源的不同解释、发现意义的多层次性。同时,学生通过对服务和服务过程中的反思,能够将概念内化,进而获得学习与成长,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向好的方向发展,对其社会责任感的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姜丕之,汝信.康德黑格尔研究:第1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0.
  [2]阿什比,E.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0.
  [3]转引自:刘川生.社会责任感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核心素质[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4-7.
  [4]纪术茂,戴郑生.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最新研究与多类量表解释[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112.
  [5]Gough,H.G.,et al.A Personality Scale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J].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52,47(1):73-80.
  [6]Berkowitz,L.& K.G.Lutterman.The Traditional Socially Responsible Personality[J].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68,32(2 ):169-185.
  [7]Starrett,R.H.Assessment of Global Social Responsibility[J].Psychological Reports,1996(78):535-554.
  [8]Olney,C.& S.Grande.Validation of a Scale to Measure Developmen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J].Michigan Journal of Community Service Learning,1995(2).   [9]Willis,J.A.& G.R.Goethals.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reat to behavioral freedom as determinants of altruistic behavior[J].Journal of Personality,1973,41(3):376-384.
  [10]Witt,L.A.The Effect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atisfaction on Extrarole Behaviors[J].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994,15(3):329-338.
  [11]Lantieri,L.Hooked on Altruism:Develop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AtRisk Youth[J].Reclaiming Children and Youth,1999,8(2):83-87.
  [12]Kennemer,K.N.Factors predict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ollege students[D].Newberg:George Fox University,2002:1-70.
  [13]Wang,Y.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as Outcomes of Servicelearning Courses[D].Columbus: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2003:1-398.
  [14]Markus,G.B.,et al.Integrating community service and classroom instruction enhances learning:Results from an experiment[J].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1993,15 (4):410-419.
  [15]Giles,D.E.,& J.S.Eyler.The impact of a College Community Service Laboratory on students’ personal,social and cognitive outcomes[J].Journal of Adolescence,1994(17):327-339.
  [16]Kendrick,J.R.Outcomes of servicelearning in an Introduction in Sociology Course[J].Michigan Journal of Community Service Learning,1996(3):72-81.
  [17]彭定光.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3(3).
  [18]朱晨静.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2-96.
  [19]刘微微,盖臣.论新时期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J].学术交流,2012(4):193-196.
  [20]郑玉莲,等.浅谈90后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养成教育[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3):96 -99.
  [21]车文辉,杨琼.媒体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1 (4):93-99.
  [22]Kordell,N.K.Factors Predict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ollege Students[D].Newberg:George Fox University,2002:28.
  [23]Gilligan,C.In a Different Voice: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35-50.
  [24]邓晖.2013大学生就业报告透视[N].光明日报,2013-06-14 (6).
  [25]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07-232.
  [26]邓仲谋.全职公益人能当终生职业吗?[N].广州日报,2010-05-31(D12).
  [27]肖川.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J].教师博览,2005(5):6-7.
  [28]刘桂梅,彭忠益.回归生活世界:高校德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价值取向[J].现代大学教育,2009(4):39-43.
  [29]殷航,潘芝珍.山里娃娃盼支教老师留久一点[EB/OL].新闻.新快网.(2012-11-04)[2013-10-07]. http://news.xkb.com.cn/gongyi/2012/1104/233805.html.
  [30]赫尔巴特,J.F.普通教育学· 教育学讲授纲要[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21.
  [31]吴华清.服务学习简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3(10):52-54.
  (责任编辑 刘 鸿)
其他文献
摘要:共同治理是美国大学治校理念的核心和大学制度的基础。学术评议会作为学术权力的组织机制,为学术人员参与学校事务管理提供组织平台,在大学共同治理结构中起到不可替代作用。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治理的历史与实践中可以看出,共同治理制度的形成与学术评议会功能的完善是一个并行共进的过程。共同治理这一治校理念的实现离不开学术评议会组织功能的运行发挥,学术评议会起到将共同治理从抽象变为具体、由理念转为实践
期刊
摘要: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已经基本实现外延式发展目标,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提升办学质量与效益,是未来若干年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本研究通过对某省20所不同类型、层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地方本科高校领导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厘清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查明主要制约因素,发现:既存在办学自主权不足、政府部门考核评价频繁且导向不科学、政府财政扶持力度不够、学校周边办学环境
期刊
摘 要:美国大学校长遴选制度是美国高等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石。尽管公立和私立大学之间董事会的构成存在着差异,一些州因实行《阳光法案》而对公立大学的校长遴选造成了不利影响,但这套制度整体而言还是能够为大学遴选出优秀的校长人选。这一制度的精髓体现在它由来自现实世界的真正关心大学发展的董事主导,同时吸收了解大学内部情况的教师参与,两者共同合作完成遴选。美国顶尖大学在校长遴选时所受的外部干涉较少,董事会决定校
期刊
摘 要:通过对2001-201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类立项课题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呈现方兴未艾态势,立项课题地域分布呈现不均衡与集中化的趋势,东西部地区研究实力差距悬殊;211高校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立项课题偏重实际问题研究,且明显受到社会热点问题左右;厦门大学等院校在高等教育类课题立项数量与级别上占领先地位等等。建议国家在课题立项上重视地区差异,尝试区别对待;加强高等
期刊
摘要:学术场域特定的内在逻辑和历史积淀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同时,它与其他场域的同源性关系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这一特征有效推动了学术场域的发展与完善。当前,学术场域与知识分子场域、权力场域关系的嬗变令人关注。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知识分子角色内涵的变化、大学职能的分化和学术职业的变革,学术场域的发展趋向和本质特征逐渐与知识分子场域分野,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权力场域以其强势存在,通
期刊
摘 要:MBA课程内容应符合学生要求,适应企业实际。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其主要教学对象是企业的非人力资源管理者。调查发现,这些学生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很强,求知欲很强,其学习产生了显著的培训迁移效果。但作为非人力资源经理的MBA学生只介入企业一些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在“软”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企业文化、劳动关系、员工道德建设方面较弱。这些“软”的人力资源管理恰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而且MB
期刊
摘 要:教育学是否为一门学科,自其诞生之日就存有争议。20世纪30年代,傅斯年与众多教育学者就这一问题也打起了笔墨官司。众人就教育学是否应在大学教育中拥有一席之地、教育学院是否应继续存于大学之中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甚至充满意气。这场论争,对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影响较大,消极方面如所计划的中央研究院教育研究所一直未能成立、大学教育学院陆续取消建制,积极方面则促使了中国教育学会的诞生。在众多大学纷
期刊
摘 要:教学评估效能亦即教学评估对高校教学及其质量所产生的影响。作者通过对我国20年来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相应的数据统计和调查分析,就教学评估效能特性得出四点结论:一是教学评估与教学质量之间具有高度正相关,教学评估促发高校教学质量工作梯度向上成长;二是教学评估效能在一定时空内呈现迅增和骤减现象,高校教学工作质量随着评估周期而波动;三是教学评估效能存在强弱不均现象,评估对教学硬件建设表现出强效应,而对教
期刊
摘要:西部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因此明确其自身产出竞争力在西部高校中处于何种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汤森路透信息检索平台以及聚类分析数据处理模型和SPSS统计软件的操作,将人才培养能力、人才培养层次、优秀人才吸引力、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研究成果、学术影响力6个评价指标作为西部12所高校分类依据,最终结果显示:西部12所高校可分为三类,第一类高校产出竞争力最强,第二类高校最具
期刊
摘 要:本文对2004-2013年《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国内主要11种高教类核心期刊有关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和提升的文献予以梳理归纳,总结近十年来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提升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从借鉴英美等国家先进的教学质量管理经验入手,融入教学理念、大学文化、内涵建设等软性因素,挖掘教学质量管理相关理论基础,从教学质量的概念、理论框架、质量文化的再延伸,到着力于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及人才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