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职职业礼仪与沟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初探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chao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职业礼仪与沟通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倡导“从细节着手”,将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传统美德、责任担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发展战略等思政元素融入职业礼仪与沟通课程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人文意识和思想素质,并促进教师的自身师德水平和教书育人水平的提高。
  一、职业礼仪与沟通课程思政改革的意义和目的
  课程思政是专业课教学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与拓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为谁办教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比较强调对专业知识的传授,对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重视不够,难以满足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新需求。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为高校课堂教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课程思政”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融合性”,也就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使学生在“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模式下受到培育和启迪。
  职业礼仪与沟通是我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职业礼仪与沟通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知识与方法。它把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于职业沟通与礼仪实践,研究沟通的原理、影响因素和沟通技巧,以及服务、社交、商务等各种场合对仪容仪表、言谈举止、介绍称呼、商务宴请等的规范要求。本课程属于职业素养课程,为学生今后在职场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把企业认可的核心能力和教育界认可的核心能力之间进行有机地融合,这是当前大学生非常需要培养的精神与担当。因此,如何将积极有益的思政元素融合到职业礼仪与沟通课程教学过程中,使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非常值得探索的一项课题。
  二、融入思政元素的职业礼仪与沟通课程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
  本课程讲授服务与沟通的基本理论与原理,以及服务与沟通案例分析。基本理论部分主要让学生建立对服务与沟通的理解认识,同时作为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重视提高学生的服务与沟通的意识和技能。通过必要的案例讨论,设计服务沟通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未来所需的重要的岗位技能。
  2.思政目标
  深入挖掘职业礼仪与沟通课程所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政要求融合到课程中,一方面要系统讲授现代职业礼仪沟通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同时还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礼仪,培养现代职场职业操守、高尚人格、团队合作精神等。
  在職业礼仪与沟通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任课教师精心挖掘各种德育素材和思政资源,深度拓展教学内容,将无形的价值观教育与有形的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教育总目标。
  3.分目标
  (1)知识目标:以中华传统文化和礼仪为开篇,了解服务与沟通主要环节、过程、研究意义、基本概念等;掌握中华文明礼仪的核心内涵,清楚服务与沟通的各种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2)技能目标:践行商务礼仪基本原则,为企业开展服务沟通、商务礼仪、商务演讲、会议主持、投诉处理等提供必要技巧。
  (3)素质目标:具备知礼懂礼的服务沟通基本素质和道德情操;具备守礼行礼的服务沟通基本意识和职业操守。
  三、融入课程思政的职业礼仪与沟通教学内容设计
  在课程建设中,以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为根基和出发点,形成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通信、邮政等服务型企业营销服务一线管理岗位的职业能力为指导方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服务与沟通实际问题的能力。
  1.具体思路
  (1)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为根基和出发点,以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从企业实际出发,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培养技能”为重点,力求做到“精选内容,突出应用”。
  (2)从企业服务与沟通过程实际出发,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分为四大模块:对“服务与沟通技巧、商务礼仪与沟通、演讲与会议主持、服务中的法律知识”逐一进行阐述,每个模块均突出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传承与在现代企业服务沟通实践中的发展和运用。
  (3)在实践教学中,基于传统礼仪文化传承与现代商务礼仪相结合,以通信、邮政业为主导的服务型企业的服务与沟通现实案例进行课堂案例教学、真实任务驱动的专业实践教学。
  (4)课程活动安排
  选择一个典型的服务型企业(以通信行业为例),将服务企业的服务与沟通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服务与沟通活动进行分解,并以此作为工作任务,每一章节均由相关工作任务驱动,学生通过学习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实现学中做,做中用,有效提升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增强对企业服务与沟通实践的认知。
  2.课程思政任务   *在“自我沟通风格剖析”任务实践中,融入“自身礼仪素养剖析”;
  *在“商务场合基本礼仪训练”任务实践中,融入“现代商务礼仪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延续和升华”;
  *在“模拟回答客户咨询”任务实践中,融入“服务客户”的企业文化内涵;
  *在“模拟处理客户投诉”任务实践中,融入“责任担当”的社会责任内涵;
  *在“模拟产品卖点推介”任务实践中,融入“诚实守信”的核心价值观内涵;
  *在“模拟个人自我介绍”任务实践中,融入“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内涵;
  *在“模拟主持班组会议”任务实践中,突出“团队合作、工匠精神”的发展战略内涵。
  四、课程思政融入职业礼仪与沟通对教师的要求
  1.提高教师思政水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践行“课程思政”是高校教师的责任担当和使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传授知识与立德树人相统一的原则,既做“经师”又做“人师”,成为塑造学生好品格的引导者。为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课程思政”的育人能力,既要博采众长,丰富思政素材,又要言传身教,修身立德,为学生做出示范,以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两者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
  2.丰富课程教学模式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在职业礼仪与沟通课堂上,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采用案例式、研讨式、情境式等教学模式,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礼仪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打造专业性、互动性、探索性兼备的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服务客户、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做一名爱岗敬业、责任担当的好员工,诚实守信、守礼友善的好公民。
  五、结束语
  高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阵地,在立德树人过程中,要始终突出敬业精神、工匠精神及责任意识的培养和传承。实践证明,结合企业实践挖掘职业礼仪与沟通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内涵,既发挥了该课程的育人功能和教师的育人责任,又增强了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育人水平,使“传道、授业、解惑”真正成为现实。因此,在职业礼仪与沟通課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将使学生和教师都成为“课程思政”的受益者,对高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田鸿芬,付洪.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J].未来与发展,2018(4):99-103.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6.
  责任编辑 陈春阳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思想教育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会议提出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2017年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的讲话中强调“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从上述重要精神可见:加强思想教育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对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改革创新,改革创新的方式
母亲,和您在一起,是我留在心底最美丽的风景。  一个暖阳初夏的早晨,我和母亲一起去爬山。  来到山脚下,阵阵清风拂过我的脸颊,风里有雨露的气息,我闻到了山间的隐隐花香。望了望烟云缭绕的山顶,又看了看脚下的青石板,我开始向上爬。越往高处,路越陡,原本落后的我一路高歌,穿过人群冲到了最前方,此时的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做第一个登顶的人,于是我闷着头一直向上爬。当快到山顶时,我突然想起,母亲在哪儿呢?我
期刊
“南路蹉跎客未回,常嗟物候暗相催,四时不变江头草,十月先开岭上梅”,饱腹诗书的冯印月据此诗,取“岭梅”意象,送予生在农历十月的小妹为名。这位被兄长宠爱着的小妹,就是后来著名的“左联”五烈士之一的女作家冯铿(原名:冯岭梅)。  在20世纪初,岭南东部潮州城下,有座冯公馆,此馆原主冯孝庚本为浙江杭州人,在清末迁来潮州城南门云步村,后来又举家迁至汕头市。冯铿是冯孝庚的小女儿。冯铿的父亲经史旧学根柢较深,
期刊
真有点奇怪,来香港求学才两年,中学的生活竟变得有些模糊。有时候自己也会苦恼,怎么好像这两年转瞬即逝的同时,也把以前的时光忘得差不多了呢。  想到这时,我正走在去图书馆的路上。经过天桥扭头一看,又看到了那一树木棉花。它总是给我一种熟悉的感觉,让我常常想起中学校园里那同样火红的凤凰花和木棉花。我突然愣住了。虽然不能轻易回忆起以前的点滴时光,但那些不再清晰的生活,却又似乎,在我的大脑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子
期刊
一、引言rn“一场疫情一场雪”, 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人们生活以及教育方式带来了彻底的改变.同时也迫使一批对在线教学还不太熟悉的教师被刚性需求牵引着走
期刊
党的十九大对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做出了战略部署,其中,重点强调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1]。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关键在于提升教师党支部的组织力,关键在于抓好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过程中,高校“双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解决教师党支部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的着力点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当前和今
教师的专业发展迫切需要超越专业个人主义的藩篱,共同体理论的兴起为教师专业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教师实践共同体不同于传统的学校科层组织,其典型的特征是强调“共同愿景”“深度合作”“知识共享”与“民主对话”。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形成机制涉及组织维度、教师维度和研究维度。从组织维度看,需要转变校长的领导角色,变革学校单一的组织模式;从教师维度看,需要唤醒教师的领导意识,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从研究维度看,需要超越传统的技术理性主义的行动研究观,重建合作式、对话式的教师行动研究。
技能成就出彩人生,技能服务美好生活rn职业教育活动周于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经过不断创新.活动越来越丰富,效果越来越显著,规模效益逐步显现,已经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长入
期刊
一、研究综述  1.问题提出  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埃里克森的人际关系理论,18~25岁阶段的大学生若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亲密感,就能成功避免孤独感。据调查大学生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宿舍度过,故而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需要直接面临的重要人际关系。[1]然而近年来,大学宿舍看似因生活小事而引发的恶性事件却总在频频发生,所以如何提高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成为学者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期刊
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方案强调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1]2019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稳定和扩大就业,明确提出“全国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2]。2020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连续两年高职扩招200万的任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