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怀激烈马邑城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f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马邑城遗址

  本文中的马邑城是明大同长城遗址,洪武十六年(1383年)土筑,正统二年(1437年)展拓,隆庆六年(1572年)砖包,位于今山西省朔州市城北的马邑村。马邑城“虽在腹里,亦系要冲,先年武备废弛,大虏骤至,屠戮备惨。款后边警稍息,但土地硗薄,不能生聚,军无故籍招集为难,必军民乐附,士饱马腾,是在守备邑令加意振饬抚绥,乃可无患。不然虽洪涛环后、雁塞居前、桑干灰河襟带左右,亦难限界北虏矣”(《三云筹俎考》)。马邑城靠山依水,背靠洪涛山、南临雁门关,左右有桑干河、灰河。
  洪涛山是阴山余脉,清《朔平府志》卷之三记载:“洪涛山,俗名神头山,又名纝头山,在县北十里。与雷山相连,周围数里,上有五峰,下有七泉涌出,即澡水也。山下有桑乾河神庙,碑刻尚存。”“桑乾河,发源县北洪涛山下。洪涛泉与金龙池二水合流喇河,经县西南东三面,至鄯河东。”洪涛山的几座山峰均有神奇的传说,有尉迟恭擒海马、神头三大王等。在洪涛山下,方圆十几公里内有近百个泉眼,一股股泉水涌出地面,组成一个个小湖泊,其中一些又汇成桑干河的源头。后人总结出“神头十泉”,其中金龙池最引人人胜,碧波荡漾,严冬不凝,在明清两代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被称为塞外西湖。由于水质优良、水温合适,人们还在附近搞了虹鳟鱼等水产养殖。
  马邑村现有几百人,大部分仍然居住在城堡里。城墙的包砖大多被拆掉了,土夯墙大致完整,西门已经崩塌,东门洞以及瓮城门洞尚存。村子的中央有个暗道口,村民说有胆大的人抱了一捆长长的柴禾棍进去,走一里放一截,柴禾放完了,道还没走完,也不知这暗道通到哪里。笔者曾在马邑村遇到一位白老太太,说她哥为国民党军官,随蒋介石到了台湾,今白家的那一支就一直在台湾。白家祖居有鹅卵石墁花的甬道,房檐有残留砖雕。白老太太当时快九十岁了,眼不花耳不聋,还在亲自劳作。
  明代早期,朱元璋曾将山西各处的百姓迁往外省,马邑城一带当时人口密集,百姓也曾被大量外迁。附近村里有一株大槐树,传说与洪洞县的大槐树是兄弟树,也是海内外山西移民后裔寻根祭祖、探本溯源的地方。马邑旁边是神头电厂,为国家电网的主力电源之一。附近还有中国最大的露天煤矿——安太堡露天煤矿,1979年初春邓小平访问美国,促成大型中外合作项目朔州市安太堡露天煤矿的开发,哈默博士首期投资的2亿美元是我国改革开放引进的第一笔外资。


“马邑之谋”示意图

  前文所引文献里多处提及的“县”,指唐代以来的“马邑县”,县治就在当今的马邑村。然而“马邑”二字,早在秦代就有了,秦始皇为了养马,派大将蒙恬修筑了一座马邑城,位置在今朔州市的朔城区。传说蒙恬在这一带筑城时屡修屡塌,一筹莫展之际,有一匹马到了这里流连忘返,用足迹踏出了一个范围,于是以此修出了一座坚固城池,命名为“马邑”(《水经注》:“昔秦人筑城于武周塞内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矣,有马驰走一地周旋反复,父老异之,因依以筑城,城乃不崩,遂名马邑。或以为代之马城也”)。唐朝初年这座城改称“朔州”,另外在朔州城东20公里修筑了一座城,置马邑县。民国初年撤了马邑县,至今一直为村。
  马在冷兵器时代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这块方圆20公里的地方,先后有2座马邑城,而当代考古证明,这里早就和马有了关系,马邑确实多马。附近有距今约2.8万年的峙峪遗址,发现过大批细小石器和大量野马的化石,为旧石器遗址之罕见,因此峙峪人又被誉为“猎马人”。
  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新修筑了朔州城,部分与秦汉马邑城遗址(《中国文物地图》标记为北齐遗址)重叠,今天城墙及城门依然留存较多。《三云筹俎考》载:“本城虽不临边,然处云中之南,宁雁之北,地方平漫,虏骑易驰,实三云要害之区,两镇适中之会也。故先年军门驻扎,后移阳和,止设兵备。纳款以后,边患稍息,万一蠢动,则井朔二城首当其冲,盖乃河、井坪为朔州之卫,而朔州又宁武、山、马之卫也。思患预防相几审处,惟各地方同舟共济,辅车相依,若虏一犯朔,山西之兵彻其前,平井之兵袭其后,云东、云中率兵夹攻,则虏势虽强,必四顾牵制,不敢狂逞矣。”這座朔州城地处明山西镇和大同镇之间,城内重兵把守,附近关口山隘卫所密集,是军事上的要塞之地。


朔州城遗址

  今人读书略不留神,会错将一些历史大事与明马邑城联系在一起,它们之间虽然有关联,但并非一回事:“第隋以前,马与朔合而为一,唐以后,马与朔分而为二”(清《朔州志》),由此可见史书所及唐以前“马邑”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籍贯,准确地址为朔州城。


朔州城城门遗址

  汉高祖刘邦曾因平定汉王信的叛乱而到过马邑,公元前200年发生“白登之战”,刘邦侥幸从匈奴冒顿单于的包围圈中逃脱,那时候张良随着他征战,《汉书·张良传》称“出奇计下马邑”。
  汉武帝于元光二年(前133年)用计策发动了对匈奴的攻击,这就是“马邑之谋”。马邑富豪聂壹到匈奴假意投奔,以马邑的财物作为诱饵,引匈奴单于带大军前来,而马邑已有汉军埋伏。匈奴大军来到了马邑城外,看到在郊野上遍布牛羊,却没有放牧的人,单于发现了反常,就先谨慎地攻占了附近一个前哨阵地,讯问俘虏中的一名下级军官,得知了汉军的意图马上回撤,汉军的计谋落空了。(《史记·匈奴列传》:单于既人汉塞,未至马邑百余里,见畜布野而无人牧者,怪之,乃攻亭。是时雁门尉史行徼,见寇,葆此亭,知汉兵谋,单于得,欲杀之,尉史乃告单于汉兵所居。单于大惊日:“吾固疑之。”乃引兵还)。在对匈奴的不断征战中,涌现出了卫青、霍去病等著名将领,他们许多功绩与马邑有关。


修复后的朔州城城门

  马邑为中国历史贡献了好几位名人。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班婕妤是马邑人,其父为名将班况。婕妤“善诗赋,有美德”,《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她的家族还有东汉名将班超,有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彪、班固、班昭。汉代名将王霸、三国名将张辽皆是马邑人。
  马邑还曾出过一位割据政权的帝王刘武周。《新唐书》载:“武周为人骁悍,善骑射,喜交豪杰。”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天下大乱,刘武周与同是马邑人的尉迟恭等人聚众而起,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曾被突厥人封为可汗,后来称帝。山西介休的张壁古堡传为刘武周所修,内有可汗庙,供奉的就是刘武周,不过这说法有待考古证实。
  刘武周的对手是李世民。他的大将尉迟恭(585-658,字敬德)与李世民交战,被李世民劝降。后来尉迟恭为唐王朝的一统天下建立不朽功勋。唐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加封尉迟恭为宜州刺史,封赐鄂国公。因尉迟恭仁义双全,忠君爱国,勇猛无双,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民间习俗中的门神,他的形象至今仍被许多地区的百姓贴到大门上,用以驱邪保平安。


朔州城崇福寺内的金代建筑弥陀殿

  朔州城人文荟萃,城内外遍布文物古迹。城内有崇福寺,始创于唐初,现存最早的是金代建筑弥陀殿和观音殿。弥陀殿建筑方法独特,门上所悬“弥陀殿”三字竖匾,为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原物,殿内塑像、背光、壁画也是金代原物,门窗棂档上雕刻着多达15种繁复精致的花纹。朔州城外分布着大量战国以来的古墓,尤其是汉墓颇具规模,目前文物考古工作者已发掘古墓2千余座,出土文物2万余件。今朔城区修有“马邑博物馆”,展出多件珍贵文物,其中包含有北魏曹天度千佛石塔塔剎等国家一级文物20件,国家二、三级文物189件。


神头湿地公园的天鹅等希珍鸟类

  朔州城是今朔城区的核心所在,街道繁华热闹,人们的生活较为富裕;马邑村静谧安宁、民风淳朴。历史上的马邑战马奔腾、刀光剑影、声名赫赫,如今这一带却杨柳依依、山水悠远,尤其是湿地公园近几年成了白天鹅等多种希珍鸟类栖息的地方,一派静谧恬淡的田园风情。
其他文献
下石沟村马氏家族概况  古交市马兰镇下石沟村马氏家族(西股),最早的祖先可追溯到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圪针坡村。元末明初,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为了逃生,马氏族人由洪洞迁至今古交市马兰镇营立村,至今已发展到27代。因原有家谱在“文革”时被烧毁,马氏家族的具体情况已无法考证。西股马氏从清朝嘉庆十四年(1809年)开始,在古交地区大量购置土地,创办商号,开设门店。连续十年不断购置土地、房产,曾经一次购入200
期刊
晋聪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一般人提起它,总觉得它是“冷门”,研究它的人似乎不多。其实并非如此,在海外,早有晋人在语言学领域里纵横驰骋,荣登世界名家宝座了。例如祖籍山西昔阳的美籍华人李方桂(1902—1987),就是当代世界最有成就的语言学家之一,被语言学界推崇为“语言学大师”“非汉语语言学之父”。而在山西本土,研究语言学的也大有人在,而且不一定是专门的研究家。20世纪70年代,我在运城地区文
期刊
晋阳古道西起龙城太原,东到河南彰德府,是几条往河南方向出境古道中跨越太行最近的一条官道,相传汉代已有,明清时期达到极盛。  平顺境内过安乐、东梳、南耽车、赤壁、奥治、车当、阳高、崔家庄、东庄、苇水、遮峪,再往东走就是属河南林州的圪针林村。遮峪村为古道在山西境内最后一站,是名副其实的“平顺第一村”,也成为晋豫两地的分界村。  向遮峪進发  今年三月底,怀着激动的心情,一行六人驱车前往遮峪古村进行探访
期刊
祁世长画像  祁世长戊子至己丑日记,现藏北京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是在浅黄色松竹斋书笺上写的。笺高23厘米,宽12厘米。每页9行,每行约24字。共94页。  从内容上看,有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戊子(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二月二十六日开始至三月十九日共33天,为25页。主要记载的是他到先农坛祭神和陪怡、睿亲王到泰东陵神牌还位。此时祁世长任礼部尚书。礼部是清朝管理国家礼仪的机构,主持国家的大典,如祭
期刊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国家及社会各界开展了较为密集的纪念活动,学术界众多知名学者均撰文发声,对于五四的诠释方法和讨论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在有关五四的新近出版物中,杨念群的《五四的另一面:“社会”观念的形成与新型组织的诞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将五四置于一个更为开放、多维和长时段历史空间中,从不同面相进行思想碰撞与对话,给人别开新面的感觉。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政治史与社会史的
期刊
《郭有道碑》拓片  明末清初的傅山,有瞻逸之才,骏迈之气。其立地于山西文化圈之中心,身行万里半天下,于山西各处也留有足迹,存有手迹。与介休干系,可自一通碑碣说起。  东汉郭泰乃一代名士,介休人,“先生诞应天衷,聪睿明哲,孝友温恭,仁笃慈惠。夫其器量弘深,姿度广大,浩浩焉,汪汪焉,奥乎不可测已”。游学洛阳而有行迹,“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贞固足以干事,隐括足以矫时”。时为太学生领袖,党锢之祸后,被
期刊
近日欣赏一张稀有的清代运粮护票,护票纸质非常好,印刷也很精美。护票颁发时间是大清光绪四年(1878年),护票是山西什贴镇转运总局(大概相当于今天的晋中市交通局)为交城县拉运赈灾漕粮的马车队出具的官府文书。护票上写有“本局现奉宪檄分拨交城县江苏漕陆拾石连皮秤得共重计柒仟。佰肆拾伍斤”字样,明令“沿途经过地方兵役一体小心护送以期共保无虞切切须至护票者”。  此护票是颁发给张根天等六名运粮车夫的。虽然已
期刊
1941年3月到1943年,是定襄抗日斗争最困难的时期。在定襄纵横五十里的平川及边坡地带,日伪据点多达19处,把守着全县的山口要道。  1943年秋,日军开始了第三次大“扫荡”,敌人从同蒲路北段和忻窑铁路通过火车昼夜疯狂地运输军用物资,进攻我晋西北(晋绥)抗日根据地。  1943年9月的一天,我接到定襄县武委会樊书喜同志专程送来的县武委会给我的一道手令:“为配合我晋西北军区一二零师及晋西北人民反‘
期刊
关于抗战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电影、戏剧、音乐等文艺的研究,如对《黄河大合唱》等抗战歌曲的研究,对抗战研究的全面性形成有利的补充。但多是从创作特点、艺术特色以及传播等角度来展开论述,很少有人关注国民党军向中共军队学习并使用的游击战。作为中共早期党员的张寒晖所写的《游击乐》,是对国民党军队在中条山一带开展游击战的记录。对歌曲《游击乐》产生的时代背景、歌曲的结构与表
期刊
《宣大山西三鎮图说》中的灵丘城  灵丘城是明大同镇所辖的一座城,遗址位于今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载:“本城唐开元创建,天顺三年(1459年)因之,土筑,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始甃以砖。周四里一十三步,高三丈五尺。原设知县、守备各一员,守备所领见在官军一千一百六员、名,马一百二十四匹,止管火路墩八座。本城系腹里,山溪间阻,风气犷悍,稍抱不平,即有跋扈之意。土瘠民贫,途冲财匮,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