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一.问题串连法
问题串连法,即要按照教师设计的主问题的先后次第进入阅读角色,这既是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引导,也是对学生思维情感的孕育。这种方法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的导向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原则,是将教师的“导”转化为学生的“学”的过程。它将有利学生认知的逐步深化,思维的逐步深入,情感的逐步升华。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天鹅的故事》。文章由俄罗斯老人斯杰潘墙上挂着的一支猎枪引出对天鹅扑打冰面的壮观场面的描写,表现了天鹅的勇敢与顽强、团结与合作的精神,启迪人们不要无辜伤害鸟类。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五个问题,供学生在阅读中参考。⑴俄罗斯老人原来常常喜欢打猎,如今,这支猎枪为何束之高阁?⑵在天鹅面临生存危机时,一只老天鹅挺身而出,倏地腾空而起,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这里表现了老天鹅怎样的一种精神?⑶斯杰潘老人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他却把枪挂到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此情此景,如果是自己,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以上设计的三个问题,按行文顺序,引导学生由整体感知到重点感悟,逐步完成对文本的理解。
二.重点突破法
重点突破法,即从文章的重点语段切入,突破阅读的难点。这种阅读方法,可以起到以简驭繁的作用。
例如,阅读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滴水石穿的启示》。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接着从题目入手,提出:滴水穿石给我们什么启示?引导学生将视点转到文章的结尾,然后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出发,说说文章举了哪三个典型事例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学生很快从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著名书画家齐白石三位成就显赫的伟人的事迹中,领悟到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人,在前进道路上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
这种重点突破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在通读课文后迅速捕捉文章的主要信息,抓住文章的中心(题旨),并围绕中心讨论文中所选择的材料。这将对于学生记叙文的写作起到示范引路的作用。
三.朗读体验法
朗读,是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内在的体验,更是对文本思想感情外在的传达。朗读体验法,有利于学生将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将有声的语言转化为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从而,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语言的功力。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文章语言铿锵,节奏感强,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文章语言的音韵美和语言美。这种理解性的朗读,是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的感情色彩到具体画面,再到朗读技巧的体验过程,也是从语言符号到形象旨趣的感悟过程,还是培养学生由语感获得到感受美感的过程。例,“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战士们的豪言壮语,表现了革命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随着渐强的语势,形成了不可遏制的精神力量。从而,使学生对排比句的作用产生了感性的认识,对战士们的战斗情怀形成了物我交融的体验。
四.合作讨论法
合作讨论,是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合作的方式,交流阅读的体会。这种方法在阅读中将会起到取长补短、此叩彼应、博采众长的教学效果。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轮椅上的霍金》。学生在阅读中提出了以下问题:⑴课文第8节中说“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前后的语序能否调换,为什么?⑵霍金在回答女记者的提问时,为什么强调“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是理解中的难点。对此,笔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文章“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等方面引导学生去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在交流中博采众长。从而,使问题在整体阅读中迎刃而解。无疑,这对学生今后的阅读将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五.以写促读法
以写促读,即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梳理,用书面表达的方式,围绕某一中心句,进行复述性重写。这种方法将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起到以写促读的教学效果。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本文以云雀妈妈与小云雀对话的形式,说明了森林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表达了云雀的美好心愿。其中,森林作为“森林水库”的作用和森林作为“空调器”的作用为文章的重点。为了强化学生对重点语段的理解,笔者要求学生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为段首小结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复述性重写。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参考网络资源,丰富写作素材。这样,学生从写的角度强化了读的效果。
王娟娟,教师,现居江苏海门。
一.问题串连法
问题串连法,即要按照教师设计的主问题的先后次第进入阅读角色,这既是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引导,也是对学生思维情感的孕育。这种方法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的导向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原则,是将教师的“导”转化为学生的“学”的过程。它将有利学生认知的逐步深化,思维的逐步深入,情感的逐步升华。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天鹅的故事》。文章由俄罗斯老人斯杰潘墙上挂着的一支猎枪引出对天鹅扑打冰面的壮观场面的描写,表现了天鹅的勇敢与顽强、团结与合作的精神,启迪人们不要无辜伤害鸟类。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五个问题,供学生在阅读中参考。⑴俄罗斯老人原来常常喜欢打猎,如今,这支猎枪为何束之高阁?⑵在天鹅面临生存危机时,一只老天鹅挺身而出,倏地腾空而起,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这里表现了老天鹅怎样的一种精神?⑶斯杰潘老人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他却把枪挂到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此情此景,如果是自己,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以上设计的三个问题,按行文顺序,引导学生由整体感知到重点感悟,逐步完成对文本的理解。
二.重点突破法
重点突破法,即从文章的重点语段切入,突破阅读的难点。这种阅读方法,可以起到以简驭繁的作用。
例如,阅读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滴水石穿的启示》。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接着从题目入手,提出:滴水穿石给我们什么启示?引导学生将视点转到文章的结尾,然后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出发,说说文章举了哪三个典型事例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学生很快从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著名书画家齐白石三位成就显赫的伟人的事迹中,领悟到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人,在前进道路上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
这种重点突破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在通读课文后迅速捕捉文章的主要信息,抓住文章的中心(题旨),并围绕中心讨论文中所选择的材料。这将对于学生记叙文的写作起到示范引路的作用。
三.朗读体验法
朗读,是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内在的体验,更是对文本思想感情外在的传达。朗读体验法,有利于学生将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将有声的语言转化为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从而,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语言的功力。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文章语言铿锵,节奏感强,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文章语言的音韵美和语言美。这种理解性的朗读,是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的感情色彩到具体画面,再到朗读技巧的体验过程,也是从语言符号到形象旨趣的感悟过程,还是培养学生由语感获得到感受美感的过程。例,“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战士们的豪言壮语,表现了革命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随着渐强的语势,形成了不可遏制的精神力量。从而,使学生对排比句的作用产生了感性的认识,对战士们的战斗情怀形成了物我交融的体验。
四.合作讨论法
合作讨论,是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合作的方式,交流阅读的体会。这种方法在阅读中将会起到取长补短、此叩彼应、博采众长的教学效果。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轮椅上的霍金》。学生在阅读中提出了以下问题:⑴课文第8节中说“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前后的语序能否调换,为什么?⑵霍金在回答女记者的提问时,为什么强调“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是理解中的难点。对此,笔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文章“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等方面引导学生去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在交流中博采众长。从而,使问题在整体阅读中迎刃而解。无疑,这对学生今后的阅读将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五.以写促读法
以写促读,即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梳理,用书面表达的方式,围绕某一中心句,进行复述性重写。这种方法将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起到以写促读的教学效果。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本文以云雀妈妈与小云雀对话的形式,说明了森林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表达了云雀的美好心愿。其中,森林作为“森林水库”的作用和森林作为“空调器”的作用为文章的重点。为了强化学生对重点语段的理解,笔者要求学生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为段首小结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复述性重写。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参考网络资源,丰富写作素材。这样,学生从写的角度强化了读的效果。
王娟娟,教师,现居江苏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