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是天大的名片我把它做成明信片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ing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倪欣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本科生

创作手记:


  一年一度海棠花开,飞扬而烂漫。适逢天津大学建校125周年,“125”不是独立于其他元素的简单数字,它化身为地上的路径,连贯校园里的每一寸土地与经典建筑,穿梭于每一丛海棠花瓣之间。三维立体的轴测视角与跳跃的色彩,恰是对天大历史悠久而不失创新活力的诠释,是对天大人风发意气与率真情怀的守护。
  一步一景素生情愫与故事。东门记得初见你时的青涩单纯,百年校庆纪念亭见证校友于多年之后的重逢,第九教学楼前留下了毕业合照时的笑容与挥手离别的眼泪,新校区主教学楼诉说着斗转星移朝霞淡淡,体育馆里收藏了年少的身影映入水波的午后和清晨千万万天大人的故事交织沉淀,汇入125年历史的路径中。

  天大是温润且有力量的,纵然现在我与天大遥隔千里,但是思念不减也剪不断。眼前尽是海棠花盛放和粉花漫天中天大尔雅而非凡的模样。在落笔画这一切的每时每刻中,我都能想起在天大特定时空中发生过的故事。我把自己和天大的一切融为一体,两者之间的奇妙反应,在明信片上生成与天大的故事。
  我和天大的故事在四年前开始,我也要在这一路上留下更多的纪念,把北洋的故事说给更多人听,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天大。我们与天大共同度过的时光都值得纪念——或颜开喜乐,或潸然泪下,而这张明信片恰是留存记忆的载体之一。我的天大,我喜欢你,你应该也知道。
李昆璇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建筑学院 研究生

创作手记:


  天大自1895年建校至今已有125年之久,从“花堤蔼蔼”到“海棠依旧”,变迁的是校址,不变的是春天的花瓣。
  这张明信片正看是“2020”,倒映着“1895”,两个数字象征着今朝与往昔,体现着一代代天大人不忘过去、脚踏当下、拥抱未来的信念和追求。一片片海棠花瓣组成的是卫津路校区中轴线上的东门、“北洋姐姐”雕塑、百年校庆纪念亭和求是亭。校园的建筑既是天大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天大的标志物,更是天大学子的精神积淀。希望每个看到这张明信片的人都能如“北洋姐姐”般勤奋好学,秉持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做人。

  我是天大设计总院的员工,也是天大建筑学院非全日制研究生。我最喜歡傍晚时分在校园里散步,或在敬业湖观赏游鱼和鸭子,或在北洋广场看看可爱的孩童,或对着四季村的美食垂涎欲滴,身边经过的跑步的、练口语的、赶着上晚课的学生,抑或卖夜宵的大叔,他们的身上透着真实的烟火气,充满着对生活的热情,我喜欢这种热情,这也不断激励着我更好地体验天大的生活。
  2020年的春节与往年不太一样,疫情让很多人闭门不出,此时,天大的海棠正含苞待放,对“天大·海棠季”的期待安慰着每一个想念学校的孩子。
  (图片由天津大学提供)
  责任编辑:钟心
其他文献
你没有给我留下什么隽永誓言,也没有留下什么谆谆教诲,我九岁之后你从未参与过我的人生,但神奇的是,我卻感觉你一直都在。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那本书《天蓝色的彼岸》里的一个情节,小男孩哈里死后重返人间看他的姐姐,他知道姐姐看不见自己,但他仍然非常想对他姐姐表达还未来得及说出口的爱意。这个时候奇迹发生了,他发现自己竟然能够操控桌子上的铅笔,于是歪歪扭扭地在纸上写下了“我爱你”。  这个情节在我的脑海里留了十
意大利哲学家吉奥乔·阿甘本在《何为同时代人》一文中追问“同时代意味着什么”、“何为同时代人”时,他敏锐地指出,“真正同时代的人,真正属于其时代的人,也是那些既不与时代完全一致,也不让自己适应时代要求的人”,一种精神断裂与时代错位,促使他们比其他人更能够感知和把握他们自己的时代。而作为诗人,我们的理想就是做一位同时代的诗人。2005年,我在一篇诗学随笔中提出“后来写作”,即是一种同时代诗人的理想。简
天终于亮了  她终于把免提关掉  一万只老虎冲破云层汹涌而至  你得温柔一些——  像星空一样静美  她把那些花花草草坛坛罐罐重新排序和修剪  蒲公英、狗尾巴、风信子、雏菊、密蒙、蔷薇、铃兰  粗陶、粉彩、青花、钧瓷、官窑、红泥  “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  这是你种下的瓜,那是你种下的果  这是你种下的因和果  她越码越整齐,泥沙俱下亢奋无比  啊,天亮了!天终于亮了!  老虎隐去。天
蛾子  一拨又一拨  扑向火  与光构筑的墓场。  驮着向往的翅膀  最先折翼?  紧跟太阳  转悠了一天  向日葵  像一个鞠躬的问号  把头默默低下  自取灭亡,发生  在夜里。因为  别无选择。如果  是阮籍,赴湯  蹈火之前  还可以在晋朝  与末路抱头  痛哭一场。  “时间  到了”①,遗嘱  应该写满  家训或者箴言?  前赴一拨  后继一拨  决绝的  向中心扑去。  兄弟们  已
蝉  再也不会  想着法子去捕捉它们了  珍惜每一个被蝉描绘的夏天  如冬天珍惜远道而来的雪花  如众生珍惜稀世而艰辛的布道者  鳴声如经  打开无边而寂静的旷野  泉眼  那时,大夏天  在地里干活,口渴了  捧一捧大河的水  直接就能喝下去  或者,用手在河边的软泥中挖个坑  清甜之水,便会从诸多泉眼中  突突地,冒出来  每一个泉眼  都是一条通向神秘之处的道路  而泉水一路带来的消息  直
老家  我喜爱“老家”一词的温暖  或许是在脑壳崎岖构造中  倒扣碗底上的蠟烛尚有余焰的火光  门虚掩着,但还是进不去  站在门外想起黄力鞋、胶质靴子  进进出出时的离乱  几岁的小娃与过百岁的老路  玩耍的结果,像木桌上被一只花猫  打翻的菜汤引来挥手跺脚的责骂  “雨天也不得消停。”哦!  现在是雨天,怪不得堂屋木盆里的  滴水声漫不经心到令人担忧  水撞击水的暴猛之间  时间正附于陶瓷花瓶融
下午三点  下午三点,昏沉起于一抹阳光  不能回头,光在背后  燃烧如火  桌上的绿萝  饥渴妖娆,不用使眼色  犯困,一池春水微澜  贪玩的波纹,爬行如蚁  匍匐,诗延梦  无风之月  下午蠕动  后窗割开一道闪电  春天来了,鸟儿们把目光投向有虫的地方  我必须承认,它们唠叨的地方  有海的咸味阵阵飘过  我听到尖利的声音盖过惜君的嗓子  这后海的日子,一个人靜静地  听风拖儿带女,穿林而过 
萤火虫  从指缝中  渗透出微弱幽光  如孩童一般  母亲轻握双手  向我炫耀  小小的绿  在手心缓缓地爬  微微的痒  歸家的路上  只有欢笑
多功能食堂的“多重空间”聚会就餐区:180㎡、48个座位,不仅能分享美食,还能交流思想!学术交流区:123㎡、68个座位,来一场“学术大餐”,让大脑饱餐一顿!多功能就餐学习区:这里是食堂,也是自习室,拥有123㎡、74个座位,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休閑共享区:293㎡、76个座位的休闲共享区,一起来感受休闲放松的“小食光”。  近期,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全新的第六食堂正式启用!  新第六食堂设计
1.你生活的一切是为写作准备的,在日后的作品中显现出它的端倪。你的作品和你的生活经历之问有某种类似,它们可以被视为个人生活的不完全的翻译。或者说,你所有的经历都会转化成词语。  3.写作时,你觉得自己正向内移动,通过自身,再现过去生活的记忆经验,捕获那逝去的人事与時光。与此同时,你想向外移动,朝向正在行进的当下,怕因了写作遗失或中断那稍纵即逝的这一刻。你是那样贪恋,要把两种生活紧紧抓住,或者说是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