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科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一直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小学科学学习提出的重要要求。小学科学学习的有效性也就是利用课内外教学,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感悟,进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各种要素创设上课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在学习科学的时候能够自主学习。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课改下如何加强小学科学教学探究兴趣,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科学;探究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77-01
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进行培养,它的教学重点不在于学习科学知识,而是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应在广大师生的教学与学习工作中深深植根,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素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在自身探索中对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行发展,并通过学习,让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创设具体情境
课前设计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性条件,科学设计也是保证教学成功的条件。而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就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创设出具体的情景,从思想上真正照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创设一个好的教学环境。也就是说根据学生的兴趣,动态生成实际教学活动。它要求在课堂上,教学应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师需要时时考察学生的情况,灵活变化,生成可促进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境。有实验表明,当学生将已经获得的知识与学习资源相联系时,会学习的兴趣也会大大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學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可探索问题的具体情境,且需要与实际生活相贴合。老师创设的情境与实际生活的贴合度越高,激发学生探索思维的程度也就越高。
二、在教学中引入游戏
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是快乐的源泉。游戏可以使得学生的体能、智力及感情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多种游戏形式,不仅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还能使得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激发。教师采用游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其主要的目的仍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作为小学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阶段的心理特征采用相应的游戏在教学中进行开展。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游戏时,需要掌握整个环节,对游戏的全过程进行掌控,避免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造成损伤,防止意外伤害。教师在孩子的游戏结束之后,需要对游戏的过程进行详细的点评,穿插好教育的方式,让孩子在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教师需要对游戏做出自身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最好要涉及到每一个孩子,例如针对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进行安慰等。教师通过这些评价,不但自身能够总结教学经验,同时也能为往后游戏的开展提供参考,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三、积极组织实验
小学生的年纪大多偏小,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性格大多缺乏耐心,很难真正耐得下心来学习。因此如果在这一阶段科学学习中,教师只一味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的话,势必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消散。因此,需要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引入实验。首先,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多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教师需要保证每位参与实验课程的学生对于实验目标都进行明确,了解相关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方法,从而对实验的科学性以及实验效果进行保证。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程度不同的指导,具体的指导还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其次,小学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为主,以具体活动为载体。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过程中不要为了对学生探究自主性进行凸显,就简单提出实验课程的任务。这种探究活动往往是缺乏老师的科学指导,开展效率是十分低下的,学生就算参与到其中也很难获得大的收获。这时,老师需要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及时发现,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反思,并探究实验过程的科学性,通过不断的总结,使得自身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小学科学教学要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利用各种资源及手段为学生努力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兴趣。另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搭建学习平台,引导学生针对课堂上的疑难点大胆设问、大胆探究、大胆实践,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不断探究中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使得小学科学教学朝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前进,也与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素質教育相符合。
参考文献
[1]王水玲.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讨[J].才智,2016(15):78.
[2]杨世健.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2):95.
[3]李秀慧.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22.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科学;探究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77-01
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进行培养,它的教学重点不在于学习科学知识,而是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应在广大师生的教学与学习工作中深深植根,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素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在自身探索中对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行发展,并通过学习,让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创设具体情境
课前设计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性条件,科学设计也是保证教学成功的条件。而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就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创设出具体的情景,从思想上真正照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创设一个好的教学环境。也就是说根据学生的兴趣,动态生成实际教学活动。它要求在课堂上,教学应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师需要时时考察学生的情况,灵活变化,生成可促进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境。有实验表明,当学生将已经获得的知识与学习资源相联系时,会学习的兴趣也会大大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學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可探索问题的具体情境,且需要与实际生活相贴合。老师创设的情境与实际生活的贴合度越高,激发学生探索思维的程度也就越高。
二、在教学中引入游戏
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是快乐的源泉。游戏可以使得学生的体能、智力及感情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多种游戏形式,不仅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还能使得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激发。教师采用游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其主要的目的仍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作为小学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阶段的心理特征采用相应的游戏在教学中进行开展。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游戏时,需要掌握整个环节,对游戏的全过程进行掌控,避免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造成损伤,防止意外伤害。教师在孩子的游戏结束之后,需要对游戏的过程进行详细的点评,穿插好教育的方式,让孩子在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教师需要对游戏做出自身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最好要涉及到每一个孩子,例如针对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进行安慰等。教师通过这些评价,不但自身能够总结教学经验,同时也能为往后游戏的开展提供参考,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三、积极组织实验
小学生的年纪大多偏小,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性格大多缺乏耐心,很难真正耐得下心来学习。因此如果在这一阶段科学学习中,教师只一味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的话,势必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消散。因此,需要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引入实验。首先,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多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教师需要保证每位参与实验课程的学生对于实验目标都进行明确,了解相关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方法,从而对实验的科学性以及实验效果进行保证。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程度不同的指导,具体的指导还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其次,小学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为主,以具体活动为载体。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过程中不要为了对学生探究自主性进行凸显,就简单提出实验课程的任务。这种探究活动往往是缺乏老师的科学指导,开展效率是十分低下的,学生就算参与到其中也很难获得大的收获。这时,老师需要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及时发现,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反思,并探究实验过程的科学性,通过不断的总结,使得自身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小学科学教学要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利用各种资源及手段为学生努力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兴趣。另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搭建学习平台,引导学生针对课堂上的疑难点大胆设问、大胆探究、大胆实践,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不断探究中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使得小学科学教学朝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前进,也与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素質教育相符合。
参考文献
[1]王水玲.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讨[J].才智,2016(15):78.
[2]杨世健.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2):95.
[3]李秀慧.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