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民主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催化剂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engli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强调教师要以民主的作风对待学生。“教学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文本多元解读,使学生在民主、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呢?
  
  一、构建师生互动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想让学生在多元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彰显个性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构建文本多元解读平台。
  我国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往往是教师居高临下,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单向传递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不平等性和情感、心理上的距离感。这种师生角色地位的恒定化,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正如语文新课标所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实施民主教学,做学生“主体的守护者”,呵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为,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变“支配者”为“引路人”,应当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放下身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平等互助的气氛中与学生研究探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只有真正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了,才有课堂上师生间情与情的相融、心与心的相通、教与学的相长、师与生的互促,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个性特长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养分”,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文本多元解读才能得以真正开展。
  
  二、从文本中寻找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
  
  每篇文章都有很多“看点”,似乎也都可以作为教学的着力点,但我们在处理教材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处理教材上也能见功夫。我们应该在处理教材时,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地进行文本解读。文本多元解读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切入。
  1.抓住文本内容。一篇文章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是摇曳多姿的。如一部《红楼梦》,有人喻它为一部百科全书,里面有天文地理,有琴棋书画,有诗词曲赋,还包含着医药学、
  
  建筑学、美学、哲学,可谓包罗万象。所以,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时,让学生先交流一下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情况。再如,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讲的是祖孙三代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故事。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学生在阅读全文后,可以从中获得美好的阅读印象,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有的学生在交流中,谈到了一家人互相包容、互相体谅的精神,谈到了可贵的亲情、温馨的家庭,谈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谈到了春天美丽的景色、生命的气息……又如教学《我的第一本书》,在学生自读文本、尽情触摸文本后,教师问:你了解到哪些内容?学生的回答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说,我了解到了社会黑暗;有的说,我了解到了友情的珍贵;有的说:我了解到了父爱;有的说,我知道了父亲的心灵手巧……
  2.抓住文本语言。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丰富、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可说是色、香、味俱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有的文本语言“如清流,描物写态,细腻动人,脉脉含情;有的如惊雷,议论风生,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有的如平沙,质朴无华,平淡实在,耐人寻味;有的如红叶,娇艳华美,色彩斑斓,灿烂迷人……”但是,汉语言又是最朦胧、模糊,且最具多义性特点的语言。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说:“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朦胧、模糊,它的涵盖面几乎无边无际,暗示性几乎无际无涯。”如一个算命先生给某局长算命,他说:“你的这个位子会坐牢。”这句话,就具有多义性:一理解为你这个位子会坐得很牢固;另一理解为你在这个位子上会进监牢的。所以,在对有些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语言进行品味揣摩时,就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理解。如《我的第一本书》末句“人不能忘本”的“本”在句中指什么?可引导学生概括出:父亲的教育,父亲的希望,友情的重要,亲情的温馨,生活的艰辛等多重意义。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只有在同仁们熟悉教材的前提下,在课堂上注重“教学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下才能得以实现。
  
  (责任编辑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阐述复分解法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条件。针对生产中存在的质量及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并简述了提高氯化铵产量和质量的有关问题。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以这种方式学习呢?教学中如能善于设疑、激疑,使学生感到有问题要解决,则一定能激发他们积极思维,主动去学习研究.  一、导入设疑,激发兴
在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同时,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方面,广大的汉族地区有明显优势,但少
“师源性心理伤害”是指由于教师自身心理素质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而通过一定行为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师源性心理伤害包括言语伤害,如辱骂、讽刺等;包括躯体伤害
本文报道了用交流粉末场致发光屏做显示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组成控制器,研制成大面积显示计时仪的实验结果。实践证明,该计时仪作为一种计时装置用于社会是成功的。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作为教材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插图使教材内容变得图文并茂,更加生动,同时也减少了语言说教,增强了直观性。下面笔者就如何运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能力谈谈几点具体的做法。  一、利用插图,激发学生兴趣  新书发到手,学生最爱看的就是课本中的插图,尤其爱看彩图,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积极性,激发兴趣。如:在给学生上第一节化学课时,笔者并不是按部就班地上第一章,而是
不同层次、类型的学校,学生的差异往往很大,班主任工作要想取得成功,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班级管理工作到底如何开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呢?这对于班主任来说,一直是一个重大且
本文描述了用酸碱滴定测定己二酸含量的方法。
<正>先介绍几个名词术语:在计算数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由实验或测量得到了某一函数Y=f(X)在一系列点X0,X1,…,Xn处的值y0,y1:…,yn,需要构造一个简单函数(?)(X)作为函数y=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