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孤独与更高的卒中和心脏疾病发病风险相关

来源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生酮饮食(KD)最早用于治疗癫,近年来对难治性癫的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特别是在Dravet综合征、Doose综合征、婴儿痉挛症、发热性感染相关癫综合征(FIRES)、结节性硬化症和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等顽固性、结构性癫等的治疗方面,有了更多的临床证据,尤其是KD能够改善认知、言语和行为问题,值得重视。
癫性脑病为癫性异常本身引起的进行性脑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起病于新生儿早期的早期肌阵挛脑病和大田原综合征,起病于婴儿期的West综合征和Dravet综合征,起病于婴儿和儿童早期的非进展性脑病中的肌阵挛持续状态,起病于儿童与青少年时期的Lennox-Gastaut综合征、Landau-Kleffner综合征和癫伴慢波睡眠期持续棘慢波。随着研究的深入,婴儿游走性局限性癫和伴多个独立棘波灶的严重癫也被推荐归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考昔对癫持续状态大鼠脑组织中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为寻找治疗难治性癫的新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癫模型组和塞来考昔干预组。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诱发SD大鼠癫持续状态,48只纳入实验,每组16只。各实验组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鼠额叶皮质区及海马区P-gp
目的采用间断节律闪光刺激技术,探讨红色滤片及图形滤片在视频脑电图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武汉市儿童医院行视频脑电图的358例患儿,采用间断节律闪光刺激光源,在红色滤片、点状滤片、常规白光3种条件下,对358例患儿进行闪光刺激检查,对其中光驱动反应(PDR)阳性、光阵发反应(PPR)阳性及光惊厥反应(PCR)阳性患儿在3种刺激条件下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9例
药物基因组学是在整个基因组水平,通过探讨基因的DNA或RNA的变异与药物效应和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来研究基因的变异对于个体对药物反应的影响。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个体化治疗。现就药物基因组学在抗癫药物治疗中的角色进行简述。
目的观察伴典型失神发作的特发性全面性癫(IGE)患儿脑灰质体积(GMV)的改变。方法2012年9月至2014年1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共招募9例伴典型失神发作的IGE患儿和16例健康志愿者,使用3.0T磁共振成像(MRI)进行全脑结构(3D)扫描,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方法分析IGE患儿脑GMV的改变。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伴典型失神发作的IGE患儿存在广泛的脑GMV减小,包括以下13个区
遗传性肾脏病(inherited kidney diseases)包含遗传性肾小球疾病、遗传性肾小管和囊肿性疾病等。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种类繁多,临床对该类疾病目前认识不足,检验手段尚不规范,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作为遗传性肾脏病之一的先天/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低钾血症、肾结石、多饮、多尿、生长发育落后等,不及时治疗会损伤肾功能。因此,临床医师需重视先天/遗传性肾小管疾病的诊断,从而
目的探讨癫持续状态(SE)大鼠模型中海马神经元损伤、谷氨酸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唑–4–丙酸(AMPA)受体第二亚单位GluR2的表达变化以及是否存在GluR2与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蛋白复合物的耦合变化。方法应用氯化锂–毛果芸香碱建立SE大鼠模型(62只),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2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建SE大鼠分为SE后1 h组(6只)、6 h组(12只)、24 h组(
心房颤动的血栓栓塞防治的传统抗凝药物是华法林,近年来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取得了重要进展,并且直接口服抗凝药物的研究中纳入了相当一部分合并瓣膜病变的患者。所有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均应该基于血栓和出血风险给予抗凝治疗。多数患者直接口服抗凝药物的剂量相对固定,但是仍然需要考虑年龄、肾功能等因素采取适当的剂量。出血风险极高不能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可采用机械装置或手术治疗,但还需要更多研究证实。
结节性硬化症(TSC)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神经皮肤疾病,癫为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研究表明,即使使用多种抗癫药物,仍有超过50%的TSC相关癫成为药物难治性癫。皮质结节是导致癫的主要原因,针对致结节及相关区域的外科手术是治疗TSC相关难治性癫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电生理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TSC相关癫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不仅能够控制大部分患者的癫发作,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的智力和发育迟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