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学院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z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对高技能创新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技工院校对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与“量”都不能满足需求,技工院校必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校企合作层次,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升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关    键   词]  技师学院;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5-0142-02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经济结构发生转变,制造业从产业链下游向上游跃进,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高技能、综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快推进人才培养,从2006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决定》,到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我国持续不断推进人才培养进度,满足国家发展建设需求。高技能型人才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还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技术精湛,多在一线工作岗位,不仅能够在关键技术岗位发挥重要作用、解决生产问题,还能积极探索,进行技术革新或工艺创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是保障企业生产运行及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加强对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
   (一)生源质量难以保证
   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还需要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水平,因此,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技工院校学生多是中考不理想的初中毕业生,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数学、物理、英语等基础学科成绩较差,并且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大。即使是高中毕业生,也多是高考不理想的学生,生源质量较差。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不仅是操作者,而且是能够利用掌握的技能和知识解决生产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因此,高技能型人才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还需要有理论知识水平和思考能力。由于传统思想观念认为考大学才是最有前途的出路,上职业技校没有前途,造成职业技校无人问津,生源质量难以保证。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向欧美国家学习,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就进行规划,有志于研究的上大学深造,对研究不感兴趣的,上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生源质量。
   (二)培训设备设施落后
   高技能型人才是兼具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人才,其中实践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企业招之即用的要求。对高技能型人才培训,必须注重实践能力培养。这就要求技工院校培训设施设备能够适应最新技术发展要求,与企业生产环境相似度高。然而,受到办学经费限制,大多技工院校存在实践室较小和实训设备数量少、设备老旧、工艺老化、故障多,与企业实际生产的新工艺和技术存在偏差,不能满足学生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要求。纵使技工院校更新了部分老旧培训设备,这些设备也多以教学设备为主,鲜少有生产设备,与企业实际生产工艺技术差别较大,达不到实训的效果,使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不足,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三)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技工院校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情况。由于受到教育观念、师资教学力量、社会因素的影响,技工院校无法脱离传统教育理念,在课程设计上,以理论课程为主,且课程内容以理论性、知识性为主,其次是针对企业要求的实践课程。总体上,技工院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学科为中心,注重理论课程。理论课程包括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等,辅以实践课程,实践课程以实训为主。这种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既有理论知识教学,也有实践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逐步提升技能水平,不仅具有理论知识,还具有实践能力。课程设置的初衷是合理的,但具体教学时,由于过于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理论课程过多、比例过大,学科考核也是主要以理论形式进行的,导致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适应能力弱,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生产及发展的需求,也没有达到职业技能教育的目标。
   (四)校企合作力度不够
   当前,我国技工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时普遍存在合作层次不够、没有深度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企业不太重视校企合作。社会企业多重视短期利益,它们需要技工院校输出的学生,但不愿意投入过多精力和资金到职业教育上。很多时候,校企合作表现出技工院校一厢情愿的情况。企业虽然也知道开展校企合作是有益的,但在人才培养上,企业大多只注重短期利益,认为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虽然好,但培养周期长,远水解不了近渴,与其花几年时间培养,不如直接在招聘市场上找现成的。重视招聘人才,不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认为校企合作可有可无,并不是不二选项。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重视程度也不够,不愿花费大量精力在人才培养上,认为培养人才费时费钱。部分企业担心留不住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给别人做嫁衣,对人才的培养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影响校企合作的效果。(2)技工院校生源质量及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技工院校一大问题是生源质量难以保证,就读技工院校的学生多是中考成绩不理想、升学无望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学习兴趣不浓、文化课差、学习能力差,由于在义务教育期间长期处于成绩落后的境地,在学习方面造成心理阴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加之社会固有观念的影响,认为技工院校没有发展前途,只是学习一个技能,找一份工作,导致大部分学生得过且过、混日子,学习效果较差。加之技工院校师资力量不足,难以给学生提供很好的教学和实习的条件,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保证,难以满足企业生产需求。(3)校企合作缺乏制度保障。由于校企合作没有形成气候,相应的规章制度及保持措施没有完善,合作的目的、效果难以保证及约束。校企合作多表现为企业有主动权但表现消极,技工院校处于被动但表现积极,由于双方在合作意愿上的差异,使之很难达成统一的合作意见。由于没有形成具有约束力的文件或协议,使校企合作过程中,随意性较大,解除合作的代价小。在合作过程中,双方的权益无法保障,给一方造成的损失也难以補偿。    二、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方法与途径
   (一)优化课程设置
   技工院校应设置合理的教学课程,既保证学生学习基础理论课程,又能够得到足够的实践锻炼,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为此,学习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不仅要有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还要有足够的实训课程,提供贴近企业生产的环境,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要加强校企合作力度,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了解企业生产需求,根据企业要求修改实习内容,要保证理论联系实际。此外,技工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时,要根据国家产业发展及地方经济需求,合理布局、统筹规划,根据实际需求,增设新专业课程、删减或修改老旧专业课程、淘汰过时的工艺技术、新增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的工艺流程,突出办学特色,形成专业教学优势,打造示范教学基地,吸引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合作。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质量直接影响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在政策方面要给予保障,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激励教师不断自我提升。同时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保障教师全力投入教学工作中。此外,要提升对教师的要求,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要增加到企业实践的机会,提升课程开发能力,更新自身知识储备。多到企业生产一线调研学习,提升自身实践能力,提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效果。此外,还可以聘用企业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到教师队伍中,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
   (三)加强实践教学
   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为了加强实训教学,必须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建设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必须要有高水平的专家、教授、工程师等,在专业方向制订方面,要认真听取劳动主管部门、企事业专家意见,结合认真的调研,确保实训基地功能上满足未来职业技术发展需求,达到教学的目的。实训基地可以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要统筹调配好学校资源,加强软硬件建设,达到功能齐全、资源共享的效果;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多元化的模式调动社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四)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校企合作能够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升技能型人才的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能够极大地缓解技工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但是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和风险性,必须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可以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委员会,签订相应的协议,保證合作双方的权益。在合作模式方面,要开展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可以开展基本的培养模式,即企业和技工院校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共同培养人才;开展基地培养模式,与有意向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企业生产车间作为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得到实践的机会;还可以开展订单数培养,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量身制订培养计划。总之,校企合作是提升技工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必须提升合作的层次,实现社会企业和技工院校的双赢的局面。
   三、结语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保持长期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达到中等国家收入水平,人力资源成本不断上升,为了避免出现中等国家陷阱,必须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高技能型创新人才是打造先进制造业的基础,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过程中显得越发重要,在现阶段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与量都不能满足需求,技工院校必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校企合作层次、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升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宗尧,张明德,王义志,等.高级技能人才培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2]毕结礼.高技能人才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编辑 王海文
其他文献
随着作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话题”作文在高考写作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层出不穷的写作话题,时常令许多师生感到迷茫,那到底该如何面对它?平日里又该
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对于学生学好各类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中职学校师生普遍对语文学科教学的
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人们对残疾人的关怀与尊重有了极大提升,但是在就业与教育方面,残疾人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在此社会背景下,立足社会融入视角,通过探析残疾人
“停课不停学”期间,为保障听障儿童康复训练的持续性,天津市聋儿康复中心对在园学生开展一对一网络视频互动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我们对接受教学的116个听障儿童居家
[摘 要] 当前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范围内,伴随着新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广,传统教育体系开展了科学化的优化创新进程。特别是实施“1+X”制度以来,在“三教改革”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优异成效,对中职教育长远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新证书制度对教学改革的影响为论点,通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方式,从教师管理、丰富教材、优化教学三方面进行论证并得出结论:实施“1+X”制度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进
[摘 要] 中职教师在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时,要以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实行一种启发性的教学模式;筛选适合的教学内容,转化教学方式方法;及时查看学生学习情况,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对学生进行表扬,肯定他们的努力;合理地组织一些适当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归因,消除他们的顾虑,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 键 词] 中职生;数学课堂;学习动机;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职业学校是学生获得某种职业所需知识、技术、技能的学校。在新时代的教学条件下,国家对职业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每年都有所增加,致力于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将来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由此可见做好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因此,负责职业学校安全教育的工作者首先应当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在职业学校中开展安全教育立体化教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降低学生的危险系数,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升学生的自我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各中职院校应根据教育要求和时代要求对学生学习技能和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满足学生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现如今,理论和实践综合学习是必然趋势.“纸上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BP)对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后近端神经组织、相连脊神经节和脊髓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的影响,探讨LBP对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后抑制的机制,进一步研究LBP对是否抑制创伤性神经瘤形成和疼痛的出现。方法第一部分: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Model)与LBP组,每组24只,后两组切除右侧坐骨神经2cm,LBP组腹腔注射LBP10mg/(kg.d),空白对照组和
中职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就被贴上了“学困生”的标签,中考的失利让学生心里产生自卑感,加上家长、同学的“另眼相待”,导致中职学生普遍表现出来不自信、行为习惯不好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