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验?感悟’式欣赏课”课型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a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課是体验型的课。鉴赏文学作品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主体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跃是最基本的要求。本课型重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在体验中逐渐加深感悟,引领学生将诗人情感“内化”为自我体验,用文字唤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内心世界,感受文本意蕴。
  【关键词】“体验·感悟”式欣赏课;鉴赏;吟诵
  学生刚从初中步入职中,新诗阅读量少,对诗歌意境把握的能力还不足。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反复诵读,感悟、体验。通过诵读、品味,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诗歌朦胧幽婉的意境美。体验诗人通过意象寄托的感情。
  一、“体验·感悟”式欣赏课课型
  “体验·感悟”式欣赏课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之中达到对《雨巷》的情感共鸣。本课型教流程以“读”为线,注重体验、感悟式学习:
  第一步——创设情境,进入意境
  第二步——吟诵体验,渐进感悟
  第三步——回顾体验,感悟升华
  第四步——扩展朗读,体验迁移
  鉴赏文学作品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主体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跃是最基本的要求。本课型重在通过将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在体验中逐渐加深感悟,引领学生将诗人情感“内化”为自我体验,用文字唤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内心世界,感受文本意蕴。
  二、以《雨巷》为例
  三、关于“体验·感悟”式欣赏课课型的反思
  我先从以下方面对这节市有效教学试点学校工作阶段性成果现场展示会(规模大、范围广)公开课《雨巷》的教学进行自我评价:
  (一)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本课教学目标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明确、具体、合理,能有效达成目标。
  (二)教学内容是否准确
  教学内容具体、准确,整合得当,符合学生实际。
  在教学活动中我抓住了朗读这一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形象,体验形象意蕴及诗歌的意境美。
  (三)课堂容量是否适合
  教学准备充分。视频、音频资料丰富。多媒体选择恰当,课件制作精美,营造朦、凄迷的氛围,给人含蓄、朦胧的意境美。音乐和flash动画,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将学生带入了诗歌所传送的意境当中,从而获得了那份独特的情感体验。
  能明确学习重点——感悟诗歌朦胧含蓄的意境美。如作业的设计有四项,结合体验来分析意象,写读后感,但与此重点不一致。后结合重点后改为两项任务:搜集诗歌并朗读,背诵《雨巷》,为朗诵会准备。
  (四)学生活动是否充分
  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学生的活动丰富、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面较广。朗读形式多样,有全班读到小组读,再到个人读。一个学生配动画可成为亮点。学生的单独朗诵对比之前要充分些。
  我能鼓励学生,肯定学生。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热烈。
  (五)学生习得效果
  教学策略选择得当,能够抓住关键,分解难点。重视学生的朗读、品评训练,通过启发、引导,综合运用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听名家示范、扩展朗读等多种方法,把欣赏、朗读、阅读、理解、体验、口头表达、深情吟咏、延伸拓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活跃了学生的多种器官,较好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良好,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在一节课里获得了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有效提高和培养语文能力。
  在朗读时我感情投入,音色符合诗的意境,引导得当,师生关系融洽,对学生的指导比较到位。总之,学生的表现挺好,“越来越出彩”,教学效果明显,听课的老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思路清晰,有新意,教师指导比较到位。李伯豪主任指出:“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感悟, 效果很好。”
  (六)调整与改进措施
  1.对学生的朗读指导针对性能增强,如在讲授诗歌朗读方法更为细化,效果更佳。教师有范读,让学生进一步模仿,体会效果更佳。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可以再多些。导入时学生回答再热烈些就更好。
  2.为了让学生注意再造想象意境,以声传情,我能将朗读与唱歌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如何尽量与生活实际贴近,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感受诗的美。值得我研究、探索。
  这首现代诗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朦胧幽婉的意境美。本诗最大的价值是创造了哀怨的意境。诗歌把诗人的感觉就是这样传输给我们,使我们产生了与他一样或近似的情感体验——共鸣。 “体验·感悟”式欣赏课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之中达到对《雨巷》的情感共鸣。本课型教流程以“读”为主线,注重体验、感悟式学习:
  第一步——创设情境,进入意境
  第二步——吟诵体验,渐进感悟
  第三步——回顾体验,感悟升华
  第四步——扩展朗读,体验迁移
  本课是体验型的课。鉴赏文学作品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主体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跃是最基本的要求。本课型重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在体验中逐渐加深感悟,引领学生将诗人情感“内化”为自我体验,用文字唤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内心世界,感受文本意蕴。
  “语文最大的魅力就是让学生体验、感悟。”老师们认为此以体验为中心的课型值得探讨,有实践意义。语文教学不可忽视体验。即把语文的学习、心灵的塑造、鉴赏的能力和情感体验的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诗歌形象感同身受,让学生在朗读中心灵激荡,从优美的语言艺术中获得情感体验;让学生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学生一旦进入了课文所描绘的境界,读起课文来,自然能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参考文献:
  [1]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庄文中.中学语言教学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要】“根”在汉语词典里有“事物的本源”的意思,我们把它理解为追本溯源。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丰富、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在努力找寻古老文化的根源。水有源,树有根,血缘和宗族观念需要代代传承。家族意识和孝悌观念,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亘古不变的价值观。  【关键词】古老文化的根源;传承;价值观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
“转化学困生”是教师教育教学中无法避免的问题,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落实新的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转化学困生,使他们都学有所成、为他们的一生负责,是社会、家长、学生赋予教师的责任,是教师一项神圣职责。如何有效地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一直是教师探索的课题。十四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总结出三点。  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这句话包括有两层含义。
【摘要】以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存在弊端的教学方式,即仅是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写作技巧,而忽略学生真情实感与写作的有机融合。在这样的教学方式长期影响下,出现了学生作文千篇一律且缺乏学生的真情实感等情况。而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板块是作文的教学,作文的学习对学生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学生将自身的真实情感融入到作文中,即有感而发,抒情而写。因此在教学中需
陈洪义,广东梅州人,湛江市教育局中学历史教研员,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历史学科带头人,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工程”名教师培养优秀学员,教育部“国培计划”高中历史骨干教师,中国教育学会特约观察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特约研究员,岭南师范学院特聘副教授。曾获“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湛江市直百佳共产党员标兵”“湛江市优秀教师”“湛江市高考先进工作者”
多少次,重温那段饱满充实、纯粹丰盈的时光;多少次,梦回那书声琅琅、花香四溢的校园。那是2016年5月,正值丁香花盛开、凤凰花燃烧的时节,作为广东省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的一员,我有幸被分派到广东省实验中学初中部跟岗学习,师从该校特级教师楚云老师。跟岗的生活忙碌而充实。5月20日那天,听了满满五节课。这五节课各具特色,这里请允许我单说楚老师的一节课——《华南虎》。  在楚云老师教学《华南虎》的课堂上,我三
【摘要】小学是知识、思想的启蒙阶段,良好的教学方式是至关重要的。语文是一门极富有哲理的学科,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而且小学口语又能很好的锻炼小学生的交际能力,拥有一个“好口才”,其中情景教学是新课标改革中提出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提高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一直是热门话题,本文以如何创设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本报综合报道 1月15日上午,世行贷款广东省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示范项目启动会在广州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世行贷款项目全面、顺利实施。世界银行项目经理阿莫·哈桑先生、省教育厅景李虎厅长、省发展改革委姜建中副巡视员、省财政厅郑贤操副厅长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王创副厅长主持会议。  实施世行贷款广东省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
【摘 要】布置作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实践型作业是指需要学生动手完成的非文本作业,这种作业是对传统作业的有益补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文章通过三个实践型作业类型分析了数学实践作业的类别,展示了实践作业的优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作业;作业设计  教学、作业、评估是教育活动的完整环节,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教学、作业、评估上全面改进,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11月27日上午,广东教育学会科研重点课题“幼儿园国学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成果汇报会在广州华厦大酒店顺利召开。本次成果汇报会由课题负责人——广州市政府“终身教育奖”获得者、中小学素质教育倡导者与力行者林淑媛教授全程组织策划并主持,会议邀请了耕耘于幼教领域的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研指导老师、合作园园长以及受益匪浅的幼儿园毕业生家长。   会上,林淑媛教授首先动情回顾了与“幼
一、知识点解读   (一)自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1.气候与地形地貌   (1)气候对地貌的影响   冰川地貌(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形成于低温寒冷的气候环境;   喀斯特地貌(石笋、溶洞、峰林)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   流水的侵蚀和堆积地貌(三角洲等)形成于湿润的气候环境;   风沙地貌(沙丘、雅丹地貌等)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   (2)地形地貌对气候的影响   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