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当受骗怎能成大家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ie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立军,国家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兼综合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专家组组长,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副主任,香港中国艺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国内多家艺术院校客座教授。收藏与鉴定方向:青铜器、佛造像、明清陶瓷。
  
  在收藏界,王立军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随着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栏目《寻宝》节目的播出,作为该栏目专家组组长的王立军,更是以准确的鉴别能力和率真敢言的魄力树立了一个鉴定大家的形象,并因此走进了千家万户。
  然而,从走上收藏这条道路到成为一个鉴藏大家,其间王立军却有着苦不堪言的经历。每每说到那些故事,他就会无奈地笑着摇头:“我搞收藏,最初源于上当受骗。”
  那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的事情了。当时王立军是《江苏政法报》的当红记者,终日里在外奔忙着采访报道。一个夏天的傍晚,他在苏州采访完毕,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火车站,准备坐火车返回南京。在候车室,一个瘦弱的小男孩来到他的身边,轻轻地、求告般地对他说:“叔叔,我有个小茶壶想卖掉,这茶壶是我家祖传的宝贝,一直没舍得卖,但因为家里很穷,现在没有办法了,只有卖掉换点钱用。你能买下它吗?”王立军一听,立即起了恻隐之心,忙让小男孩将茶壶拿来。小男孩将茶壶从包里拿出来,还不等王立军细看一眼,又开口说:“叔叔,你别看这茶壶看上去很普通,可很好玩哩!”说着,小男孩拿出一根火柴在茶壶上一划,火柴竟着了。王立军心想,这茶壶还真是神奇哟,便很大方地给了小孩200元钱,将茶壶买下了。回到家,他将茶壶洗得干干净净,当宝贝一样对待,可拿出火柴在茶壶上怎么划也划不着火了。王立军不明就里,捧着茶壶去请教专家,并讲了茶壶的来龙去脉。专家一看就乐了:“王立军呀王立军,那小男孩在茶壶上涂了一层磷嘛,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懂?”王立军立即傻了眼,怎么也没想到那么小的一个小孩竟把当政法记者的自己给骗了。不过,当过警察,现在又是政法记者的王立军并没有因上当而生气,反倒决心将古玩市场探个究竟。于是,他开始到一些著名的古玩市场转悠、考察,渐渐地,对收藏古盘有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从事古瓷盘的专项收藏,从全国各地收了明清古盘200多个。那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古玩是个新兴市场,东西基本上都是真品,虽然王立军并不懂真假,文物知识也几乎为零,买盘子也完全是凭感觉,可买到的都是真品。转了几圈回来,他请来南京博物院的著名青花瓷鉴定专家张浦生老师作鉴定。张浦生看了他的盘子,在他的肩膀上重重地拍了一下,说:“小王,你的眼光不错嘛,盘子全是真品!”
  
  张浦生老师的话仿佛给王立军打了一针兴奋剂似的,他收藏的劲头更大了,那一巴掌也大大刺激了王立军的自信心。没过多久,王立军搞了个藏盘展,一时间江苏大大小小的报纸对他的收藏进行报道,还给他封了个“金陵盘王”的美称,可谓名噪江南。人们很轻易地联想到王立军的盘子也许就是古代的皇帝大臣使用过的,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王立军自然也就身价百倍了。
  搞过古盘展后,王立军处在风光之中,一心想成为大收藏家,扩大了瓷器品种收藏范围。他开始到北京琉璃厂、上海城隍庙、南京朝天宫等著名的古玩市场搜寻官窑瓷器。当他西装革履地出现在古玩市场的时候,总有人上来拍他的肩膀,问他要不要看好东西。王立军经不住诱惑,经常会被卖主带到市场旁边的小旅馆看古玩。在简陋的小旅馆里,卖主拿出瓷器让王立军察看,就着昏暗的灯光开始讲述他们的瓷器故事。故事总是很精彩,要么是祖传的、从地窖里挖出来的宝物,要么是从县博物馆里偷出来的,当事人还有被通缉的危险,要么就是爷爷的藏品,爷爷在外面十几年不回家了,要卖掉,等等,大都开价几万元钱。官窑瓷器几万元算是很便宜了,再经讨价还价,往往几千元就能买到,这让王立军感到自己是捡了个大便宜,没多久,就买回了一橱官窑瓷器。最有意思的是,有一次他在盐城的一个古玩店里看到几件东西,怎么看都是真家伙,便一口气将东西全部买了下来,还让店主以后收到好东西就全都卖给他,并留下了自己在南京的联系地址。过了两个月,那个店主包了一辆车子,带了三四十件瓷器从盐城来到南京。一见面,那店主就撸起衣袖让王立军看,说自己这两个月为了帮他找瓷器在苏北农村跑了个遍,有时候不得不露宿野外,身子被虫子咬得到处都是疤瘌,还曾被公安抓去关了好几天。王立军很感动,花了近十万元钱将那车东西一古脑儿地全部买下了。店主走后,王立军围着这三四十件瓷器看,越看越陶醉,便得意洋洋地请了五六个搞古玩的朋友来欣赏,炫耀自己搞到了一批好瓷器。不料那帮朋友看完了瓷器,一个个都不吭气。王立军顿觉不妙,这批东西肯定是假货。但他不死心,又让朋友们看那些原来在小旅馆买的东西。朋友们一个个只是摇头,仍然不吭气。王立军心里一惊,乖乖,这一屋子的瓷器原来都是假东西啊!一探讨,这才明白艺术品市场已经出现了造假之风……
  王立军提高了警惕,不敢再买古玩了。他转而去博物馆看真品,跑市场看,跑文物商店看,也跑到地摊上看,比较真品与赝品的本质区别。那时,他即使看到了好东西也不敢下手买了,一是怕再买到假的,二是钱都已经花光了。有时候窘到身上就只有十元钱,在市场上转到很晚,打车回家的钱都不够,坐在车里,他眼睛盯着计价表,看到九块多钱了,便赶紧叫司机停车,说“到了到了”,下了车,实际上到家的路还远着哩!真是狼狈。第二天上班,眼巴巴地等着开工资。收入远不够开销的王立军不禁反思起来,大收藏家不仅要有眼力,还要有财力与魄力,自己有魄力,却没眼力,也没有财力,怎么可能成为大收藏家?就算眼力可以提高,可搞收藏一定要有财力支撑,自己既不是企业家,又没有海外支援,父母亲也不会给自己钱,这样下去,肯定只有以失败告终,到头来落个穷困潦倒,将人生弄得一塌糊涂……
  
  思来想去,王立军决定不搞收藏了。他把自己所有的藏品,包括最早的盘子,真的假的,统统低价处理卖掉了,卖不掉了就送人,一件也不留下,那架势,真的是洗心革面,从此要远离收藏界了。
  可是,时隔不久,古玩市场却越来越火,搞收藏的人也越来越多。王立军意识到自己有可能重出古玩江湖,暗暗发誓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眼光,便关起门来读书,读各种各样的讲古玩的书。渐渐地,他发现了一些仿造古玩的线索——大部分造假者都是按图索骥,书上的图片是唯一的参照。个别有钱人买个真品按实物造假,可以假乱真,也有一种臆造,比如说将原来的文物虎头改成龙头,因为没有标本而成了稀有之物,还有一种重新改装的,如将无纹饰改造成有纹饰的,质地一下子高贵起来。如此种种,他以为再也逃不过自己的眼睛,便又去博物馆、去市场上看真假实物,练眼力,果然有了很强的辨伪能力,并“发现”了两件宝贝——一件是清中期青花缠枝莲象鼻大尊。它在一个朋友家里被束之高阁已经多年,早已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有一天,王立军去这个朋友家赏画,一进屋,抬头便看到了书橱顶上的这个大尊,当即拿下来察看。朋友见他喜欢,顺手送给了他。他拿回家再仔细研究,喜出望外:上面有残字联、火石红、跳刀痕……百分百的珍品呀!另一件是清乾隆粉彩珊瑚红描金开窗人物山水纹瓶。这是一个拍卖公司在美国征集来的,可直到拍卖会结束,也无人过问。那时候一般人没见过这种镶金瓷器,都认为它上面的瓶口破,底座也是破的才用镶金来掩盖制品。王立军去了,不由分说地将此瓶买了回来。这是典型的“穿衣戴帽”之作呀!岂不知,在乾隆年间,瓷器外镶黄金,是专为外国人制作的艺术品,绝对的真品!有了这些类似的收获,王立军对自己的眼光更加自信了。
  可是,眼光提高了以后,市场上的真东西却很少了——好多真品上了拍卖会。那几年,拍卖会风起云涌,价格被抬得高高的,王立军好不容易看中了的东西也买不起了。再说,玩陶瓷的人越来越多,专家也多,王立军不想凑陶瓷的热闹,扭转船头搞起铜器和佛像收藏来了,并选择了汉传佛像作为收藏研究对象。铜器是国家明令禁止不让搞的,出土的青铜器都是国家文物,比较神秘,个人收藏者极少,而收藏佛像者大都是收藏藏传佛像,汉传佛像算是收藏界里的冷门。王立军选择汉传佛像的原因,是因为它相对便宜,人们不大认识,如一个清代20厘米左右的藏传青铜佛要一万五千元左右,汉传的也就四千元,他有能力承受。他认为汉传青铜佛像作为佛教文化的象征,未来的价值空间非常巨大。后来的事实证明,王立军的看法是很有前瞻性的,藏传佛像虽然造型比较精美,但传入汉地的历史短,相比之下,汉传佛像更具有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王立军开始在全国各地收罗汉传佛像,从魏晋南北朝的一直买到隋唐时代的,买了几十尊。有些佛像得来还颇费了一番工夫。像那尊77厘米高的明代青铜错金菩萨造像,他前后花了近十年的时间才买到手。一次他去逛古玩市场,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古玩店里有一尊佛像,很漂亮,心中窃喜,装着很随意地与古玩店老板聊起天来,得知那是店老板的一个画家朋友放在店里寄卖的,卖价12万元,可摆了好几年了也无人问津,老板也不懂这尊佛像是真是假,有人说是真的,有人说是假的,把他都弄糊涂了。见王立军想买,隔壁店的老板极力反对,说这是假的,不要买。王立军趁机对那个店老板说,你看,都说你这是假的,卖给我算了,我拿回去研究研究它的工艺。那店老板虽然知道王立军是专门收藏佛像的,可心里就是没有底,他怕万一是真的,这东西有上百万的价值,12万岂不是便宜了王立军?若是假的,王立军可是当地收藏家协会会长,又岂不是送给他一个行骗的把柄,以后怎么见面?就这样,一年过去了,王立军也没能将那尊佛像买到手。但王立军不死心,隔三岔五地去磨,还经常带些美术学院的老师学生去画这尊佛像。磨了足有五六年,那个店老板总算同意将佛像卖给他。王立军如获至宝,赶紧付钱装车,要将佛像运回去。可佛像刚被搬上车,店老板又追了过来,将王立军装钱的塑料袋往车里一扔,又将佛像搬了下来,硬是不肯将佛像卖给他,而且很快将店都搬走了。王立军从喜出望外到失落至极,只好叹息自己与此佛像无缘,永远失之交臂了。这样一晃两年又过去了,王立军却在一家正在装潢的古玩店里看到了这尊佛像!店老板还是那个店老板,佛像还是那尊佛像!佛像被摆在角落里,浑身沾满了尘土。那一刻,王立军有一种宝物失而复得的欣喜,对店老板开始了新一轮的软磨硬缠。这时的店老板,对于这尊除王立军外别无买主的佛像也完全没有了把握,于是很干脆地卖给了他。王立军搬回佛像,迫不及待地进行研究,发现这果然是一尊稀世珍宝——此佛背面有款识,为“邓宏万历年制”,款识为缪篆。据清代《缪篆分韵》介绍,缪篆是以“说文解字”为基础,对传统书写方法进行美化和夸张的铭文,在规整篆法和笔意前提下多以个性化出现在艺术品上,具有慎防他人伪造和制造者本人识别的特殊性。宋以后,该类铭文只偶尔出现,因此十分珍贵。据查,邓宏为万历皇帝母亲的弟弟,无疑佛像为皇亲定造,极为罕见。有了这样一尊佛像,王立军心中更加得意了,现在,他是当之无愧的收藏汉传佛像的老大!他的佛像藏品历史跨度最广,品类最全,数量最多,文物价值最高。更让他欢欣鼓舞的是,《人民日报》竟用整版篇幅以《王立军的藏品》报道了他,这在建国50年来是绝无仅有的;香港《大公报》也用整版的篇幅介绍他的藏品。紧接着,全国几十家报刊杂志竞相发表了有关他和他的青铜佛像的报道,声势浩大,王立军在藏界更是名震八方,影响空前。但是,有人看了报道后提出了质疑,说他的青铜佛像有赝品。王立军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藏品会有那么多赝品。他据理力争,汉传佛像自己玩得早,认识的人不多,假佛像在国内并没有多少市场,仿造的佛像基本上都是卖给美国、欧洲、东南亚人。但他不知道,正是由于国内各大博物馆少有汉传青铜佛像的标本,研究青铜佛像的专家也极少,仿造的东西才没人能看得懂,他王立军自然也不例外。后来王立军到香港,一看,不得了,原以为自己独一无二的一尊青铜佛怎么从香港冒出来了?再到西安,巧得很,西安还有一尊。时间长了,这样的巧合多了,王立军才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铜佛像原来真有三分之一的赝品,当初人家的质疑是有道理的,更加坚信要提高眼力,要常跑市场。
  
  在收藏汉传佛像的同时,王立军也收藏别的青铜器,经常去农村。有一次,有人请他去家里看东西,说收了两件青铜器,这两件器物也不知怎么会在一个自然水库里面,这一年遇到干旱,水库干了,才发现的。王立军来到村子里,那家人用一碗鸡蛋面条招待了他,然后带他看东西。他一看,哇,商代的东西,欢喜得不行,立即买了回来。可稍加研究,就发现两件宝物原来都是假的,那造假的技术甚是了得。王立军哭笑不得,转而去皖南。皖南是他上世纪80年代淘宝胜地,那里的人没有不知道他的,好多古玩店的牌子都是他题的,只要他一去,老百姓会排着队让他买东西。他的大部分古盘就是从那里得到的。可是他发现,现在,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太拄着拐杖带来给他看的宝贝也都是假货了……
  陶瓷上过当了,佛像上过当了,如今,青铜器又上当了。王立军原以为自己的眼力提高了,却仍然一次次地上当受骗。他痛定思痛,不能再上当了!他停止了收藏行动,一头钻进了历史与收藏的书籍堆里,再次认真钻研起古玩鉴定知识来,然后开始写东西。他毫不忌讳地把自己多年来在收藏方面上当受骗买假货的教训与追寻真品的经验写成了文章,一篇接一篇地发表在大大小小的报刊杂志上,呼吁人们不要被收藏热冲昏了头脑。他还以实践经验检验过的一些真理来阐述,纠正过去一些不一定是正确的,或者偏颇的、错误的,甚至是倒置的理论,调整过去人们对收藏及文物鉴定的一些并不客观的理念。发表在《中国收藏》上的《珐琅彩之谜》第一次对一些专家的珐琅彩观点提出疑问。发表在《中国收藏》上的《战国龙头壶辩》对一些专家过分迷信“标型”,只重理性而不重感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标型”只能参照,不能迷信,这样容易将没有“标型”的宝物当成赝品,并指出一个鉴定家不仅要懂得“标型学”,也要懂得“痕迹学”。“标型学”可以读书、看标准器物,“痕迹学”就是要跑市场,在市场中磨练自己的眼力,鉴定家是市场磨练出来的。发表在《收藏快报》上的《鉴定鉴赏实录谈》,谈到了不能将鉴定与鉴赏混淆;《青铜器仿制之我见》,详细地谈到了我国的青铜器仿制始于春秋,这个观点只是一些专业人士提过而已,也没有人去认真研究;发表在《收藏界》上的《佛像收藏之我见》,谈到了并不被人们重视、实际上十分瑰丽灿烂的汉传金铜佛的价值。发表在《收藏》杂志上的《见真也要鉴假》,展示了他花重金购买的二十几尊高仿金铜佛赝品(第一批),提醒大家,不要以为没有见过的做得好的臆造品都是宝贝……王立军才华横溢、观点鲜明、切中时弊而且十分实用的文字像一块块石头投入了本来就暗流涌动的藏界湖面,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花,有人震惊,有人叹服,有人称快。那些在古玩市场中吃尽了赝品苦头的收藏爱好者们对他这个从实战中磨练出来的鉴定家更是信奉有加,他随电视台出去做节目,只要主持人一念出他的名字,下面就是一片掌声。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青先生率专家到王立军府上,看了他的藏品和文章后,十分激动,称他是我国南方鉴藏界的一面旗帜,并从此有了“北马(未都)南王”的称法,确立了王立军在藏界的影响与地位。
  王立军已经成为鉴定行业界的大腕,他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将以青铜器、佛造像、明清陶瓷鉴定为主,但他收藏历史中上当受骗的经历正是奠定他成为人所共知的鉴定大家。他就常常这样自嘲道:“不经历上当受骗怎么能成大家?”而他的藏品,正如史树青先生称道的那样,是一座“艺坛瑰宝”。明察秋毫的鉴定,丰富独到的藏品,以及开明豪爽的为人,包容大气的胸怀,使王立军作为一个鉴藏大家的形象日益丰满,在圈内圈外越来越受欢迎与追捧。
其他文献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整个钱币市场处于较低迷的状态,一些近年来发行的流通纪念币和金银纪念币及第三、第四版人民币价格都下跌了不少。但是我国的一些早中期钱币,比如古钱币、老银元、第一和第二版人民币等板块中的优质品种却在逆势上扬。尤其是被集币新人们称为“老古董”的第一版人民币里不少强势品种的市价,甚至还大大超越了1997年币市高潮时的价格。    强势品种屡创新高    第一版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自1948
期刊
在古代瓷器中,爵的形制与功用奇特而神秘,装饰与内涵丰富而深邃,因而引起古陶瓷界、收藏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本文试从爵的形制工艺和装饰文化方面作一简要解析。    一 、 瓷爵的源流与功用    首先认识“爵”字。许慎《说文解字》云:“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饮器象爵者,取其鸣‘节节足足’也。”现在我们有幸看到许多古文字资料,真正认识了“爵”字。古文字学家孙海波《古文声系》“爵
期刊
梅花,又名五福花,是我国传统花卉之一。梅花以“先天下而春,禀天质之至美,凌岁寒而独开,生命力顽强不息”的品性为世人所喜爱,并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对象,赞美梅花的千古名句更是广为传唱。毛主席的《咏梅》一词更是将梅花的傲骨精神、高尚品格及神韵表现得光彩照人。  书画梅花作品让人百看不厌,瓷绘梅花作品更是惹人喜爱。近现代文人瓷画中,梅花创作以田鹤仙、王鹤亭、李明亮、陆云山、卓安之最为突出。瓷绘艺术
期刊
编者按:  西方油画从20世纪初来华广泛传播,经过近百年的融合,成为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本土化过程主要是依托学校美术教育实现的。因此,中国油画史上的绝大部分名家精品,都与各时期的美术学院密切相关,时下艺术市场走红的油画家,几乎都接受过美术学院的培养,或者曾执教于美术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史论硕士、现任教于鞍山师范学院美术系的刘晓丹先生,主要从事中国当代绘画与中国艺术市场研究。其所作的《
期刊
上世纪末,寿山石市场喜添新石种——大红袍,大红袍一经问世,喜气洋洋很快在业界唱响。  大红袍(箕花坑)发掘于上世纪80年代末,产于寿山高山西北面不到一亩地的山坳中。大红袍为高山系掘性独石,由于土壤长期滋养,其性凝结通灵,其质地多为半透明或微透明牛角冻地或藕粉冻地。色泽纹理以大红为主调,条纹呈不规则分布,且色界分明,间有橙、黄、绿、青、蓝、紫、灰各色。色调浓淡相间,神采飘逸,煞是好看。偶尔还能在牛角
期刊
【本刊上海讯】2008年6月24日,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年度提名奖组委会在上海东方商厦七楼梅园村饭店召开上海大师座谈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长兴、张心一、李宇、周百均、梁瑞玉、陈海龙、张京年、刘忠荣、刘红宝、宋菁等出席了会议。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本届提名奖专家评委朱玉成首先向大家通报了3月19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启动仪式及本次会议主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秘书长、本届
期刊
脸谱,即戏剧演员以某些颜色在剧中所扮人物的脸上勾画出的特定图案。色彩斑斓的脸谱是中国戏剧的象征,是历代艺人长期创造的,采用装饰、夸张的手法塑造舞台人物的造型艺术。  早在我国南北朝和隋唐(公元420-907年)的乐舞节目里就有了戴假面具的歌舞,这假面具亦称“代面”,就是脸谱的鼻祖(图1)。到了唐、宋时期,在当时的涂面化妆基础上,吸收了面具特点,继而发展成脸谱的化妆艺术。到了元代,当时杂剧的形成使脸
期刊
敬圣惜字    “敬圣惜字”也称敬惜字纸,源于古人认为文字是圣人仓颉所创造,故尊之为“仓颉至圣”,并敬称其所创文字为“圣迹”,进而引申到对书有文字的纸张(字纸)不敢随意抛弃而加以收集处理。由于其功用在于使人学习知识而知书达礼,所以必须加以敬惜。又文昌帝为主宰文章的神至祗,故所有的劝善书都把“敬圣惜字”和文昌帝联系在一起。民间具体敬惜之法,主要表现在:  一、不可用字纸来擦拭或包裹器物,以及不可秽污
期刊
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唐初传入中国,在唐太宗以及后来六位皇帝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在中国广为流传。前后大约兴盛了200多年,陕西省周至县的大秦寺塔就是基督教第一次传入中国的见证,也是全世界唯一存留的一座景教塔。  而在中国西安碑林,还有一块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据考证,这碑正是在周至县大秦寺里修建和出土的,此碑和此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中的故事更是曲折离奇。  景教碑建于唐建中二年(公元78
期刊
金石振声 西泠举槌——西泠印社五周年庆典拍卖12月18日杭州启幕    日前,以西泠印社为主要申报单位和传承代表组织的“中国篆刻”成功入选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篆刻艺术首次作为一种全球文化形态进入人类文明传承、保护和发展的视野之中,也是西泠印社继国家级社团、国家级博物馆、国家级文保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称号,标志着西泠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