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刻,小女孩正坐在考场上。
她怀着满满的感激与骄傲,在书写着那“藏”在角落里的父爱……
那一年她6岁。
小女孩缠着父亲要学骑车,胆小的女孩希望得到父亲的一句指导,一丝安慰。可狠心的父亲扔下一句“凡事要依靠自己”便离开了。虽胆小却倔强的小女孩歪歪扭扭地推起车向操场走去。她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伤痕累累。终于,她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此时,她多么渴望父亲的鼓励和拥抱啊!可父亲没有。猛然间,她想起什么似的,哭声戛然而止,身上的疼痛“消失”了。她爬起来,跨上车,开始了又一次的尝试。仿佛自己的成功就是对父亲最好的讽刺。
摔倒、爬起、又摔、再爬起,一阵又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撞击声,传到了藏在转角处父亲的耳朵里,是那么刺耳,那么揪心。父亲的脚步迈出,又收回,再迈,再收……
大功告成的女儿准备回家炫耀一番,一句“女儿你真棒!”伴随着掌声,低低地从转角处传来,但倔强的女孩没有驻足,一步、两步、三步……女孩成功的脚步坚定有力。
望着女孩的背影,父亲笑了。
那一年她13岁。
到了上晚自习的年级,每晚放学的夜路是女孩一天最后的煎熬。胆小的女孩要求每晚有人接。可父亲的冷漠让女孩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只好求助于妈妈。理所当然,妈妈成了女孩的守护神,虽然父亲极力反对,主张让女孩独立回家……
没想到,妈妈的一次生病,把接女孩的任务安排给了父亲。放学后的女孩,不再去搜寻那熟悉的身影,依女孩对父亲的了解,父亲注定是不会来的,所以女孩也没抱任何希望。看着门口稀疏的人群,害怕路上的行人会越来越少,女孩不敢怠慢,提高了车速,平时十五分钟的路程 ,女孩十分钟就窜回了家,坐在沙发上,那种恐惧的感觉还在纠缠着女孩。女孩正要向妈妈抱怨,这时,喘着粗气,脸憋得通红的父亲撞开门,奔向沙发。他抬眼正瞅见沙发上的女孩,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闺——闺——女——,你——你车速可真是一流的啊。”女孩更是没好气地说:“还说呢,那不是因为害怕吗!”“嘿嘿,我一直跟着你呢,没让你看见我,就想练练你的胆量。怎么样?路上没鬼吧?”女孩想象不出,肥胖的父亲是如何跟着自己跑回家的。
望着父亲,恐惧突然消失,可泪水却如决堤的洪水,奔流而下。沉寂中,女孩心中的脚步正坚定地迈向父亲,一步、两步、三步……
又是一个清晨。
校门口,女孩与送她上学的父亲告别。仍没有寒暄,没有叮嘱,没有拥抱,甚至没有一句话。女孩直视着父亲,只见他额上的皱纹又深了,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女孩压抑着眼睛里翻滚的泪水,模糊中,父亲那依旧冷漠的眼神里似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女孩,半空中停住,又缩回,向校门口指了指,转身离去。女孩怔怔地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亲定住,回过头,瞥了一眼女孩。
女孩也注视着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决堤。女孩坚定地奔向了转角处的父亲,一步、两步、三步……
此刻的考场上。
女孩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满满的感激与骄傲在流淌。
那流淌在角落里的父爱,被女孩书写着……
[评 改]
倒叙开篇,简洁自然,直接点题。
独句成段,引起下文,时间点的交代清晰自然。
场景描写生动、细腻。
“摔”“爬”几个动词的反复使用,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小女孩学骑车的困难,而“迈”“收”又形象刻画了父亲虽心疼女儿却又想锻炼女儿的矛盾心理。
父亲的“笑”中藏着深爱。
情况的变化使下文事件的展开顺理成章,既交代了事情发展的过程,又为下文铺垫。
一个“窜”字形象写出了女孩走夜路的紧张与害怕。
父亲的两次“躲藏”,在女儿长大之后终于“现身”,揭示真相。
四个“没有”进一步体现父亲的默默无言。
“皺纹“黑发”两处细节进一步突出父爱。
“一步、两步、三步”多次出现,写出了女儿由不理解父亲到被父亲感动的情感变化。
【总 评】本文语言平顺晓畅,刻画细腻,在冷静的叙述中包含着深情,形成一种深远悠长的文体风格。整篇文章运用插叙的方式,截取了三个生活片段来表现父爱,选材精心细致,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做,令人愿读、爱读、不忍释手,结构更是清晰明了。
(讲评教师 张 月)
她怀着满满的感激与骄傲,在书写着那“藏”在角落里的父爱……
那一年她6岁。
小女孩缠着父亲要学骑车,胆小的女孩希望得到父亲的一句指导,一丝安慰。可狠心的父亲扔下一句“凡事要依靠自己”便离开了。虽胆小却倔强的小女孩歪歪扭扭地推起车向操场走去。她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伤痕累累。终于,她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此时,她多么渴望父亲的鼓励和拥抱啊!可父亲没有。猛然间,她想起什么似的,哭声戛然而止,身上的疼痛“消失”了。她爬起来,跨上车,开始了又一次的尝试。仿佛自己的成功就是对父亲最好的讽刺。
摔倒、爬起、又摔、再爬起,一阵又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撞击声,传到了藏在转角处父亲的耳朵里,是那么刺耳,那么揪心。父亲的脚步迈出,又收回,再迈,再收……
大功告成的女儿准备回家炫耀一番,一句“女儿你真棒!”伴随着掌声,低低地从转角处传来,但倔强的女孩没有驻足,一步、两步、三步……女孩成功的脚步坚定有力。
望着女孩的背影,父亲笑了。
那一年她13岁。
到了上晚自习的年级,每晚放学的夜路是女孩一天最后的煎熬。胆小的女孩要求每晚有人接。可父亲的冷漠让女孩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只好求助于妈妈。理所当然,妈妈成了女孩的守护神,虽然父亲极力反对,主张让女孩独立回家……
没想到,妈妈的一次生病,把接女孩的任务安排给了父亲。放学后的女孩,不再去搜寻那熟悉的身影,依女孩对父亲的了解,父亲注定是不会来的,所以女孩也没抱任何希望。看着门口稀疏的人群,害怕路上的行人会越来越少,女孩不敢怠慢,提高了车速,平时十五分钟的路程 ,女孩十分钟就窜回了家,坐在沙发上,那种恐惧的感觉还在纠缠着女孩。女孩正要向妈妈抱怨,这时,喘着粗气,脸憋得通红的父亲撞开门,奔向沙发。他抬眼正瞅见沙发上的女孩,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闺——闺——女——,你——你车速可真是一流的啊。”女孩更是没好气地说:“还说呢,那不是因为害怕吗!”“嘿嘿,我一直跟着你呢,没让你看见我,就想练练你的胆量。怎么样?路上没鬼吧?”女孩想象不出,肥胖的父亲是如何跟着自己跑回家的。
望着父亲,恐惧突然消失,可泪水却如决堤的洪水,奔流而下。沉寂中,女孩心中的脚步正坚定地迈向父亲,一步、两步、三步……
又是一个清晨。
校门口,女孩与送她上学的父亲告别。仍没有寒暄,没有叮嘱,没有拥抱,甚至没有一句话。女孩直视着父亲,只见他额上的皱纹又深了,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女孩压抑着眼睛里翻滚的泪水,模糊中,父亲那依旧冷漠的眼神里似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女孩,半空中停住,又缩回,向校门口指了指,转身离去。女孩怔怔地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亲定住,回过头,瞥了一眼女孩。
女孩也注视着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决堤。女孩坚定地奔向了转角处的父亲,一步、两步、三步……
此刻的考场上。
女孩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满满的感激与骄傲在流淌。
那流淌在角落里的父爱,被女孩书写着……
[评 改]
倒叙开篇,简洁自然,直接点题。
独句成段,引起下文,时间点的交代清晰自然。
场景描写生动、细腻。
“摔”“爬”几个动词的反复使用,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小女孩学骑车的困难,而“迈”“收”又形象刻画了父亲虽心疼女儿却又想锻炼女儿的矛盾心理。
父亲的“笑”中藏着深爱。
情况的变化使下文事件的展开顺理成章,既交代了事情发展的过程,又为下文铺垫。
一个“窜”字形象写出了女孩走夜路的紧张与害怕。
父亲的两次“躲藏”,在女儿长大之后终于“现身”,揭示真相。
四个“没有”进一步体现父亲的默默无言。
“皺纹“黑发”两处细节进一步突出父爱。
“一步、两步、三步”多次出现,写出了女儿由不理解父亲到被父亲感动的情感变化。
【总 评】本文语言平顺晓畅,刻画细腻,在冷静的叙述中包含着深情,形成一种深远悠长的文体风格。整篇文章运用插叙的方式,截取了三个生活片段来表现父爱,选材精心细致,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做,令人愿读、爱读、不忍释手,结构更是清晰明了。
(讲评教师 张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