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行数量爆炸式增长,标的集中。提防一拥而上之后的“一损俱损”。
近日,招商银行发行的一款“金葵花”精选银行股票表现联动理财计划,将资金投资于本币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并拄钩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4款H股。据悉,如果挂钩的某支股票的观察价格跌破期初价格的60%,即跌幅超过40%,则产品收益率为零;否则即可在理财期结束后获得3.8%的年化收益率。
业内人十分析认为,与全球主要市场股票指数的市盈率相比,产品所挂钩的4家银行H股当前的市盈率普遍偏低,尤其是相对A股的上证指数,它们的市盈率仅为上证指数的1/2。价值明显被低估。
据普益财富的报告显示,2月份银行发行的几款结构性产品均与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股票有关,一批中外资银行率先进军蕴含“中国概念”的结构性理财产品。
外资行领跑结构理财产品
今年2-3月,结构性产品的发行数量出现了爆炸式增长,截至4月初,共计发行了70款。自2008年10月份以后,结构性理财产品每月发行数均在30款以下,最低只有16款。
从数量上来看,外资行发行的结构性产品多于中资行。这是因为在投资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中资银行主要推崇债券、货币基金等固定收益的产品,尽量避免设计复杂、风险较大的结构性产品。而诸如挂钩于全球宏观利率、市场中立商品价格指数、概念股等产品,都是外资行发行的“重点”。
恒生银行发行的2款结构性理财产品,挂钩标的为香港上市的中国消费类股票,产品设定了12个观察期,并且前2个观察期和后10个观察期参数设定存在差异。
主打“保本”牌
在当前投资环境不是很明朗的情况下,结构性产品都先以“保本”来吸引投资者,随之再加上浮动的收益率。
招行的“金葵花”精选银行股票表现联动理财计划,“100%保本”是其反复强调的概念。东亚中国推出的“溢利宝”系列18人民币保本理财产品,挂钩“i股新华富时A50中国指数基金”与“恒生H股指数上市基金”,也是一款100%本金保障的产品。
荷兰银行近期陆续推出“CYD市场中立商品指数”挂钩结构性存款第5期、“全球宏观利率”反向挂钩结构性存款第2期、“增强型罗氏能源指数”挂钩结构性存款第2期等产品。除“增强型罗氏能源指数”挂钩结构性存款第2期美元款外, 其他均为保本产品。
“CYD市场中立商品指数”挂钩结构性存款第5期,追踪CYD市场中立商品指数表现,针对标的资产同时做多和做空。CYD市场中立商品指数过去6年内取得了387.86%的涨幅、28.6%的年化收益率以及6.28%的年波动率。该行于2008年10月发行的该产品的第3和第4期,截至2009年3月20日,市场价值均已实现5%左右的涨幅。
“全球宏观利率”反向挂钩结构性存款第2期,反向追踪美元和澳元短期利率水平的总体表现。这款产品期限为5年,反向挂钩美元3个月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和澳大利亚银行票据3个月短期利率,第1年设定高达8%(澳元)/4.5%(美元)的固定年票息。并且,从第2年到第5年,投资者可享最高达10%(澳元),8%(美元)的浮动年票息。美元预期年收益率为7.30%,澳元预期年收益率为9.60%。
渣打银行发行的2款挂钩于利率和汇率的理财产品,分别为“动态回报投资利率挂钩投资账户MALI0904Bit”和“动态回报投资利率挂钩投资账户MALI0904AR”,与荷兰银行的产品相比,这2款产品的期限非常短。均为6个月,预期年收益率分别为2.4%和2%。
中行澳元“金上加金”产品,收益率将直接挂钩设定观察期内的国际黄金价格走势,同样加强了本金的安全性保证。中行有关交易员表示,根据产品说明书,只有当期初和期末价格完全相同时,才会发生投资零收益,而近期国际黄金价格走势波动依然较大,因此发生零收益的可能性不大。
“零收益”殷鉴不远
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性产品,挂钩标的除了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票外,还包括汇率、利率、黄金以及大宗商品。而且,荷兰、花旗、汇丰、渣打、东亚和恒生几家主要的外资行均有自己的主打方向。例如,荷兰银行的产品多以能源、商品等行业指数出现,渣打银行多为利率或汇率挂钩的投资账户,而花旗银行则多以香港或海外上市的股票表现为挂钩对象。
与之前的“传统”有些类似,面对近期涨势良好的中国概念股票和黄金,中资行再度一拥而上,发行结构性理财产品。这引发了业内对相关理财产品“一损俱损”的担忧。
据普益财富不完全统计,3月13日至3月19日,国内共有4家商业银行发行了6款结构性理财产品,其中2家中资银行发行了3款,仍以看涨中国概念股票、黄金以及大宗商品为主。
国内银行接触结构性理财产品时间很短,因此独立开发理财产品的水平有限。正是由于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导致了面对市场热点时容易一拥而上,从而造成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大面积深度亏损。由于去年一季度发售看涨商品、股票类的一年期产品数量最多,预计零、负收益产品将在今年第一季度集中爆发。
虽然今年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充分借鉴了去年的失败教训,加强了本金的安全性保证,然而产品挂钩标的高度集中,也成为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一个隐忧。
因此,投资者要做的应该是看清产品的挂钩对象和收益部分如何计算等关键条款,以防再次受“零收益”之苦。
现在投资者应主要关注保本类或者流动性和到期收益率相匹配的产品,而对于收益计算复杂的产品应该持谨慎态度。在投资情势不确定性还很高的情况下,风险承受能力偏弱的投资者尽量少涉足结构性产品。对于保本策略良好,收益结构简单易懂的产品仍可考虑配置,以免错过投资机会,但对于一些期限较长,且到期不保证本金的挂钩产品,还是回避的好。
近日,招商银行发行的一款“金葵花”精选银行股票表现联动理财计划,将资金投资于本币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并拄钩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4款H股。据悉,如果挂钩的某支股票的观察价格跌破期初价格的60%,即跌幅超过40%,则产品收益率为零;否则即可在理财期结束后获得3.8%的年化收益率。
业内人十分析认为,与全球主要市场股票指数的市盈率相比,产品所挂钩的4家银行H股当前的市盈率普遍偏低,尤其是相对A股的上证指数,它们的市盈率仅为上证指数的1/2。价值明显被低估。
据普益财富的报告显示,2月份银行发行的几款结构性产品均与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股票有关,一批中外资银行率先进军蕴含“中国概念”的结构性理财产品。
外资行领跑结构理财产品
今年2-3月,结构性产品的发行数量出现了爆炸式增长,截至4月初,共计发行了70款。自2008年10月份以后,结构性理财产品每月发行数均在30款以下,最低只有16款。
从数量上来看,外资行发行的结构性产品多于中资行。这是因为在投资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中资银行主要推崇债券、货币基金等固定收益的产品,尽量避免设计复杂、风险较大的结构性产品。而诸如挂钩于全球宏观利率、市场中立商品价格指数、概念股等产品,都是外资行发行的“重点”。
恒生银行发行的2款结构性理财产品,挂钩标的为香港上市的中国消费类股票,产品设定了12个观察期,并且前2个观察期和后10个观察期参数设定存在差异。
主打“保本”牌
在当前投资环境不是很明朗的情况下,结构性产品都先以“保本”来吸引投资者,随之再加上浮动的收益率。
招行的“金葵花”精选银行股票表现联动理财计划,“100%保本”是其反复强调的概念。东亚中国推出的“溢利宝”系列18人民币保本理财产品,挂钩“i股新华富时A50中国指数基金”与“恒生H股指数上市基金”,也是一款100%本金保障的产品。
荷兰银行近期陆续推出“CYD市场中立商品指数”挂钩结构性存款第5期、“全球宏观利率”反向挂钩结构性存款第2期、“增强型罗氏能源指数”挂钩结构性存款第2期等产品。除“增强型罗氏能源指数”挂钩结构性存款第2期美元款外, 其他均为保本产品。
“CYD市场中立商品指数”挂钩结构性存款第5期,追踪CYD市场中立商品指数表现,针对标的资产同时做多和做空。CYD市场中立商品指数过去6年内取得了387.86%的涨幅、28.6%的年化收益率以及6.28%的年波动率。该行于2008年10月发行的该产品的第3和第4期,截至2009年3月20日,市场价值均已实现5%左右的涨幅。
“全球宏观利率”反向挂钩结构性存款第2期,反向追踪美元和澳元短期利率水平的总体表现。这款产品期限为5年,反向挂钩美元3个月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和澳大利亚银行票据3个月短期利率,第1年设定高达8%(澳元)/4.5%(美元)的固定年票息。并且,从第2年到第5年,投资者可享最高达10%(澳元),8%(美元)的浮动年票息。美元预期年收益率为7.30%,澳元预期年收益率为9.60%。
渣打银行发行的2款挂钩于利率和汇率的理财产品,分别为“动态回报投资利率挂钩投资账户MALI0904Bit”和“动态回报投资利率挂钩投资账户MALI0904AR”,与荷兰银行的产品相比,这2款产品的期限非常短。均为6个月,预期年收益率分别为2.4%和2%。
中行澳元“金上加金”产品,收益率将直接挂钩设定观察期内的国际黄金价格走势,同样加强了本金的安全性保证。中行有关交易员表示,根据产品说明书,只有当期初和期末价格完全相同时,才会发生投资零收益,而近期国际黄金价格走势波动依然较大,因此发生零收益的可能性不大。
“零收益”殷鉴不远
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性产品,挂钩标的除了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票外,还包括汇率、利率、黄金以及大宗商品。而且,荷兰、花旗、汇丰、渣打、东亚和恒生几家主要的外资行均有自己的主打方向。例如,荷兰银行的产品多以能源、商品等行业指数出现,渣打银行多为利率或汇率挂钩的投资账户,而花旗银行则多以香港或海外上市的股票表现为挂钩对象。
与之前的“传统”有些类似,面对近期涨势良好的中国概念股票和黄金,中资行再度一拥而上,发行结构性理财产品。这引发了业内对相关理财产品“一损俱损”的担忧。
据普益财富不完全统计,3月13日至3月19日,国内共有4家商业银行发行了6款结构性理财产品,其中2家中资银行发行了3款,仍以看涨中国概念股票、黄金以及大宗商品为主。
国内银行接触结构性理财产品时间很短,因此独立开发理财产品的水平有限。正是由于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导致了面对市场热点时容易一拥而上,从而造成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大面积深度亏损。由于去年一季度发售看涨商品、股票类的一年期产品数量最多,预计零、负收益产品将在今年第一季度集中爆发。
虽然今年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充分借鉴了去年的失败教训,加强了本金的安全性保证,然而产品挂钩标的高度集中,也成为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一个隐忧。
因此,投资者要做的应该是看清产品的挂钩对象和收益部分如何计算等关键条款,以防再次受“零收益”之苦。
现在投资者应主要关注保本类或者流动性和到期收益率相匹配的产品,而对于收益计算复杂的产品应该持谨慎态度。在投资情势不确定性还很高的情况下,风险承受能力偏弱的投资者尽量少涉足结构性产品。对于保本策略良好,收益结构简单易懂的产品仍可考虑配置,以免错过投资机会,但对于一些期限较长,且到期不保证本金的挂钩产品,还是回避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