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慎用多媒体课件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课的比重越来越大。我们知道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丰富的教学材料,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我们感受现代科技对教育带来的许多好处。
  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多媒体课件作为数学课堂教学辅助手段的现代化工具,正在不断地进入教室,并被年轻的教师们广乏地接受和应用,而且还作为一种“时尚”在无穷地追求,在他们的想象中认为:“只有多应用多媒体课件,就一定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把课上好,就一定不会使自己的观念落后。”以前我也很推崇多媒体,经常都不板书。但是我渐渐发现,多媒体,使用不恰当就好像一堵强立在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些东西多媒体不如黑板好用。
  应该说许多老师的课件确实为课堂增色不少,但也看到一些課件使用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内容缺乏“灵活性”、过程凸显教师“主导”而学生主体缺失、传统媒体纷纷“下岗”等。如果再联系我们平时参与调研听课的观察与思考,我们还会发现更多的问题与困惑:部分学校的教学设备“量少质低”,少数老师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间较短,不少老师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全盘下载别人的成熟课件直接在自己的课堂上使用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造成了不少问题。
  我认为,只有在认清多媒体课件对数学学科的利与弊后,再做选择,总之一定要慎用。
  多媒体课件的好处就是形象大于抽象。有动感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从视觉和听觉大力刺激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在第一时间进入设定的意境中,起到大大烘托主题的效果。一些传统媒体纷纷“下岗”,传统媒体如实物、模型、图片、小黑板等在以前的数学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深受广大中老年数学教师的喜爱。如今随着课件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年轻教师认为传统媒体“土气”,课堂上用传统媒体的地方不多。还有现在的公开课不用课件可能就算不合格,以致出现了一些教师误以为用课件更好,传统媒体能不用的就不用,生怕人家说课堂“土气”。于是,课堂成了现代媒体的天下,传统媒体面临全面“下岗”,甚至于数学课本也在课堂上没了身影。
  但在应用中会常常出现以下情况:①课件容量超大,一堂课中连放几拾张教材中有的资料图片,甚至还插放文字板块,速度快得惊人;②文字板块连偏,其内容均是教材之中的重复,没有幽默创新;③板书消失,一堂课下来一个粉笔字也看不见,把教师上课的最基本功之一(板书)和(教学)主线给丢掉。那么,如何做到慎用多媒体课件,又要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益呢?上课中能不用多媒体课件的坚决不用。但以下情况可以灵活地使用:①教师语言难以表达的可要用多媒体帮忙,如数学课中的立体几何,它经常要使学生产生三维空间的想象,这时用多媒体课件一放,图形中的位置关系就一目了然。②教材以外但又与教材内容紧靠且密切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补充材料,或教师为课堂练习所编制的课堂检测来保证教学时间等。但是它所播放的时间和容量教师都必须严格地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多媒体在课堂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产生出可喜的效应。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的课件因设计的一些“缺失”,体现教师怎么教的部分比比皆是,而引导学生怎么学的内容少的可怜,甚至不少课件上就根本找不到痕迹。课件中几乎全设计成师生互动的环节,而设计生生互动的环节很少,探索问题的答案几乎全是教师的预设,缺乏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
  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学生的探究,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不能代替学生的感悟。在课堂中要慎用多媒体,多给孩子们一些自己的空间。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个体体验,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个体心灵的体验感悟,才能深深地植入他的内心深处。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把数学学习还原成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数学结论形成的动态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领悟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获得丰富、深刻的认知体验,发展思维,张扬个性。
  我在教学“角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时,先用投影片出示,平时见到的扇子、书、红领巾、皮球等实物,然后抽去实物,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中要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才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的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所有这些都不是多媒体课件能够完全替代的。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整堂课中,把每一个教学环节联系起来的,把每一位学生联系起来的是教师,而不是多媒体。许多老师,在课堂中上课总要受到课件的牵制。课件的下一步是什么。就千方百计把学生引导什么地方。教师如果受到课件的牵制,那么自己其实也就失去了“导“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困惑点,根据学生的需求,组织好这堂课。
其他文献
摘要:上下义理论是语义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理论。本文从上下义关系这个视角,对比分析出在标准英语和特别英语中存在上下义词和上下义句。英语新闻中出现的这种上下义关系,可以让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够推动学生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促使学生自觉的,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起点,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  一、联系实际,唤起兴趣  学生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机的内在起点,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内在动力。而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往往就是由讨论数学问题开始的,教
霍桑在十九世纪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红字》以十七世纪的波士顿为背景,细腻的刻画了以海斯特为代表的女性人物的内心世界及人物的命运,奠定了海斯特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精粹,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而“吟唱”是古人采用的诵读方法。按照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时,通过反复诵读把握作品中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感悟文章的语气语调和艺术手法,在潜移默化中品味出作者的情感幽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把握好诵读环节呢?笔者认为,至少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才能使文言文教学焕发出奇光异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逐渐显现出来,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但数学学困生仍然存在,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困生数量也随着在增加,他们越学越厌烦,越学越吃力,出现了部分学生严重偏科的现象,这是我们所有数学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数学学困生如何转化也一直困扰着广大的数学教师。加强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促进学困生转化的一项重要策略。  一、促进情感迁移,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儿童从家庭来
患者,女.64岁。ASAⅡ级.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脓肿。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胰腺脓肿引流.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以芬太尼0.2mg、咪唑安定15mg、万可松8mg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指的就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借助文本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词语,一句句精妙的句子,甚至是一个个传情的标点,架设起一座座桥梁,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引导学生在不经意处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激活学生的思想世界大有裨益。  一、平常字中百味生  《诗说啐语》说:“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如果说关键词是课文的眼睛,那么句中那些用得恰当的词便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历来有许多学者对麦克白悲剧造成的原因有诸多的分析研究。而造成麦克白悲剧结果最关键的原因在于麦克白
《白虎通义》是汉代著名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政治性著作。汉代的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派,而每一大派之内,对同一经学的解释又各有不同的家法,造成了对经义解释的分歧,令学
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逐年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节功能却出现了“逆调节”现象。虽然工资薪金所得计税的费用扣除标准在相隔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提高了两次,但却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