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之前,山东省体育运动发展滞后,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很少取得好成绩。三十年代伊始,以省运会为主的各大赛事风起云涌。其规模设施等虽无法和现在相比,但由于当时政府的重视,加之普通百姓的关注和支持,运动员被激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竞争精神和自身潜能,体育事业也随之呈现井喷式发展,成为山东省体育发展史上可圈可点的辉煌时期。
体育运动蓬勃发展
山东省举办的第一次全省运动会是在1930年。自此之后,从1930年到1935年的6年时间里共举办了8次,都是由当时的山东省教育厅主办,地点在济南的山东省立体育场。作为华北运动会和全国运动会的预选赛,这几次运动会为山东省选拔出了大批优秀的运动员。
1930年4月,第一次省运会共吸引了500多名运动员参赛;1931年5月,第15届华北运动会预选赛胜利召开;1931年9月和1932年9月分别举行了第16届华北运动会预选赛;1933年5月5日至9日,第五次省运会运动员增加到1600余人,当时济南各机关为此放假1天,观众达到1万多人;1933年9月15、16日两天举行了作为全国运动会预选赛的第六次省运会;1934年9月16日,第17届华北运动会预选赛召开;1935年5月8日,第八次省运会进行了3天,选拔出了参加全国运动会的运动员。
1937年抗战爆发后,山东省运动会停止举办,此后中断了10年。到抗战胜利后的第2年,也就是1946年,才又一次举办了规模较大的全省运动会。
济南最早的体育场
前文提到的山东省立体育场,是济南最早的体育场。它建于1925年,位于千佛山北麓,最初是为承办在济南举行的第十二届华北运动会所建,当时只有几十亩地皮和三间北房,后称“山东省立第一公共运动场”,又称“山东省人民体育场”。
1929年,山东省政府对场地进行了维修,增建球类及田径场地,更名为“山东省立民众体育场”,还修筑了看台、跑道和足球场;1931年2月,为举办第15届华北运动会,山东省政府拨款和华北各地捐款投资108000元,对场地进行再次扩建,添筑了四周看台660平方米,另修主席台一座,看棚、风雨棚各十间,增设东、西大门与警察派出所等。
扩建后的体育场占地总面积达到20846平方米,建筑面积16800平方米,分田径场和球场两部分。田径场设在西部,有7条400米跑道、可容纳1.2万余观众的12级看台,还内含长100米、宽66米的足球场。球场则设在东部,有8个网球场、5个篮球场、4个排球场、1个足球场(不包括田径场内含的足球场),另有棒、垒球场各1个(附属于手球场内),克罗开球场1个、器械场1个。在场地北部还设有1个儿童游戏场、1处健身房及游艺室、办公室、浴室等设施。场地设施设备堪称国内一流。
修葺一新的民众体育场,东、西大门搭起巨大牌坊,主席台下方有时任山东省主席韩复榘题写的“民族精神”四个大字,场内张贴“读书不忘运动,运动不忘读书”、“发展国民体育,才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等标语口号。有赛事进行时,四面看台座无虚席,鸣炮、奏乐、呐喊声不绝于耳。
第15届华北运动会盛况
华北运动会是中国最早的大规模体育集会,由北京青年会及热心体育人士倡议创办。起初,只有华北各大学及少数中学以学校为单位参赛,在华北各省会城市轮流举行。自第15届开始,改成以省、市、区为单位参赛。华北运动会自1913年至1937年,共举办过18届。其中,1925年的第12届和1931年的第15届均在济南举行。
第15届华北运动会上,参赛的有山东、山西、河南、河北、辽宁、绥远、察哈尔、北平、天津、哈尔滨、青岛等11个省、市、区,1200余名运动员,山东省有164名(男108人,女56人)运动员参加比赛。运动会聘请张学良为名誉会长,张作相、刘峙、杨虎城等14人为名誉副会长,韩复榘任会长。华北体育协会主席张伯苓也参加了足球、篮球联赛开幕式。阵容强大如许,足以可见当时政府对这项体育赛事的重视。
在济南举行的比赛共设男女36个项目,包括田径、排球、网球、棒球、垒球等。经过四天的激烈较量,北平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山东队获并列第三名。共有10人打破8项全国纪录,17人14次打破华北运动会纪录。
一鸣惊人的运动新秀
代表山东参赛的济南运动新秀“二张一朱”在这届运动会上大出风头,成为此次运动会的田径明星。当时有70多家报刊的记者齐集济南,“刘长春险挫于张敦讱”、“张素慧压倒孙桂云”、“许爱邦吃跌于朱天真”等大量新闻充斥版面。
张敦讱是齐鲁大学医学院的学生,他与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在200米、400米竞技中,难分轩轾。刘长春是短跑名将,后来曾参加过第10届、11届奥运会。这次在济南,刘长春以11秒8夺得100米金牌。在400米比赛中,他却遇到了强劲对手。出弯道后的最后100米直道,张敦讱与他呈胶着状态,怎么也拉不开距离,两人并肩冲线,刘长春凭借丰富的比赛经验,倒地冲刺,险取第一。200米时,两人又几乎同时到达终点,这次张敦讱以24秒3力压刘长春荣膺冠军。
张素慧是济南省立第一女子中学的学生,她的对手是这次运动会获女子田径个人总分第一名的哈尔滨姑娘孙桂云。孙桂云时称“短跑女皇”,在50米、100米、200米比赛中,无人与之匹敌。张素慧年龄小,个子矮,又是第一次参加大赛,有些怯阵,结果50米、100米、200米全未挂名。这时,她还剩最后一个项目,就是新设的80米低栏。张素慧憋着一股劲,拼命向前,结果力压群芳,以15秒2夺冠并创该项目第一个全国纪录,获得《大公报》赠送的大银杯。孙桂云只获得80米低栏第三名。当时的《大会杂谈》刊登一篇《张素慧一鸣惊人》的文章:“山东女选手张素慧体格苗条,身轻若燕,在竞赛80米低栏时,如闪电一般,疾驰飞奔,夺得了80米低栏冠军,一时全场欢声雷动,惊讶不止,纷纷拍照,以志纪念。”
“一朱”指的是济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朱天真。她战胜名手许爱邦,以1.29米夺得跳高冠军,打破全国纪录。后来她蝉联第16届、17届华北运动会跳高第一名,并创造1.355米的最高纪录。她的标枪曾创山东省纪录,短跑、跳远亦榜上有名。这位田径好手,还是篮球、排球健将,网球与徐淑欣合作,获第3届全国运动会双打冠军。
三十年代的几次省运会对济南乃至山东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32年《体育周报》第十二期刊载的《济南体育近况》一文中评论说:“自从15届华北运动会在这里举行,山东的民众才深深地认识了体育,风起云涌的体育潮也澎湃到济南来了。”
体育运动蓬勃发展
山东省举办的第一次全省运动会是在1930年。自此之后,从1930年到1935年的6年时间里共举办了8次,都是由当时的山东省教育厅主办,地点在济南的山东省立体育场。作为华北运动会和全国运动会的预选赛,这几次运动会为山东省选拔出了大批优秀的运动员。
1930年4月,第一次省运会共吸引了500多名运动员参赛;1931年5月,第15届华北运动会预选赛胜利召开;1931年9月和1932年9月分别举行了第16届华北运动会预选赛;1933年5月5日至9日,第五次省运会运动员增加到1600余人,当时济南各机关为此放假1天,观众达到1万多人;1933年9月15、16日两天举行了作为全国运动会预选赛的第六次省运会;1934年9月16日,第17届华北运动会预选赛召开;1935年5月8日,第八次省运会进行了3天,选拔出了参加全国运动会的运动员。
1937年抗战爆发后,山东省运动会停止举办,此后中断了10年。到抗战胜利后的第2年,也就是1946年,才又一次举办了规模较大的全省运动会。
济南最早的体育场
前文提到的山东省立体育场,是济南最早的体育场。它建于1925年,位于千佛山北麓,最初是为承办在济南举行的第十二届华北运动会所建,当时只有几十亩地皮和三间北房,后称“山东省立第一公共运动场”,又称“山东省人民体育场”。
1929年,山东省政府对场地进行了维修,增建球类及田径场地,更名为“山东省立民众体育场”,还修筑了看台、跑道和足球场;1931年2月,为举办第15届华北运动会,山东省政府拨款和华北各地捐款投资108000元,对场地进行再次扩建,添筑了四周看台660平方米,另修主席台一座,看棚、风雨棚各十间,增设东、西大门与警察派出所等。
扩建后的体育场占地总面积达到20846平方米,建筑面积16800平方米,分田径场和球场两部分。田径场设在西部,有7条400米跑道、可容纳1.2万余观众的12级看台,还内含长100米、宽66米的足球场。球场则设在东部,有8个网球场、5个篮球场、4个排球场、1个足球场(不包括田径场内含的足球场),另有棒、垒球场各1个(附属于手球场内),克罗开球场1个、器械场1个。在场地北部还设有1个儿童游戏场、1处健身房及游艺室、办公室、浴室等设施。场地设施设备堪称国内一流。
修葺一新的民众体育场,东、西大门搭起巨大牌坊,主席台下方有时任山东省主席韩复榘题写的“民族精神”四个大字,场内张贴“读书不忘运动,运动不忘读书”、“发展国民体育,才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等标语口号。有赛事进行时,四面看台座无虚席,鸣炮、奏乐、呐喊声不绝于耳。
第15届华北运动会盛况
华北运动会是中国最早的大规模体育集会,由北京青年会及热心体育人士倡议创办。起初,只有华北各大学及少数中学以学校为单位参赛,在华北各省会城市轮流举行。自第15届开始,改成以省、市、区为单位参赛。华北运动会自1913年至1937年,共举办过18届。其中,1925年的第12届和1931年的第15届均在济南举行。
第15届华北运动会上,参赛的有山东、山西、河南、河北、辽宁、绥远、察哈尔、北平、天津、哈尔滨、青岛等11个省、市、区,1200余名运动员,山东省有164名(男108人,女56人)运动员参加比赛。运动会聘请张学良为名誉会长,张作相、刘峙、杨虎城等14人为名誉副会长,韩复榘任会长。华北体育协会主席张伯苓也参加了足球、篮球联赛开幕式。阵容强大如许,足以可见当时政府对这项体育赛事的重视。
在济南举行的比赛共设男女36个项目,包括田径、排球、网球、棒球、垒球等。经过四天的激烈较量,北平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山东队获并列第三名。共有10人打破8项全国纪录,17人14次打破华北运动会纪录。
一鸣惊人的运动新秀
代表山东参赛的济南运动新秀“二张一朱”在这届运动会上大出风头,成为此次运动会的田径明星。当时有70多家报刊的记者齐集济南,“刘长春险挫于张敦讱”、“张素慧压倒孙桂云”、“许爱邦吃跌于朱天真”等大量新闻充斥版面。
张敦讱是齐鲁大学医学院的学生,他与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在200米、400米竞技中,难分轩轾。刘长春是短跑名将,后来曾参加过第10届、11届奥运会。这次在济南,刘长春以11秒8夺得100米金牌。在400米比赛中,他却遇到了强劲对手。出弯道后的最后100米直道,张敦讱与他呈胶着状态,怎么也拉不开距离,两人并肩冲线,刘长春凭借丰富的比赛经验,倒地冲刺,险取第一。200米时,两人又几乎同时到达终点,这次张敦讱以24秒3力压刘长春荣膺冠军。
张素慧是济南省立第一女子中学的学生,她的对手是这次运动会获女子田径个人总分第一名的哈尔滨姑娘孙桂云。孙桂云时称“短跑女皇”,在50米、100米、200米比赛中,无人与之匹敌。张素慧年龄小,个子矮,又是第一次参加大赛,有些怯阵,结果50米、100米、200米全未挂名。这时,她还剩最后一个项目,就是新设的80米低栏。张素慧憋着一股劲,拼命向前,结果力压群芳,以15秒2夺冠并创该项目第一个全国纪录,获得《大公报》赠送的大银杯。孙桂云只获得80米低栏第三名。当时的《大会杂谈》刊登一篇《张素慧一鸣惊人》的文章:“山东女选手张素慧体格苗条,身轻若燕,在竞赛80米低栏时,如闪电一般,疾驰飞奔,夺得了80米低栏冠军,一时全场欢声雷动,惊讶不止,纷纷拍照,以志纪念。”
“一朱”指的是济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朱天真。她战胜名手许爱邦,以1.29米夺得跳高冠军,打破全国纪录。后来她蝉联第16届、17届华北运动会跳高第一名,并创造1.355米的最高纪录。她的标枪曾创山东省纪录,短跑、跳远亦榜上有名。这位田径好手,还是篮球、排球健将,网球与徐淑欣合作,获第3届全国运动会双打冠军。
三十年代的几次省运会对济南乃至山东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32年《体育周报》第十二期刊载的《济南体育近况》一文中评论说:“自从15届华北运动会在这里举行,山东的民众才深深地认识了体育,风起云涌的体育潮也澎湃到济南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