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M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阐述分析了潜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对策建议;潜江市
  中图分类号 TS2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6-04-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吃饱还要吃好”的消费理念已深入人心。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食品安全重要的基础环节,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从“十一五”开始,农业部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在全国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投巨资对全国涉农县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进行了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工作得到有效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逐年向好,但是制约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很好解决,监管工作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1 潜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
  近年来,潜江市围绕“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努力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最放心市”的总体目标,积极构建市、镇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大力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扎实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成立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在全市各区镇、办事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局)挂牌成立了区镇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负责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进一步加大 争取国家投资200万元,完成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建设,购置检测仪器80余台套,检测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全年抽检样品数量达8 000个。市财政拨专款为全市区镇处质检站建成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全年累计抽检样品7 000个。
  1.3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 制定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42项,其中省级标准2项;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42个,建成优质稻、双低油菜、蔬菜、小龙虾、优质鱼板块基地4万hm2;建网络农户10万余户,占农户总数60%以上,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种养规模占农产品生产的40%以上。
  1.4 农业投入品监管进一步强化 积极开展动物卫生检疫、兽医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肥料、种子、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日常监管,严把投入品源头关。对源头市场、重点市场、重点乡镇,分品种、分批次、分来源逐户抽检,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进一步规范。全市没有发生“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物污染事件,农资产品抽检综合合格率达96%以上。
  1.5 “三品一标”认证扎实推进 全市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171个,其中绿色食品7个,无公害农产品16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绿色食品用标率100%,无公害农产品用标率达到50%。拥有省级农产品著名商标5个,省级著名农产品4个。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潜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农业投入品非法添加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一些农药企业为了提高药效,在常规农药中非法添加非登记成分,甚至添加禁用高毒农药现象依然存在。市域外饲料非法添加现象时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潜在威胁大。
  2.2 基层监管力量依然薄弱 镇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改革中转变身份,成了民办非企业机构,“机构性质、人员身份、经费保障”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村级还未配备监管信息员,如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存在信息来源少,处置反应慢,应对不及时等问题。
  2.3 标准化基地建设标准不高 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瓜果菜标准化程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标准化环节多限于病虫害防治,标准化基地规模小、档次低的问题比较普遍,生产档案记录制度难以落实,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管理制度推行艰难。
  2.4 检测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检测人员专业水平低、仪器操控能力差,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镇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还处在卡片式检测阶段,农药残留检出率低,检测准确性有待提高。
  3 建立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3.1 广泛宣传培训,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要通过放心农资下乡、农业科技下乡、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大活动,借助电视专题、网络平台、报刊专栏等媒介,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二要采取以会代训、知识讲座的形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基层农技干部、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农产品标准化、监督检测、应急处置技术措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产品生产者和监督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掌控技能。
  3.2 健全监管检测体系,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基础 要按照“建立市一级、健全镇一级、完善村一级”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市一级要做到机构职责明确,经费保障有力,检测能力提升。镇一级要做到明确机构性质,明确人员身份,明确工作经费,配备检测设备,尽早完成公益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尽快承担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村一级要采取“以钱养事”、“转移支付”和“以奖代补”等形式,尽快在村干部中聘请一名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员,负责信息收集、产地准出以及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
  3.3 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关 一要按照“查漏补缺”的原则,加快制订、修订农业地方标准和农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做到有标可依。二要切实抓好标准集成转化,对优势作物分品种制定单项的技术手册或明白纸,发放到生产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三要培育壮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按照“龙头+基地+标准化”的基本模式,巩固、扩大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提高规模化、基地化、组织化、标准化程度;四要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严格控制基地环境条件,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和农产品生产过程,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生产记录档案,确保生产规范化;五要加快品牌建设,通过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力度,不断提高名优安全农产品的比重;六要进一步加强对“三品一标”认证产品的监管,严格程序,提高准入门槛,严把申报关和认证质量审核关,建立完善认证产品的产地、产品档案,切实加强对认证企业和认证产品的动态监督管理,维护好“三品一标”的良好社会形象和社会信誉,确保“十二五”末,“三品一标”产地认定面积占食用农产品产地总面积的比重提高到35%以上。   3.4 深化专项整治,强化农产品生产投入品管理 一要全面推行农作物主要品种公告制和农药、渔药、兽药、肥料等农资产品推荐制,让农民放心购买和使用优质农资产品;二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农业行政执法承诺制度》、《农资案件查处备案制度》,督促农资经营户开展诚信经营承诺,建立经营台帐,实行可追溯管理;三要完善投诉举报机制,设立举报电话和信访办公室,畅通举报渠道,对经营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案件坚决予以查处,对无证经营网点坚决予以取缔。
  3.5 强化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不合格农产品退出制度,加快推进产地和销售市场的无缝对接;加快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监测制度,尽快建立起方便、简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查询系统,强化可追溯管理效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督查督办,切实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负总责、部门分工负责、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3.6 开展风险评估预警,科学应对和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 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尽早制订、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二要高度重视舆情监测,及时有效地对舆情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及时核查媒体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开展应对工作;三要及时妥善处置。要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要求,把事故调查、处理、信息发布等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落实到位;四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构和专家组,主动做好热点问题的解读,避免问题发酵,造成消费恐慌。五要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针对重点时段、重点品种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掌握存在的风险隐患,做到早准备、早宣传、早预防、早处置。
  3.7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 一要制订完善“三品一标”农产品申报认定奖励机制,农业“三品一标”品牌要比照市著名商标、章华质量奖励标准进行奖励。二要尽快投资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将市域范围内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社纳入到可追溯平台监管范围,指导建立健全生产记录、投入品记录、销售记录等档案,为质量追溯提供依据。三要制订相关“以奖代补”方案,对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建设的单位给予相应补贴。市财政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年有所增加。
  3.8 切实加强领导,形成全社会齐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合力 一要进一步理顺关系,整合管理资源,积极探索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运行顺畅、监督有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组织领导体制;二要严格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责任追究机制,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主动抓、责任部门具体抓的工作制度;三要结合各部门工作职责,建立健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不履职、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四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督导检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度,确保工作任务、措施、责任落到实处。
  (责编:陶学军)
其他文献
摘 要: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能否实现可持续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该文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并针对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铜仁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铜仁市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6-08-02  土地是宝贵的自然资
期刊
摘 要:阐述了生物信息学的概念、发展阶段、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应用,探讨了地方高校交叉学科生物信息学课程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和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课程考核方法及教学方法等。  关键词:地方高校;交叉学科;生物信息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2-120-03  佳木斯大学座落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该市是国
期刊
摘 要:植物修复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近年来转基因植物修复环境发展很快,获得的植物在吸收、积累和降解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转基因技术在植物修复环境的方面前景广阔。该文就以上问题一一作了阐述。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植物修复;应用  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6-14-03  1 转基因修复技术的发展  随着城市工业迅速发展
期刊
摘 要:2012年,庐江县开展双季晚粳稻品种(系)比较试验,共安排丙07-077、秀水等12个品种,以宁粳3号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扬粳4038、N6201、丙11-073品种表现突出;宁粳3号可作推广品种,皖稻386号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双晚粳稻品种;试验;庐江县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2-37-03  为研究、鉴定庐江县引进的双季
期刊
摘 要:以玉米自交系合344为材料,采用室内蛭石培养的方法,在200mmol/L的NaCl溶液胁迫下导入不同浓度的K+处理玉米幼苗,同时测定玉米幼苗的株高、鲜重和干重及其各自的变化率,研究添加外源物质钾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指标均在K+浓度为10mmol/L时表现最优,说明在玉米苗期添加适宜浓度的K+可以适当缓解玉米自交系的盐胁迫问题。  关键词:外源物质;NaCl;玉米;自交系;盐胁迫
期刊
摘 要:湖州菱湖是全国著名的淡水鱼产区,近些年在鱼塘塘基上推广种植油菜,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阐述了发展塘基油菜的意义、高产栽培技术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鱼塘塘基;油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60-02  湖州地处太湖南岸杭嘉湖平原,是河
期刊
摘 要:濉溪县2012-2013年小麦生产周期,前期干旱少雨,后期降水过多,晚播早熟。低温来临早,越冬期气温低,麦田群体小;晚霜冻强度高,穗部冻害偏重发生,穗数少。灌浆后期日照偏少,降水过多,千粒重低。产量较前两年降低。生产上应扩种冬性、压缩偏春半冬性品种,适期足墒早播。  关键词:气象条件;晚霜冻;小麦产量;濉溪县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
期刊
摘 要:采用室内饲养和室外观察的方法对吉林地区的长翅燕蝗生活史及主要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吉林地区长翅燕蝗1a发生1代,卵在土里越冬,越冬蝗卵翌年5月上旬开始孵化,5月中旬是孵化盛期,蝗蝻发育期为30~35d,每个龄期历时6~7d,6月上旬开始羽化为成虫,6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约1周雌雄两性开始交尾,雌雄交尾约2周以后,雌性蝗虫开始产卵,产卵一直持续到7月末。长翅燕蝗所处的生态环
期刊
摘 要: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日本菟丝子(Cuscuta japonica)是一种选择性寄生植物。实验观测表明,日本菟丝子寄生后加拿大一枝黄花形态、叶色、叶绿素荧光发生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被日本菟丝子寄生后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株高、叶片数分别减少21.95%和63.06%;红光色值、绿光色值、蓝光色值较对照色值分别下降38.3%、9.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周边产业及附属产品的发展,旅游开发不仅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改善了当地环境,发展新农村旅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分析旅游型新农村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以红沙澫旅游村进行规划建设为例,并提出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的新理念及建设方式。  关键词:新农村;旅游;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