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思妙想立意成文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lq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再现】
  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70分)
  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上面的材料,引起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综观2013年全国17道高考作文题,可以说是材料作文一统天下,而以诗歌作为作文材料的仅有福建一例。个中原因,也许是诗歌材料含义的多向性和抽象性,很容易难倒考生。因此命题者一向很慎用此类材料。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里,我们尝试用“抓三主要”的方法来剖析这道作文题。所谓“三主要”,就是主要对象、主要关系、主要倾向。
  一、题目的考点分析及其思想方法的体现
  此次高考作文材料用的是顾城的《忧天》,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的理解,含义深远,又富有生活气息,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保证能让大多数考生有话可说,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正常发挥。从材料后面的作文提示“上面的材料引起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这句话,我们就应感受到这会是一道富含哲理的材料作文题。挖掘材料,弄懂材料提供的哲理信息,找到与写作相契合的感悟点,一切就好办了。下面我们就用“抓三主要”的方法来谈审题立意。
  二、解题思路分析
  1.主要对象(意象)“我”、“夜空”、“流星”、“这种‘自由’”、“树根”、“地层”等。
  2.主要关系:由这些对象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1)“我”与夜空、流星——不能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2)“我”与这种“自由”——拒绝这种“自由”。(3)“我”与树根、地层——扎根地层。
  3.主要倾向:材料中带有情感的关键句。(1)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2)为了拒绝这种“自由”。(3)深深地扎进地层。
  4.拟题指导:“三主要”明确后,拟题就水到渠成了,笔者把材料作文的拟题方法归结为“就地取材、优化整合”。
  每一对“主要关系”结合相关的“主要倾向”,都可以整合出一个立意角度。具体操作如下:
  (1)整合“我与夜空、流星——不能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和“我与这种‘自由’——拒绝这种自由”,就可以得出一种命意:不能追求像流星那种无依无附的自由。进一步可以拟出如下题目:《谈自由》《自由与约束》《自由是相对的》《自由化要不得》《我行我素势必头撞南墙》《我不是流星》等。
  (2)整合“我与树根、地层——扎根地层”就可以得出另一种命意:根基的重要性。由此可以拟出题目:《根深才能叶茂》《把根留住》《树高千丈也忘不了根》《接地气才能有底气》等。
  当然,立意角度还远不止这些,一千个考生就会有一千种解读,评卷人也不能先入为主、自设最佳角度,而把考生的个性解读拒之于千里之外。其实,只要不脱离材料,又能自圆其说的作文,都是可以的。
  5.文体特征:题好一半文,拟出一个好题目,文章写作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是根据题目的内涵,参照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特长喜好确定文体。要发表见解就写成议论文,要抒发情感就写成记叙文。其实有的题目本身的文体特征就一目了然。比如题目《谈自由》,就明摆着得写成议论文。写作思路可以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作“自由是什么”“为什么要自由”“怎样获得真正的自由”这样的“三追问”。思路有了,文体特征也就明显了。
  三、题目的拓展延伸与变式分析
  类似2013年福建高考这种诗歌类材料作文,近几年还有一道,是安徽2010年高考作文题:以清代阮元《吴兴杂诗》(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为材料的诗歌类材料作文。考生写作应先从诗中提取诸如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找准位置等哲理来命意写作。
  总之,诗歌类材料作文写作要先找出诗中的意象,形成“三主要”,尤其是找准诗中关键句来领悟哲理,再立意成文,才保准不偏题、跑题。否则,“半壁江山”就要葬送在自己手里。
  四、反思及感悟
  诗歌类材料作文虽不多见,但也不能心存侥幸,不做训练。因此,在2014年作文复习备考中,我们既要做好故事类、名言类等文字类材料作文的训练,还得做好诗歌类材料作文的训练,甚至还得注意图画类材料作文的训练。做到不留死角,百战不殆。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不断重视和扩招,中职学校对本专业课程也越来越重视,中职文化基础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中职英语教师用心良苦地设计教学内容,滔滔不绝地授课,中职学生却毫无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不知所云。导致这种课堂尴尬现状的原因是什么?中职学生渴望什么样的英语课堂教学?为此,笔者经过不断的课堂教学探索和发现,认为中职英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关爱心、自信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之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历来入选各类唐诗版本皆注明另一诗题,即《陪侍郎叔华登楼歌》,此题名见于宋人所辑《文苑英华》,诗中内容亦稍有不同。然而教材注释中并未指出这一点,其配套的教参所摭取的简析亦有舛误之处。笔者不惴简陋,也来谈谈对此诗的理解。  到底此诗是李白与族叔李云的饯别之作,还是与族叔李华的游宴之作?不少研究专家认同于后者。先看李云其人,新旧唐书皆无其传略,郁
随着新课程改革与实施的不断推进,集体备课已成为许多学校教研活动的“重头戏”和“新亮点”,然而有些学校或教师对集体备课存有异议。其主要焦点集中在:正方认为集体备课能帮助广大教师迅速成长,它集中了许多教师的教学智慧,为教师“共同富裕”打开了方便之门;反方认为集体备课不利于个性化教学和教师创造性的发挥,遏制了百花齐放,同时也容易让某些教师产生惰性,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这些异议并不无道理,我们要理性地审视
对于高中艺术特长生这个群体,大家并不陌生。随着美术和音乐艺术特长教育的迅速发展,艺术特长生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作为中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爱交往,自我意识也比较强,管理起来需要教师付出更大的时间和精力。笔者多年从事艺术特长生的管理和教学工作,结合教学实际,从立足常规管理,力求自我教育;关注学生个体,实行民主化管理;注重德育内化,构建德育转化的纵深策略;追求真艺术,致力德育生活化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加
应用文教学,往往教师教得平淡,学生学得乏味。“应用文嘛,就那么点东西,让学生自己看看背背就行了。”有的教师说。所谓的“那么点东西”是指教师基本上只注重了格式的学习,例如书信只强调称谓、正文与落款。新闻应用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然后按格式把附在后面的例文加以分析,最后习题一处理,便大功告成了,学生面对枯燥的应用文作用、格式、特点也一时背得昏天黑地、滚瓜烂熟。但过后一个月,再回过头问问,他
弹指一挥间,已从教十多年。回眸教学路上的点点滴滴,感慨颇多。为什么仅有初中学历的魏书生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教学名师,而许多毕业于名牌师范大学的教师在教学路上却建树不大呢?再环顾周边,很多大学毕业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成绩比不上专科的教师。这些现象是什么因素使然呢?我认为关键的原因是爱与责任。  一、爱是教师起码的道德要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前进的动力。因为有爱,我们才能够抛弃人世间功名利禄的诱
做一个轻松的班主任并不难,班主任在实行班级管理中要讲究艺术和方法,要创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熏陶学生思想,推动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以下是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的见解。  一、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  在德育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如学习《弟子规》《论语》《三字经》等经典书籍,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坚韧的意志。根据
人是有差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班主任,除了通过班队会等集体教育学生外,还应细心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班主任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既包括优等生的培育和学困生的工作——“两头”;也包括中等生的扶持工作——“中间”。  一、做好优等生的培育工作  优等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好、思想好,可以作为其他学生学习、仿效的榜样的学生。班主任既要对他们好的地方给予肯定,又要指出他们不够的地方,并采取有效的办法,激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能引导他们认识世界和渴望获得知识技能的心理倾向,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一堂美术课都散发出灿烂的光芒。本课主要的学习内容是人物脸部的比例、表情特点,人物头部的基本结构以及头像的基本写生方法等知识,让学生明白人的形象最为生动,又富于动态、表情和个性特点的变化。因此,要画好人物形象就需要较强的观察力、理解力和较高的素描技巧。人物头像的写生练习是获得这些能力和技巧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元代陶宗仪曾对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过精彩而贴切的比喻。他说:“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是也。”我想作乐府然,作其他文章亦然,尤其是中高考这类限时应试作文更应该如此。中高考的作文阅卷工作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每位评卷员每天几乎都得评阅200来份试卷。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要是你的文章具有高昂的“凤头”,丰满的“猪肚”,刚劲的“豹尾”,则会吸引读者,令评卷人眼前一亮、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