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an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三、四自然段
  面队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小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小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小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案例一
  师:“面队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刚才我们看到的是群体的英雄形象,课文还突出写了一个个体,他就是——
  生:黄小文
  师:自由读第五自然段,你最感动的是哪个细节?
  生1: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小文正抗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
  师(师微皱眉头。):好的。
  生2: 黄小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抗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
  师:很好。
  生3:黄小文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我们平时蹭点皮都就疼的哇哇叫,我从这句话里读出黄小文的坚强,我很佩服他。
  师:把你的感受带进去读。
  (生读)
  师:如果你当时就在堤上,你想对黄小文说点什么?
  生3:黄小文叔叔你去看医生呀,这里还有很多人的呀。
  师:可是,他还是——
  生: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又爬上了大堤……。
  师:后面还有省略号,想象一下,接下去发生了什么?
  生:可能一边扛,一边走,他走过的大堤上就留下了一串血的脚印。
  师:那带着血迹的脚印,令人动容。把你们的感受带进去,读!
  (生读得很平淡)
  [评析:此案例“最感动的是哪个细节?”为教学切点。引导学生自读感悟、角色置换、展开想象感悟人物的精神。但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感觉“菩萨”是拜了,但没取到“真经”,学生对人物精神的感悟浮光掠影]
  案例二
  师:言为心声,让我们品析黄小文的话语,走进英雄的内心世界。
  出示:黄小文大声说:“来不及了!”
  师:来不及了!四个字,简简单单,仔细品析这四个字,你能读出什么?
  (时间紧迫、形势危急)
  师: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从哪些词句你读出时间紧,形势危,为什么?
  生1:第一句话中的“奔跑”读出在黄小文心中紧迫感、危急感。如果时间不紧迫、形势不危急,他是不会跑,而且是奔跑。
  生2:一个“猛”字告诉我们黄小文知道现在的形势不允许自己再为这件事情耽搁什么了。
  生3. 第五句话“随即”“三下两下”“二话没说”“转身”这些词更能说明时间紧迫、形势危急。
  师:谁来读出黄小文此刻内心的那份急迫!
  (生读,指点、评议)
  师:“来不及 了!”真的是来不及了吗?真的连简单地处理一下伤口的时间都没有了吗?默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来不及了”背后隐含着什么?
  生1:我认为来得及。因为当时的大堤上解放军很多,少他一袋沙包也没什么。但他却认为来不及,我想黄小文看到其他战友都奋战在战斗岗位上,他不甘心落后,从“奔跑”这个词语就能看出来。
  生2:来得及。他不让团长找队医做简单地包扎,可以看出在他的心中没有自己,所以他说来不及了。
  师:把我们的感受送进黄小文简短的话语中去,自己先默读三、四自然段,想一想黄小文的话语该怎样读?为什么?
  生1:我觉得应该读得特别有力量?因为这么嘈杂、恶劣的环境。如果他不大声说话,团长就听不清。这样会耽误抢险这件大事。
  生2:这样就更能让团长放心,这只是小伤。他强健得很。
  (生读得铿锵有力)
  生3:我觉得语气应该读得斩钉截铁。
  生3:这样就告诉团长,虽然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包扎伤口这件事黄小文不会听从他的,因为多少百姓的家园正面临天灾呀!
  (生读得斩钉截铁)
  师:听到了吗,这就是黄小文的心声,这也是人民子弟兵的心声呀。读第四自然段,让我们(下转第58页)(上接第51页)的心和战士们一起跳动吧。
  (生读得入情入境)
  [评析:首先初读感知“来不及了!”及相关语句的字面意思。即时间紧、形势急。接着追问、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品析“来不及了!”及相关语句的第二层意思,即黄小文奋不顾身的精神风貌。然后设疑思考怎么读人物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奋不顾身”的精神实质由语言文字中跳出。“铁汉”形象在学生的情感世界中一点一滴地饱满起来,充盈学生的精神世界]
  反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用怎样的话题和方式开展对话,从什么地方开始对话,这就是教学的切入点。如果对话的话题(切入点)选得精准、巧妙,就能发挥出教学杠杆作用,从而激起学生学的兴趣和研究的欲望。使阅读的信息、阅读的心理、阅读的主体状态这三个因素互相作用,和谐发展,让学生在教师的恰如其分的引领下,始终处于阅读活动的主体控制状态,有所感悟,有所体味,促使阅读达到预期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切入点的选择要注意什么呢?
  第一,切入点要精道小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篇文章,无论从那个角度都有无尽的味道,选取切入点的目的就是要确定阅读的方向。切入点越小,越便于师生集中有限的时间突破重点难点。案例一的切入点显然比较宽泛。因为学生对“最感动细节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样自然影响教学效果。
  第二,切入点要提纲挈领。好的切入点,是能够发散和收缩全文内容的,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案例二紧扣人物语言,在无疑处设问,激起学生的兴致。围绕人物的语言,通过初读感知语句的字面之意,追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触摸到字面后隐含的意趣、内涵,最后揣摩怎么读人物的语言,引导学生和人物进行对话,从而走进英雄的内心世界。“铁汉”形象在学生的情感世界中一点一滴地饱满起来,充盈学生的精神世界。而案例一因为切入点选择的随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其语言、思维、情感仍停留在“原始”状态。学生只是对文本的语言文字进行简单的粗加工。所以其感悟是苍白的,体验是缺钙的,思维是平板式的。
  第三,切入点要中肯、透辟、深刻。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应是师生研读文本的一个突破口,这个切入点必须有较强的辐射性,有一定的深度。否则切而不入,浮光掠影、事倍功半。“来不及了!”看似平实浅显,但极具张力。教者紧扣人物的语言,通过设问、反问、引导思考学生如何读,环环相扣,逐层深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读出了言中之意,言外之情,真正在“语言文字中走了一个来回”。
  诚然,找准最佳切入点的方法不胜枚举,只要我们潜心研习文本,就能找出文章学习的突破口,设计出引起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就能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责任编辑:梁 媛)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的发现学习理论之上的。该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为学生学习而服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轻松的学习环境及氛围,做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培养并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产出性学习。只有将这样的教育理论贯穿于教学之中,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得到长足的发展
摘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当前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根本宗旨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教学内容的重塑。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规律,不断尝试、学习、实践和反思,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核心素养的养成,从而引导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品格与能力,切实地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育人
摘 要: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根本,应区别于宏观、长远的课程目标,但目前的一些课堂教学却显示出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定位的泛式化倾向,有意无意地忽略和放松了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要求。结合实际教学片断进行探讨,阐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基本原则:主次分明,有所侧重,合理取舍。  关键词:小学数学;目标;主次;细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根本。它既是教学设计的起源,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课
下面我以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圆锥体积公式推导》一课的教学为例,浅谈在数学课堂上如何设置实验、在实验中又如何引领学生探究数学知识。    一、创设实验情景,从生活导入    记得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圆锥的体积这一节内容是通过实验来推导体积公式的。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所以一上课我便
[摘 要]化学核心素养是化学教学新的指导思想。在“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中厘清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讨论探究,发展认识化学反应的全新视角,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素养取向;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经历了由知识取向到能力取向,再到素养取向的两次重大变革。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出,表明了新形势下化学教学的教学目标、育人要求悄然发生了改变。现代化学课堂的关键在于树立学生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后,中学化学教学更加注重将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并服务于生活实践,STSE教育给中学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视角,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在STSE教育视角下,对《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中进行了新的教学实践探索。  [关键词]  STSE教育;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STSE教育内涵及对化学教学的价值  (一)STSE
[摘 要]  教学神话故事类的课文,不能走“内容分析”的老路子,要关注文本特点,引导学生读中想象,产生共鸣,方法引路,讲述故事。只有“洗”去浮躁,“漂”掉杂质,才能“亮”出与众不同的风景。  [关键词]  “神话”;洗课;读中想象  “一个神话,就是浪花一朵;一个神话,就是泪珠一颗……听万民百世轻唱,只留下神的飘逸,神的传说。”神话传说总能引起人的遐想,唤醒人内心的真善美。苏教版教材中就录选了许多
[摘 要]  以高中《化学2》中《化学平衡状态》作为案例,利用CPUP模型对构成课堂教学内容的板块内容、构成板块内容的单元内容和构成单元内容的基元内容进行解析,找出板块内容之间、单元内容之间和基元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走进化学课堂内部,剖析化学课堂教学内容,找出内在规律,为化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并对授课教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CPUP模型;单元内容;基元内容
摘 要 “典型论”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与理论工具,将其应用于语文教育教学之中,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实语文学习任务群。话剧《茶馆》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秦仲义就是其中之一,教师运用“典型论”分析其实业救国的环境、原因及结果,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人物形象,训练学生文本解读的技能。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典型论 《茶馆》 学习任务群  一、“典型论”的引入  “典型论”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与理论工具
[摘 要]  历史教学离不开历史故事,对历史故事的选择,应该遵循真实性、趣味性、针对性、深刻性的原则。教师要合理选择历史故事开展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历史故事;教学;核心素养  “故事”在汉语中本义即为“旧事”“已经发生的事”或“过去的事情”,我们平时所说的“历史故事”,就是指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呈现出的情节连贯、富吸引力、能感染学生的人类往事。历史教学离不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