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毛泽东是我国当代最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军事经典著作中的哲学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原理,其中所体现的哲学思维方式,是军事哲学思想活动的灵魂,是军事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真研读毛泽东军事著作,对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进行分析、并深入探寻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深刻内涵和主要内容、进而阐明其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价值;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是毛泽东在中国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的。
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创立的军事理论和中国古代传统军事思想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军事思想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科学和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的两大来源: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毛泽东战争观的理论来源主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和传统兵法思想。
首先,关于战争的起源,毛泽东认为,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是发生战争的根本原因,只要私有制和阶级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他指出,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势。由于阶级的出现,几千年来在人类的生活中充满了战争,每一个民族都不知道打了多少次仗,或在民族集团之内打,或在民族之间打。因此,战争是解决阶级间、民族间、国家间、政治集团间政治矛盾的最高斗争形势。
其次,关于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毛泽东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这点上说,战争就是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质的战争,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1)战争还有其本身目的,这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他说:“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的目的,就是战争的本质,就是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据,从战术行动起,到战略行动止,都是贯彻这个本质的。”(2)
再次,关于战争的性质,毛泽东指出,历史上的战争,只有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一切反革命战争都是非正义的,一切革命战争都是正义的,一切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一切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毛泽东要求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積极支持和参加正义战争,坚决反对非正义战争。“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我们是不要战争的,但是只能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不要枪杆子就必须拿起枪杆子。”(3)
(二)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史观和中国传统兵法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所创立的伟大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战争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一种现象,人名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体,当然也是战争的主体。列宁根据俄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革命的成败取决于奋起保卫革命和争取完成革命的无产阶级群众和农民群众。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从民本思想出发,指明人心向背决定战争胜负。毛泽东通过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传统军事著作的研究,则更明确地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思想。他说:“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4)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和争取各阶级、各阶层和社会集团的一切进步力量,开展以军事斗争为主,并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斗争形势紧密配合的人民战争。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思想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规律以及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成功地运用到了战争的问题上,揭示了战争的规律和本质。它不是在武器、军力不如敌人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而是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三个基本原理:第一,人民战争必胜;第二,战争之伟力的最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第三,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二、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的实践基础
(一)中国革命战争是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的实践基础
从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到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地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革命战争实践。这正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最深厚的实践基础。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在迄今为止的无产阶级革命战争史上,所经历的时间最长,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战争经验,从而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和不断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先后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不同时期的战争都有不同的特点。从作战形式来说,我们既打过世界上最成功的游击战,也打过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正规战。从作战对象来说,我们既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也打败了日、美帝国主义的军队。通过这些战争的实践,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毛泽东军事思想正是这些战争经验的理论概括。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较之其他任何国家的革命战争更特殊和复杂,迫切需要对战争规律的探索。由于中国革命战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发生和进行的,又长期处于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因此,中国革命战争在其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尖锐复杂;敌我态势变化无穷;其战争形式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国内战争和任何古今中外的战争一样,基本的战斗形式只有攻防两种。中国内战的特点,是‘围剿’和反‘围剿’的长期地反复和攻防两种战斗形式的长期地反复,并且包括着一次一万多公里的伟大的战略转移(长征)这样一种东西在里面。”(5)中国革命战争的这种特殊性和复杂性,迫切需要有一种适应中国革命战争特殊规律的科学军事理论作指导。毛泽东也正是适应革命战争实践的需要,以极大的注意力去研究军事问题,探索战争规律,创立了新的军事理论。
(二)毛泽东亲身的战争实践是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中国革命战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但也应该看到的是,毛泽东个人亲身的战争实践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毛泽东早年在辛亥革命的新军中当过半年兵,从事过工人运动,后又较长时间地从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主张建立农民武装。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客观形势要求我们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城市转入农村,以农村为发展革命的基地,主要进行武装斗争。毛泽东是实现这个转变的主要代表,在党的“八七”会议后,便亲自领导了秋收起义,开始投身于我们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之中。秋收起义他率领起义部队打了一些胜仗,也打了一些败仗。在遭受挫折之后,决定向井冈山进军。从这以后,毛泽东直接领导和指挥革命战争长达25 年之久,加上建国以后他直接领导我们党军事工作的时间,则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毛泽东是迄今为止无产阶级革命史上,军事实践时间最长,战争经验最丰富的一位无产阶级军事家。长期亲身经历的革命战争实践,有利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参考文献:
[1]《伟人毛泽东从书——军事战略家毛泽东(下)》 邓力群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4年 第576页
[2]《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1991年 人民出版社 第483页
[3]《毛泽东逻辑思维研究》 施恩亚 2013年9月 人民出版社 第37页
[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第309页
[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91年 第194页
【关键词】: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价值;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是毛泽东在中国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的。
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创立的军事理论和中国古代传统军事思想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军事思想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科学和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的两大来源: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毛泽东战争观的理论来源主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和传统兵法思想。
首先,关于战争的起源,毛泽东认为,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是发生战争的根本原因,只要私有制和阶级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他指出,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势。由于阶级的出现,几千年来在人类的生活中充满了战争,每一个民族都不知道打了多少次仗,或在民族集团之内打,或在民族之间打。因此,战争是解决阶级间、民族间、国家间、政治集团间政治矛盾的最高斗争形势。
其次,关于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毛泽东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这点上说,战争就是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质的战争,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1)战争还有其本身目的,这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他说:“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的目的,就是战争的本质,就是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据,从战术行动起,到战略行动止,都是贯彻这个本质的。”(2)
再次,关于战争的性质,毛泽东指出,历史上的战争,只有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一切反革命战争都是非正义的,一切革命战争都是正义的,一切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一切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毛泽东要求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積极支持和参加正义战争,坚决反对非正义战争。“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我们是不要战争的,但是只能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不要枪杆子就必须拿起枪杆子。”(3)
(二)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史观和中国传统兵法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所创立的伟大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战争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一种现象,人名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体,当然也是战争的主体。列宁根据俄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革命的成败取决于奋起保卫革命和争取完成革命的无产阶级群众和农民群众。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从民本思想出发,指明人心向背决定战争胜负。毛泽东通过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传统军事著作的研究,则更明确地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思想。他说:“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4)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和争取各阶级、各阶层和社会集团的一切进步力量,开展以军事斗争为主,并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斗争形势紧密配合的人民战争。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思想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规律以及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成功地运用到了战争的问题上,揭示了战争的规律和本质。它不是在武器、军力不如敌人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而是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三个基本原理:第一,人民战争必胜;第二,战争之伟力的最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第三,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二、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的实践基础
(一)中国革命战争是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的实践基础
从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到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地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革命战争实践。这正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最深厚的实践基础。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在迄今为止的无产阶级革命战争史上,所经历的时间最长,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战争经验,从而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和不断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先后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不同时期的战争都有不同的特点。从作战形式来说,我们既打过世界上最成功的游击战,也打过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正规战。从作战对象来说,我们既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也打败了日、美帝国主义的军队。通过这些战争的实践,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毛泽东军事思想正是这些战争经验的理论概括。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较之其他任何国家的革命战争更特殊和复杂,迫切需要对战争规律的探索。由于中国革命战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发生和进行的,又长期处于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因此,中国革命战争在其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尖锐复杂;敌我态势变化无穷;其战争形式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国内战争和任何古今中外的战争一样,基本的战斗形式只有攻防两种。中国内战的特点,是‘围剿’和反‘围剿’的长期地反复和攻防两种战斗形式的长期地反复,并且包括着一次一万多公里的伟大的战略转移(长征)这样一种东西在里面。”(5)中国革命战争的这种特殊性和复杂性,迫切需要有一种适应中国革命战争特殊规律的科学军事理论作指导。毛泽东也正是适应革命战争实践的需要,以极大的注意力去研究军事问题,探索战争规律,创立了新的军事理论。
(二)毛泽东亲身的战争实践是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中国革命战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但也应该看到的是,毛泽东个人亲身的战争实践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毛泽东早年在辛亥革命的新军中当过半年兵,从事过工人运动,后又较长时间地从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主张建立农民武装。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客观形势要求我们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城市转入农村,以农村为发展革命的基地,主要进行武装斗争。毛泽东是实现这个转变的主要代表,在党的“八七”会议后,便亲自领导了秋收起义,开始投身于我们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之中。秋收起义他率领起义部队打了一些胜仗,也打了一些败仗。在遭受挫折之后,决定向井冈山进军。从这以后,毛泽东直接领导和指挥革命战争长达25 年之久,加上建国以后他直接领导我们党军事工作的时间,则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毛泽东是迄今为止无产阶级革命史上,军事实践时间最长,战争经验最丰富的一位无产阶级军事家。长期亲身经历的革命战争实践,有利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参考文献:
[1]《伟人毛泽东从书——军事战略家毛泽东(下)》 邓力群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4年 第576页
[2]《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1991年 人民出版社 第483页
[3]《毛泽东逻辑思维研究》 施恩亚 2013年9月 人民出版社 第37页
[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第309页
[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91年 第1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