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下)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zf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
  我和K第一次的见面有一个平淡无奇的结束。
  我说:我得去上学了。
  K抬眼望着我,但没有给我任何表情。半晌,他开口道:“你请假比旷课要好。你应该不介意说一个身体突然不太舒服的谎吧?”
  我愣了愣,然后点点头。
  “今天是星期几?”K突然发问。
  “啊?呃……星期三吧。”我有些怀疑自己的答案。
  那你星期五放了学到这里来吧。
  说完这句话。K就走了。我抑制自己不去看他的背影。默念他最后的那句话,突然失去分析句子意思的能力。
  之后我开始间断地跟K碰面。我跟他去过的地方不过是流经这座城市的一条河的边缘,郊外的植物园,一个小街道里安静的咖啡馆,还有那座至关重要的市中心的图书馆。图书馆中有一本《庄子》里夹了一张纸条,它成为我消失大半的记忆中仅剩的重要线索。
  而此刻,我正沿着公路缓行,一个个的转角背后掩藏着新的视野,环复折叠的空间展开来,终于是一片海蓝。走下海堤的台阶,便踩在了浅滩的白沙上。深蓝海水在远处的模糊线条上与浅蓝白色的天空亲密地接触着,不能从视觉上知道还要延伸多远。
  地球表面的弯曲弧度阻止了我们看到稍远的风景。正如我们甚至无法预测下—秒的未来。
  清润的海风不似内陆的微风,却仍不失温柔,携带着水汽和海洋生物的气息抚过我的手和脸。我和K并排站在一起端详着大海,没有什么感触可以说出口。
  K脱掉球鞋和白色棉袜,卷起裤脚,像大多数人一样走入了大海,把双脚浸泡在海水里。他站在海水没膝的地方一动也不再动,始终背对着我,而我也几乎就要以为他跟海里所有其他的人们没什么不同。仿佛海洋具有一种奇妙的包容力,原始生命曾在这里孕育,它足以让各异的人们暂时回到本真的状态。
  想到那些脱离本真的阴暗面,我不禁又觉得相当伤感。
  如果没有那些习惯性的消极念头。
  如果意识中光明多于黑暗。如果不是哀怨而是美化。
  如果一切能够比现在单纯,那么还有什么好伤感?
  (十二)
  我在海边躺下,枕着柔软的沙,我的身体几乎也要成为细小颗粒淹没在沙中。
  K就在不远的地方,可是那又怎样?我看不清他今天穿的蓝衬衫跟海水蓝有多少差别。他一个人泅渡,我一个人消失。这亲密的关系同时不也是隔离的,中断的么?
  天空变亮了,又变暗了。
  橘黄色与灰蓝色平分了视野。已经是黄昏了吧。
  终于K的身影挡住了我的光线,衣角湿淋淋地滴着水,结束了这一场沉沦的等待。他脸上有一点倦意,他的眼睛里映出同样疲倦的我。我猜他在海里的时候一定没有回过头。
  你还好吗?K的语气像海水一样潮湿清凉。
  嗯。除了简短回应之外我没办法说什么。
  时间在我们之间自由地淌过去。尴尬局促的只是人。
  然后我跟K去吃饭。我低头专心摆弄碟子里那只作为摆盘修饰品的扇贝,漂亮的质地,淡然得难被觉察的颜色变化。低调的光泽。
  “我记得你以前喜欢可可奶茶对吧。”K盯着我杯子里几近透明的石榴汁。
  “好像是。”这句话的意思似乎是在暗示其实不是。
  “我还是喜欢咖啡呢。”K搅动着白瓷杯里的深色液体。
  “对啊。”我的回答仍旧机械。
  “你后来习惯了你的生活吗?”K突然改变话题。
  “后来?你走了之后吗?”
  “嗯。你不记得我之后。”
  K当时突然离开大概是因为有太多人知道他的存在。确切一点说,是我跟他在一起被太多不该知道的人知道了。
  谁是不该知道的人呢?
  是那些扭曲了美好本意的人。他们的世界只有简单的线条,如何能够理解贝壳上那一点彩色呢?至于那些本就无法定性的关系,在他们眼中更无异于拙劣的仿真画。画作内容就是一个会将人引入歧途的迷宫。
  谁知道那些迷宫中闪耀的繁星有多圣洁又有多遥远?谁知道他们自己的生活本就是一个面容更加模糊的迷宫?
  (十三)
  我们接下来做什么?K当时常常这样发问。
  我们。我很喜欢K说这个词语。
  人与人之间生硬的隔膜被这样两个字柔和地敲碎,彼此的生命发生了内在的联系。我和你不再是我和你。而是可以同时动身去做一件事情,携着一些明朗或隐秘的相似之处,怀揣着共有的故事情节的同伴。
  我想,只要有我们,后面的“在一起”倒显得无足轻重了。
  也许只因我也害怕去确认什么。
  我做了很多决定。其中包括预谋十七岁的离家出走。可我当时并没有下决心让预谋成真。
  K从来只是淡然地听我说这些遥远得不切实际的幻梦,既不赞同也无鼓励。可我仍然那么愿意对他说,因为如果是其他人,他们会对我皱皱眉,叹口气,然后用一切我所厌恶的现实说法把我辛苦建立的幻想世界拆毁。
  那个世界本来就弱不禁风。
  (十四)
  海边宾馆17楼的走廊上铺着毫无新意的红色地毯,双脚好像走在了沼泽上。
  又一次盯住K的背影,那背影在昏黑的状态下抽象成一片单薄的树叶,然而,他再单薄也承受着我的攀附。在这一点上。我似乎忘记询问他的感受。
  我忘记询问的其实有很多。跟K在一起让我不敢发问。因我不能对可能的答案有任何线索。比如说K的年龄我至今仍不能确定。从外表来看。他无疑还很年轻;可是凭直觉,他不可能与如我这样的十七岁少年一般大小。
  否则他怎么会如此自然地把一张单人房卡递到了我的手中,然后转身打开了我对面的房门?
  我在沐浴的时候心情往往绝不轻松。一是我有在洗手间读书的习惯,哪怕是在氤氲的水雾中吃力地辨认放在窗台上的书页的字迹;再一个,如果不看书,我会一边哼着低沉的调子一边紧张地想着心事。   今天我选择了后者。
  荒谬感像是水流一样裹住了我整个身体。
  我感到失控,至少不受我自己控制。我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在我身后扯着无形的丝线,僵硬了所有的举止。我看起来很自由。然而自由却无时无刻不在脱离我。
  换句话说,这自由已经让我难堪。
  勉强完成这次沐浴,我擦干身体和头发,在床上独自呆坐了半晌。终于,我发现了,荒谬感的来源。
  荒谬是因为K在我生命中留下的所有痕迹从来都没有任何逻辑。
  我突然意识到,每一个此刻留下的印象,以及每一次记忆里的闪回,似乎都是我自己的幻想拼凑,而真正在我身边包围着我的,只有清冷的空气,K,他在哪儿?他真的存在过吗?
  我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来,推开房门,然后开始敲对面的门。
  咚咚咚咚。
  我敲了很久,但一直没有人开门。
  我不愿信邪,下楼去了宾馆前台询问。他们告诉我。房间里并没有住客,就算有可能也退房了,之前值班的同事已经下班,具体的他们不清楚。我脑中嗡嗡作响,觉得他们的说辞也同样没有任何逻辑。
  我一夜无眠,天蒙蒙亮就离开宾馆,买了回程的票。
  这次自由的旅行。果然难堪地结束了。K和自由一样,从此彻底地脱离了我,我再也没有见过他,以至于我最终说服了自己,他是我臆想出来的玩伴和幻觉,事实上他从来没有出现在我的生活中,而那些仅有的证据或线索,我也拒绝再去回想触碰。
  (十五)
  后来,我的日子变得很快。否定了K的存在之后,那个不安分的自我也沉寂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一夜长大的平凡姑娘。
  童年与青春期里那些混杂在一起的幸福与阴郁、诚恳与虚伪,已经不是我会时常考虑的事情。毕竟。我现在已是要操心柴米油盐的大人。我认识的新朋友。大多数也不会对我提出什么尖锐直接的问题,也没有一脸早已看穿我的表情,更不会约我去做什么不着边际的事。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
  有一天,在美术馆门前,我无聊地在等人,看见有一个戴灰色帽子的年轻男生坐在街头的长凳懒洋洋地看报纸。不知为何,我忽然想和他一起坐下。这一坐,一寒暄,我们从此莫名地成了朋友。
  认识的几年间,我们大概每半年才会见上一次。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次我跟他一起在大排档吃夜宵,分享了若干瓶啤酒后,他给我推荐了PinkFloyd的Comfortably numb,并对我自嘲地唱出那句:The child is grown/the dream is gone/Ihave become comfortably numb……
  舒适的麻木,就是我们的归宿。
  而唯独那一瞬,我又想到了K——或许,只有他挣脱了这无奈的归宿或命运。当他从旅馆房间里莫名消失的那天起,就终于摆脱了我的牵扯,从我的宿命中剥落。在无尽的虚空中得到了自由。
其他文献
导语  要说广场舞和大妈有多火?看看网络上的调侃就知道。现在大妈和广场舞已经准备走出国门,连澳洲的总理都称赞,但是国内的舆论仍然是一边倒的反感。究竟人们为什么讨厌广场舞大妈?她们就真的如同舆论所说那样值得谴责吗?我们总是太过积极地去嘲笑这个群体,但我们真的了解她们吗?  在城市的空地和广场上,每逢清晨和傍晚,就会有一群中老年妇女聚集到一起。她们打开音响,排好队形,伴随着动感的音乐,跳起了整齐划一的
期刊
火车离开车站,开始加速;新娘子说,这场婚礼弄得她很疲,终于孤独下来,好不舒畅。乔万尼打趣说:“我想,摆脱耍新娘新郎的那一大帮人,是蜜月的主要情趣。”话才出口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不管怎样,他才结婚几个小时。觉得应该亲热地向太太赔个不是。但来不及了,因为她微笑着说:“这是当然的,如果新婚夫妇真心相爱的话。不过,我相信,不少夫妇倒宁可尽力拖长婚礼,也免得一下子就要单独相处。”乔万尼一言不发;站起来开始整理
期刊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荼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常自评之,有七不可解:向以韦布而上拟公侯,今以世家而下同乞丐,如此则贵贱紊矣,不可解
期刊
笔尖上的戏总比实实在在锣鼓一敲,灯光一起,粉墨登场来得容易。夏天备瓶花露水,冬天插个暖脚炉,摩拳擦掌随时能够开始。顺着心思随意也能结束。写过五个戏,些许进了点门道,排了第一个戏,感悟写戏不过“世事洞明皆学问”,做戏便是“人情练达即文章”。实际上非此即彼,相辅相成。剧本作为演出的承载。而演出便是剧本的展现。  从前看过一部戏,英国壁虎剧团的《迷失》。女演员在台上舞蹈,就能展现一个女人的一生。演员与演
期刊
古时儒生们研习“四书五经”,往往是从《大学》开始的。《大学》的“三纲八目”特别提到,做学问是应该循序渐进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一步一步来。而“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即是告诉我们,其实“诚”最开始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当外界纷纷扰扰之时,你能否保持自己的一颗本心,能否意识到君子慎独。只有对自己足够坦诚,才能让内心端正,不偏不倚。
期刊
刚入大学的时候,北岛先生在学校里有开诗歌课,近水楼台,我慕名去听了几节。北岛先生声音饱含情感,朗诵抑扬顿挫,饱满有力,即便只听得一次,也不免要感慨:啊,这就是诗人了。课上的内容,大约是讲诗歌的翻译和中、英诗歌的比对,具体什么我不太记得了,只记得在那里,我第一次接触里尔克,第一次看到《秋日》。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  开头便看到这句。我被这磅礴的语言所震撼,这是里尔克的手笔,冯至的
期刊
“陌”,篆书作“陌”。当然认定为形声字:左耳旁“ ”,《说文解字》解释为“山无石者,象形”,即指土山土坡,带左耳旁“ ”(注意与右耳旁“ ”区别)的字原本都与山与土有关;而右边的“百”表声,到今天自然有了变异。我们的先民们用这个字来指称东西向的田间小道。那么,南北向的呢?又有一个专门的字来指称,这就是“阡”,“阡”“陌”合称就指田间道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是五代时期吴越王钱镣捎信给回娘家
期刊
小的时候不喜欢看字书,喜欢看图,家里有一套四大名著的少儿版,就是一页几张图,配上些许文字,将故事讲个大概。这类连环画,且称为“小人书”罢,好看且易看,我便囫囵全读了,张口也能说个“三英战吕布”、“三打祝家庄”的故事给学校的同学们听。谢冰心听她舅父给她讲《三国演义》故事,便自己拿起书来读,我也差不多,知晓了故事的大概,也惦记着那名著的原文,不觉,也就把四本书一知半解地读下来了。  那时候读书,也就是
期刊
对我而言,《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毫无疑问是部惊喜之作,尽管它的核心故事其实相当简单,一个剽悍倔强的德州老牛仔为了遵守对好友生前的承诺,绑走开枪误杀好友的犯人,带着两匹马,驮着好友的尸体,翻山越岭寻找好友故土希梅内斯以安葬之。  电影以马奎斯的尸体被发现为时间点。分别引出两条线,一条线是作为广大德州牛仔代表的老牛仔皮特,负责从这一点进行事件的正叙,同时又从这条线里拉出一条暗线,通过皮特的回忆,进行补
期刊
天才的数学家纳什有过近三十年的精神失常,走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园中时总有路人对他指点议论,然而不论世人如何非议他“发疯的三十年”,他始终坚守着对数学的痴迷,提出著名的“纳什平衡”理论。并在晚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北大著名学者季羡林在“文革”时期遭受批斗。红卫兵抓住他当街游行示众、跪着接受批斗,后来又下放去当大楼门卫。然而不论“文革”时人们对他的口诛笔伐有多激烈,他始终保持对学术的热爱,在受批斗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