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各大院校中学生的安全管理一直是学校重点关注的工作,高职院校也不例外,加之其教育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技术性素质型人才,在校园管理中积极的渗入安全教育内容至关重要。对此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安全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安全管理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中学生以90后为主,其年龄、个性和成长环境较之以往带有较大的差异性,对各种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个性特征也非常显著。但是由于社会实践经验的匮乏,对社会中各种现象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出于学生的安全考虑,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一、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院校安全管理工作受内外因素影响较大
高职院校的招生范围年龄普遍較低,多集中在16-21岁,该年龄阶段的学生缺乏较强的自控能力,加之又处在青春叛逆期阶段,思想上受自由主义的渗透影响较深,校园中普遍存在学生“管不住”或者“不服管”的现象。未成年人上网、校外租房等违反校规的事件频频发生。另外,在负责班级管理的辅导员队伍中,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培训,不能够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准确的把握,难以在工作中“对症下药”,进而缺失了学生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普及。
高职院校的发展呈现显著的社会化发展趋势,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加速了学校对外的交流活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为校园环境增加了安全风险。
(二)校园的安保力量缺乏执法权力
高职院校的位置多以城郊为主,缺乏相对安全的治安环境,学校周边黑网吧、黑饭店等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外来人口较多,人员构成复杂。目前较多的学生在经济方面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但是缺乏社会经验,常被不法人员拉拢进行不合理的消费。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对这些不法现象的直接管理部门工作不到位,如公安、工商等部门。院校虽设置安保力量,但没有执法权,即使发现问题后也只能向上级部门反映,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得不到根治,使得高职院校开展周边环境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有较大的难度。
(三)教学环节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高职院校为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了实习定岗教学和实训基地,需要院校注意的是,顶岗实习生在劳动力市场中已成为较多企业获取廉价劳动力的途径。在一些企业一线岗位,借实习的名号进入工厂顶岗的学生占据较大的比例,并且学生的合法劳动权利得不到保障,在较大的工作强度下增加了实习事故发生的概率。另外,院校也没有对学生顶岗实习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增加了安全风险。
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增强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
新生入校后需要對其发放校纪校规、安全管理等手册,辅导员也应将宣讲手册内容工作放置班级管理学生日程中,定期召开安全主题班会对学生普及学校校纪校规教育,对宣传的方式进行创新,借助自媒体、微博等网络平台,结合案例进行宣传教育。系部应定期组织安全管理知识的宣传校园文化活动,将消防、反黑、急救等基本生活常识和经验向学生积极普及,可以借助社团活动、演习以及讲座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对辅导员教师队伍以及学校安保队伍的培训,树立较高的安全意识。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制定定期的培训工作制度。此外,学校还应积极引导学校教师队伍充分尊重安保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能够提高以上人员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最大限度的激发在岗位中的积极性。
(二)建立校警合作的工作制度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当地相关部门的组织下积极建立校警合作的工作制度,对于校园规划结构不够集中的校区,应考虑由相关部门牵头,组建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该片区的安保工作,消除治安盲区。针对学校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多校联合由当地责任部门出面,聘请专业的大型安保公司,通过多单位的监督,提高安保人员的素质,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建立校警合作工作制后,可以向公安部门申请支援。以此进而建立起强有力的校园安保力量,对校园进行定期的巡逻,展开门禁等安全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减少社会不法营业组织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三)强化学生实习前的安全培训
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制度,除了依靠学校的力量外,也应调动学生实习的企业力量并参与进来,能够为安全培训提出针对性的意见,需要注意安全培训的内容必须对口。在高职院校中应落实相关的出台的制度要求,进一步完善改进学生实习的合法保障制度,设立专门的经费用于岗前安全培训和实习保险方面,增加学生实习的安全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学生的安全教育也是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在人才培养中积极的落实安全教育,让学生在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之外,能够增强对外界不良因素的防御能力,对其成长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安全管理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中学生以90后为主,其年龄、个性和成长环境较之以往带有较大的差异性,对各种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个性特征也非常显著。但是由于社会实践经验的匮乏,对社会中各种现象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出于学生的安全考虑,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一、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院校安全管理工作受内外因素影响较大
高职院校的招生范围年龄普遍較低,多集中在16-21岁,该年龄阶段的学生缺乏较强的自控能力,加之又处在青春叛逆期阶段,思想上受自由主义的渗透影响较深,校园中普遍存在学生“管不住”或者“不服管”的现象。未成年人上网、校外租房等违反校规的事件频频发生。另外,在负责班级管理的辅导员队伍中,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培训,不能够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准确的把握,难以在工作中“对症下药”,进而缺失了学生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普及。
高职院校的发展呈现显著的社会化发展趋势,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加速了学校对外的交流活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为校园环境增加了安全风险。
(二)校园的安保力量缺乏执法权力
高职院校的位置多以城郊为主,缺乏相对安全的治安环境,学校周边黑网吧、黑饭店等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外来人口较多,人员构成复杂。目前较多的学生在经济方面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但是缺乏社会经验,常被不法人员拉拢进行不合理的消费。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对这些不法现象的直接管理部门工作不到位,如公安、工商等部门。院校虽设置安保力量,但没有执法权,即使发现问题后也只能向上级部门反映,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得不到根治,使得高职院校开展周边环境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有较大的难度。
(三)教学环节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高职院校为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了实习定岗教学和实训基地,需要院校注意的是,顶岗实习生在劳动力市场中已成为较多企业获取廉价劳动力的途径。在一些企业一线岗位,借实习的名号进入工厂顶岗的学生占据较大的比例,并且学生的合法劳动权利得不到保障,在较大的工作强度下增加了实习事故发生的概率。另外,院校也没有对学生顶岗实习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增加了安全风险。
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增强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
新生入校后需要對其发放校纪校规、安全管理等手册,辅导员也应将宣讲手册内容工作放置班级管理学生日程中,定期召开安全主题班会对学生普及学校校纪校规教育,对宣传的方式进行创新,借助自媒体、微博等网络平台,结合案例进行宣传教育。系部应定期组织安全管理知识的宣传校园文化活动,将消防、反黑、急救等基本生活常识和经验向学生积极普及,可以借助社团活动、演习以及讲座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对辅导员教师队伍以及学校安保队伍的培训,树立较高的安全意识。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制定定期的培训工作制度。此外,学校还应积极引导学校教师队伍充分尊重安保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能够提高以上人员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最大限度的激发在岗位中的积极性。
(二)建立校警合作的工作制度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当地相关部门的组织下积极建立校警合作的工作制度,对于校园规划结构不够集中的校区,应考虑由相关部门牵头,组建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该片区的安保工作,消除治安盲区。针对学校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多校联合由当地责任部门出面,聘请专业的大型安保公司,通过多单位的监督,提高安保人员的素质,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建立校警合作工作制后,可以向公安部门申请支援。以此进而建立起强有力的校园安保力量,对校园进行定期的巡逻,展开门禁等安全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减少社会不法营业组织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三)强化学生实习前的安全培训
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制度,除了依靠学校的力量外,也应调动学生实习的企业力量并参与进来,能够为安全培训提出针对性的意见,需要注意安全培训的内容必须对口。在高职院校中应落实相关的出台的制度要求,进一步完善改进学生实习的合法保障制度,设立专门的经费用于岗前安全培训和实习保险方面,增加学生实习的安全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学生的安全教育也是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在人才培养中积极的落实安全教育,让学生在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之外,能够增强对外界不良因素的防御能力,对其成长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